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性别是什么。但是有没有某个时刻,你发现自己身上也有“异性的影子”?


比如:


  • “我是男孩子,但有时候被人说像是女生,心思细腻、多愁善感。”


  • “在家里是长女,有个妹妹。但妹妹似乎才是真正的女儿,而我身上的有些特征更像是男性,要坚强,很少向亲人表达爱意或撒娇。”


又或者不止是性别相反那么简单,而是两种“性别气质”兼具:有时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像个男人,在那方面更像是女性。比如我一个朋友,她形容自己在职场上的“强势”也丝毫不逊色于男人,在很多场合都 carry 全场;可是谈恋爱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也会像很多女孩所做的一样,表达感受、需要和脆弱,渴望被关心和照顾。


最关键的是,她很享受这种“男女混合”的状态。


当一个人身上同时表现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在心理上也认同自己男女共存的性别角色,Ta 便开启了心理学意义上的“双性化”之路。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最早提出“心理双性化”(Psychological Androgyny)的概念。她向我们表明,当一个人在心理层面呈现“雌雄同体”的状态,会发生怎样有益的变化。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心理双性化”这回事。


一个人,不是男性就是女性?


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前,对于男/女性简单粗暴的二分法一直是心理学界的主流。心理学家始终将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视为一个连续体的两个对立面(Dean & Tate,2016),认为这对于解释男性、女性之间的行为和性格差异至关重要。


换句话,如果你活在那个年代,从外表、行为到心理要么是纯粹的男性,要么是全然的女性,而不能两者兼有。


同时,心理学家认为女性的“女性化”或男性的“男性化”与稳定的心理健康有关(Dean & Tate,2016)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个女人只有在足够女、一个男人在很 man 的时候,才会拥有稳定的心理健康。


直到 70 年代初,贝姆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质疑了传统的性别二元论及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指出任何个人,无论性别如何,都可以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特质。(Dean & Tate,2016)


为了测量一个人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程度,她开发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人们如何在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该研究旨在探索传统和僵化的性别角色产生的有害影响,以倡导人们关注更加灵活的性别观(Bem,1974)


BSRI 包括男性、女性和中性 3 列气质量表,每一列都包含 20 个性别特征。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划分的性别特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男性”“女性”“中性”特质


你一定想问,对于“男性”和“女性”气质特征是由谁以及如何来定义的呢?是根据什么把表里的一个特质归类为“男性”,而把另一个认为是“女性”的?


答案,是源自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期待度。贝姆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性别图式”,成为一种规定性标准或指南(Kagan,1964;Kohlberg,1966)而这种认知是由家庭养育、学校、大众媒体和其他文化影响等共同塑造的(Bem,1981)


社会和文化不断传播有关性(sex)和性别(gender)的观念,促使个人规范他或她的行为,使其符合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定义。而人们逐渐“内化”了社会所定义和规范的这套理想行为标准(Bem,1974)


所以,BSRI 量表根据社会期待和认可程度划分两性特征。比如,这项研究当时针对美国社会的样本,如果一个特征在美国社会对于男性比女性更受欢迎,那么它就被判断为“男性特质”(如雄心勃勃、强势、自力更生);如果对于女性而言比男性更受欢迎,则被认为是“女性化”的特质(如深情、温柔、开朗)。最终形成了这 60 个特质。



最终基于该测试可以将一个人分为 4 类: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雌雄同体)和未分化(既非男性也非女性)



当一个人在男性和女性气质得分上都高于 4,就被认为是“双性化”的。


心理学家们相信,心理上双性化的人往往更加心理健康,并且富有创造力(Bem 1986;Harrington et al. 1983 Bem,1986 Harrington et al.,1983)


当一个人允许自己在心理上“既是男性又是女性”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到,在生理层面上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具有异性的荷尔蒙。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兼有两性。


当一个人允许自己既拥有男性也拥有女性的心理特质,ta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 “双性化”对于性别角色有更好的适应性、灵活性


当一个男人极度害怕别人说自己是“娘炮”“娘娘腔”“不像个爷们儿”,一个女人非常讨厌被人说是“女汉子”“男人婆”……他们必然会拼了命地维护自己的性别形象,抑制任何可能被认为不受欢迎的行为,以与内化的性别角色标准保持一致(Kagan,1964;Kohlberg,1966)


而一个在心理上“雌雄同体”的人,因为 ta 的自我定义既不排除男性气质也不排除女性气质,所以个体能够对不断变化的情境表现出灵活性和行为适应性。Ta 可以根据情况需要自由选择是表现出男性行为还是女性行为,而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少地纠结、担忧和有不适感。(Bem,1975)


贝姆通过两个针对大学生的实验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支持。她们发现“双性化”的受试者在压力情境下表现出更具“男性化”的独立自主属性(independence),而在他们有机会与一只小猫互动时,他们表现出更具“女性化”的活泼好动属性(playfulness)(Bem,1975)


2. “双性化”有更高的自尊水平


研究发现,双性化者的自尊水平更高(Spence et al.,1975)


正是因为对于自身兼具男性和女性特质的高度认同,所以更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也少了很多拧巴和纠结。双性化的个体在进行跨性别行为时,几乎没有不情愿或不舒服的情形(bem&lenney,1976)


研究发现, 通过 BRSI 量表划分的 4 个群体在自尊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组最高,而未分化组最低,男性化和女性化组居于中间。


这一结果在另一组针对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研究中得到同样的证实。研究发现,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均得分较高的青春期男孩、女孩,在学校里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更佳的心理健康,在校园生活中的整体幸福感更高(Bem,1981,1993)


3. “双性化”更不容易抑郁和焦虑


贝姆认为,当一个人的某个单一性别特征呈现高水平时,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女性的“高女性特质”始终与高焦虑、低自尊和低社会接受度相关(Cosentino & Heilbrun, 1964;Gall,1969;Gray,1957;Sears,1970;Webb,1963);而男性的“高男性特质”在成年期会与高焦虑、高神经质和低自我接受度相关(Harford,Willis,&Deabler,1967;Mussen,1962)


与处于两个极端的参与者相比,双性化者的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症状较少 (Qiang Luo et al.,2021)


传统性别规范的僵化常常导致焦虑、自我意识不稳定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相反,允许自己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特质可以带来更稳定的自我意识。


4. “双性化”带来更多样化的生活体验,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心理双性化的人通常在创造力、自我满足感和认知独立性方面的得分较高(Dean & Tate,2016)


当一个人有了消除性别界限的愿望,ta 便能够拥抱更全面的生活体验,并允许自己的行为更具灵活性,从而带来更多样化的生活经历。而这反过来又会促进良好的心理健康。


写在最后


我最近常常在想:当男性和女性不再以传统的“男子气概”“女性气质”审视自我,当我们共同拥有在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的那些美好品质,如善良,如关爱,如勇气,我们的世界未来会不会变得更美好一些?


马丁·路德·金说:“种族隔离让肇事者和被肇事者的灵魂都受到创伤。” 


我期待未来如贝姆所言:“双性化”的个体终有一天会定义一种全新的、更加人性化的心理健康标准。 


参考文献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 Consult. Clin. Psychol. 42, 155–162. doi: 10.1037/h0036215

Bem, Sandra L. (1977). 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2), 196–205.         doi:10.1037/0022-006X.45.2.196

Qiang Luo;Barbara J. Sahakian; (2021). Brain sex differences: the androgynous brain is advantageous for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 doi:10.1038/s41386-021-01141-z

Helmreich, Robert L.; Spence, Janet T.; Holahan, Carole K. (1979).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and sex role flexibility: A test of two hypothe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10), 1631–1644. doi:10.1037/0022-3514.37.10.1631

Bem, S. L. (1975).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e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34–643. doi:10.1037/h007709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鸟人,责编: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