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跨国汽车品牌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你的第一反应肯定和我一样:


慢,太慢,非常慢。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跨国品牌相比中国本土新势力,无论是产品、科技还是思维,都“落后”整整了一代。这些曾经名震四海的汽车公司,造出来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车,陈旧得仿佛上个世纪的古董家具。


来自德国的大众汽车,就是近年来经常被拿出来,被各种新势力全方位、无死角“吊打”的典型案例。


事实上,大众在造电车这件事上,属实挺拉胯。


被前任 CEO 赫伯特·迪斯寄予厚望、有着电动时代高尔夫之称的 ID.3 ,还没上市,就为全球人民贡献了插线升级只为获得 OTA 功能这样的史诗级“电车地狱笑话”。



经上汽大众国产上市后,更是遭遇了各种你在梦里都不敢想象的卡顿、掉线、黑屏、重启。冲着大众标买 ID.3 为信仰充值的用户,最后只能用“又不是不能开”这样的话来抚慰自己重伤的心灵。



不夸张地说,大众在油车上,几十年累计犯下的错误,都没有在 ID.3 这一台车上多。


不过,只要你把 ID.3 开起来,就会发现它是一台灵巧、扎实、可靠,散发着浓浓德国汽车工业味儿的好车,甚至产生了下单的冲动。但,只要你把手指放到中控屏,开始滑移,五分钟不到,你就会惊诧、无奈、抓狂,最终发出“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的感慨。


在“车”的层面,整个大众 ID 系列,都做得出奇的好。但在“智”的层面,又出奇的差。


对当下的中国买车人来说,车的动态表现一般,可以接受,毕竟很多人也没开过什么好车,驾驶感受的评测体系从来都没建立起来。但车机的表现像弱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好车或许中国人没开过多少,但各式各样的手机中国人用得的可不少,对“智能”还是有一定见解的。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成了大众电动车给中国人留下的核心印象。


那,为什么非常懂造车的大众,会把一台电动车,造到如此割裂的程度。要知道,之前的大众油车,在中国也没出过这么大的娄子啊。


原因很简单:时代变了,决策层没变。


油车时代,中国市场还是启蒙状态,一片懵懂,中国人连车都没开上几年,自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车,基本上是有什么就买什么。向中国市场投放什么车型,什么时候投放,决策来自全球汽车市场运营经验丰富的德国狼堡,合理。



电车时代,中国市场不仅开化完成,还进化出了领先世界的“智能电动车”价值观。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新世代,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一台什么样的车(架在四个轮子上的智能手机)。但向中国市场投放什么车型,什么时候投放,决策还是来自远在 9000 公里外的德国狼堡,不脱节才怪。


想跟上中国市场的电动车节奏,找小鹏、地平线这样的中国公司合作,能有一定收效,但不会太明显。毕竟大众是强势方,双方合作后,绝大部分流程会按照,也只能按照大众习惯的既有节奏走。跟小鹏、地平线合作后,大众在中国的配速,或许可以从“散步”提升到“快走”,但距离中国市场正在进行中的“狂奔”,还差得老远。


想让大众快速跟上,甚至超越中国市场的现有配速,有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


让大众,变成一家中国公司。


在合肥,造一座“中国狼堡”


2016 年 9 月 6 日,大众中国与江淮汽车签署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2017 年 6 月 1 日,江淮汽车与大众中国签订合资合同。 2017 年 12 月 22 日,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成立。


这是大众汽车在中国成立的第三家合资公司,前两家是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


2018 年 4 月,江淮大众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合资公司的全新品牌 SOL(思皓),首款量产车 EX20 同期亮相。


一时间,关于江淮大众即将上位,手刃南北大众的传闻,不绝于耳。


但随后的江淮大众陷入了沉默,既不发新车,也不建工厂,仿佛一夜之间,被不明来源的外力,点住了穴位。直到 2020 年 12 月,都快被大家遗忘的江淮大众,有了新动向:大众汽车增持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 75% ,获得 100% 企业管理权,合资企业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并将在 2023 年推出基于 MEB 平台的电动车。



我们知道,合资公司在前,大众在后,意味着合资公司掌握话语权。而大众在前,合资公司在括号里,意味着大众主导话语权。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就是后者。


大众安徽,是大众在中国的小儿子,也是亲儿子。


在狼堡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偏心眼”下,大众安徽坐上火箭推进器,短短两年,干了这么多事:


2021年4月27日,大众安徽 MEB 工厂开工。


2021年9月23日,大众安徽零部件电池系统工厂开工。


2022年2月23日,大众安徽 MEB 工厂车身车间竣工。


2022年5月10日,大众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成立。


2022年6月22日,大众安徽 MEB 工厂首台白车身下线。


2022年12月7日,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下线。


时间进入到 2023 年,11 月 21 日,大众汽车在华首家全资控股的电池系统工厂——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首套高压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是大众安徽基于 MEB 平台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电池的投产,意味着大众安徽 MEB 车型的量产,已经箭在弦上。


值得关注的是,与南北大众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不同,大众安徽将一切能国产的供应链,都进行了国产。比如这套高压电池系统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中,有 96% 来自国内本土化供应。


除此之外,大众安徽还将在集团 MEB 平台的基础上,为中国市场专门研发一款 A 级入门电动车平台。这是大众汽车历史上首次将一款平台的全栈研发放在中国,也是首次为中国市场专门研发一款平台。基于该平台的车型将在 2026 年上市,与大众和小鹏合作的 B 级纯电车意外“撞期”。


这样链路下造出的大众电动车,已经不是中国特供车,而是一台中国车,连引号都不用加的那种。


将研发从狼堡迁移到中国,大幅缩短了大众汽车一直被诟病过长的研发时间,未来大众安徽新车和零部件产品的上市周期,将缩短 30% 。


大众安徽的研发速度,不能说全世界第一快吧,但跟之前的大众汽车比起来,已经可以算“光速”。


大众在合肥造一座“中国狼堡”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总部繁琐冗长的官僚主义审批流程,而是要把新车新技术的决策主动权,尽可能多地留在中国。


“以前,一欧元的成本变动,都要在德国狼堡过董事会,很耗时间。但现在的大众安徽,有绝对的自主话语权,不需要等待狼堡批准,只要有需要,给供应商打个电话,让他们一个小时内给方案,就行了。”韩鸿铭告诉虎嗅。


韩鸿铭是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是大众落地“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核心:通过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大众集团将开发部门和决策流程在合肥整合,直面中国用户需求。简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所有团队均处于同一时区,专门聚焦本地市场,大幅提升效率。



同时,大众汽车(中国)科技还会在车型开发初期,就将车辆和零部件的开发与采购进行整合,能找本土供应商参与的,绝不找海外供应商,节省时间的同时,优化成本结构。


正儿八经造“中国车”这事儿,大众绝不是嘴上说说。


据韩鸿铭透露,大众安徽正在合肥建设一个占地面积 45 万平方米的供应商园区,让 1100 多家本土供应商直接进场,随时 standby 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为后期产品本土化率将提升至 100% 打好基础。


请注意,是 100% 本土化率,这个国产化率,甚至比很多中国车还高。


终于,支棱起来了?


对大众安徽的全力投入,一方面让人看到了大众非常想在中国卖好电动车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让人为南北大众在新能源时代的命运,捏一把汗。


大众汽车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费老大劲推着旧体系往前挪,还不如重建一个新体系。


旧体系目前还可以靠老产品维持,不至于暴毙。如果听话,将来就分点“中国车”过去,让合资公司喝点汤。如果不听话,除了让合资公司自生自灭,我找不到更妙的办法。


在中国,大众汽车的战略一直都是“两条腿走路”,油车是这样,电车也是这样,比如一汽-大众有 ID.4 CROZZ ,上汽大众就有 ID.4 X 镜像车型。


“双车并行”的优势是,既可以平衡南北大众两家合资公司的利益,还可以充分发挥南北大众在销售渠道、服务网络上的优势。劣势是,细分市场产品,南北大众存在肉眼可见的高重叠,兄弟上阵不仅没有产生合力,反而很多时候花在了手足相残上。


不过这些在德国大众眼里,差别不大。


因为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上汽大众,赚 100 块钱,自己也只能分到 50 块钱。但大众安徽不一样,这家公司赚 100 块钱,德国大众可以分到 75 块钱。


这就意味着,即便三家合资公司将来都卖一样的 MEB 平台车型,大众安徽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资源倾斜的那一家。毕竟,大众汽车反复强调,自己是一家必须要挣钱、保证股东利益的公司。谁最会赚钱,谁就是大众汽车的“乖宝宝”。



况且,大众汽车拥有大众安徽 100% 的企业管理权,无论是产品、技术、营销还是渠道,都不需要再去考虑合资中方的想法,以及南北大众之间的对等博弈。大众安徽只做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满意,就行了。


试想一下,在中国看了那么多年南北大众的脸色之后,能“做自己”对大众汽车来说,是一件多么爽感拉爆的事。


既能多挣钱,还能做自己,这么好的生意,换谁也不会拒绝。


写在最后


在今年 6 月举行的投资日上,大众汽车公布了他们针对中国市场的新目标:


国际品牌第一,全品牌前三。



在大众安徽基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在被问到哪两家车企能排在大众之前时,贝瑞德没有回答,只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其实答案,大家心里都清楚:第一肯定是比亚迪,待定的是第二和第三。


看到这种憋着劲、拼了命全速前进的大众,不知道你作何感想,至少我是挺为那些中国品牌担心的。以前,我们总问像大众这样的怪兽级汽车公司,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完成电动车时代的“大象转身”。


现在,大象转过身了, 那些站在象腿旁边看热闹的,是不是也该紧张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