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燕小六、汪航
“医学界”从多地了解到,儿科就诊高峰还没散去,急诊内科、发热门诊的成人患者量正在快速增加。
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是原因之一。在11月26日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0-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振华告诉“医学界”,10月中旬前基本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11月中旬至今,流感明显增加,占到发热门诊1/3。结合往年情况推测和今年部分地区检测报告,还有不少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者。
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其中指出,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
图文内容无关。/汪航摄
多种病原体感染数超往年
多名医生告诉“医学界”,流感是造成当下医院急诊压力骤增的原因之一。
国家流感中心最新监测周报显示,截至11月19日的7天内,全国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达205起,远高于2018、2019年同期的17起和57起。北京同期通报称,全市共报告传染病37293例,比上周环比增加152%,流感、新冠报告最多。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不属于法定传染病,未统计在内。
不少医院的成人发热门诊和急诊内科诊量已明显上升。“等流感检验报告要2小时。有人等不急,就跟医生吵,说自己一直在发烧、都肺炎了。但等好久,还是没看上。”家住上海的赵小姐表示。
张振华告诉“医学界”,该院“发热门诊”从早8点一直看到晚23:30,门诊时间明显延长,出诊医生数量增多。
“早期支原体偏多,现在流感病毒居多。身边有同行中招了。”广州一名急诊科医生告诉“医学界”。
相较于成人科室还能轮班、休息,更大的压力在儿科。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蒋鲲告诉媒体,随着天气转凉,尤其是流感、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再次增多,就诊患儿又开始急速增长。5-7岁的就诊患儿偏多,常常是支原体感染或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发烧、咳嗽等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感染的发病年龄段集中在6个月到2岁,这部分就诊患儿目前相对较少,但也呈现上涨趋势。
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最新一波患儿多为四年级至初三学生,大多为流感。这比此前支原体感染高峰期的患儿群体年龄更大。
11月24日下午5时,“医学界”实地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上海新华医院)。儿科门诊大楼人满为患。一位家长排到3000多号,彼时叫到2300多,“五点半挂号,估计见到医生要九点多了,一挂号你前面就是一千多人。”
上海新华医院一位小儿感染科医生表示,对比1个月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目前是甲流患者更多了。
“今年的流感、支原体肺炎都比新冠以前更猛烈,创历史记录了。”一名上海某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告诉“医学界”,尤其是支原体肺炎,是从未经历过的爆发,目前已持续两个半月,但无消退迹象,谁都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病毒学家常荣山表示,支原体肺炎在全国水平还将高位运行一段时间,然后回落。这个冬天3岁以下儿童还将面临感染风险。他还称,真正的流感高峰没有到来,势头不会小。
图片说明:上海某三甲医院发热门诊。/赵静摄
为什么不去基层首诊?
大量患者涌入,考验医院接诊能力。日前有视频显示,北京友谊医院儿科贴出提示“急诊号现在等候时间24小时以上”,“以上”二字被划了粗红线。同期,北京儿童医院内科日均接诊患者超7000人次,远超医院承载能力。
为纾解儿科就诊压力,北京公告全市150家二三级医疗机构、2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242家医院可“在线诊疗”。
北京和睦家医院在高峰时间段增派人手,加强门急诊医护人员配置,通过增加开放诊室数量、延长门诊服务时间等提升接诊能力。此外,该院实施“先化验再诊疗”措施,给予患者先做检查的选择,进入诊室问诊时就可直接将结果提供给医生,避免重复等待。
在11月24日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有专家建议,症状较轻的患儿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也可通过医联体转诊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或居家治疗。
“作为三级医院医生,我建议,95%呼吸道感染都是轻症,患者全都该向下分流。”前述广州急诊科医生表示,有些年轻人下了班,就堆在该院看急诊,等三五个小时才能看上病,然后开了抗病毒药回家。他们若去基层,就医速度会明显加快,诊断、药物都是一样的。
他表示,民众和医生对于“轻症”的理解不一样。以流感为例,重症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超过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胸痛,或是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亦或是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等。但在民众看来,发烧40℃、浑身疼痛,就是重症。“很多时候,我们真接到危重病患、马上要看,普诊患者会特别有意见。”
张振华认为,推动基层首诊的难度很大。“第一,不少基层机构存在检测困境,有些检验检查做不了。第二,有些基层机构不区分病毒、细菌还是支原体,会同时使用抗病毒药、抗生素、激素。民众知道基层用药不规范,就更不愿意去了。第三,部分基层机构不是24小时开诊,为确保能看上病,大家就会去大医院。”
“基层不能输液,没有24小时门诊,缺很多药。有时候,基层医生吃不准为啥孩子老不好,就让去大三甲,然后很多检查要重新做。我还不如直接去三甲。”北京市民黎女士说。
11月24日,我国有关部门回应世界卫生组织关切称,目前呼吸道疾病的增加没有导致病人负荷超过医院的能力。次日,北京海淀区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整运营时间,增加周六日儿童门诊服务。
图片说明:上海某三甲医院儿科诊区。/汪航摄
元旦前后或现住院、重症高峰
因为基数大,已经出现家庭单位小范围爆发、混合感染等情况。
一名在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呼吸内科排队等待的家长告诉“医学界”,自己家孩子上周得了甲流,这周出现支原体弱阳性。
黎女士告诉“医学界”,她被呼吸道传染病“包围了”。“两周前,我爸病了,前前后后输液10天。我的孩子因为感冒,病了一周多,班里一直有人生病、没满员的时候。我的同事们陆续新冠二阳、三阳。为减少交叉感染,领导特批居家办公。我还有个朋友,一家4口陆续高烧,都被确诊为流感,最后发现是她老公单位传出来的。”
蒋鲲告诉媒体,呼吸道感染病原大部分传播途径都是飞沫传播。现在天气转凉,家里往往关闭门窗,所以很容易形成小范围内传播。在其门诊中,有一家四口人都出现感染的,先是8岁的弟弟感染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随着病情不断加重,十来岁的姐姐得了流感,紧接着爸爸妈妈也没有逃脱,相继患上肺炎。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蒋春明最近接诊1名3岁女童,反复高烧好几天,一直退不下来。检查发现,她同时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5种病原体,属于比较复杂的混合感染。
除流感外,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都缺乏高效的防护手段。常荣山提醒,儿童群体去接种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张振华也有类似表述:“目前再推全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意义有限。接种后15天左右能产生免疫保护。普通上班族在日常上下班时,多多少少都可能接触过病毒,如果没发病那就是产生免疫了。但老人、有慢性基础病的高危人群,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张振华还提醒,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者若出现高烧不退,应尽快就医。这类人群较易发展为重症。老年人在外活动范围小、日常接触的人少。所以,很多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链主要是从孩童到成年人,再到老年人。随着感染基数不断扩大,到12月中旬,老年感染者会增多,届时重症数可能增加,预计2024年元旦左右会出现住院高峰。
常荣山认为,对儿童来说,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很容易抱团侵袭。出现混合感染时,通常病情会相对重一些。
“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中,流感是大头,有疫苗可防。同样,新冠也是,要未雨绸缪。否则,真正的北方冬季呼吸道感染潮来临时,会和去年冬天一样出现医疗挤兑。”常荣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