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eter哥的书架 (ID:gh_cde4381bc08d),作者:张思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个星期应某商学院的邀请,作为点评和分享嘉宾陪着几十个企业家去了一家德企参观:这是一家有着88年历史的老牌欧洲公司,家族企业,在其专注的细分领域做得十分牛逼,但就是不上市。其实我们很多人平时都见过他们的产品,但如果不是那天去参观,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这些牛逼小众的产品是他们家搞出来的。


对我本人来讲,那天参观最大的收获倒不是重新认识了这家企业,而是不期而遇了一场“网友线下见面会”——这家公司的中方总裁,虽然我们从未在线下谋面,但是在领英上已神交多年,用他本人的话来讲,又是一个“看着我的文章长大的老朋友”。


可能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职业背景吧,亦或是由于大家的八字相合,再加上有之前那么多的文章做铺垫,所以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是一个跟我有着相当类似经历的外企职业经理人(我是曾经的,他是现役的),在这家德企一口气已经干了15年,从研发产品经理再到工厂管理/市场销售最后一统江山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所有业务。


此处所谓的“如故”是指那种非常默契不需要废话澄清彼此意思的感觉:我说A对方就知道B然后CDEFG。这种你知我知的和谐赶脚让人聊起天来非常的舒服,要知道这种舒服在现实中通常不太好找到——更别提是在此种庸俗的商业社交场合(好听点说,当天我就是个收钱去给土财主唱堂会的角儿;难听点论,咱就是个商学院请来娱乐老板学员们的社交媛)


但那天的经历确实是个意外,几乎没做啥商业互捧似的前戏,我们俩一见面就直接且蛮深入的聊起了外企在国内业务拓展上的困境与机遇,挑战和无奈,最后一路落脚到让我们都有着感同身受而又触动情感的话题,那就是:外企里的中方职业经理人今后该何去何从?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在过去的7年里我先后写过数篇文章来反复论述自己的观点,你都不用细看文章的内容,单单看标题和阅读量,大伙就能精准的把握到最近这些年里外企人在职业市场里价值定位的升降,以及我对此问题态度和建议改变的心路历程:


  • 2016年8月:《留外企还是去民企,其实关键是你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全网超过400W的阅读量,是我到目前为止最火的一篇文章。

  • 2017年4月:《港真,外企现在还能待嘛?》,上线领英两小时之内破10W+阅读量。

  • 2018年1月:《被中国年轻人抛弃的外企》,少于5W的阅读量

  • 2021年4月:《逃离外企》,2.5W阅读量

  • 2021年10月:《再见领英,再见世界》,1.6W阅读量


1992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加入了外企,一干就是31年。这期间除了两次创业(共10年)和一次进入民企(乐视,只有半年)的短暂经历之外,我所有的打工生涯都花在了外企。在某种程度上真可以说是完整的见证了它在中国的落地;发展;强盛;以及辉煌过去的平静与落寞。看着外企的现状,作为一个与它同生共死过几十年的老外企人(曾经的),说不伤感那是瞎扯的。


可伤感归伤感,惋惜归惋惜,生活还要继续啊,谁说死了张屠户咱就必须吃带毛猪!所以与其哀叹外企在中国的风光不再,不如冷静客观的好好分析分析当今的局势,然后给咱那些曾经一起在外企扛过枪打过仗,而且现在还在里面苦苦挣扎——或者叫甘之如饴——的兄弟姐妹们支支招,看看下一步到底该何去何从?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千人千方”,要想做到药到病除,首先咱们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病人”目前的症状——也就是说仔细盘点一下目前在国内的外企里都有些啥人?长得啥样?抱着啥心态?有着何等诉求等等?为此我专门花了几周的时间,充分动用了我丰富的外企人脉资源,经过数轮的访谈和调研,最终得出了如下的科学结论:


概括来讲,目前国内的外企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类人群,接下来就让我详细地描述一下其各自的profile及本人的针对性职业发展建议:


一、食古不化的“恐龙”


年龄:45岁以上在外企浸淫多年曾经充分享受过外企辉煌岁月的职场老江湖。

职级:管理岗位的中高层,或者资深的技术人员和产品经理。

目前的工作状态:混吃等死。


留外企的原因:干嘛要走?再说又能走到哪里去呢?老子或者老娘如唐僧取经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爬到现在这个位置;获得了如今的credit(股票/期权/不错的年薪/各种福利待遇),岂能轻言放弃?再说了,我人生最好的时光都贡献给了外企,如今人老珠黄市场竞争力早已如江河日下,你想让我走?门儿都没有!老子或者老娘才不傻呢?!


你睁眼看看现在外部的就业环境,别说发展,连生存都难!再加上几十年的外企洗脑早就把我们这帮人熏陶成了有“心理洁癖”的“珍稀”物种——出身名门血统高贵就是我们的代名词,你让我们去和那帮庸俗LOW逼的*企同流合污,对不起,咱丢不起那人!


当然私下里咱们也有自知之明,就我们目前的体力/管理能力/学习意愿/生活习惯/三观。离开外企基本上就是个死,这一点从我们身边无数离开外企的朋友身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比如那个去乐视的Peter哥就是个作死的明证啊!


未来的职业走向:


A.命好的熬到中国公司没关门前到60岁自行退休(靠外企辉煌时积攒的财富再加上前些年的炒房投资,维持体面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B.中不溜的等老外从中国撤退时拿个大红包(layoff package)再去别的外企接着混,但估计到那时也不会再有外企要这帮人了——因为性价比太差;


C.命歹的(比如我)自己瞎折腾非要哭着闹着去民企/体制内再创辉煌证明自我,结果却爹不亲娘不爱的没人要,最后只好响应ZF号召走上灵活就业的康庄大道。


我的建议:就在现在的公司里摆个最舒服的姿势彻底躺平算球。


二、上天入地的“青蛙”


年龄:40岁左右还想锐意进取有所作为的中年。

职级:跨国公司中国区管理团队中的somebody。

目前的工作状态:痛并快乐着。


留外企的原因:我一身的本领都是外企教给我的,而且我也用自身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爬到了现在的高位,如今正打算在自己的祖国大展拳脚施展一番抱负,你说现在让我放弃这一切怎能舍得?!可不走吧,目前——尤其是未来——的局势我也不瞎,公司总部那帮死老外已经数次或明或暗的讨论过,是否要重新思考和调整对华投资和发展战略——核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要踩刹车以及如何踩刹车:是一脚彻底踩死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收缩?


你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身为中国区的业务负责人,必将受到来自海外总部的各种掣肘与牵绊,再加上中国区商业竞争环境的日趋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像青蛙般同时具备两栖作战的超凡能力:上岸要能跟海外的global leader讲好中国故事勾引着他们继续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前景;下水要能打的赢动作凶残出手敏捷的本土竞争对手,这两条战线中哪一条handle的不好都会死人啊!


有时候郁闷的真想一走了之,但回望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再看看手下那帮还对外企抱有一线希望的小兄弟们,于是只好再次打起精神继续着这种希望与失望并存的外企职业生涯。

未来的职业走向:


A.如果愿意出国那就好好干,拼命的证明自己同时和global leadership team搞好关系,以便在全球总部或者其他的区域谋得一席之地,也可封侯拜将成就一番伟业(不过以我多年的外企经历来看,中国人要想取得像印度同志在跨国企业最高领导层那样的全面胜利,我辈尚需努力等待)


B.如果不想离乡背井那么大概率就只能做个萧规曹随的守成之君,正确的领会海外的最高战略指示,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战术上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本乡本土;了解当地文化;中国区的营业额在全球占比尚可),努力取得最现实的好结果——as long as possible ;


C.最糟糕的结局是自己在中国拼命努力,可那一头老外在拼命迁移生产线和业务重心,逐步边缘化中国市场和本土团队的价值,造成人员逐步流失业务慢慢萎缩你本人也在全球高层的话语权日渐式微,最后自己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却因为内忧外患的原因死活都做不起来,故而愤懑离去。


我的建议:早做决定:要留就奔着global的位置去,别再在国内组织里浪费时间了;要走就趁早去本土企业找个位置,趁着自己还没老到改变不了的地步,及早换条船再战江湖。


三、懒得改变的“蜗牛”


年龄:30岁—40岁的职场焦虑中青年。

职级:初/中层管理人员,技术团队骨干(非核心),介于nobody 与somebody 之间的一群buddy。

目前的工作状态:焦虑而又无奈。他们最常说的口头禅:那不然咧?


留外企的原因:想当初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时,你们这些头顶光环(外企职业经理人)身披彩霞(高工资高福利光明的职业发展前景)的职场骄子来我们学校校招,被你们一番花言巧语的蛊惑,我们满怀激情的上了外企的贼船,这一干就是十好几年。


当我们这张白纸被你们培训/被你们奖惩/被你们洗脑之后,请问我们怎么可能轻易说走就走呢?对外面的诱惑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前些年互联网大厂风光时我们也曾心动(或者行动)过,但最后发现真正能赚到大钱实现所谓“财富自由”的只不过是塔尖上的极少数幸运儿,而大部分从外企去的人要么成了内卷的炮灰,要么继续搬砖打工,既然如此那我干嘛还要折腾自己呢?


而且像我们这种被外企从小“毒化”过心灵的职场人,你让我们现在放空一切的去接受那些过去死活瞧不上眼的LOW逼打法,谈何容易啊?!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年纪和生活状态的改变,从刚大学毕业的豪情万丈到如今娶妻生子步入正轨,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已被我抛之脑后,稳定现在成了压倒一切的主题。


既然出去已经赚不到大钱,而且还卷的半死,那我干嘛不在(或者回)外企躲着混口安稳饭吃呢(最少到目前为止还混得下去)?好歹我也在这待了有些年头了,个中的游戏规则已然门儿清,再加上压力没那么大,三观还算正确,老板骂人也基本上不会带脏字,这就相当不错了!退一万步讲,就算将来中国区的业务关停,这帮讲脸面的外企也会老老实实的准备个大红包(N+1的遣散费)将你礼送出境,你说这么守规矩的企业现在到哪找去,先呆着吧,那不然咧?!


未来的职业走向:


A.留下来深耕外企但目的是寻找海外工作的机会,为将来移民做铺垫。


B.继续在国内的外企圈子里打转,但可供选择的机会和上升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幸运的能熬到退休年龄而没让被动的layoff波及;不幸的在职业生涯最没有竞争力的年纪被外企扫地出门,然后高不成低不就本事没多少可外企惯出来的毛病一大堆,嘟嘟囔囔抑郁寡欢的厕身于自己以前最瞧不上的民企/国企了却余生。


C.脱下长衫脚上抹泥做好“不要脸”的心理准备,放弃外企熟识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状态,加入本土企业(民营/体制内)或者自主创业,与过去的自己勇敢的说再见:这一关能不能过得去关键要看你脸皮厚不厚,心理素质强不强,能不能彻底放空自己。至于工作能力你倒不用太担心,肯学就好了。     


我的建议:只要调整好心态和期望值,那么留和走就不是个大问题——也就是说:


  • 要留就提前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外企leading(发展机会/市场价值/职业进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过去别人在人才市场高看你一眼的场景也很难再现了,今后的路(国内)也不会有大的期待甚至有可能越走越窄,请问你能愿赌服输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现实并为此承担后果吗?


  • 要走就趁早,而且别太把自己当根葱。清高是当不了饭吃的,屈原被纪念了几千年,可你见谁想当屈原呢?记住我说的这句话:同流不一定非要合污,顺势也并非就是苟且,我们只是普通人那就做普通人该做的事,这不丢人!


四、左右彷徨的“动物幼崽”:


年龄:20岁左右的职场小白。

职级:职级?你别开玩笑了,能有个坑就不错了。

目前的工作状态:说不好,我又没在别的企业待过,所以没法比较好坏。


留外企的原因:国考就像买彩票,考研胜过独木桥,再加上大厂纷纷降本增效,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想找份好工作真的十分不易。虽然我们也知道外企不如前些年景气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也是大公司啊。


再加上我们这些新人里有不少都有留学背景,长期受海外思想和生活习惯的熏陶,如果一下子加入一家乡土味十足的本地企业,可能多少会有点水土不服。再加上我们还年轻,未来是留(扎根国内)还是走(去国外)尚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入外企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可进可退,未尝不是种性价比尚可的权宜之计。


未来的职业走向:出国?进民企?去体制内?留外企?自主创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我的建议:先让自己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等你们能养活自己不伸手问爹妈要钱了,咱们再来谈职业发展和成功。


文章写到这我此刻的心情真可以用“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来形容,一方面是十分的不快——作为一个老外企人,通篇用这么一种冷静到略显冷酷,仿佛完全置身事外的笔法来谈自己曾经的同事老板/下属朋友,连我自己都有点讨厌我自己了!


而另一方面理智又告诉我,职业选择和发展来不得半点情绪化,因为以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的背景和身家,任性而为是只有死路一条的,此时唯有客观理性的看清现实顺势而为,才有可能把上天发给我们的一手烂牌,打出最好的结局——至于老天爷为啥把原本的一手好牌现在打得稀烂,那就不是我这篇文章能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最后一定要特此鸣谢Aaron,正是上周跟你的一番走心的交谈,让我有了写作此文的冲动和灵感,作为一个参与并亲身见证了外企在中国的辉煌,以及享受了其发展红利的过来人,在此我衷心的祝福你,以及那些还在外企战斗的我曾经的兄弟姐妹们,无论前路如何,请务必坚守你们的初心,因为无论是走是留,职业生涯都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它永远无法成为——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关心和照顾好我们最在意的那些人和事,才是根本。至于其他的——比如职业生涯,Let it b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eter哥的书架 (ID:gh_cde4381bc08d),作者:张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