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至11月底,笔者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A县与西部某省B县开展了两次县域基础教育专题调研,为期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结束返校后,开始准备系统清理经验,撰写系列报告与论文。在打开空白文档时,脑袋中迸出的第一个问题点是在A县调研时生发出的一个感慨:在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似乎有一些原来很正常的现象正在成为“变态的”,原来有些“变态”的东西正在变成正常的现象。  



上述这一感慨源自于在A县某初中调研时与四名初三学生的座谈。由于A县毗邻大城市,优质生源向大城市超级中学流失较为严重。地方教育部门为扭转县中塌陷的颓势,开始采取多种方式振兴县中,以回应地方政府教育政绩的考核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期待。


其中一个措施是县中也学习超级中学开展学科竞赛训练,以应对当前清北等重点高校将招生指标向各类“计划”招生倾斜的发展趋势。高中开展学科竞赛训练就需要优等生对中学课程内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超前学习,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学科竞赛训练。


在A县某县城优质初中,为了能够留住更多的初中优质生源并让优等生进行提前学习,同时也为了提高学校学生整体的学业成绩,该学校对初中学生进行了事实上的分层分班,按照学生成绩将班级分为三个层次A、B、C班。当我们问四名A班学生在日常的学校学习生活中三个层次班级的学生有没有明显区别时,三位学生戏谑地告诉我们他们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人是C班的学生——C班的学生走路会勾肩搭背,嬉戏玩闹。


听了四位学生的回答后我有些震惊,回想起我们初中时候,班级里往往总会有少数一两个学习刻苦,与班里所有人的互动交往都相对疏离,在校园中总是独自或只与一两个同学安安静静行走的“好学生”,这一两个“好学生”在班级集体生活中“自我边缘化”,事实上也相对边缘。虽然有时候老师会将他们作为正面案例来让其他同学沉下心来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把这样的话放在心上。


在班级里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和班里大部分同学都能打成一片的“优等生”以及有较强组织能力、较为活跃的“中等生”。在校园生活中,初中生之间勾肩搭背、嬉戏打闹乃至时常在交往互动中产生摩擦与冲突,才是符合这一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的正常现象,在同辈之间的交往互动乃至摩擦冲突中,青少年逐步学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完成人格与自我的塑造。


然而,在教育竞争极化与提前化的当下,学生之间以成绩形成的校园“区隔”,甚至将学生时代一些正常的交往行为标定为“不文明”的、标定为“差学生”才会做出的事情;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区隔是受学校管理制度与学生评价导向所支持的。青少年正常不过的交往行为在价值观念上处于被否定的位置。


随后,当我们问及这四位“优等生”的周末生活时,他们告诉我们周末两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补课。当我们追问他们各自都会补什么课、如何补课时,几个学生开始互相推搡身边的同学,让他们先说。这些好学生都知道其他同学周末会补课,但谁都不会告诉别人自己补了什么课,也知道不要去问别人补什么课,只有在补习班不期而遇的时候,大家才会心照不宣地看着对方打个招呼。


之所以在好学生之间会产生这种竞争性的关系,原因在于,当全县的好学生都集中到某一两个学校的重点班,而县中提前招收优等生的名额有限时,对有限名额的竞争就发生在身边的同学之间,使得同学之间的竞争性关系盖过了交往性关系,同学之间深度的交往互动受到了影响。


当所谓的优生与差生之间形成区隔,甚至形成了“价值性的不平等”,当优生之间的竞争性关系超越了交往性关系,原本正常的初中学生校园生活行为便被一些人看作是不正常的,一些“变态的”却又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这与当前强调建立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笔者近两年在全国多地进行教育专题调研,发现反倒是一些生源质量普遍不佳——许多学生成绩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也比较差,父母离异或自身留守情况较多——的乡镇学校在有为校长的主导下,能够开展各类集体活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2022年开启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改革的理念与目标是旨在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依据教、学、评一体化原则,考试评价也相应地进行调整,命题改革的方向是强化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注重考查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坚持试题的应有开放度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从碎片化、点状式测试走向整体性、结构化测试。[1]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毫无疑问是契合时代需求的,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及筛选契合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人才。但是,在西部某省B县我们却发现,由于考试题目更加灵活、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B县初高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避免学生过度流失,在实践中县域学校很难沿着新课改的理念与目标方向走。


在B县初高中特别是县域优质初中,学生学习时间不断延长,初中学生一般从早上六点到晚上近十点都在学校学习,自主学习空间被压缩。学生学习很辛苦、老师教学管理也很辛苦,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也很辛苦。


究其原因,根本因素在于城市-县乡之间教育结构的失衡,教育竞争层次上升到市域范围内,教育竞争不断提前与极化。B县毗邻市区,除两所优质市直高中可面向全市范围掐尖招生外,市区范围内还有几所生源质量及教学成绩处于第二梯队的私立高中,这导致B县不仅头部生源被两所市直高中掐尖,中上部生源也被市区私立高中招走。


当中上部及头部生源流向市区高中之后,县中的高考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差,这进一步导致中上部及头部生源流失更为严重,一些中等偏下的生源也逐步流失,形成恶性循环。这导致当前B县三所县中每年一本升学率寥寥,二本升学率在全市范围内也处于垫底位置。在此种局面下,当地方政府想要采取一些限制生源流动政策以扭转县中塌陷颓势时,只会进一步造成生源在小升初阶段的流失更加严重。


当市域范围内优质生源大量向市区集中时,使得教育竞争层级从县域向市域上升,原来以县为主的有序教育竞争层级被打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原本学生参与的县域范围内教育竞争等同于“小组赛”,在中考阶段,学生通过“县域小组赛”进入县域不同层次的高中或班级,竞争主要在县域学生范围内,学生只需要与县域学生进行竞争。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之下,县级教育部门便可对教育竞争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


由于县与县之间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县与县之间的教育政绩竞争标准必须因县制宜,合理有序,由上级教育部门制定。并且,受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县与县之间的教育竞争一般不会极化。而在高考阶段,学生则参与“全省赛”,与全省的学生进行竞争。在生源数量以及质量动态恒定的情况下,县中可以根据往年的高考成绩情况、当年学生平时的考试测评情况,合理评价当年的教学情况,进行有序的教学管理调整。


但是,当教育竞争层级上升到市域范围内之后,中考就不再是“县域小组赛”,初三学生需要与全市学生进行竞争,以获得更高的分数进入大城市超级中学、优质市直高中以及市域私立高中,竞争失败的学生只能进入到本科升学率越来越低的县域中学。


而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县中又面临着教育政绩考核要求与县域家长的教育期待,面对着生源质量不断下滑的困境,县中只能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以及更为高强度的教学,学生进行更为高密度的练习,县中呈现出“工厂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县中的这些努力收效却有限。这导致在B县中学生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诗:“孩儿立志出乡关,苦读三年上大专。”一旦学生进入县中,就面临着“读书无趣,升学无望”的惨淡现实,身心受到极大的压抑。


这种竞争压力又会进一步传导到初中,导致中考成为决定学生命运的关键考试,使得教育竞争进一步提前与极化(2023年,B县所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在全省所有地市中排在前列,比一些地市高出一百多分,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该市在教育结构失衡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竞争的极化程度)。这导致学生的综合发展让位于学业成绩,学校、家长及学生不过度参与竞争乃至极化竞争反倒成为了“不负责任”。



在上述学生与学校的“变态化”之外,当前县域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困境,例如,这段时间热议的教师非教学性任务负担过程的问题,导致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教学成为了一个副业”的怪诞现象。


这些问题与困境产生的根源并不相同,从前文笔者简要的分析读者可以发现,东部A县、西部B县学校与学生“反常”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县乡教育(以及公立-私立教育)结构的失衡,这种失衡导致教育竞争层次不断上升,学生、学校与家庭都被深度卷入到教育竞争当中,教育竞争不断提前与极化。


如何进一步深入分析上述问题以及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方案,这就需要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深入经验,探究种种怪诞与悖论性现象产生的结构性原因。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调要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县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指出要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维护良好教育生态。该文件还设立了县中发展提升行动的目标——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


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为扭转县中发展颓势提供了政策基础,在政策执行中还需要进一步回应现实问题,不断探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1] 张卓玉. 教育部中考命题改革专家组副组长: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命题改革[EB/OL].光明社教育家, 2022-08-2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周新成(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编辑:农夫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