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就被骂翻了。
这部电影由海清主演,改编自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人真事。
自立项官宣就颇受期待。谁知开启点映后没几天,差评如潮。“扭曲事实”“魔改张桂梅”的质疑声铺天盖地。
紧接着,主创下场与网友对峙加剧事态。
中国电影报道也现身发声,反击“差评”。但也进一步激起了观众的逆反情绪。
翻一翻这部电影的相关讨论,说实话,鱼叔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愤怒的评论区了。
它到底何以引得如此众怒?
张桂梅校长的真人事迹已然震撼人心。
一流的素材,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索性咱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我本是高山》这部片子到底怎么了。
1
张桂梅校长的事迹,相信已经无须鱼叔赘述。
她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拖着数次死里逃生的病体,托举着女孩们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她心怀大爱,而又坚韧刚强,事迹震撼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影片便摘取了张桂梅从创校,到送走第一届学生这段人生经历。展现了大山女孩的生存境遇,也呈现出女高创办过程中的艰辛。从而塑造出张桂梅校长,乃至女高教师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但观众的不满,也正是来自于电影想做的,似乎都没做好。
首先,便是质疑影片“丑化张桂梅”。
片中,女高初建,连大门都没有。条件差,学生基础更差。为了坚持办学,张桂梅(海清 饰)只好求领导、逼老师、拉学生、劝家长。
然而,求领导时有碰壁。逼老师,逼到了不近人情的程度。会骂怀孕的女老师,驳回带孩子看病的请假诉求。张桂梅一度不被理解,遭人背后议论“老妖婆”“谁会要这种女人”。
另一边,新招的学生态度懒散,不知读书的重要性。夜里全跑出去玩,网吧、夜市、美甲店。老师们还得集体出动,前去抓人。
过程艰辛加上自身病痛,让张桂梅一度想要放弃。给予其温暖支撑的,便是与亡夫的回忆。性命垂危之时,张桂梅恍惚又看到已故爱人,想上前握住他的手追随而去。
以上内容,都有相关采访案例。
但电影因没把握好艺术化加工尺度,被骂翻了。比如,教师关系。
有华坪女老师现身说法,张桂梅严厉而非严苛。
再比如,工作支持。比起阻挠,张桂梅得到更多的是政府对女高工作的鼎力相助。最争议的,便是精神支柱话题。
确实,张桂梅起初调职到华坪,是为了转移丈夫去世的痛苦。但目睹过真正的贫穷以及大山女孩们的生存境况之后,她意识到自己的局限。
华坪县政府与人民对张桂梅的帮助,也让其深感人情暖意生出感恩之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让她决定担起责任。
好友相伴、老师互助、乃至整个社会的帮扶,都是张桂梅坚守的理由。连病重时,她想的都是预支丧葬费用于办学。
柔情之外,女性也有胸怀和大义,有强悍的精神力以及坚定不移的信仰。大众眼中,张桂梅便是这样一个极致的珍稀例子。
因而,对她的窄化,就成了引发众怒的“丑化”。
采访截图
除此之外,片中其他女性角色塑造也备受质疑。酗酒家暴的女人、吃不了苦负气离开的女老师、去网吧的女学生……
每一处设定,都能在网上引发一场新的腥风血雨。
不只是性别,连创作者对山区贫困现状的了解程度也被诟病。
可以说,作为传记片,观众嫌它失真浅显。作为剧情片,故事又难以令人信服。就这样,张桂梅在电影里被拉下了神坛。
2
一流的素材,还未上映就落得个不入流的结果。比起愤怒,鱼叔更多的是可惜。
事实上,电影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片中的女孩们,给了我最多的感动。她们几乎都由素人出演。朴素与倔强写在脸上,与现实中的女高同学一般,有一股杂草般的生命力。
女孩之间的命运共生,也让她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彼此的处境。互相鼓励与帮扶,也让人十分动容。
但话又说回来,可惜之处也正是这样的细碎闪光点挽救不了主线的失真。采访里提及,主创团队前期剧本策划就已筹备两年。
看过了张桂梅校长所有采访资料,只求呈现得更为真实有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反馈仍不尽如人意,确实值得找找原因。
一方面,对人物的理解偏颇。
就像“亡夫”桥段,是将柔情与被爱错当女性精神力的全部。
从性别议题角度,当然是值得商榷的。但本质上,这暴露出的是剧作上的问题,是对人物动机挖掘不到位。张桂梅的心路历程的阶段性变化、丰富的面向,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展现。
利用回忆亡夫这样的桥段不断煽情,只是最偷懒的手法。
又像“酗酒家暴母亲”话题,目前大家争论的是人物原型的性别。
但这同样暴露了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偏差问题。
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角色,确实是为主题服务的。
片中,张桂梅校长找到酗酒母亲,将其带到女高给了她一份食堂阿姨的工作。这样既可以让女儿安心读书,又有女性互助桥段,也能体现出张校长的大义。
用编剧的话说,这算是“救了三代女性”。
然而问题在于,现实中张桂梅的“救三代人”,是这个意思吗?
张校长所说的救人,是改变大山里的女性命运。打破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这种恶性循环。
“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是个姑娘她就丢?她不会。”即,女性如果受了教育,那么将来不会倾向于堕女胎、抛弃女童、阻止女儿读书。而受教育女性的后代,观念上也会潜移默化,继而对下一代起到正向导向。
这样格局打开的深刻洞见,显然无法通过“拯救酗酒母亲”如此简单的逻辑表达出来。
创作者立意确实是致敬张桂梅的大爱与高义。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电影里将张桂梅与领导、教师、甚至学生设置成对立形象。也是为了电影后半段所有人的转变与敬佩埋下伏笔。比起将其拉下神坛,反而是想加固人物的光辉形象。
但问题就在,当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例子过于极端,反而限制了格局。
创作未剥离张桂梅的圣人之名,探索到她真正的内心世界,将其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反而结论先行命题作文。加固了她的金身只为将其捧得更高更煽情,才会落入虚假与刻板。
另一方面,舆论到达如今的阵仗,作品本身的质量之外,主创团队的回应更致命。
不管是观众还是创作者,本意都是为了致敬张桂梅。
观众不满意片中人物塑造并指出问题,如果是在正常表达观点的情况下,那就属于批评自由的范畴,不该被随意扣帽子、捂嘴。
更何况,今年早些时候网上就掀起过大范围的讨论,指出影视改编中的“男锅女背,女冠男戴”现象。
女性观众的紧张情绪和怀疑态度,早已暗中生长。而当改编的对象轮到人人敬仰的张桂梅时,落差带来的愤怒、失望情绪更会放大无数倍溢出。
整个舆论事件本身,其实是长期的不满情绪累积达到临界点的一次爆发。
说到底,观众对本片原本抱有很高的期待。创作者,想必也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完成作品。双方并不是为了彼此为敌,分出胜负。
如果创作方能真诚而耐心地回应,利用好影片宣传期的发声机会,未尝不能缓和焦灼。
但不管是部分网友未看电影恶评先行,还是主创傲慢回应观众,都无利于电影本身,也无利于大家共同的初衷。
3
其实,不止是《我本是高山》。
另一部取材自女性榜样樊锦诗女士人生经历的电影《吾爱敦煌》也引发争议。
相似的,作品质量和宣发都不尽如人意。
甚至放眼国外,女性传记片同样佳作甚少。
同是取材自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的人生经历。纪录片与传记电影口碑差得不是一点两点。这差评,竟也与内娱如出一辙。
缘何如此?
客观上,传记片确实没有纪录片的真实加持,也没有纯粹剧情片更大的艺术化处理空间,发挥空间较小。
特别是对于女性传记而言,创作者要突破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禁锢,还有性别观念上的革新。
一个吊诡的现象是,一方面大众女性意识提升让女性话题频繁被讨论。
另一方面,动辄打着“女性力量”实则是花样厌女现场的电影频频被骂爆雷。
创作者和以女性为核心观影人群的观众,在观念上总是错位割裂的。
若是创作者不能去除傲慢跟上观众,那再先进的榜样,再珍贵的素材也会被一个腐朽的脑子毁掉。
就像早在去年,由张桂梅事迹改编的音乐剧《绽放》。宣传文案似将女性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框束在了母亲身份和生育行为之上。就已经被指歪曲“拯救三代人”的原意,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观众明明已经提过醒了,却拦不住有人偏向虎山行。
“立志让华坪县今后的女性都沿着高素质的女孩一一高素质的母亲一一高素质的下一代良性循环”
性别议题之外,传记片的本质仍是拍好一个“人”。
剥离宏大叙事,看到肉身。
鱼叔想拿一部优秀的女性传记片给大家举例,发现例子确实太少。
只好转向男性传记,还要有相似共通的强大精神力与号召力。
刚好,鱼叔写过被誉为最成功的传记片之一的《甘地传》。一个大众臆想中的圣雄,被还原成一个熟知政治规则,同样有恐惧、有失控、有怀疑的活人。
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是糅杂了个人信仰、政治考量、以及走遍印度后的切身实践才得出的自由之路。
《甘地传》
教科书里的圣人,说到底也只是个人。只是做常人不能及,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成了超常之人。
相似的,在张桂梅许许多多接近神化的报道中。我最喜欢的,反而是那些最不“崇高”的部分。
家访路远,她会骂脏话;回回借别人的车跑山路,是为了不用学校出油钱;学生迟到,老师护短,张校长又气又笑;当着全校学生的面儿拿着大喇叭理论;开会鞭策完老师,她自己坐在那里后悔,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是不是对我的老师有点太不公平了。
一个坚定者的动摇,让人心疼。
镜头一拉远,张桂梅一动不动地坐着。脚上还穿着今天家访之后的脏鞋。太累了,双腿甚至不想打弯。
这空旷的无言时刻,她在想什么呢?
最高兴的,还是收到捐款的时候。甚至忍不住发出尖叫,直祝愿打来电话的教育局长身体健康。
她这么拼命,其实也会想休息,想找到停下的节点。甚至一度跟好友打电话哭诉,说“你要是再不来,我就要死掉了”。
但每次家访完,就又将念头作罢。每走完一个家庭,她就会在一旁无言地站会儿。难受、恼火、无奈,有感于贫困的现状和自己能力的有限。
但这贫穷也像钩子一样,钩住她的责任感。让她一路坚持,成为大众眼中的张桂梅。
《甘地传》开场,有一段拍摄传记要义。用来结尾,算是应景。
你看,开始的开始,是了解。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用一个故事说完。无法逐年逐月地叙述,无法钜细靡遗地呈现出来。只能忠实记录其精髓,设法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鱼电影(ID:duliyumovie),作者:鱼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