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张图时,我惊呆了。
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表现最好的浙江城市,居然不是“亚运之城”杭州市,也不是“中国单项冠军之城”宁波市,而是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位置最偏的舟山市!
舟山前三季度GDP的名义增速居然高达12.62%,是杭州或宁波的两倍多。
如果以2022年底常住人口来算,舟山市前三季度人均GDP高达12.9万元,超越宁波(12.3万元),力压杭州(11.7万元),是温州的两倍多。
那么问题来了,四线城市舟山凭什么赶超两座新一线城市?
一、舟山的第一桶金
浙江11座省辖市,舟山的起点是最低的。
其他10个城市,都是千年古城,早在唐宋时期就建立了州府级政权(杭州,温州,台州,衢州,湖州,明州-宁波、秀州-嘉兴、越州-绍兴、婺州-金华、处州-丽水)。
而舟山群岛历史上只有县级建制,是一个又穷又破的海岛县。
宋朝“两浙路”行政区划
数一数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也能看出端倪。其余10市都是两位数起(杭州44处、金华38处、温州33处、宁波30处、绍兴29处、湖州25处、嘉兴21处、台州17处、丽水17处、衢州16处)。而舟山境内只有3处,分别是法雨寺、普陀山普济寺、普陀山多宝塔。
农业时代,舟山群岛在经济上很难有大作为。丘陵山地多,耕地面积稀少,种不了多少粮食,岛民们只能靠打渔和晒盐来维持生计。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太平,既有倭寇海盗的烧杀抢掠,又有愚昧政府的海禁政策,还有地方豪强的百般盘剥。
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岛民们才过起了安稳的日子,盐业和渔业稳步向前。建国初期,水产品产量只有13万吨,1998年就飙到了130多万吨,增长了十倍。
我对舟山的第一印象,就是地理教材上那句话,“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当时我就很羡慕舟山人,每天都可以吃海鲜大餐。)
但是进入新世纪后,舟山渔业和盐业都进入瓶颈期,撑不起舟山的经济大盘了。
2000年,舟山人均GDP为1.16万元,虽然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0.79万元),但还是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1.35万元),只有省城杭州的一半。
只有跳出舟山看舟山,才能更好地发展舟山。格局放大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舟山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又是中国海岸线的中点。
于是,舟山把发展重心转向了港口贸易和临港工业。
1996年,兴中公司岙山基地25万吨级码头建成,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油品转运码头。
2005年12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正式开港。
2008年1月,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国际航道通过交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系亚洲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
2012年11月,舟山武港矿石码头陆域工程通过验收投入运营,当时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中转码头。该年,舟山构成“五纵八横”的主体航道网络。
2016年1月,随着载运17.3万吨铁砂的马绍尔群岛籍船舶“SAVINA”轮顺利靠泊,当时国内七大40万吨泊位之一的舟山鼠浪湖矿石码头正式对外开放。
宁波舟山港区分布图
艰苦奋斗七十多年,舟山港区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稳居全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1980年舟山水路货运量只有181吨,2019年就达到了3.16亿吨,四十年期间增长了一百多倍。
2022年,舟山市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338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出口1155.5亿元,增长49.0%;进口2226.3亿元,增长40.9%。
靠着天量的港口贸易,舟山完成了三级跳,从“浙江舟山”到“中国舟山”再到“世界舟山”。
二、舟山如何“无中生油”
越努力越幸运。
舟山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高层的重视。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舟山挂牌成立。
作为全国唯一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坚持走差别化、特色化的路子,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
或许有些小伙伴会纳闷,整个浙江都不产石油和天然气,为什么要让舟山去搞油气产业呢?
其实,这是借鉴了新加坡的发展经验。
1961年,新加坡政府抓住亚洲石化市场蓬勃发展之机,投入巨额资金建设裕廊岛工业区,1977年在裕廊岛建立了石化专业区。1991年新加坡政府将本岛内部的7个小岛连成一片,总面积32平方公里,使之成为新加坡发展石化产业的专用基地。
目前,裕廊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有超过一百家全球大型石油、石化和特种化工企业在裕廊工业区设有工厂,包括壳牌、埃克森美孚、杜邦、巴斯夫等诸多石油化工巨头企业,产业涵盖炼油、化工、仓储、物流等石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成为全球最大的保税船加油港、世界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和全球性乙烯生产中心。
只占用不到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裕廊工业园贡献了新加坡超过20%的GDP,吸收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人口,堪称工业园区发展的典范。
舟山群岛背靠中国经济最活跃、产业最发达的长三角腹地,扼南北海上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T”形要冲,有丰富的航道、深水岸线、岛屿资源……各方面条件都很像新加坡裕廊岛。
于是,浙江省决定在岱山县鱼山岛建设世界级产业项目——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以下简称“舟山基地”)。
目前,舟山基地具备每年4000万吨的炼油规模,和每年1180万吨芳烃、420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仅用5年时间就率先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创造了国内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记录。
此外,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还在推进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高性能树脂项目和高端新材料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截至2022年底,舟山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500亿元,单位面积投资强度达108.7亿元/平方公里,比肩新加坡裕廊岛。
2022年,舟山基地加工原油3702万吨,工业产值2314亿元,工业增加值绝对增量占浙江省的11.7%,为浙江省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集的油气资源,吸引更多国际船舶停靠舟山港加油。2023年上半年,舟山地区保税船供油量达354.5万吨,已超过富查伊拉港(中东最重要的加油港),成为全球第三大保税船加油港。
2022年,舟山市石油化工业的产值是244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6%,比舟山市当年的GDP(1951.3亿元)还要高。
三、舟山的发展路径
舟山石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引起了部分环保人士的担忧:化工厂的废水废气废渣,会不会破坏舟山群岛的生态环境?会不会毁掉“海天佛国”的美丽风景?
别担心,舟山政府和企业早就做好预案了。
舟山基地在建设之初,就坚持“国际一流、绿色环保”理念,采用世界先进工艺路线和技术装备,确保“三废”近零排放。项目总投资超2300亿元,其中环保总投入161.3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处于国内同行最高水平。
舟山基地对空气质量的保护尤为重视,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了9座大气监测站。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基地建设运行未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自基地投产以来,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也为了做到“减油增化”“少油多化”,舟山基地每年从废渣中回收大量钒、镍等价值较高的金属资源,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降低基地危废的处置成本,形成循环经济绿色链条。
如此辛苦保住的绿水青山,也是有经济价值的,至少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舟山全市旅游总收入187.9亿元,同比增长42.2%。线上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6.4亿元,增长33.1%,增速居全省首位。
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舟山市各主要景区都被游客挤爆了。
据普朱管委会统计,截至10月6日下午4时,八天假期里,普陀山朱家尖景区共接待游客68.86万人次,同比增长58.5%。其中,普陀山接待游客36.68万人次,同比增长55.8%,朱家尖接待游客32.18万人次,同比增长61.8%。
普陀景区“双节”期间同样很火。截至10月6日下午4时,共接待游客46.2197万人次,旅游收入6.8405亿元,均同比上升21.37%。其中,沈家门渔港小镇景区接待游客6.01万人次,东极列岛接待1.6445万人次,桃花岛景区接待2.0847万人次。
左手外贸和石化,右手旅游和文化,舟山市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
1. 《东海鱼山岛崛起绿色石化基地,深刻影响区域经济——一个大项目能带来什么》,浙江日报,王世琪
2. 《千亿巨子与他的海岛帝国》,华商韬略,孔令娟
3. 《调研丨浙江千亿石化“绿岛”,近零排放的秘密是什么?》,中国石油和化工,靳雅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江右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