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徽省会,究竟是哪里?
日前,深圳福田法院执行裁定书错写“安徽省南京市”引发舆论热议。福田区法院12月5日通报称,错误表述已予纠正,同时责令相关责任人做出深刻检讨,并对其严肃追责。
这已经不是“安徽省南京市”第一次出现在各地的公文中。有媒体根据裁判文书网相关关键词搜索,发现50多处“安徽省南京市”之类的表述,多地法院中招,其中不乏南京本地的机构。
早在2021年,南京建邺区法院在“一纸判决”中,就错将自己所在的江苏省写成安徽省,赫然出现了“安徽省南京市”的表述,一度登上热搜。
难怪,人们戏称南京为“徽京”。
据我当年在安徽生活学习的经验,身边很多安徽籍同学,毕业以后的第一选择确实都是去南京工作深造。而南京在诸如产业、轨交等方面也颇“照顾”环宁的安徽城市。以至于就连国家层面,第一个批复的跨省都市圈也给了南京都市圈。
但这样就能说南京是“徽京”了吗?未必。
虽然在南京的外来人口中,有高达近三成的籍贯为安徽,占比仅次于江苏本省籍,高居外省第一。但考虑到南京的外来人口总共才265.18万(七普数据),折算起来,在南京的安徽人应该在80万左右。这个数量甚至不及在苏州的安徽人(约150万人)。
而放眼整个长三角,安徽人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末,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为1006.26万人。这些人中,籍贯为安徽的达到23.2%,超过了与上海渊源极深的江苏(16.1%),排名各省第一。虽然比例上略低于在宁安徽人的近30%,但总数达到约230万,相当于南京、苏州两地安徽人的总和。
所以,如果从安徽人数量多寡的维度衡量,“徽京”应该是上海才对。
当然,考虑到上海与安徽本土并不相连,搞个飞地省会确实有点奇怪。但就算是与安徽接壤的城市中,南京也不是唯一有资格竞争“徽京”的城市。起码杭州并不这么认为。
作为南京、重庆之后,第三个获国家批复的跨省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不仅包括了黄山市,安徽方面还鼓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
这些城市之所以积极融杭,除了地理上与杭州比较接近,也在于文化上,皖南很多地方与杭州一样,讲的都是吴语(宣州片、徽严片)。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徽商,如胡雪岩等,都是沿着徽杭古道来到杭州后才发家致富的。
而这种与邻省邻市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情况,在安徽不止皖南一地。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安徽被长江、淮河大致切分为三大方言文化区——皖南吴语区、皖中江淮官话、皖北中原官话。相对的,皖南亲杭州,皖中亲南京,而皖北部分城市则与徐州走动频繁。
对此,安徽心态倒也开放,甚至先后发文,“支持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市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往外推的城市数量占到全省一半以上。
只是这样一来,合肥的省会地位就势必受到多方的挑战和削弱。而挑战者之一的南京,作为“散装大省”江苏的省会,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
关于南京,网络上有种说法,说它是江苏省的名义省会,安徽省的实际省会,台湾省的精神省会。一个“名义”,道出了南京在江苏的尴尬处境。
文化上,江苏和安徽一样,也分为三大方言区,省内各地本身就缺乏统一的文化认同。而南京虽然地处长江以南,但讲的并非吴语,而是江淮官话;吃的则既非偏甜口的苏南菜,也非大名鼎鼎的淮扬菜,而是独一份的金陵菜。
经济上,南京GDP一度排在苏州、无锡甚至拆分前的扬州后面,屈居全省第四。这些年虽然接连超过扬州、无锡,排名升至省内第二,但省会首位度在全国依旧处于垫底位置。
交通上,早在2015年,南京就已经可以通过京沪、合宁、宁安三条铁路线连接安徽各地。而连接南京与苏中三市的宁启铁路,则直到2019年才全线通车。
2020年,连镇高铁淮镇段的建成虽然结束了江苏高铁南北不互通互联的局面,但如果想从南京坐火车直达苏北,那还得等到2026年底宁淮铁路通车。
凡此种种,使得江苏人对于南京这个省会的认同度颇低。那么,江苏人眼中的实际省会是哪里呢?还是上海。
从历史上看,上海开埠后,外来人口主要由三波人构成,包括宁波人、苏南人和苏北人。其中苏南人多为中产职员或实业家,著名的如无锡荣家。而苏北人主要从事体力工种,典型代表如扬州三把刀和三毛。
建国后,上海又在苏北大丰建设农场,成为上海的飞地。以至于大丰所在的盐城市,喊出要成为“北上海”。而南通的城市称谓,从“北上海”到“上海北”到“上海北大门”到“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也是始终围绕“上海”这个关键词展开。
目前,上海共有160多万江苏人,比南京的省内流动人口数量(130.33万人)还多。上海大都市圈包含的江苏城市数量(正式成员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等4市,另外,泰州也有望被扩容纳入),也超过了南京都市圈中的江苏城市数(镇江、扬州、淮安等3个地级市,以及常州的溧阳、金坛两个区县)。
相对来说,在上海的浙江人数量就要少很多,仅50来万。所以相比南京,杭州在浙江的省会地位也相对稳固一些。
但也不是没有同床异梦的。浙北的嘉兴,跟上海渊源极深。上海的前身华亭县、松江府就是从嘉兴分出去的。至今,嘉兴的方言都与上海、苏州十分相近,学术上称为吴语苏沪嘉小片。与省会杭州主城及南部富阳萧山桐庐建德、北部余杭人所操的杭州小片、临绍小片、苕溪小片口音则有明显不同。
所以这么多年,隔三差五就会传出“嘉兴将要划归上海”的小道消息。虽然这个“梦想”至今没有实现,但近年来,凭借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作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嘉兴经济蹭蹭蹭往上窜,看得省内很多城市眼热,尤其是宁波、舟山这两座“阿拉”城市。于是纷纷提出沪甬、沪舟甬跨海通道计划,希望能够直接连通上海。而抢先一步的湖州,沪苏湖高铁预计明年就将通车。
和江苏一样,上海大都市圈也囊括了4座浙江城市,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其中,湖州、嘉兴同时也是杭州都市圈的核心成员。另外,根据媒体披露的上海大都市圈扩容方案,不仅杭州都市圈另一座核心城市绍兴将被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就连杭州本身也出现在扩容名单上。
如此看来,无论是安徽、江苏还是浙江,长三角的这些省会好像都是“假”的。城市之间纵横捭阖,与邻近省份“眉来眼去”“勾肩搭背”,而这或许既是长三角兴旺发达的原因,也是一体化持续推进的结果。
三
其实,这种名义省会与实际省会分离的现象不只存在于长三角,珠三角也是如此。
过去,广州是千年商都、华南中心,现在珠江两岸的区域,明清时代都同属于广州府。和长三角历来群星璀璨的格局不同,在近代以前,岭南几乎就是广州一城在唱独角戏。
后来香港崛起,并于八九十年代达到巅峰,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娱乐中心,港片港剧、粤语歌曲风靡两岸三地及东南亚。可以说,没有香港的辐射带动,就没有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的蓬勃发展,也不可能有深圳“渔村变都会”奇迹的发生。
而现如今,深圳凭借强大的科创实力,又再次取代穗港,成为珠三角新的核心。后者则有沦为环深城市的趋势。
但因为珠三角范围较小,所以无论是广州、香港还是深圳,都能辐射全域。就连一向相对弱势、缺乏核心城市带动的珠江西岸,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相继开建、贯通,深中、深江经济合作区的先后设立,也正在快速崛起。
而长三角由于面积太大,即便是实力最强的上海,辐射范围也不过苏南浙北的八九个城市。广大苏北、浙南、安徽地区,虽然一个个都努力希望接轨上海,无奈距离太远,实际效果有限。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融入南京、杭州、合肥等副中心城市的都市圈,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环套小环的二级圈层结构。
这种结构既不同于中西部很多城市群都市圈的单核模式,也不像珠三角,虽然有多个中心,但辐射面是同一个。当然更不像夹在长三角、珠三角中间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那样,完全没有核心,一盘散沙。
事实上,从海峡西岸城市群到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这个位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群之所以这么多年没啥动静,就在于它并不符合城市群的基本定义:一是得有至少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二是范围相对集中。
我们看,中原、关中等城市群之所以能成立,是依托了郑州、西安等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既有核心城市,范围还集中。长三角虽然面积大,但拥有“上海—杭宁肥”这样两级核心城市进行中转。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虽然以福建为主体,但其福州、厦门、泉州,都没有绝对优势。
更尴尬的是,这个城市群里连一个特大城市也没有。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潮汕这五大区域的经济实力都差不多,均在万亿左右,谁也无法吸引谁,谁也无法辐射谁。加之又分属三个省,除非国家层面出手,否则统筹协调难度极大。
所以,“假省会”现象并非孤例,但像长三角这样,虽然省会都是“假”的,却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实际省会,从而逐渐汇聚起一个地跨三省一市、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超大城市群,却是绝无仅有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土哥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