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大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人们开始用“北清”或者“清北”来简称两所著名的大学。我一九九四年考入北京大学,一直到七年后硕士毕业,在此期间似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这两所相邻的大学放在一起时,不是“北大清华”,就是“清华北大”,没有进一步的简缩。但近十年,进一步简缩的“北清”或“清北”一下子冒出来了。起先,我并不在意,等到参与了一些跟高中打交道的招生工作,发现“清北”这一说法以锐不可当之势扑面而来,就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是什么触发了这一简称?为什么“清北”占据了上风,而“北清”则是应者寥寥?
先从简称的机制说起吧,语言学者早就分过类,一种叫减缩,“清华”就是从“清华大学”的两个直接成分“清华”和“大学”中减去后者而来;另一种叫紧缩,“北大”就是从“北京大学”的两个组成成分“北京”和“大学”中各取一字而来。“北京大学”不能用减缩式,简称“北京”就跟首都直接同名了,会引起混淆(朱德熙:《语法讲义》,35—36页,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二年版)。但清华大学在理论上是可以紧缩为“清大”的,新竹清华大学就时常被称作“清大”。
后来,有不少进一步的研究,将大学简称的机制搞得比较清楚了,对于“地名+大学”的,通常选择紧缩式,如:南京大学→南大,武汉大学→武大;对于“人为命名+大学”的,通常选择减缩式,如:复旦大学→复旦,南开大学→南开(吴宇仑等:《我国大学名称汉语简称形式的形成及其制约机制研究》,载《大学语文建设》二〇一九年第十五期)。
有意思的是,简称用多了,常常会忘记原型。听过一个笑话,一位老师打车,出租司机问:“您去哪儿?”回答说:“北京大学。”司机有点恼:“北京哪所大学?北京好多大学呢。”老师有些莫名其妙,只好老实告诉他:“颐和园路五号那个。”司机马上恍然大悟:“北大啊,您早说啊,还北京大学,北大谁不知道啊!”
如果“北大清华”这样两所学校放在一起,应该如何缩略呢?这就涉及缩略语的“取首原则”,如果将一个缩略语的两个直接成分用A和B来表示,其非缩略来源语可以标为A1A2B1B2,据统计,在一千多缩略语中,取A1的比率达88%,取B1的比率达78%,可见这是主要倾向(马庆株:《关于缩略语及其构成方式》,载《语言研究论丛》第五辑,78—10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按此,“北大清华”就可以缩略为“北清”,“清华北大”就可以缩略为“清北”。
沿着这一思路,“北清”和“清北”哪一种更合理?其实是在问应该说“北大清华”还是“清华北大”。排名可是我们很在乎的事情,所以,为了避免纷争,公布姓名或者单位时常常要在后面括弧里注明是按照音序或者笔画这样的客观索引条件。但在日常用语中,就没法加上括号了。正因为没有括号,谁排在前面似乎意味着谁是状元。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匿名用户在据理力争,说道: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13521,发布于2015-06-2409:17):
无论以哪种标准,北大都应排在清华前面,所以,应该是“北大清华/北清”,而不是“清华北大/清北”。
标准一:学校年龄。北大创建于一八九八年,初名京师大学堂,建校之初即为大学。清华最初是留美预备学校,创建于一九一一年,一九二五年开办本科,一九二八年从预备学校升格为清华大学。所以,北大比清华年长十三年,而作为大学则比清华年长三十年。
标准二:历史地位。北大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名称而建立的学校,最初是全国最高学府,并兼任教育部职能。“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农科、医科、商科、政科、外语等大学教育均肇始于北大,历史地位堪称独一无二,无有可匹。清华是用美国归还给中国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的留美预备学校……
标准三:笔画顺序。“北”五画,“清”十一画,所以“北”在“清”前。
标准三:汉语拼音顺序。B在Q前,Bei在Qing前,所以“北”在“清”前。
标准四:英文顺序。Peking在Tsinghua前,甚至Beijing也在Qinghua前,所以“北”在“清”前。
标准五:学校代码。教育部学校代码,北大为10001,全国所有高校序列第一位。人大为10002,清华10003。
标准六:官方媒体准则。官方媒体规定,北大在清华前,即使用“北大清华”“北京大学等三十四所高校学习××讲话”等用语。
标准七:学校实力。无论是重点学科,最新的学科评估,ESI还是近年来绝大多数国内、国外大学排名,北大都领先清华。
盲猜这位匿名网友是北大的。拳拳爱校之心,溢于言表,激动之间,多了一个“标准三”。
问题是,“北清”和“清北”不仅仅是减缩自什么形式的问题,还关涉一个更重要的语言学问题:汉语并列式双音词排列的次序有什么讲究?说“男女”,不说“女男”;说“雌雄”,不说“雄雌”。余嘉锡先生率先提出其实是声调在起作用:“凡以二名同言者,如其字平仄不同,而非有一定之先后如夏商、孔颜之类,则必以平声居先,仄声居后,此乃顺乎声音之自然,在未有四声前,固已如此。”(《世说新语笺疏·排调第二十五》,中华书局二O〇七年版)
之后,丁邦新先生等根据大量统计材料基本确定了无语义制约的并列双音词按照中古声调“平上去入”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四声是六朝时沈约等人最早发现的,《梁书·沈约传》(中华书局一九七三年版,卷十三)曾记载:“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又撰《四声谱》……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的声调正好依次为平上去入,可谓妙答。
有学者统计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八千多条并列双音词,发现以下规律(“较多”表明有统计显著性,n.s.则为不显著。引自谢丰帆:《论汉语有词重音》,载《韵律语法研究》第八辑,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二O二一年版):
项目 | 前音节 | 后音节 |
声母 | 较多送气 | n.s. |
介音 | n.s. | n.s. |
韵核 | 较多低元音 /a/ | n.s. |
韵核后滑音 | 较多韵核后滑音 | n.s. |
鼻音韵尾 | 较多鼻音韵尾 | n.s. |
声调 | 较多阴平 | 较多去声 |
按照以上规律,比较一下“北”和“清”,声母送气、鼻音韵尾及声调阴平的“清”更倾向于排在前面,说起来更顺口。以此类推,想想“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先按照减缩式得出简称“剑桥”和“牛津”,貌似没有人将之紧缩为“剑大”和“牛大”,大概在我们心目中,这两所英国著名大学是按照“人为命名+大学”而不是“地名+大学”的规则来构成的。进一步,二者可以合为“牛剑”,但没有见到“剑牛”的说法,大概还是因为声调是主要的因素,去声的“剑”更适合收尾。当然,如果您一定要说这是因为牛津更“牛”,不妨给出更多的证据。
尽管如此,“知乎”上的那位(北大)匿名网友一定还是不服气:谁要跟隔壁并列来着?是的,将两所学校并列的是其他人,人数多得多的其他人。我试过跟接触过的一些高中老师强调应该说“北清”,而不是“清北”。他们表面上应诺,转身就忘了。对他们来说,二者是一样的,因为学生考上其中任何一所学校,业绩点数是一样的(当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心目中或许有自己认可的最“牛”大学,如果恰好是清华,那“清北”说起来就更顺)。
当两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差距越来越大时,客观上“中国大学Top2”的概念已然形成,只是需要一个词语来明确,“北清”和“清北”应运而生,在这个意义上,哪一个在前其实并无实质意义,因此,语音形式上的倾向就在不自觉中成了决定性因素。正因为是不自觉的,如果要追问为什么用“清北”而不用“北清”,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
其实,本没有“清北”这样的说法,说的人多了,便有了这Top2的概念。道理我都懂,但北大人是常为新的,我还是愿意逆向奔赴,坚持“北清”,经过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说不定哪一天真的有了语义上的轻重之别,而不再并列呢,嘿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书杂志 (ID:dushu_magazine),作者: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