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至,百日誓师作为全国上下动员高考学子的重要仪式,再一次走向台前。一位高中生作为誓词领喊员,因为自身紧张和激动,在百日誓师现场的誓词领喊过程中出现了干呕症状。随即,其窘状被各路创作者进行了二次创作。
在一如既往的“高考之战”的情绪渲染策略下,众多高中的百日誓师大会被“激昂向上”的氛围笼罩。百日誓师这样“严肃”场所的合法性,被男孩的紧张解构。二创群体对严肃场所出糗的男孩进行的视频制作极尽嘲讽。
然而,在一场出糗的狂欢中,男孩是否会受到伤害,群起的嘲笑是否对他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影响?在众多同质化的“高考之战”的氛围渲染中,男孩亲历者的形象被“过来人”调侃是否过于残忍?在众多的高考叙事策略中,煽动性最强的口号宣誓,又折射了怎样的教育思想侧面?
青春质感:瑕不掩瑜
男孩被群嘲,多因其高考宣誓时过于紧张的窘相。众多的二创视频,围绕男孩干呕的口号展开。本来昂扬向上的宣誓词,由于男孩不清晰的发音吐字,其语音偏差被二创群体转变为基于男孩外表的刻板印象:“自律yueyue,不卸原神”。
男孩的一时紧张并不能说明他“只知口号,不知变通”。而针对外貌的刻板印象想象,本身就陷入以貌取人的浅显泥沼,发言者显然缺乏对人基本的尊重。
他好似“自作自受”的呐喊,遭遇了全网的嘲讽。这样的结果不禁令人质疑,为何要将如此尖锐的戾气施加在一个年未及冠的少年身上。网络暴力的悲剧已然数不胜数,舆论场每个人嘴中的一粒沙尘,对当事人便是龙卷沙暴。那些网络暴力的悲剧,披着“调侃”“建议”的外衣,却在实施暴徒的行径。
之前的百日誓师女孩,因一句“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而遭到网暴。网民将女孩的热血冠以“亢奋”的恶名并加以嘲笑和指责。然而,演讲中的“劝服”效果需要情绪的渲染,对尚在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努力取得成绩的勇敢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劝服论点。况且,她激情的呐喊,正是她乐观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是她高中青春、学习生涯的美好注脚。
根据官方报道,百日誓师女孩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历史类645分的高分成绩,进入顶尖985高校学习深造。
誓师策略:回归学子
在思想日益丰富多元的现代社会,“打鸡血”式的情绪抒发似乎先验具备贬义的属性。网民群嘲这些热血青年的聚焦点,也多与他们呈现的情绪状态有关。透过这些青春个体的激昂,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教育侧面。
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三元结构中,学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在众多的百日誓师学生“闹剧”背后,我们似乎忽略了学校的角色。
在充满了逻辑思维和人文底蕴的学科教学之外,部分学校的动员策略似乎无法脱离“打鸡血”和“一分一档”的战士思维。这才让“百日誓师”反复走上舆论的前沿,被嘲弄和曲解。
对于成绩前列的同学,这些学校以优胜者姿态赋予其桂冠;而成绩并不理想的同学,却在高中失去了话语资格。
如此“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标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似乎确实不失合理,成绩足以证明其学生生涯的成败。
只是,被忽略的个体却是“唯成绩论”的弱势方,在观点发言相对自由的赛博空间中,其恶语相向的代价被无限缩小。
恶评者曾被赋予的“自卑”,以及网络空间的开放特性,使得对这些少年们“狰狞、愚笨”的恶评欲断不绝。
针对这些男孩女孩的恶评是对他们人生的伤害,学校在之后的安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悲剧中,被忽视的学生情绪往往造成了最后的凄惨结果。
在众多的誓师叙事中,学校是否应该思考其誓师话语本身存在的弊病?在称赞成绩优秀同学的同时,给世俗意义上的“成绩一般”的个体留下体面;尽量避免在“唯分数论”评判标准上对所谓“成绩一般”的无辜学子们的伤害,从而为他们展现更多维度的可能性。
无论在学习和情绪上,学校都应该对学生们加以关注。诚然,学生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个体喜好使得其面貌状态千姿百态;而且,在班级教学的情况下,老师们很难对所有学生加以同等的关注。
只是,在面对生活和学业上的矛盾时,学校方需要做到对学生们施以友善的引导,而非将“唯分数论”的战士思想灌输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生七年》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社会阶层对孩子未来发展路向的决定性影响;《幼儿园》里,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与其家长密不可分。
在被广泛强调的家庭影响之外,学校作为三方主体的重要方面不能够隐藏不见,因为教育并非“打鸡血”式的精力榨取,而是需要精准对应到学生个体的潜力挖掘。
即便地区条件迥然不同,这种追求同样应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在高考之外,给予更丰富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认知,进而让学生们认识生活的、生命的多元性的机会。
隐含矛盾:思想之花待绽
针对“高考”和“成功”的对应关系问题,讨论向来争执不休。
从“衡水中学状元巡演”到“我和衡水中学在一起的2557天”,从“百日誓师女孩”到“抢夺话筒,怒斥‘为钱读书’论调”的男孩,从“土猪”言论到现在的“自律yueyue”。
在社会阶层流动的过程中,高考作为一种途径无疑是相对公平且可行的。
只是,“高考”和“成功”挂钩,乃至指向“荣华富贵、灯红酒绿”的功利主义叙事逻辑,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受教育”的本质。
“功利取向”的教育是无法延续的,“知识”本身带来的附属价值对于众多学子才显得格外重要。
高考百日誓师的舆论闹剧之下,暗含着现代社会的众多价值观碰撞。网络空间的传播能力使得这些少年思维中的微小瑕疵被无限放大。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仍带有鲜明个人属性的高中学生的发言,往往受制于其生长环境和教育经历,呈现出不加掩饰的粗糙和天真。
最重要的是,在他们即将成熟的三观之中,我们看到了其生长的可塑性。在被一系列话语逻辑影响下的高中学生,即便不会像“2557天”那般困在既定的评价体系中痛苦难堪,也会面对众多方面的压力而倍感成长困难。
从这些学生们的话语中,我们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在特定人生阶段中呈现的鲜明特征。其思想的确带有“不完美”的因素,但对一些尚且鲜活未染世俗过多的孩子们,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改变的空间和机会,而非以网络暴力手段严加斥责。
身处漩涡中心的孩子们,是否也面对着思想被塑型为“另一块砖”镶嵌在“功名、大男子主义”等等观念之中的困境。而作为“少年”的高中生们,在其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多大程度上接受前沿思想的熏陶,对其未来的重要性与“成绩”自然不分高下。
当然,社会思想的多样性是社会交流借鉴的来源。保守观念的稳定性和进步观念的激进性相互影响,使得社会进步不停步不前,同样也不会步伐过大。
在高考叙事之外,即便在有限的地区条件下,如何改变思想单一取向的思想,鼓励学生们在繁重的课程重复和熟悉中加深生命的理解,更深层地理解“自由、快乐”,才显得尤为重要。
平克弗洛伊德在其经典专辑《The Wall》中的歌词中反复唱道:“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这句歌词虽然投射了水爷(roger waters)的生长经历,但也不乏20世纪后现代思想对理性的辩证观念。
Waters年少时父亲丧身二战,他在《The Wall》倾注了自我童年的孤独。然而,因为其丧父,受到孤立的他性格内向敏感。上学后,沃格斯对当时填鸭式的教育十分不满,认为无选择地灌输知识只能不停塑造“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歌词中包含着的反智主义需要引起警醒。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中提到,后现代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知识鸿沟越发加大,因而知识精英和民众的共识越发减少,反智主义广泛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在后现代思想发展的如今,多元思想成为反科学理性神的工具,教育本身在培育理性的同时,也应让学生对社会产生全面的认知。而非让学生孤身待在“迷墙”之中,而无法接触更加多元的思想,只能相信“高考叙事”。
在后现代思想发展的如今,多元思想成为反科学理性神的工具,教育本身在培育理性的同时,也应让学生对社会产生全面的认知。
单一的高考叙事营造的话语环境,往往会让学生陷入单一的角色认同和战化的思想定式。学校、家长和学生需要发展多向度的价值认同,广泛阅读,拓展年轻人的思想边界。这样才能让“狰狞、愚笨”等等恶意评价生长的土壤彻底远离这些对自己、对人生和社会怀抱一腔热血的少年们。
在分众化如此鲜明的现代社会,个人潜在的成见往往会引起部分群体的反感。然而,对这些尚未成熟的生命和灵魂,在他们微弱的瑕疵和成见暴露后,社会的确应该更加宽容地理解和引导他们的成长。
李亚伟在《少年和光头》中有这样的诗句:看那些比我年轻的人,他们是一些翅膀/因为鲁莽如同花朵,而开放并不是出发然后到达/对此我永远视而不见。
(《少年和光头》节选)
然而,这些“翅膀”们却呈现出单一论调的发展方向,怎么能让人“视而不见”呢?青年们尚未成型的思想,也正如同含苞待放的花。他们追求的思想不应该只是在高考的那一瞬间昙花般绽放,而要让其思想成为绵延的青松,始终挺立在其脑海之畔。
纷杂的思想环境,给予少年们的发展更多的向度。如果仅仅让“高考叙事”主宰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变成“水手”,生存在“平行的海浪”里,对我们的青春一代之思想,是否又是另外一种悲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禅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