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鱼电影(ID:duliyumovie),作者:鱼叔,原文标题:《一夜之间火遍全网,但我不想跟风捧他》,头图来自:纪录片《中国梵高》


半个世纪前,安迪·沃霍尔预言: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


在网红层出不穷的时代,这句话反复得到了验证。一个普通人借助短视频火遍全网,可能仅需几分钟甚至十几秒。最近,又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深圳的一名农民画工,临摹了20年梵高的画,现在突然因为一段4分钟的视频火了。评论感慨万千:“浪漫”“纯粹”“比开画展的艺术家都厉害”。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1


深圳大芬村,是全球最大的油画村。数百万幅油画作品,从这里销往全球。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虽然如今印刷技术十分先进,但仍有不少人偏爱手工制品。人工临摹名画,有很大的市场。每个月的订单量,至少有七八百张。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画完这些油画,需要大量人力。于是,比起艺术区,大芬村更像是工厂。油画工人赶工,吃睡都在画室里。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为了加快进度,画画变成流水线作业。每个人负责一个局部,一张接一张。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有时一张画“不对劲”,需要一直修改。画工摔了画笔,又灰溜溜捡回去。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主角赵小勇,就是画工之一。仿制梵高画二十年,既有技巧又有速度。遂与家人开画廊,自己接单维持生计。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画画在大芬村并不是创作艺术,而是手艺活。利润薄,日子不富裕,但好歹能过活。订单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就包括梵高的家乡阿姆斯特丹。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赵小勇的生活围绕梵高展开,一个念头早已种在心里暗暗发芽:他想去梵高博物馆,看看梵高真迹。恰好荷兰的客户盛情邀请,助燃了赵小勇的梦。但跨国艺术朝圣对于挣扎生计的人来讲,堪称奢侈。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毕竟,画工人力低廉,赚钱太难。虽然只需自付机票,但仍是笔不小的费用。妻子阻止,赵小勇自己也纠结。亲友酒局之上,心声淹没在“发财”的祝福声中。毕竟赚钱要比追求艺术来得实际,来得安全。


<br>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可有些念头一旦萌芽破土,再难停止生长。赵小勇对梵高的浪漫想象积累了二十年。他在梦中与梵高对话,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梵高的状态;带画工朋友一起看梵高传记片,感叹这位伟大画家的命运。梵高无疑已经成为赵小勇抵抗平庸生活的精神力。



生活需要出口,于是赵小勇最终决心前往荷兰赴梵高之约。但没想到,想象越浪漫,现实越破碎。关于梵高的一切都与赵小勇的梦大相径庭。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赵小勇在荷兰街头看到了自己的画作。原来,它们被挂在一间贩卖五花八门荷兰特产的纪念品小店里。而并非他以为的高档画廊。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更残酷的是,他450块钱卖出去的画,在纪念品店标价500欧元。同样一张画换了地方,价格就差了七倍以上。赵小勇一边拼命赶工一边降低成本,但似乎更像在给他人做嫁衣。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制造带来商机,也带来剥削。赵小勇一时情绪复杂,久久无言。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不仅如此,接下来更是终极打击。到了梵高博物馆,赵小勇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原作。一幅幅看过去,越看越沉默。良久才轻轻吐出一句“颜色不一样”。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赵小勇与画作中的梵高对视。画了二十年,画了一万遍,无比熟悉,此刻却又那么陌生。进入梵高状态,到底只是幻梦。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旁人钦佩赵小勇追随梵高二十年,问其有没有原创作品。画工才惊觉,手握画笔并不等于在画画。绘画的艺术性让赵小勇有了创作错觉。但“中国梵高”说到底只是赝品。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迷失自我,让赵小勇不得不开始寻找新方向。他意识到,似乎原创才是出路。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赵小勇迈出新的一步,开始尝试画出自己的作品。家人,画室,日常生活成了他的原创艺术来源。从梵高经历中汲取的养分,让他在出发前就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这一趟追梦之旅给出的答案,重塑了赵小勇的生活。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2


赵小勇的故事,看上去十分励志。画工的觉醒让他开始在艺术道路上找寻自我,而荷兰之旅又平添了许多感伤和浪漫。赵小勇在异乡受到冲击后与友人醉酒夜游街头,一边念着梵高,一边说着不要再回去。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许多人也被赵小勇的传奇经历打动。但这真的是个浪漫故事吗?当艺术觉醒成了最终答案,真正的画工困境反而被忽略。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事实上,原创道路的选择并非自主而是被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大芬村的油画订单锐减,加之顾客审美水平的提升和对画作质量的更高追求,国内外仿制油画的需求量快速下滑。不求变就是死路一条,艺术追求在生存压力之下显得太过奢侈。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就像赵小勇出发之前说服妻子,也只能用“看了原作,也许以后赚得钱更多”的说辞。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其实,赵小勇的友人周永久与其经历类似。九十年代,周永久也乘着时代洪流来到大芬。他在老家从未听说过油画这种东西,画画对于他来说更像是做工。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可是长久的艺术性工作也影响着周永久。他同样憧憬着关于梵高的一切,想跟赵小勇一起去往荷兰。但现实却因为“还要租房子、吃饭、小孩上学、老婆会不会同意”未成行。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更多的画工像周永久一样,受困于相似的结构性困境。他们住在城中村赶画,在厕所地上洗刷衣物。仅有的闲暇时间都在订单结束的间隙。而可悲的是,这样的群体处境无法通过一个浪漫化的追梦故事解决。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即便有人想要破局,也会发现转变艰难无路可去。画工小鱼被梵高的经历以及赵小勇从荷兰带回的困惑影响。开始觉得如今眼前这条路似乎不是长久之计。她说着“我不想像梵高那样悲惨结局”就掉下泪来。看,也有人害怕成为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其实,“中国梵高”的地域性限制就暗含着故事的悲剧性大于浪漫性。某种程度上,画工与梵高的相似之处并不只在仿作,而是同样生活无路,常常被逼至没有选择的角落。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但不同的是,画画对于梵高而言是出口,而对于赵小勇们而言,梵高去世后的成功才是希望。将浪漫化的悲剧故事置于结构性的压迫式困境中,已经失了分量。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其实,《中国梵高》不是个例。无数个这样的人和事,被浪漫化,变成一则则网络爆款故事会。他们的挣扎与破土,变成了花样翻出的奇观,异化后只剩浪漫故事,真正的痛点却被变相掩盖。就像不久前又被提及的“剪花娘子”库淑兰。在微博上得到了十几万点赞。


“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作品
“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作品


库淑兰的剪纸艺术十分灿烂,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与库淑兰惊人艺术天赋形成对比的,是她极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九岁缠足,十五岁被逼婚,十七岁嫁人。生育十三次,子女夭折了十个。


库淑兰
库淑兰


丈夫打骂,甚至将钢叉插入库淑兰的小腿。家务繁重,小脚不能长站,只好跪着干活。有一年外出失足坠入深沟,昏迷了40天。


视频来源:b站《纪录片丨一梦大千世界,一剪锦簇繁花》
视频来源:b站《纪录片丨一梦大千世界,一剪锦簇繁花》


在耳口相传的浪漫化故事中,库淑兰昏迷后醒来就觉醒了艺术天赋。她说有一位剪花娘子,在梦中教会了她剪纸,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剪刀一剪刀剪出名气,剪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民间美术大师。



如此富有玄幻色彩的浪漫故事流传甚广,各式各样添油加醋唯恐不够传奇的版本层出不穷。



煽情手法被滥用,结局只有自我感动。就像《中国梵高》的各类小视频版本中,画工困境一笔带过,只剩浪漫“画家梦”。



同样的,浪漫故事引得不少人颂咏起库淑兰的苦难美学,甚至本末倒置将苦难当成了传奇的必要条件。在此之下,库淑兰所代表的旧时代女性所受的非人折磨被合理化,农村妇女逼仄的生存处境成了艺术大师的生活养料,何其讽刺。


库淑兰
库淑兰


回到《中国梵高》。


纪录片里最打动我的,其实不是赵小勇的荷兰之行,而是他终于开始画原创时,依旧迷茫复杂的神情。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以及故事的最后,他向镜头展示的那幅较为满意的原创画。画的是他和妻子、学生们待了十几年的画室。一个简陋的空间,一群日复一日做着单调劳动的人,一笔一笔,在他手中变得生命力勃发。


纪录片《中国梵高》
纪录片《中国梵高》


这些,却刚好都与梵高无关。浪漫化,虽然意味着美好的想象,但却时常是对故事本身的窄化。人物本身被架空,就会失声。也许,错把无声哀嚎当成浪漫高歌,才是对“底层艺术家”们最大的误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鱼电影(ID:duliyumovie),作者:鱼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