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价值观,于是儒道互补便有了中国人常说的“仁义道德”。


人生的问题有时需要先天后地,先大后小,天地之间的“至理”都藏在我们平时不愿听的大道理中,老子如此,孔子亦是如此,古代圣贤的话皆是如此。


如果没有相对高大的境界,如何过好小日子呢?


孔子的生命终极关怀是“仁”,孔子的行仁是“恕”,恕的现实表达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的智慧那就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就是孔子一生践行的“尊德问道”的“君子之道”。


我们现在常说的“美好生活”,就是好的生活,美的生活。对于这样的生活,当年的孔子也是一个积极向往者。他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三十八字的规划:“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正是为了天下和社会的美好生活吗?


孔子对美好生活的表达是“仁”。“仁”的生活是一种体面和快乐的生活。孔子当年关心的中心问题也是春秋时代很多人的共同理想,即建成一种很少纷争、秩序井然的礼乐制度下的美好生活。


我们读《论语》,重点是去读作为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合理的个人生活和德行实践,应该如何与世风日下的现状对抗,而又不陷入激烈危险的情绪。


孔子是一个伟大而且很有生活感的人,《论语》是一部严肃的作品,是一部人生的修身指南。阅读《论语》就是和孔子交谈,我们就当他是邻家老头,不要总是皱着眉头,听他讲讲过去的故事吧,开心也好,消遣也罢,读不读,懂不懂,人生大不同。


至于有人问起孩子要不要读《论语》,读也可不读也可,读后才知是否可,是否不可,不需要太多讨论。作为父母的只需选择一个好版本的《论语》放在孩子面前即可,后面的事,就看他的缘分和兴趣了。


《论语》在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几乎每一句话,都被无数次引用、引申、解释,纳入各种理论,与各种权力结合,所以才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观念。《论语》既可以拿来赞美人,也可以拿来迫害人;既可以用来使生活更好,也可以用来使生活变得更坏。《论语》在过去,我们在今天,孩子在未来,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永远在发生。


如今的互联网上,各种意见潮起潮落,每个人皆言正确,往往也就各有各的正确而已。一件事发生了,是好是坏,我们实在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孔子倡导的“仁”,不是为了得到人人的赞许,而是自己能真切感到的一种身心愉悦;“仁”的境界是一种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不只是自己能够感受,它还能感染别人;“仁”的生活是一种自在、从容、平和的生活,这个快乐是来自心灵,是发自肺腑的;“仁”的生活是一种和谐、富有、体面的生活。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你什么时候懂得不忧,就什么时候懂得了“仁”的生活。


2


孔子追求“仁”的生活,赞美人间所有的美好生活,所有饮食男女的本能情欲,都出自于自然流露,并不排斥;若能顺理得“中”,生机活泼,那就是美好的事,那就是“仁”的生活。


孔子的时代与今天的距离其实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远,他们的理想生活和我们离得很近。那是因为孔子的心和我们的心是一样的。人类只能生存在人的世界,“心”的世界。


所谓“心”的世界不是“唯心”的世界,而是“性、心、身”三位一体,以“心”为主宰的世界。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孔子所指示的人的世界就是“心”的生活,也称之为“心灵化的生活”。


孔子眼中的“仁”的生活是各守其分、各安其位、各行其宜的生活。他一生倡导“礼之用,和为贵”,美好生活既离不开外在自然环境,也离不开内在心理情境,对天地、对社会、对人、对己都以礼相待,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终极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纯粹的仁人君子,如果能遵循孔子的教导,多一些不违仁,多一些自省,乐观一些生活,这也就够了。孔子鼓励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来向孔子问仁,他的答案是不同的,这样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先进的,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学习和借鉴。


3


在《论语》中,“仁”字在《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尧曰第二十》十五篇目中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心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论语》除了孔子自己对“仁”的论述外,一共记载了十三次弟子向孔子“问仁”。樊迟三次,子贡三次,子张两次,仲弓、宰我、司马牛、原宪、颜回各一次。


无论弟子们是“直接问仁”还是“间接问仁”,孔子的回答角度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看来,孔子的“仁”始终没有偏离“止于至善”这样一个境界。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是《论语·颜渊》中孔子谈论“仁”的话。孔子这里不是解释什么是“仁”,给“仁”下定义的,而是来说怎么做才能实现“仁”这个目标的。


“仁”在孔子心中究竟是指什么?是我们常说的广义上的“博爱”吗?是针对统治者说的狭义上的“仁政”“爱民”吗?


在孔子心里,“仁”像太阳一样,阳光普照,万物生长,让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充满温暖,这就是“为仁”。在孔子看来,仁最基本的表现是恕,恕的态度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家房子太阳很好,如果不挡住邻居房子的阳光,这就是“克己”。这种“克己”是由内而外的,其外在表现那就是“复礼”。


从逻辑顺序上来讲,是先“克己”而后“复礼”。如果“克己”是由外而内的,即法律不允许这么做,其外在表现上就是“守法”。从顺序上是先“守法”后“克己”,即“有管理有自由”。“克己复礼”和“守法克己”看似差不多,但结果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无论礼乐如何崩坏,只要人民的“克己”之心犹在,则民“有耻且格”,“礼”一定可复。所谓格,就是明白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而对于“守法克己”的社会而言,一旦法纪败坏,则“民免而无耻”。所以,孔子讲个人要由内而外地“克己”,统治者要“为政以德”来引导和配合人民的“克己复礼”,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社会。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者,人也。”仁,很简单,就是做人做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则不可以为道。”做事的问题往往还是出在人身上。


“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达到大家认同的“止于至善”,这就是“仁”。


礼,指的是一种秩序,是一种行为规范。《大学》说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表达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秩序。我们看到最早的礼,指的是称之为“三礼”的《周礼》《仪礼》和《礼记》。


周朝时是周礼,汉朝时是汉律,现代是法律。“入乡随俗”,离开家乡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这是孔子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论语》中说的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不是让你去追寻周朝时期的行为方式,而是希望你要主动愿意约束自己,至少不要伤害到别人。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毁掉一个学说,破坏一个政策最好的办法,不是反对它,而是教条化地去执行它。因为反对它,那还可以辩驳可以处罚,但碰上教条化地去执行,那很多无知者就会憎恨到学说和政策身上。儒家文化如此,中国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4


认清一个字,看透一个国。孔子的“一贯之道”说的是“仁道”。《论语》从未给“仁”下过定义,“仁”字却出现了一百多次。儒家让我们认清一个字,透视“仁”的形象,洞悉“仁”的内涵;认清“仁”字,便可领会“仁”之真意。


“仁”即“为仁由己”。人自我的主体意识觉醒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之“仁”既不是神本主义,也不是物本主义,而是人本主义,强调的是“积极有为”,重视的是“道德自律”。


“仁”即“一分为二”。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作为物质存在,人得有物质满足生存;作为精神存在,人要有精神的不懈追求。物质满足之后,须提升生命的精神维度。


“仁”即“反身而诚”。人作为一个认识主体,既能认识客观规律,又能反思主观现象,从而完成自我的主客二分。这种“反求诸己”的思维定势,形成了中国人重历史的文化传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认为,一个人通过反省找到自我不足,为弥补缺憾而修身,为完善人格而升华,就会开拓出精神提升的可能性空间。


“仁”即“多人成群”。“三五成群”说的就是中国人的伦理社会。人与他者一起构成一个群体,“家、宗、族、国、天下”,这是一个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伦理秩序。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共同体间不断地穿梭,不断地切换身份,从而形成中国人特有的集体人格。正是这样的集体人格,让很多的中国人失去了独立的意识、张扬的个性。


“仁”即“由己及人”。“仁”是核,是心,是核心。任何群体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家有家长、族有族长、国有元首。正是这样的核心思想、中心主义和权威意识,也成了中国古代专制的思想源头。


“仁”即“亲疏有别”。孔子的“援仁入礼”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进步。“仁者,人也”,把人当人,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的爱与尊重。“血缘之爱”,对内“亲亲”,爱家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纵之“孝”,横之“悌”,由亲到疏;对外“仁民”,爱陌生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塑造着中国人的心理世界和人格特征。“亲疏有别”是一种减弱思维,是一种血缘思维,是一种内外有别思维,是一种亲疏“不二”思维。儒家文化试图以“仁爱”的情怀来联结伦理社会,来构建起普遍适合的人间社会秩序。这是孔子的真正关切所在。这样的关切既合乎人心,又合乎时势,然而,有时候现实理想之间总有“长安三万里”。


孔子的“仁”是一种大爱,大到“无我”。“仁”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孔子的“仁”是现实的,也是超现实的;说它现实,是因为并没有脱离生活的琐碎;说它超现实,又因为它又超越了生活的羁绊,让我们在焦头烂额的奔波中,为我们厘清了一条思路;让我们懂得生活即是修行。有了这样的一种思考,我们就不再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我们的人生从此便有了明亮的灯塔。


我们活着一定要找到心中那座明亮的灯塔。因为那是一种信仰,因为那是一种内心的坚持。所有的坚持都不是盲目地坚持,而是需要智慧地坚持。有了智慧我们才能看清前方的路,看清了前方的路我们才有希望,有希望的人才是快乐的,才是幸福的。所以,孔子说“智者乐,仁者寿!”


知仁,行仁,也许就是人类的终极路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知止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