起床后,李明刚打开手机就被“苏州一高架道路结冰多车相撞”的新闻刷了屏。

李明看到,2月23日上午7时许,苏州工业园区星塘立交唯新路段发生多车追尾交通事故。据警方通报,事故造成3人受伤,6人轻微擦伤。这条道路是他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

事故现场画面显示,多车相撞中,不少车辆已经面目全非,还有的车辆受到冲击后直接骑压在现场其他车辆之上,现场车轮、车体碎片散落一地。除此之外,另一视角的画面显示,一辆警车也在该路段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撞击。据当地居民回忆,这是苏州高架上近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追尾事故。

在苏州,发生追尾碰撞的不止前述一段路。当地居民告诉记者,附近其他路段都有小规模的追尾事故发生。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展开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除了对罕见“冻雨”天气的关注,事故更引发了网友对极端气候下道路安全的关注:冻雨对交通的危害如何防治?难在哪?



王微看到前方发生追尾事故,紧急刹车变道。

“冻”在路上的人

6时30分,城市苏醒,有苏州市民留意到地上已经有一层白白的霰。

通浒路上中环西线北延的高架入口,赶早上班的王微正向右变道上高架。看到前方有提示事故的路障,她开始踩刹车减速,打方向盘变道。“变道后看到前车刹车,我也立马减速,发现根本刹不住。”最后,她前面的一辆车还是撞上了事故车辆。

“停下后我确认自己没撞到东西,所以慢慢往前开想走,又害怕被追尾,并且左右都停着车,根本无法通行。”王微看到,她左边的大哥下车,在路上不停感叹“太滑了”,后来才知道他撞了别人之后,很快也被别人追尾了。

冻雨天气下,乘坐朋友电动车的李欣也经历了一程坎坷的上班路。行至一座桥时,一位环卫工人提醒她们,前方已有4人摔倒,李欣和朋友减慢了行车速度,“比平常慢很多,但是在下桥结冰的地方还是滑了一下,摔地上了,差点骨折”。在医院,医生告诉前来就诊的李欣和朋友,这两天道路结冰,像她们这样车辆打滑受伤的患者有许多。

同样是清晨,吴彤照常送孩子上学,路面结冰,“只敢开到5km/h”,她形容开车的感觉像“蜗牛爬”。

根据车主洪涛的行车记录仪显示,追尾事故后,一辆打滑的白色轿车打滑撞向一名当时在现场疏通交通的交警。当时他驾车变道,“第一念头就是,完蛋了。”之后他便停车,打开车门下车查看。该交警之后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事故发生之后,苏州封闭了多段高架。在家的苏红收到送孩子上学的丈夫一路上的抱怨,“一会儿是桥封了,一会儿是高架封了,一会儿是各式各样的车祸堵车,最后上班上学都迟到了”。秦霖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早晨的“堵车盛况”。她回忆道:“高架一关,十字路口都乱套了,连堵几条街,电动车都得钻缝。”

高架之下,拥堵也让着急上班的人寸步难行。多位上班途中经过该路段的居民向记者反馈,本来只要2分钟的通行路段在早上足足堵了半小时。在一些车流量不大的路段,出于安全考虑,许多车主也自发将车速放慢。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慢放键。



苏州工业园区葑亭大道附近事故严重,市民称,“早上上班到尹山湖就看到了5起事故”。

而在上海,市民也感受到了冻雨的“威力”。市民刘晓晴“早上起来看见车上一层麻麻赖赖,完全冻住了,刮了好一会儿才刮下来。”

依靠轨道交通通勤的市民,上班路上更是困难重重。家住松江区的沈煜扬走到地铁站时,才发现通往单位的地铁停运了。他打开手机,收到的推送显示,“受天气因素影响,9号线触网挂冰,松江南站至九亭区段停止运营,中春路至曹路单一交路运行。”无奈之下,沈煜扬不得不打车到赵巷,换乘17号线,再转10号线,最后转3号线,绕了一圈,“迟到了一个多小时”。

与沈煜扬一样,市民王赫也是堵在路上的一分子。到了单位后,他搜到“上海地铁设专页向乘客发送致歉信”的微博,立刻下载致歉信,向公司请假。王赫说,“松江交通只有9号线这颗独苗,好在公司凭地铁致歉信可以豁免一次迟到。”



上海地铁发文称,受5、9号线触网挂冰故障影响的乘客可通过上海地铁官网运营专页获取致歉信。


如何“解冻”?

冻雨现象属于极端天气,但也并不罕见,只是通常情况下发生在贵州湖南西部这一带。南方海洋实验室前沿中心人工智能组常务负责人马继望是中尺度灾难性气象领域的专家,曾在山东省气象台、中央气象台等台站工作五年。马继望表示:“冻雨现象每年都会出现,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危害,尤其威胁到城市的道路安全。”

马继望解释,冻雨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与暖空气的交汇处形成楔形界面。“冷空气密度低,与暖空气相遇时,就会斜插到暖空气下方。在空间层面,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降低。在寒冷高空形成的冰晶或雪花,下落过程中会融化成水滴,但在接近地面时,又会接触嵌入地表附近的、冰点以下的冷空气。”

这样的解释看似只是理论层面的科普,实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为,过冷水滴一旦接触到我们的建筑、道路,马上就会以冰的形式附着到上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路面、树上会发现很多冰晶,影响行车安全。”

西南大学的地理科学研究者邓峰补充,之所以冻雨对道路危害极大,是因为冻雨对道路、桥梁的承重能力形成考验。“过冷水滴降落到地表后,马上冻结,后续的冻雨也会叠加其上,挑战了地表承重能力。”尽管暴雪等其他形式的极端天气也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雪花积聚在树木、电线等物体上,超过一定程度时会自行落下,也更好去除。而冻雨结冰后,则会一直叠加到物体承受不住为止。”



市民路过高架时,发现警车被追尾车辆撞坏。

除了破坏城市交通,冻雨也可能导致供电线路损坏、大面积停电。“目前,各行业应对冻雨现象的方法不尽相同,例如,电力部门可能会加热融化或敲掉冰晶。”马继望说。

那么,冻雨现象是否可以预报,以便于及时防治?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梁湘三回应称,冻雨现象成因复杂多样,“气象预报可以提示人们(冻雨)可能发生的过程,但预报方式受限于数据模式和计算机计算,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极端“冻雨”天气预测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提前防治的难度。不过,在市民于雷看来,“难预测”并非苏州高架连环相撞事故的唯一成因。

于雷认为,部分市民淡漠的交通法规意识,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在苏州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多少都会听过‘天上飞机,地下苏E’这个段子。”于雷说,开车时常遇到前车打转向灯、后车就超车的情况,连续变道都是常态。

市民陈宸进一步补充,“南方气候中,冰冻现象并不常见,汽车轮胎大多不怎么防滑,大部分普通司机也从没装防滑链。而且,昨晚上气象部门就发布了冻雨警告,可是,后勤响应还是不够及时。”

然而,马继望解释道,冻雨去除困难。“比雪难多了。一般情况下只能提前预报,例如铁路提前停运,一些线路提前关闭等。后续除冰也比较慢,很多地方往往都要等到冰自行融化。”家住苏州的李明声称,苏州高架结冰后,地面湿滑,冰面又很硬。为避免行车事故发生,部分路段铺上了草席,以便继续通车。后续,地表冰面陆续融化,车辆方可通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马继望、梁湘三之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