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半夜的我被一阵急促的铃声吵醒,一听才知道是姐姐来的告急电话,原来我的小外甥摊上“大事”了:
“三弟啊,你赶快和我儿子聊聊吧!姐都快担心死了!这小子最近每天回家都唉声叹气无精打采的,问了好几次也不跟我说实话,只说工作上的事,让我们别管,再问就直接炸毛了,他平时最听你的话,你赶快抽空和他聊聊吧!”
到底出了啥大事啊,这么要死要活的?于是我赶忙给外甥打了个电话,这一问才知道,确实是出了“大事”了——原来这小子想换工作。
先交代一下背景信息啊:我这个外甥人到中年(其实生理年龄不过35岁,但是按照最新的“职场世代划分标准”,这种80后的打工仔已经妥妥的集体步入职场中年群体了),目前正在某集团企业担任一个分公司的GM,算是个中高层吧。原本一直发展得不错,在过去的6年里升过两次职,薪水增长得也挺快,工作还算是蛮稳定的。
可是最近因为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他的老板换人了,结果新上司一上任就在经营战略/日常管理上和他产生了不少分歧,这让我的外甥十分不爽,前几天更是在一个关键岗位的人事任免上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结果一气之下我的外甥就跟新老板提出了离职申请:
“那你现在找好下家了吗?”我关心地问道。
“当然没有啊,舅舅!不然我能这么愁嘛!那时候也是在气头上,话赶话一下子就说秃噜嘴了,其实事后我也很后悔,你说房贷、车贷,孩子才刚出生,这一大家子要养,猛的一下没了收入,这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啊?真是愁死我了......”外甥懊恼地说道。
“什么?你小子没找到下家就敢提辞职?你是不是傻呀?为啥不早点做好准备呢?”我生气地骂道。
“舅啊,这怎么能怪我呢?这个新老板来之前我一直做的好好的,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换工作啊!”外甥郁闷地解释道。
“哈哈哈,谁跟你说的只有换工作的时候才能出去面试啊?你这个傻孩子,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哎,真是笨得愁死我了,哈哈哈。”我哭笑不得地骂道。
职场人究竟什么时候才需要出去面试?这,是个问题。
在我24年的职业生涯里,我曾经先后在8家企业工作过:最长的11年,最短的6个月——说实话,8家企业VS 24年,这并不算太多。但如果我要是告诉你,在我24年的职业生涯中一共去多少家公司面试过,那么这个数字绝对会吓死你:
超过100家!
听到这你可能会有些糊涂了:WHY?既然你最后只去了8家公司,那么为何还要不停地去外面面试呢?不是应该要换工作时才需要去面试嘛?为啥你并不打算走也要去面试呢?这样做不是在调戏别人嘛?会不会把自己的职场口碑搞坏呀?再说万一让现老板知道了那不就死定了嘛?
其实这个面试啊,就像找女朋友;而换工作呢,就好比是结婚。
很多人之所以最后婚姻不幸福,感觉自己没能娶个好太太过上美满的人生,其根源就在于小时候太老实了,没有多谈几次恋爱(面试),在还根本没搞懂自己是谁?想要什么?真正适合自己的老婆长啥样的情况下,就让自己给摘牌退市了(结婚/进入一家企业)。
结果等到被鸡飞狗跳的平庸生活蹂躏了多年之后, 才猛然明白:“靠, 原来这个老婆(公司)不是我想要的!”可这时,你已经三四个孩子满地乱跑,房贷车贷缠身,人到中年锐气尽失,结果想改变却已经没有机会了。
所以说面试呢,绝对是一个让自己随时与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让你动态地了解自己实时的市场价格(market value),并让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的警钟和强心剂!
面试不但不会扰乱你安心工作的踏实情绪和敬业精神,反而会极大地强化职场人的责任心和学习意愿,因为当你通过猎头与外界世界及时地保持沟通与交流时,你才会动态地发现:
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行业/供职的公司/负责的业务板块,以及自身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是稀缺资源还是昨日黄花?你目前的薪资待遇是不合理的虚高还是价值被严重低估?坊间现在最需要的人才标准长啥样?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何?
这样你才能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现状(薪资待遇/发展速度/提升空间)有个清晰/理性/正确的认知,并进而做出以下相应的行动:
1. 更加努力扎实地在现有的岗位好好工作:虽然目前钱给的不是最高的,但是极具发展前景——因为所处的行业正在上升期,而且公司是这个领域的Leader,只要好好学习、踏实工作,将来一定会跟着风口飞起来(在现公司或者被竞争对手高薪挖走)。
2. 需要认真地考虑转换跑道了:虽然现公司的待遇是市场里排头名的,但是整个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小,与其在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里坐头等舱,还不如尽快去一艘方向正确/朝气蓬勃/极具侵略精神的探险船上尽早占个座位(哪怕是通铺也行),然后再跟着大伙一起边学边练,削尖了脑袋往船头钻,这样可能比赖在现在的位置混吃等死更有职业前途。
3. 让自己始终保持旺盛的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随时做好改变的准备(注意,是“改变”,不是跳槽!):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跳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放弃掉千辛万苦才积攒起来的职场人脉/行业经验与知识,再加上搬家/找房子/子女求学等等一系列生活上的鸡毛蒜皮的烦心事,其成本还是相当高的,绝非“我想怎样就怎样”。
因此就算是面试中对某些机会确实动了心,但要想下决心跳槽,每个人还是会瞻前顾后、疑虑重重。
那么是不是不跳槽就意味着放弃理想拒绝发展和进步了呢?其实倒也未必,职业的发展和改变不一定非要用“跳槽”的方式来实现,其实在现有的工作中也能随时进行:比如时不时调换一下岗位接触些以前没有做过的工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重复性的任务;隔三岔五地给自己充充电去外面找些学习的机会......
总之一句话,职业生涯是长跑,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改变,但是改变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道理讲了一箩筐,那么该如何操作呢?接下来就让我拿自己来现身说法吧:在我24年的职业生涯中,DELL和Amazon是我供职时间最长的两家公司,我也从内心里感激和喜欢这两家企业——因为从中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高效的行为习惯。
但即便如此,当我在这两家企业工作时,每隔一段时间,我还是愿意接受外部猎头的邀请,时不时地去外面的公司聊聊天/喝喝茶/交交朋友——也就是你们口中所说的那个敏感的词语:面试。
我是因为干不下去了想跳槽才去面试的吗?错!
因为我想了解外部的职场环境;
因为我想知道最新/最前沿的职场动态;
因为我想掂量掂量自己的轻重——也就是我的市场价格。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件可以买卖的“商品”,都有明确的报价(也就是你的薪酬),只是这种报价有时候并不会随行就市地体现出来——比如当你闷头在一家企业长时间工作时,可能因为内部的升迁和调薪机制与市场脱节,就造成了我们的价格与价值不符。
那么这种差异应该如何解决呢?简单!把这件“商品”放在市场上交易和流通一下(跳槽),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由此可见,面试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换工作,而是让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头脑、进取的精神、认赌服输的平和心态,这样才能未雨绸缪,让自己随时做好“交易”的准备,为自己,以及TEAM,贡献出最大的ROI(投入产出比)!
试想一下,如果我那个可怜的外甥在踏入职场的第一天,就能以上面我教的这种心态和方法来早点进行“预防性”的面试准备,那么现在哪里还用得着这么要死要活的发愁呢?哎,都是我这个舅舅没尽到责任,害了我的亲外甥啊。
既然都谈到面试了,那么不聊聊换工作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最后索性就让我以“换工作的三个小贴士”来为本文做个收尾吧:
1. 绝不为了逃避而换工作
你可以为了任何理由换工作:钱/发展/学习机会/离家近/喜欢老板......但是有一个错误千万不要犯,那就是:绝对不要因为想逃避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得不去换工作,因为在这家企业你不能解决的问题,到了下一家公司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变本加厉。
你要不信,那就让我以咱外甥的悲催经历来举例说明吧:因为搞不定现在的老板,所以就一走了之,幻想着“换一个老板也许就不会这么难相处了”,但是真实的职场故事会这么演嘛?在此我不惜以自己24年真实的职业经历来跟你们打赌,你在这家公司如果搞不定老板,那么到了下一家组织你也一样搞不定新领导,这是因为:
天下乌鸦(领导/老板/头家)不是一般黑,而是一个比一个更黑!
记住:跳槽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解决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要提前跳,主动跳,一次比一次跳得更高。
2. 换工作是一种心态,而非动作
你必须在心里舒服地给自己建立起这样一种认知:换工作绝不是一件不得不做的、负面的无奈之举,而是一个有意识的,并且几乎100%会发生在你人生中的一件平常事,因此你必须要有一种“处之泰然”的平和心态,并且要随时做好准备——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更重要的还有在财务上(个人的以及家庭的)。
这就好比所谓的“职业自由”。经常会有职场小伙伴以羡慕的口吻问我:“Peter哥,我们好羡慕你现在的状态啊——自由职业者,想干啥干啥,想去哪儿去哪儿,不用看老板与客户的脸色,多痛快啊!选择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气吧?”。
每次听到这样的感慨时,我都想把他们搂在怀里,然后抡圆了胳膊,一左一右结结实实地先扇他们几个大耳刮子,真是一帮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纯靠勇气就能轻易获得的自由啊!
让自己具备自由选择的能力,远比勇敢地选择自由来得更难,也更有价值。因为前者需要积极进取的心态,扎实努力的付出和耕耘,坚持不懈的准备,最后才能让自己具备可以自由地对别人说NO的能力和底气!这一点与面试换工作极其相似,随时让自己做好准备而非鲁莽的行动,是换工作时最应该具备的姿势。
3. 换工作是双向路,而非单行道
站好最后一班岗,遵循契约精神,坚持职业操守——简单地讲,就是要坚持长期主义。请大伙永远记住职业生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因此不到撞线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最终的赢家是谁?
职场其实很小,我们每个人在职场混就像在银行里开了个户口一样,而这个户口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职业信用度”:
我们每天做的每一件事,就是在给这个户口里存钱或者取钱——也就是增加你的职业口碑和信用度,让你的职业道路越走越宽广;或者搞垮你的人设和人脉,让你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举步维艰甚至最终被踢出局——而犯这种弱智错误最好的应用场景,就是辞职换工作时。
山不转水转,谁知道在下一家公司里你会遇到谁:前老板?前下属?前同事?前老板的老板?前下属的下属?谁说好马就不能吃回头草?分开了就不能再团聚呢?
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的职业道路,甭管它标识牌上写的是单行道还是双向路,只要还在企业一天,那就要认真地尽到自己的契约责任,这样才能为下个路口的重逢,设置好欢乐的基调,你说对吗?
该讲的道理我可是苦口婆心地都给大伙说了啊,如果你们不想步咱悲催外甥的后尘,那我劝你们赶快拿出手机,翻翻以前骚扰过你们的猎头们的联系方式,打个电话聊聊去吧,哈哈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eter哥的书架 (ID:gh_cde4381bc08d),作者:张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