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张,迎来转折点?
一
这些高校,突然不建了。
近日,面对网友咨询,深圳市教育局回复称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三个合作办学项目均已终止,将高起点、高标准筹建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等新高校。
作为大学实力最弱的万亿城市之一,深圳素有“一线的经济产业,三四线的高等教育”之称,高校水平与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
为此,近年来,深圳拼命建大学,几乎以每年1所新大学的速度,扭转“高校荒漠”的尴尬局面。
南科大、哈工大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大深圳校区的先后突围就是例证,既有本土自建高校,也不乏引进的一流大学,迅速弥补了深圳高教短板。
既然如此,这些新高校为何“搁浅”了?
三所高校原因不一。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的搁浅是因合作方计划有变,而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则因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建设了国际校区。
与之对比,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则受困于禁止跨省异地办学的禁令。
按照官方回复,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项目,本是由深圳、吉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三方共建,但由于教育部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省异地办学,经合作三方协商,终止该项目。
这种说法不是第一次出现。
早在3年前,面对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为何取消的咨询,当地官方就回复称,“教育部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教育部还专门要求停止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建设。”
禁止跨省异地办学,影响的不只是深圳,还有一众东部经济强市。
受此影响,西南交通大学清理了青岛、唐山、深圳三地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撤销4个异地研究院。
而原本朝着“苏州校区”迈进的西安交大苏州研究生院,不得不改名“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
至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也最终改名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慧港”,意味着失去了高校的定位,影响可见一斑。
二
为何要禁止跨省异地办学?
前些年,东部一些教育薄弱的经济强市,争相与中西部及东北的985高校合作办学,前者有充沛的财力,后者有一流的师资和声誉,双方可谓不谋而合。
据不完全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地办学中,西部流向东部20个、东北流向东部13个、中部流向东部15个。
这些跨省高校,最多的是异地研究生院,随后开始逐步升格为校区,实现从本科生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全链条培养,说是全新的高校并不为过。
这些新高校的设立,迅速改变了东部经济强市的教育格局,但也虹吸走大量来自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和生源,一些985高校东部分校的录取分,甚至远远超过本部。
人往高处走。东部经济强市,往往都是高校收割机。
高校跨省开办分校,对于高校本身或许是好事,对于沿海城市意义更大,但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却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更不利于教育均衡。
除此之外,在教育部门看来,跨省异地办学的弊端还有很多。
诸如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学校摊大饼式发展导致治理水平下降,异地校区难以有效共享原有教学科研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办学积淀积累薄弱等等。
为此,早在2017年,教育部门就开始叫停跨省异地办学。
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
“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这其中,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办学,被冠上了“特别”的字眼,足见其针对性。
而针对各地普遍泛滥的跨省设立的研究生院,教育部门同样发文明确:“自通知印发之日起,一律停止新设异地研究生院、研究生学院及其他类似机构。”
所以,除了此前就已成立的哈工大深圳校区、人大苏州校区、清华深圳研究生院等依旧保留之外,绝大多数跨省办学机构都遭遇了治理。
可以看到,一批高校的跨省异地校区被叫停,部分跨省的研究生院被取消,一些已经存在很久的研究生院最终被迫改名。
三
禁令从严,经济强市何以拼命建大学?
虽然一批新高校被叫停,但深圳、苏州拼命建大学的势头并没有丝毫放缓,这几年仍有一批高校不断诞生。
今年6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完工,深圳在哈工大(深圳)之后,正式迎来第二所985高校。
无独有偶,7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全面正式启用,依托苏州作为中国工业强市的优势,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化学医药等五大学科群,也成了南京大学“壮大新工科的主阵地”。
既然禁止跨省异地办学,为何深圳、苏州还能继续建高校?
究其原因,政策虽然一律从严,但仍留下了一定缺口。
其一,省内开设分校,虽然也在严控之列,但仍有相应空间。
根据教育部文件,“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按照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
无论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还是刚刚完成更名的东南大学无锡校区,都属此类。
其二,鼓励港澳高校在珠三角开设分校,这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考虑。
在此基础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先后建成,而香港大学(深圳)、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理工大学(佛山)也在筹划或建设之中。
与香港一水之隔,且以港深双城记著称的深圳,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三,在京中央高校向雄安迁移,利好的是河北。
这是基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考虑,无论雄安未来如何定位,迁移来的资源,最终必然惠及到整个河北省。
这是河北的机遇,也是京津冀新的机遇。
其四,财力充足的,完全可以自建高校。
作为一个仅有40多年历史的新兴城市,深圳高校从0起步,先后建成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拼命建大学,深圳还在路上。根据规划,深圳今年还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去筹”设立,开工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
而根据十四五规划,深圳将加快推动香港大学(深圳)等高校建设,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外,再添一座世界百强高校。
四
不缺大学,缺的是好大学。
中国的高校数量,放眼全球都位居前列。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共有3072所高等学校,其中普通高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
与此同时,全国高考报考人数1291万人,大学毕业生1158万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所以,大学早已不再稀缺,而面对人口生育带来的压力,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新建大学。
对此,教育部门已经开始收紧新建高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从严控制设置数量……编制‘十四五’时期高校设置规划,未纳入规划的高校设置事项原则上不受理申报。”
然而,大学不少,但顶尖高校仍旧有所不足。
在3000所高校中,传统的985高校只有30多所,而最新的双一流大学也不过147所,许多省市连一所顶尖大学都没有。
郑州的高校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南昌的高校数量位列全国第10,但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两座城市是教育强市,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从深圳、苏州、青岛,到郑州、南昌、石家庄,无不希望引进一流名校,或新建“省”字头乃至“国”字号的大学,以此扭转不利局面。
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大学”被热炒就是一例,引来无数城市蠢蠢欲动,最终中国工程院出面辟谣:目前没有相关计划。
这也说明,大学争夺战越来越白热化,这一切还只是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