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们做了一期就业趋势变化的视频,三年后的今天再回看,关键趋势基本押中——制造业走向世界代工厂、上游零部件国产化、以及整体产业升级。这些领域带来的就业,都是肉眼可见的,外加信息技术革命,以视频、直播为主,全面开花的互联网内容生态。这三年,也给很多普通人带来了阶级跃迁的新机会。但三年前的预测,除了基于政策,更多是捕捉就业市场上的蛛丝马迹。

而经过全球经济动荡三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反映在了数据上,更具体,也更残酷。这一次只看数据,我们整理了这两年关于就业的多份报告,总结出2024年的五大就业趋势,只为帮你看清2024年哪些行业最热门,以及我们作为世界浪潮下的一员,要做好哪些准备,才能缓解当前的就业焦虑。

装备、能源、基建,三大“压舱石” 

首先,我们以目前最完整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为基础。我们通常把毕业后的半年,分成以下7个去向,除去准备考研和待就业之外的5个,统称为“就业有落实”——当然这5项里占比最高的肯定是受雇工作,排第二的就是考上了研。

以此为标准,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2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更容易找到工作或考上研究生的,就是装备制造、能源、基建三大领域。

从专业类别来看,前三甲都与这三个领域直接相关,而落实率超过90%的专业类别里也绝大多数都与这三个领域有交叉——尤其是基建,千万别觉得我们的基建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基建和制造业一样,可以对外输出,换取无限大的经济效应。想想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大计才刚刚开始。还值得一提的是口罩三年后,“十四五”开始大力推动公共卫生相关人才的建设,算是近几年的新趋势,能看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这一大类,2020届都进不了前50,2021届直接飙到第14位,去年更是直逼Top3,排名第4(并列)。

如果再具体到专业,就业量大且落实率还高的专业也绝大多数服务于这三个领域。除了这三个领域以及前几年就已经火起来的医疗健康、半导体,今年同属“战未来”的,还有两个黑马赛道。首先就是车辆工程,受益于近几年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展,在2022届就业落实率中,车辆工程成为绝对黑马,直升前三甲。要知道过去两年的数据中,这个专业压根没进过前50。

另外在《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中,也能发现今年上半年毕业的留学生,对汽车行业青睐有加,甚至超过了能源,仅次于制造业。

而第二个隐形黑马,则是受全球碳中和趋势影响,经常跟在能源后面的“小弟”——化工和环保领域。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猎聘研究院)》中,以42.3%的惊人涨幅,成为今年就业人数涨幅最高的行业。

如果你的成绩相当好,想进一步“拔尖儿”,那么把失业量、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起来看,目前人才市场上需求有明显增长的,就是下面这6个专业。



能发现除了与互联网相关的“老熟人”信息工程,其他5个也都服务于装备制造、能源、基建三大领域。而不太乐观的黄牌和红牌专业,已经很多年没变了,这里就不多赘述。

不过总体来看,在刚才的表格中排名前31的专业都属于第一梯队,就业落实率不仅超过了2022届的均值86%,也有足够的就业人数支撑,差别不算太大。


电力为“王”,制造业涨势最“猛”

刚才我们分析的是宏观视角就业,毕竟还有一小部分,与读研、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入伍有关,那我们进一步给数据“提纯”,仅看2022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这一项,又有哪些变化呢?首先从大行业来看,2022届本科毕业生相比五年前,投身教育、建筑、房地产的,都有大比例下滑。

大家对教育的爱意有所消退,主要是受双减政策影响,要知道之前教培机构的从业人数,能占到教育业的一半之多。但总体来看,当老师仍然是当前就业的主力,岗位多,本科生也愿意去,尤其是中小学老师,常年霸榜,遥遥领先。不过即使基数再大,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去当中小学老师的比例,也是在逐年减少的。

而建筑业的下滑,则是受房屋建筑领域影响最大,曾经的王者行业房地产的下滑,也是同理。

而近5年就业热情最水涨船高的领域,则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这个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了,名字虽长,但随便沾一个关键词,无论国企私企,都是“香饽饽”。

电力一边是各种能源转化的关键成果,另一边则是各行各业运转的核心,可以说只要人类还处在化石能源时代,由电力延伸的各个领域就会一直香下去,并且这个领域在中国优势更为明显。但如果把同类的行业放一起看,目前综合涨势最猛的当属各类制造业。

表格里的33个行业大类中,5年涨幅排名并列第二的就是电子电器设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这两项,再扩大范围看前20的行业,跟制造业相关的就有6个,5年涨幅都很迅猛。

不过也不难看出,这些涨幅大的多数是中高端制造业,往表格下面看,不少低端制造业,5年前本科生不爱去,如今依然吸引不了人才。

毕竟无论是上游零部件国产、先进装备国产,还是制造业升级,哪个趋势都离不开高学历和高技术,人力密集型制造业目前仍是水深火热。

互联网和金融不香了?

只是在趋于饱和那么最赚钱,且赚了很多年的互联网和金融两兄弟,如今没落了吗?真相是这俩兄弟在行业大类中仍然名列前茅,尤其互联网从业人数最多的软件开发领域,常年排在细分行业的第2位,仅次于中小学老师,程序员依然吃香。

跟5年前相比从业人数变化也不大,只是在去年达到巅峰(9.2)后,人才需求放缓了。

从《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猎聘+中国世界青年峰会)》中也能看到,今年毕业的留学生最爱的也是这两个领域,且领先优势极大。不过金融相比互联网,情况还是要更紧张一些。虽然在主要行业里金融依然有一定的排名优势,但毕竟想去搞金融,门槛更高,岗位也比互联网少,相比五年前减少了0.8个百分点,而在更具体的职业排名中,从事金融相关行业的人数,近5年也呈下降趋势。

简单说就是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金融还是香,但要只是想蹭蹭热门,恐怕现在的金融要比以前更容易碰壁。这俩行业长盛不衰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即使互联网和金融本身在创新上玩不出更多花样了,但它们依旧是驱动其他很多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金融对企业的驱动力不必多说,企业如果和互联网结合,能带来多少经济活力呢?我们只看两组数字就行:第一,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40万亿元,跟 2005年相比翻了15倍;第二,“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 16.6%,是GDP增速的两倍还多。

所以在这种势能之下,无论互联网还是金融,目前谈衰落,还为时尚早,只是人才需求正在放缓,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波动。

AI很热,但热不到你头上

今年的AI可以说是“键盘值”最高的行业了,根据猎聘最新发布的《AIGC及其产业链人才需求大数据报告》,今年1-8月,因为ChatGPT火起来的AIGC领域各企业给到的平均年薪高达41万。脉脉的数据更夸张,去年平均月薪4万3,今年直接飙到4万6,乘以12个月,年薪已经超过了50万。

而在最抢手的模型类岗位,年薪超过60万的甚至占了20%。



所以这么高的薪水,招到人了吗?根据脉脉的数据,今年1-8月,5个岗位抢2个人才(0.39),人才供需比严重失衡。

看到这,你八成已经热血沸腾了——改志愿、转专业、辞职跳槽转行...我知道你着急,但请你先别急。为什么高薪却招不到人?看下面这组数据,在今年新发布的AI相关岗位中,要求3年以上AI相关经验的,高达76%,接近一半的岗位要求5年经验起步。

而这还只是工作经验,学历的要求更夸张,有超过一半岗位要求本科学历,要求硕博的加起来也有44%之多,回头再想想那一半只要本科的岗位,都得是什么学校才能入职呢。

如此高的人才密度,直接把AI送上新经济行业Top1的宝座,卷起学历来比证券经纪都要狠。

所以准备投身AI事业的,不妨先问问自己学校够不够顶,学历够不够硬,又是否在5年前就独具慧眼投入了AI的怀抱,否则年薪60万咱看看就行。当然趋势来了躲也躲不掉,从5年前开始,就已经陆续有学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也是新专业里最受双一流院校青睐的一个。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个领域距离全面普及还早,最强大脑们不妨提前布局,博一把真正的未来。



新型灵活就业,有点东西,但不适合所有人


互联网的崛起,也带来了各种“神话”,灵活就业就是其中之一。学习不好,学历不高,不想坐班了怎么办——灵活就业解千愁,这是真的吗?先看传统行业,根据麦可思的数据,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的人毕业半年后选择了灵活就业,其中包括1.4%的受雇半职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兼职,2.0%选择了自由职业,还有1.2%选择自主创业。



虽然总体人数不多,我们不妨也看看没去坐班的都在哪发财。首先就是兼职的人里,去教育业的有压倒性优势,看来大学生兼职的尽头,仍然是做家教。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就五花八门了,不过总体来看,还是教育和文体娱乐两个领域最多。

文体娱乐这一项虽然没有进一步细分,但我们在多份报告中发现,这一项的主力人群就是自媒体博主和直播行业。这就不得不提,借着互联网崛起的新型灵活就业,具体来说以这8个工种为主(平台电商、生活配送、生活服务、平台微商、知识服务、自媒体、平合直播、共享出行司机)。根据《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显示,这8个工种里从业人数最多的。

就是生活配送和平台直播,具体职位中遥遥领先的4个,也和这两个领域强相关。

这些工种的共性,就是门槛更低,尤其在学历不限和3年以下经验这两个区间,新型灵活就业相比传统行业有明显优势。之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这些工种,除了门槛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工资更高,在8001-15000这个区间,新型灵活就业提供的岗位,相比传统行业有明显的数量优势。

但高工资低门槛总得有代价,三个关键词——年龄、性别,以及社保。在视频、直播、电商领域,30岁以下从业者占比超过80%。

而相对光鲜亮丽一点的直播、带货、自媒体,则是女性有绝对的优势,外卖、快递、网约车才是男人的天下。

但无论男女,或者年轻与否,通通都要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远低于传统行业的社保覆盖率,这才是新型灵活就业的真相。

最后我们来看看最“高端”的工种——自媒体,在一个人人都可以做5分钟博主的时代,能靠做自媒体站着挣钱的,对学历的要求也非常高,本科占比均找过了60%。

这个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传统行业,何况这个赛道已经卷了这么多年,即使有学历,没经验、没团队、0基础做博主,成功的概率有多低,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工种的工作时间和强度,虽然各个报告里都没有提及,但我们每一个深夜都能吃到外卖、打到车、看到还没下播的小姐姐,不用想,那一定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总体来说,新型灵活就业确实补充了一些传统行业覆盖不到的地方,但也确实不适合所有人。

目前网上流通较多的,关于近几年就业趋势的分析中,我们似乎看了太多“新东西”。比如今年10月的上海秋季最大规模的毕业生招聘会上,1325家招聘单位近半数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国资和“专精特新”专区,每家企业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以及很多招聘APP统计数据的样本,多以新兴行业为主,猎聘大数据截至4月末的统计中,2023届应届毕业生投递人数增长最快的前三个行业智能制造、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大模型,无一例外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领域。

如果一定要挤破头,卷到尾,其实找这些“掐尖儿”的新领域并不难。查一下每年瞄准国家战略新增的大学专业,再找找2022年修订后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看看标注了哪些新职业,就能找到答案。

但这些太新的领域,往往能考上“双一流”的学生不敢赌,非“双一流”学校,新专业的师资力量又难以保证。毕竟我们赌的是4年后的就业市场,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新兴领域,又基本在3-5年就会经历一波大的变化,风险着实不小。看多了“新东西”,反而会增加“新的焦虑”。

但事实上关联实体经济,身在传统行业的打工人才是绝大多数,这也是我们做这期报告的初衷。从这次的数据不难看出,装备制造、能源战略、电力、基建,都是今年最强劲的关键词,但这些大词也并非遥不可及,从大方向出发,横向可以延伸到各种上下游产业,纵向也能覆盖到更具体的职业和岗位。

毕竟除了工程师,是个公司都需要会计和行政。而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在读本科生和应届毕业生,除了持续学习、不要着急之外,如何在毕业前就打好地基才是关键。猎聘的一项面对企业的调研中,企业招聘应届生最看重的三大要素,排名高的相关实习经历或社会实践、未来潜力和可塑性、相关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都是最基本的。

所以别浪费宝贵的在校时间,毕业前就逐一攻破,做好准备。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素养,不妨搜一下美国SCANS标准中的5项能力和3个基础,筛选出你未来职业可能需要的能力,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训练。

而已经步入职场的,相信你对职场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在当前形势下,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预期,提升你能看到的所有细节,在一个高竞争压力的环境里,压倒性的优势变少了,最后拿下赛点的往往都是细节。

2024你的就业目标是?你觉得下一年的就业风口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