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翻完以前的朋友圈,自闭了。”


“仅自己可见以为是屏蔽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一命……”


“想一键收回我在晚上11点后发布的所有内容。”


(小红书@搞策划的进欧尼)


“电子呕吐物”,一个在产出时让人激情万分,产出后让人尴尬不已的互联网存在。它是emo文学、发疯文学等网络新兴文体的集大成者,颇有几分包罗万象、五毒俱全的意味。


明明在发布时怀着全世界没人懂我的一腔孤勇,或因“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而崩溃大哭,或因决定对抗全世界而愤然跃起,却又在情绪消散后忍不住查询自己的精神状态,自我叩问年纪轻轻怎么尽玩些尬的,以及昨晚打字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微博网友在了解“电子呕吐物”内涵后的评论)


在赛博青年热衷于深夜产出、白天删除的乐此不疲中,我们难免疑惑:真情实感的产物何以令人如此尴尬?自我表达的激情为何陷入了复现和逃遁的循环?


脱下羞耻的浅层外衣,我们会看到私人化情绪表达的无处安放,以及个体内心深处对是否要向成人秩序妥协的反复挣扎。


赛博伤痕:更否定、更赤裸


学习的焦虑、工作的压力、感情的困惑……那些对于世界运行法则的不理解,那些隐蔽的伤痕,在某一个心理微醺的时刻,被吐露出来,又被默默清理。


(小红书与微博上网友认为的“电子呕吐物”)


在公开平台上,用大胆、浓烈的语言倾吐愤懑或神伤,对自己生活中的鸡飞狗跳做细节展示,似乎并不是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应有的行事作风。“电子呕吐物”的产出,就是这样一种越轨行为。


相比emo文学、发疯文学等,“电子呕吐物”既是它们的集大成者,又带有更强烈的否定意味,只有当发布者主观认定其价值低、只是一团高浓度情绪时,这些内容才会被归属此类。


极高的情绪浓度也意味着这些内容同个人的生活过程及情感经历强相关,它们产自真实生活和心灵深处。这些令人回看尴尬的内容,在语言上不一定露骨,但在自我暴露上往往更加彻底。它们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生活中波澜的一角,或是情感上起伏的一瞬,因为不符合我们以及他人对积极秩序的期望,而显得不合时宜。


如果生活是一出舞台剧,那么在社媒平台这个面向他人的公开“台前”,与幽默、直率等态度强相关的小小出格反而算得上是一种性格魅力的体现,而与个人的生活过程及情感经历强相关的表露,即对“台后”更加彻底和细节的描摹,则是一种更加赤裸的自我剖白。它掀开了舞台幕布的布帘,仅在真实生活和网络呈现之间留下半透明的纱帘,呈现容易让人感到不安的暴露。


相比一般的调侃和吐槽,我们会为之感到尴尬的自我产出常含有更少的网络表演成分,以及更多的自我呈现。在与真实自我的对话过程中,emo文学、深夜朋友圈和「真我版」发疯文学紧随升温的情绪之后。在更加容易情绪化的夜晚,配上“仅存一晚”“仅己可见”的安全标签,我们暂时放纵自己被浓烈的情绪灌醉,短暂开启宣泄的阀门,可被拭去的“赛博伤痕”就此诞生了。


发了删、删了发……情感宣泄为何会陷入“开端”循环?


“晚上怎么写出来的,白天怎么删掉”,这是电子呕吐物在赛博世界短暂留痕的狼狈处境。


激情发言,是因为情感宣泄的需要;尴尬清除,则出于另一维度的自我保护。实际上,引起不安的并不是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情绪留痕,而是它们可能「被凝视」的事实。


凝视既可以是向内的自我反思,也可以是外来的压力来源。当自我凝视时,我们默默享受知觉潜入内心情感世界的过程,让自我的表露成为一种别样的解压方式。


然而,在网络的空间中,数据的流转将这份表露的边界打破。当表达的主体变成被围观的客体,在权衡之中,我们的表达欲似乎也在消减。



(微博评论和帖子)


微博里的“我”可以只是一串数字ID,因而可以做更大尺度的宣泄;朋友圈里的“我”却是强关系社交中的实名制,自我暴露的代价更高。


同样是“觉得好遗憾 又觉得你对不起我的喜欢”,被朋友看到了,他可能觉得需要叫你出来喝一杯;被同事或潜在合作伙伴看到了,他可能会觉得你不太成熟/最近情绪不稳定,还是少合作为妙;但被陌生人看到了,由于他与你的真实生活过程和情感经历相隔太远,这就只是一串字符而已。


对自我处于主体还是客体的感知,决定着“电子呕吐物”的删除与否。什么范围算足够私密,“我”可以作为绝对主体,保证接收的都是想要的关心和理解?什么范围算过于公开,以至于“我”有可能成为被随意评价的客体,收到意料之外的看法?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三天可见”“部分可见”的隐私设置或许都不敢说自己就是那个精准答案。


私域和公域的界限是如此地难以界清,而上涌的个人情绪又是如此热烈,这酿成了“电子呕吐物”出现、逃遁继而再次出现的反复横跳。不吐不快,吐了又后悔,在午夜钟声敲响之后,世界上除了多了一位丢掉水晶鞋的灰姑娘,还多了一群在社媒平台上宿醉又后悔的人。


正是社媒平台上模糊不清的边界,让过于真实的自我剖白变得令人不安。


回想孩童时期,社媒上的私人领域一划就是一大片江山,因此空间说说和微博上的发言总是外放和大胆的;但当进入“大人的世界”,孩童时期的表达愿望虽没有湮灭,我们却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承担自我暴露的隐忧与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回看过去,更容易发现成片需要被删除的电子眼泪。然而当一切真的只是关于“我”和“我”的对话,这种真实的表达就很少涉及过量之说——仅自己可见的产出,往往寿命更长。


负面词汇之下,自我应当如何安放


(小红书上持相反意见的网友们)


“难听又一针见血”,这是网友对“电子呕吐物”的评价。它像宿醉后的不良反应,是猝然间地上涌和宣泄,是过度的、泛滥的和不理智的。有人欣然接受,也有人觉得这一概括用词太重——情绪宣泄而已,怎么就被这样全盘否定了。


实际上,作为一个负面词汇,它既体现了这一类私人情绪表达给人的总体印象,又在不经意间影响了人们对私人情绪表达的态度。在固定词汇的影响下,标签化思维加剧,人们简化了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思考和认识,轻易陷入对问题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极端化思维陷阱。


毕竟是否过度、是否泛滥,没有所谓的评价标准。当我们简单认同这一名称,容易在不自觉间携带认同其负面含义,这有可能会贬低私人化情绪表达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伤害正常表达的空间。无形之中,“电子呕吐物”的涵盖范围被无限扩大。在语气轻佻的调侃与自嘲中,普通的生活吐槽和偶尔的真情流露也被贴上了情绪不稳定或矫揉造作的标签。


一如此前的#emo文学##网抑云时间#,这些固定词汇同样贬低了私人情绪表达的意义——文学或诗意化的非日常语言是好笑的,深夜的歌曲分享是模式化和造作的。公开且集体的调侃让人更加羞于表达自我,哪怕些微的真情流露也忍不住让人自我怀疑:“这样会不会太矫情了?”


在调侃与否定中,我们似乎不自觉地向“成为无趣的大人”这件事妥协了。因为在成人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理智、稳定、专业,而私人化的情绪表达,那些属于真性情的部分——作为调剂——仅被允许适度存在。


归根到底,“电子呕吐物”也不过是人们在赛博世界的一点点真性情流露,它或许看起来聒噪、喧嚣,却只是链接现实与网络的情绪安全阀,是一些无害的自我表露。用负面词汇为其定性,未尝不是在用娱乐化方式进行自我打压。在我们已如此熟悉来自生活四面八方的压力时,又何必往自己身上压上更多的稻草呢。


人又不是真的骆驼。


如果可以,包容私人化情绪表达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在讲究秩序和高效的成人世界,学会面对自己也是一种生活的勇气。在迎合社会期待的努力中,我们不妨给自己一片心灵的自留地,用这一点点无伤大雅的任性,去拥抱真实、记忆鲜活。


最重要的是,温柔和坦诚地面对生活的真相和自我的真实,做一个足够坚强又足够细腻的大人。


参考文献:

[1] 谢笑春,孙晓军 & 周宗奎.(2013).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02),272-281.

[2] 徐娜.新时期汉语负面词语研究[D].导师:刘启珍.青海师范大学,20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豌豆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