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跟我聊起《再见爱人》中的 36 问环节。看完觉得,这些问题本身很好,值得每个人都回答下。


在这个环节中,相处很多年的伴侣,面对面坐下,轮流回答一些比较深度“自我暴露”的问题。比如:


  • 对你来说,什么才是“完美”的一天?

  • 如果你今晚就会死,你最后悔没有告诉别人什么?

  • 你觉得,有哪些事是绝对不能开玩笑的?


搞心理的同学知道,这个环节的灵感来自于一项亲密关系如何形成的真实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家 Arthur Aron 和 Elaine Aron 博士花几十年时间研究吸引力、亲密关系和浪漫之爱,他们在 1990 年代于《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发表的论文内罗列了一组问题,旨在“在短时间内在两个人之间建立合理程度的亲密关系”。


(分成三组,15 分钟/组)


2015 年,它因被《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称为“能让陌生人迅速相爱的 36 个问题”而迅速走红。


作者 Mandy Len Catron 跟一名陌生男子试了这组问题,结果真的坠入爱河


还有一个小道消息,参加该实验早期试点版本的 2 个被试者结婚了,当时整个研究团队都参加了婚礼。


哦?真有这么神奇吗……


跟踪研究发现,效果真的不赖:


在完成实验的 53 对心理学大学生里,70% 的人至少进行了一次后续对话,49% 的人一起做过一些事情,62% 的人随后在课堂上坐在一起。


试过的网友说:和陌生男性答题,真的喜欢上了(虽然后来分了)



不过,研究所称的 36 问的效果,发生在高度受控的实验环境,也必定和真实人际关系有出入。


比如在《再见爱人》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让陌生人相爱的 36 个问题,也可以让伴侣死心。


问题来了,如果想跟朋友/伴侣试下这套题,我们该怎么用?


如果我在陌生人交友 App 用这些问题“广撒网”,对方真的不会觉得我有病?


于是,我们帮你去看了看原文献,并整理了几个实操中的要点(不客气)


答题过程中你们如何“彼此回应”,决定关系是死是活


我刷社交媒体发现,一些人把这 36 个问题当成“真心话游戏”,认为这是一个纯纯坦白局。



实际上,心理学者开发它是为了“促进亲密感”。亲密关系要发展,除了需要互相真实地袒露脆弱,你的“脆弱”如何被接住也很重要。


能让两个不认识的人互相亲近,一个要素是“对脆弱性的自我暴露”,另一个要素是“感觉对方对你有积极回应”。心理学里面把它叫做“响应性”。


在学者 Harry Reis 等人的研究中,“响应性”对关系的持续质量更重要。即:关注说话者的意图,适当地重新阐述你理解到的信息,并传达真诚、理解和接纳的态度。理论上,这种感知有 3 个组成部分:


  • 理解(understanding):倾诉者感觉自己的这次自我暴露似乎“做对了”;

  • 认可(validation):倾诉者认为自己的观点被欣赏和重视;

  • 关心(caring):倾诉者感觉自己的状态被在意。


那什么是“非响应性”回应?


它包括:批评、蔑视、误解、注意力不集中、否定和防御。这些行为可以通过语言、非语言和行为线索来组合表达。一些学者认为后两者的破坏力可能更大。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即便对方有积极响应,倾诉者也“感觉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方有善意的响应,也无法促进亲密体验的互动发展(Reis&Gable,2015)。这就是倾诉者要关注的个人议题了。


一个基本前提:这些问题最初不是为了“让人迅速坠入爱河”


研究人员需要了解一种在实验室中与陌生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它的目的是:通过渐进的自我暴露,在短时间内让陌生人彼此亲近。


他们发现,这 36 个问题的效果,比对照组(闲聊)的效果更好。


具体来讲,它是在一门大型心理学课程的常规课堂上进行的,为期 5 周。Aron 等人要求成对的陌生心理学生轮流问对方 36 个问题,帮助两个人逐渐揭示越来越多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每组问题用时 15 分钟,三组问题所涉及的“自我暴露程度”逐渐升级(以一种循序渐进的速度,不能太快),所以你不能跳过某些题不答。在实验结束时,两人被要求花四分钟不间断地盯着对方的眼睛。


不管是同性配对还是异性配对,在亲密度方面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男性发展亲密的能力不一定低于女性!至少在实验室环境是可能的)


而且,在大约 45 分钟的互动后,受试者将他们与伴侣不到一小时的关系,评为与生活中的平均关系一样亲密。


归根结底,它适用于互相不了解的陌生人。这些问题所参考的伴侣咨询师 Edward D. Melinat 于 1991 年提出的一组问题才更集中在鼓励人们坠入爱河。


这组问题显然更为私密(它发表于某个学术会议,全网找不到电子版),比如:


  • 如果你想看起来很性感,你会怎么穿?

  • 交替分享你觉得对伴侣有吸引力的东西。比如外表、着装、个性。


不过研究人员也强调,“这是一种不寻常的建立关系的方式。受试者不应该对他们的伴侣有任何义务,也不应该期望真正的友谊会发展”。


你的依恋风格,也会影响答题后的亲密程度


我们知道,成人依恋大致可分为 4 类: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Hazan&Shaver,1987)。 


Aron 等人的这项实验发现,不安全依恋风格(恐惧/疏离/痴迷)的人,答题后所感受到的亲密度都不如安全型。


  • “疏离型”配对组实惨。疏离报告的亲密度低于其他配对;


  • “痴迷型”参与者报告的亲密度与其他组差不多,但满意度要低得多(即:痴迷型希望获得比实际能找到的更多的亲密感,这与依恋理论也很一致)


但对于不安全的小伙伴,也有好消息!


从互动前到互动后,不管你是哪种类型,所有配对报告的依恋风格都发生了更积极的变化,也更朝着更认可他人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偏内向,尤其要注意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将“变得亲密”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可能很重要(也就是内向者一方,有意采用这种方法来提高亲密度)


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当没有告知“关于变亲密的目标”时,外向者在答题后的亲密感,比内向者更高。但当亲密关系被明确列为目标任务时,内向者和外向者感受到的亲密水平就很相似。


内外向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与陌生人社交的愿望和能力(Myers&McCalley,1985)


一些学者认为,内向意味着“与陌生人社交互动的不适”。但因为“答题过程”提供了一种社交工具,而这项任务正是亲密关系形成期所必要的“自我暴露”(Thorne,1987)


可以的话,试试两组伴侣一起答题


因为有人发现,2 组互相认识的伴侣一起做这 36 道题,甚至可以同时增进两对伴侣的亲密感。


在这项研究中,Slatcher (2010)让一对互不相识的已婚夫妇将 36 个问题作为 4 人任务来完成。结果与低自我披露,非情绪化的闲聊相比,轮流回答高自我披露问题的两对夫妻,不仅彼此更亲近,而且两对夫妻之间的“群体外态度”也更积极了。


基于答题所“生成”的亲密关系,真实可靠吗?


很多经典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形成亲密关系的一些要素还包括:


  • 相似性(Byrne,1971)

  • 在自己认为重要问题上的态度不存在分歧(Rosenbaum,1986)

  • 感觉到对方喜欢你(是的,人们倾向于喜欢喜欢自己的人)(Iverson,1989)


但是,这项研究没有发现以上因素有显著影响。


这并不是说以上结论被推翻了,而是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因为“自我暴露的过程实在太惊心动魄,以至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微乎其微,或难以被检测到”。


那么,我们经过这 36 道题的拷问后,形成的关系是“真正的亲密”吗?


研究者答道:是,也不是。


和“真正的亲密关系”相比,在实验室中形成的亲密是一种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状态。它可以培养一种暂时的亲密感,而不是一种实际的持续关系(比如它不太可能产生忠诚、依赖、承诺或其他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发展的方面)


“如果你死记硬背好了答案,在约会 App 上群发给别人,可能会产生稀释效应,就不那么有效了”,Aron 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纽时作者 Mandy Len Catron 说,“我喜欢这项研究的一点是,它假设爱是一种行动。它假设对我的伴侣来说重要的事情,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因为我们至少有三个共同点,因为我们与母亲关系密切,因为他让我看着他。我想知道我们的互动会带来什么。如果不出意外,我认为这会是一个好故事。但我现在明白了,这个故事不是关于我们的,而是关于费心去认识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关于被人看见意味着什么。我开始认为爱是一件比想象中更柔韧的东西”。


与其说这 36 道题是一套“坠入爱河的作弊器”,不如把它用作一种破冰的工具,一种开放沟通,以及一种现实经验的补充。


想要长久地把题解下去,还是要靠两个人敞开心扉,互相靠近,看到对方的真实感受,然后源源不断地提出新问题才行。


祝你成功;别忘了,你也可以用这些问题来建立友谊。


参考文献

Aron et al.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 23 No.4, April 1997 363-377

Reis, H. T. (2017).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model of intimacy: Maintaining intimacy through self-disclosure and responsiveness. In J. Fitzgerald (Ed.), Foundations for couples' therapy: Research for the real world (pp. 216–225).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678610-22

nytimes: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

Scientific American:Love and the Brain, Part 1: The 36 Questions, Revisited

psychologytoday:36 Questions for Intimacy, Back Stor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边,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