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田同生,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4月5日上午10点40分,我约了几位朋友一起去到顺义牛栏山一个长者社区。用一句大白话说,长者社区就是一个高大上的“养老院”。社区的运营经理带着我们几个人从里到外转了一圈,看了园林景观、房间、活动区、康复中心,社区的一面墙上写着——“延长健康寿命,延缓衰老进程”。


2023年,我的人生迈进了70岁的门槛,开始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作关于“抗衰老”的文章。我想的是,我要用人物故事阐释退休规划、科学养老、科技长寿的新知识、新方法、新工具。让大众了解如何从主动干预的角度,而不是治病的角度,对自身进行健康管理,抵抗衰老,让生活有质量,让生命有尊严,人生有意义。


长者社区有人看过我的公众号,觉得我的理念和社区的理念很相近,就邀请我来参观考察。到了中午,在社区食堂吃了午饭,体验一下餐食的营养搭配。然后,我们在一个会议室里和长者社区的运营经理做了一番交流。


我分享了通过智能手表管理老年人健康的一些心得。例如,管理心率,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管理热量消耗,可以降低三高;管理睡眠,让大脑休息好。此外,通过抗阻力锻炼和晒太阳,可以增强骨密度等等。我是70岁的人,拥有50岁的最大摄氧量,40岁的骨密度,20岁人的6块腹肌。


最初,我的定位是做一个硬核科普内容的创作者。打算用一年的时间,等积累到十几二十万字,出版一本书,开一门线上课程,例如,抗衰老20讲等等。不曾想到,朋友建议我做一个社群主理人,分享我的经验,传授我的方法。


社群的好处是可以和学员实时互动,及时答疑解惑,第一时间了解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对我将来写书和开设讲座也非常有帮助。


我没有即刻答应朋友的建议。我说,再认真想一想。


4月16日是星期日,我参加了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的北京半程马拉松。在起点,偶遇87岁的张顺大爷。在2022年11月6日的北京马拉松比赛中,86岁的张顺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选手。新华社记者采写了一篇文章:“86岁,依然能跑,依然在跑”——2022北京马拉松最后一名完赛者的故事。


在北京马拉松赛后的日子里,张顺大爷一直是朋友圈和自媒体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他把自己健康向上、老龄不老化的正能量带给了北京马拉松,成为北京马拉松比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跑到终点的那些照片和视频,感动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


我对张顺大爷说:“咱们俩一起跑吧。”


大爷说:“我们两个人的配速不一样,还是各跑各的。”


非常巧合的是,距离终点仅剩几十米的时候,我又遇到他。我们一起穿过北京半程马拉松终点线,完成了比赛。


赛后我问大爷:“有没有家人来接您?”


大爷说:“不用接,我一会儿坐公交车就回家了。”


接着,大爷和我告别,一个人向公交车站走去。


4月19日,我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北马大爷张顺,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HealthSpan”的文章。


我写道,在生活水平提高和现代医疗的加持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张顺大爷目前的年龄,比平均预期寿命还多了10岁。据预测,到了2035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


不过,有喜也有忧。现代医疗在延长年龄寿命(Lifespan)的同时,并未显著提升健康寿命(Healthspan)。在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时,健康寿命只有68.7岁。


何为健康寿命(Healthspan)“健康寿命”是指,一个人没有由于疾病而造成的生活不便,能够正常生活的年限。这是一道算数题:人均预期寿命-长期卧床或需要照护的年限=健康寿命。


77岁(人均预期寿命)-68.7岁(健康寿命)=8岁(带病生存年限)。中国人平均有8年时间是带病生存的。


带病生存的状态就是一个跨度8年的三边工程:一边活着,一边受罪,一边花钱。8年是个平均数,要是落在某一个人头上,有可能会持续十几年。


现代医疗正在延长中国人的年龄寿命,但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健康寿命。87岁的张顺大爷,除了年度体检之外,他是从来不去医院的。他说,只去过两次医院看病,一次是做假牙,另一次是做脊柱的微创手术。那次,大爷都没和家人打招呼,一个人去到医院,做完手术回到家,才告诉家人。


很快,文章引起了热议。朋友看过说,文章非常好,建议趁热打铁招募学员,把社群做起来。后来,学员招募出乎我们预料,一周时间招募了约400学员。


4月29日,在社群里我和大家分享了第一条信息。前三个月,是社群的磨合期。三个月后,逐渐固化下来一些规定动作,社群也越来越活跃。天天有分享,日常有答疑,不定期会有推文。我每日的分享大约在400~600字,内容会涉及到智能手表、运动、营养、睡眠、情绪健康、药物和补充剂等等。后来社群越来越大,运营也越来越规范。


几天前,我还为长寿专家彼得·阿提亚的新书《超越百岁》中文版写了2100字的序言。所以相当于我的健康科技社区主理人身份被认可了。



美国女作家玛希·埃尔博尔写过一本书——《成就斜杠人生》,中文版的译者是毛大庆,我和毛大庆一起跑过很多场马拉松。新斜杠指的既是一种新技能,也是一份新职业。斜杠越多,意味着人生选择越多;斜杠越多,说明生活情趣越多;斜杠越多,显示释放人生价值也越多。


20世纪的人们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一、受教育阶段;二、就业阶段;三、退休阶段。2020年疫情之下,我原来的事业不能做了,我从就业阶段进入退休阶段。


但是,我又赶上了“百岁人生”的红利期,如果我未来的身体像目前这样健康,有很大的机会活到90岁以上。我母亲91岁去世,我的身体里遗传了母亲的长寿基因。


几年前,伦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琳达·格拉顿与经济学教授安德鲁·斯科特合著了《百岁人生》一书。书中指出,我们有真正的机会摆脱三段人生的限制,以更灵活、更积极的方式度过此生。


书中又说,要维持生产力就不再是靠重温生疏的知识,而是要留出时间来重新学习和掌握新技能。


那么,我应该重新学习和掌握何种新技能呢?


我想到了“非虚构”写作技能。


我一直喜欢写作,但我不是中文系毕业,也没有新闻从业背景。我在大学读的是经济管理,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家省级大机关,在机关常会写一些上报材料、文件和报告。我的写作不是科班出身,属于“野路子”。


20年前,我初次接触到非虚构写作,那时还叫“特稿”。2003年4月的一天,我在北京三联书店买了一本新华出版社翻译并出版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那本书由美国戴维·加洛克编。我十分喜欢那本书,不过,我当时的工作是在一家软件上市公司做高管,并没有打算自己去学习写特稿。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把每年发布的图书榜单分成了这样7个主题:“政治与当下”“历史”“商业与经济”“传记与回忆录”“文化”“小说”和“科学与技术”。


现在,我来到人生的第四阶段,我期望自己能够掌握“非虚构”写作技能,写出好看的商业财经故事书。


为了学习新技能,我从网上搜索“非虚构写作”的课程,最终,买了“南方周末写作训练营”的课程来学习。


非常巧,我初学非虚构写作,就听了刚出版《重走》一书作者杨潇的课。《重走》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作者本人在哈佛大学学习过非虚构写作。杨潇讲了如何在写作中展开结构,如何处理素材。他说,非虚构就是大故事套中故事,中故事套小故事。非虚构写作结构的两条金律:惦记和逅住。我也买了杨潇的《重走》那本书,对着书听课,一边听,一边拆解,受益非常大。


我自己感觉到,重新学习期,其实就是迈向第四阶段人生的一个转型期。从原来的退休阶段,是无法直接进入第四阶段的,必须有一个转换过程,这就是“重构式”学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和创新技能。


而“充电式”学习,通常都是让一个人的原有技能发挥活力,而不是重新学习新技能。


我在学习“非虚构”写作过程中完成了很多作业,都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一方面展示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收到朋友圈的反馈。


某一天,我收到一家出版机构总经理的邀约。一见面他就说,我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他邀请我写两本书。其中,一本书已经于2021年7月出版,是一本科普书。另一本是“非虚构”商业财经书,写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企业第二曲线创新的故事。我已经收到这本书的预读本,预计,会在明年出版。


目前,我还处于人生第四阶段的“探索(explore)期”,接下来,才会进入“深耕(exploit)期”。


在探索期内,我会用几年时间尝试写作很多题材和风格,另外,还会尝试一些此前没人做过的、实验性的东西。一旦我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最有前途的方向,就会进入几年的深耕期,我会专门在这个方向更加用力。


哪种题材和写法会火?我无法提前预知,只能期待市场的反馈。只有知道了“火”的方向,我才能全力以赴,才可能带来“连续火”。最可能成功的是那些经历了几年探索期,再接着经历几年深耕期的人。


不过,在现实中由于年龄的关系,我还是会遇到有人泼冷水。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于1995年去世,她活了75岁。张爱玲生活在“人生70古来稀”的年代,“出名要趁早”完全成立。但如今是一个“百岁人生”时代,我在70岁之后迎来了人生的第四阶段,有足够的时间实现“大器晚成”的梦想。


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东北大学教授艾伯特-拉斯格·巴拉巴西在《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一书中说,“大器晚成”与“出名要趁早”都成立。


巴拉巴西又说:“成功与年龄没什么关系,而取决于你向着重大突破尝试的一次次决心。”


“百岁人生”时代的来临,为像我一样在年轻时没有写出名堂的人,提供了“大器晚成”的机会,我决不能让这个机会从自己的手指缝中溜掉。


“大器晚成”,首先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我攀登过12座雪山,跑过130多场马拉松,我拥有普通人不具备的超常“耐力”。


“大器晚成”,其次需要将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能力。我是既有想法,同时也能把想法落地的那一类人。


“大器晚成”,再次需要寻找自己的优势。我在写作硬核科普文章时发现,我70岁的“高龄体验”,很有可能会成为我超越年轻人的天然优势。


疫情三年,我写了三本书,作家成了我的一条新斜杠。


十几年来,我跑过130多场马拉松,也跑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我给自己起了个昵称——百马作家。


中国的作家很多,但是,跑过100场以上马拉松,还跑过100公里超级马拉松的作家,并且年纪在70岁以上,很有可能只有我一人。


属于我自己的奇迹年可能就在前方,举目可期,指日可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田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