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妹妹年龄相差一岁多,在一个家庭里朝夕相处了 18 年(上大学之前),我们吃一样的食物穿差不多的衣服,上大学时拿同样的生活费。


但有趣的是,我在一次讨论中发现,我们俩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感受却差异很大。


我的认知是:“家庭条件不算好,父母的经济状况是紧张的,不如别人家有钱”;而妹妹则是“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钱也基本够用,家庭条件还可以”。换言之,我比妹妹更多地感觉“穷”。


这次讨论让我开始思考关于“贫穷的体验”这件事。以前我一直认为(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穷或富是一种客观事实,是银行卡余额决定的,感觉穷一定是钱还不够多。


但后来我看到心理学家 Nico Frijda 对情绪和感觉做了区分。他说,“情绪是对事件的无意识处理,而感受是对事件的有意识的解释。”——而穷很多时候恰恰是一种感受,它和客观事实之间可能是对应的,也可能是有偏差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和妹妹对同样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养育背景会有不同的感受。


感觉穷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它包含匮乏感(无论如何都不够的感觉),羞耻感(穷意味着我不够好),会让人更多地陷入焦虑、恐惧,以及更深层次地,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因此不值得被爱(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钱和爱在某些层面上是很像的东西)


很多人因此会努力工作、赚很多钱,但可能发现也许贫穷的现实处境早就改善了,但那种匮乏感却如影随形。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聊心理上的贫穷感——“贫穷”和“感觉贫穷”究竟有什么区别?如何从内心摆脱贫穷的阴影,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物质贫穷”的确会对一个人产生很大影响,但真正会伤害一个人的是“感觉贫穷”


“感觉贫穷”会对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电视剧《风犬少年的天空》讲了几个青少年的故事,其中一位叫刘闻钦,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母亲早年去世,父亲体弱多病。刘闻钦热爱并擅长篮球,刻苦训练,希望通过篮球获得大学的特招机会。


但后来刘闻钦喜欢上一个女孩,家境好,成绩好,他不由地感到自卑,为了给女孩攒钱准备礼物擅自出去打野球,弄伤了身体,也失去了特招的机会。而在一次女孩无意中找到他家后,刘闻钦因为家里的窘境十分难堪,于是决定和女孩分手。


后来刘闻钦选择退学,开了一家小面馆,并选择了一位和自己更“般配”的女孩——一步步退回到自己的贫困处境里。


有时候相较于现实的物质匮乏,心理上的贫困才真正伤害一个人。比如:


  • 可能因为对钱的迫切需求,放弃更长久的机会,没有耐心投资自己;


  • 因为穷引发的自卑,造成处理亲密关系的困难;“不配得感”让他们很难选择那些真正吸引自己的人,而是和让自己更舒适的人在一起。


  • 以及,最可怕的是一种贫穷的“自我预言”,使得自己一直困在贫穷中无法摆脱。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对金钱有强烈焦虑感,陷入追求财富的狂热。


这样的人可能将金钱视为一个安全网,即使拥有了一定积蓄,依然处于生存本能的状态,财务状况的任何变化都会引发一场焦虑风暴。同样,他们沉迷于财富增长,否则会带来失败感。但这种追逐没有尽头,就像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推石头上山。


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一个人的“贫穷感受”?


生长于一个贫穷的环境,“感觉贫穷”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吗?其实并不是。


剧中刘闻钦有个好朋友,叫狗哥,也生长在单亲的贫困家庭,却更加开朗活泼,也敢追求喜欢的女孩子。


那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一个人的“贫穷感受”?


1. 贫困发生的时机很重要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较快的时期,孩子对家庭贫困的影响非常敏感[1]。研究发现:贫困儿童和非贫困儿童的几乎在 15 或 16 个月大时语言表达能力就出现了差异,到 3 岁时,贫困儿童的语言习得明显落后[2]


也就是说,从小就穷,和中途家庭经济条件变差,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不同。


2. 孩子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看法


许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喜欢诉苦,甚至让孩子分担自己的经济焦虑,这会让孩子对贫穷有更强烈的感受。而意识到父母贫困,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比如无助感、羞耻感、自卑感等[3]。


正如有些家庭可能经济条件不差,但父母却无法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孩子也会有“我很穷”的感觉;而有些家庭即使面临着经济压力,孩子也得到了需要和想要的一切。


3. 父母的心理困扰和养育方式


《呼叫助产士》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贫穷不是指破房子,脏衣服,一大家子挤在一起。贫穷是没有爱,甚至没有尊重,不知道爱和虐待的区别。”


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研究发现父母的心理困扰和养育方式是贫困对孩子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因素。比如[3]:


  • 较少支持、更多惩罚性(刘闻钦的父亲知道他去打野球后第一反应是让他下跪)


  • 代际界限模糊(父母表现为同龄人,青少年承担父母角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冲突,增加青少年冒险行为和情绪障碍。


而反之,对孩子来说,感受到爱和支持,就能大大抵消贫穷带来的冲击。


4. 同伴的支持,环境的比较


除了家庭外,周围的环境也会参与塑造着贫穷对孩子的影响。


贫穷与富大多数时候是通过“比较”感受到的。如果你周围的人和你家的经济条件差不多,哪怕大家都没有钱,也比较少觉得自己“穷”。而即使你家的经济条件不差,周围人都更有钱,也很容易陷入“我家很穷”的感觉。


支持和温暖的人际关系也会抵消财富带来的影响。《请回答 1988》中,德善一家住在半地下室,善宇一家靠爸爸的抚恤金存活,但良好的邻里关系使得他们对贫穷的感知变弱。


正如一位韩裔科普作家 Lawrence Yeo 回忆起贫穷但幸福的童年时写道:“那个时候我们家没有钱,许多朋友都住在大房子里,但对我来说,那是快乐的源泉,而不是嫉妒的源泉。我的朋友拥有大房子只是意味着我们会在那里玩得很开心,而家里的小房子,那是与家人共享的温暖空间。”


长大后,如何重新养育内心的“贫穷小孩”?


如果成长环境在我们心里留下很深的贫穷烙印,并且影响着现在的生活,长大后我们依然可以做些什么,来重新养育内心的“贫穷小孩”。


你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 适当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


如果你经常面对父母的“哭穷”,以及用其他形式给你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学着适当拒绝。如果你的家庭确实需要帮助,你可以在经济上适当支持,但你不需要过度承担父母因为贫穷产生的焦虑,同样,你也不需要因为自己现在过得比较好而觉得“背叛”了父母。


2. 分清“事实”和“感受”


当因为外部事件产生比较强烈的匮乏感时,试着观察自己的想法,是“事实”还是一种“感受”。


比如:


“我想租一个房子还差 XXX 钱”这是一个事实。


“租房占了工资很少比例的钱却依然感到很不安”这就是一个感受。


3. 重新审视你和金钱的关系


长久的贫穷感可能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你和金钱的关系,是时候重新审视它们了。


不妨写下你对金钱的感受,比如:“钱很难留住,永远不够花”“金钱很可怕,会伤害感情”“赚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很难赚到钱”等等,然后观察哪些是不合理的信念。


4. 最后,适当地满足内心的“贫穷小孩”


匮乏感的反面是满足感,对内心的“贫穷小孩”来说,满足感可能是一种不太熟悉和不太舒服的感受。


你可以试着多在小事上给自己创造一些这样的满足和富足体验,(能力范围内)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想买的东西就去买,或者偶尔一个 10 元和 20 元的便当刻意选择那个贵的等等。


除此之外,支持性的温暖的人际关系也会大大减少我们内心的匮乏感。


小时候,贫穷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是无法拥有最想要的那个娃娃,羡慕同学的新款游戏机。而长大后,这些很容易满足。


但如果它内化为心理上的贫穷感,则会继续对我们的生活施加影响——即使成年后能够赚到钱,也会通过过度补偿,或者自我苛责,保留着某些贫穷的伤害。甚至更糟糕的是,内在的关系模式被破坏,从此不愿亲近和信任其他人。


但我们只盯着上涨的银行卡余额,希望它能抚平内心的伤痛。事实上,当年那个孩子真正缺失的东西,可能是对世界的信任,以及对自己的爱。


参考文献

Blair C, Raver CC. (2016).Poverty, stress, and brain development: New direc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cademic Pediatrics.

Hart B, Risley TR. (1995).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arol Dashiff, PhD et al.(2009).Poverty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Volume 22, Number 1,pp.23-32.doi: 10.1111/j.1744-6171.2008.00166.x

Lawrence YeoBeing. Poor vs. Feeling Poor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寒冰,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