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在网络和报纸杂志上看到很多对中国经济质疑的声音。
而我一直对中国经济保有很强的信心,我的信心从哪里来?
中国经济的增长有自己的规律,今天我先谈大家更关注的问题,如:所谓的世界要和中国脱钩;世界到底有没有和中国脱钩;中国是不是在技术领域一直这么落后?没错,我们是比美国要差,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特别是过去20年里的飞速增长,事实上到国外去看一看,会发现中国已经在很多方面开始领先世界。
还有人说,我们很多产业为什么还在向外转移,我想告诉大家产业转移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美国在技术方面的打压,使我们技术增长变得缓慢,但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美国和中国的技术脱钩是否成功。
长期而言,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但这不等于说短期内我们可以盲目自信。我们短期内还要更加谨慎。为什么过去这几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总是一上一下,这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一、世界是否与中国脱钩?
自打疫情开始,所谓的脱钩论甚嚣尘上,三年前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中国疫情先爆发,很多人说世界要和中国脱钩断链,但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中国厚积薄发积攒的强大制造业能力不是白给的,现在可以看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恰恰是在疫情期间,中国的外贸增长速度提高了,出口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出口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疫情前我们占世界也就11%、12%的比重,现在达到了14%,换言之,这三年整个世界对中国的依赖度在增加,而不是在下降,社会上所谓“整个世界离中国而去”等言论是错误的。
为什么中国在外贸方面不仅能保持住地位,而且能够增强?就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实力很强大,我们不仅有一定技术优势,更有综合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让其他国家追上的难度变大,首先发达国家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不少发展中国家虽然有劳动力优势,但在其他方面赶不上中国。
说一个简单的物流成本,大概是七八年前,我们还在讲物流成本太高,占到整个销售成本的30%,今天谁还谈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几乎为零,买东西送物流,不知不觉我们的物流变成了世界第一,我们生活在国内,很多时候觉察不到这一点,等出国就能觉察到。我前几天在德国,从德累斯顿坐火车到柏林,需要俩小时,如果在中国,这样的距离一个小时都不用。这俩小时火车上没暖气非常冷,而且走走停停,两个小时的路程都晚点了25分钟,在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
从出口额上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出口同比是略有下降,但不止我们,今年全球的出口总额都在下降。中国的优势是贸易顺差仍然很大,而且出口亚非拉国家的份额在上升,有很多人担心失去发达国家的市场,但发达国家的人口占比很小,亚非拉国家才是世界的主体,西方不亮东方亮,这段时间我们对亚非拉国家的出口在增加,“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已经占到中国出口额的46.5%,这个比例还会增加。此外,中国新三样的出口额也在猛增,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的出口占比不断增加,而且是对全世界的出口都在增加,也包括对发达国家的。
还有人老是担心越南会把生意抢走,其实越南上半年进出口总额才3000多亿美元,中国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则达到30.8万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0.2%,换算一下,越南的进出口额可能仅为中国的零头,即便如此,越南进出口额下降得更快,同比下降了15.2%,按理说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出口多,应该跌得更多,事实是越南跌得更快,所以今年所谓的出口遇到一些难度,是世界性的,而且中国在其中表现得更好。
还有人说外资在下降,外资的确在下降,但外资下降早在金融危机之后就开始了,为什么2008年之后会下降呢,因为2008年中国取消了外资超国民待遇,同时,国内企业迎头赶上,外资感觉到压力。
二、中国在技术领域落后吗?
在很多方面中国已经进入世界技术的前列。
在中等技术领域,总体而言,中国已经是排在世界第二了,仅次于美国,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美国,比如说动力电池、太阳能电子板等新能源产品,我们领先美国20年。这也体现在中国制造业大且强上,2020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已经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总和,对制造业来说大就是强,成本下来了就是优势。
国内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觉得只要技术不是第一就不强,但经济学家永远是说成本最低就是最强。如果你有很高的技术,但是一个产品都卖不出去,对于企业来说等于零,没有作用,企业拼的是成本,当成本比别人高时,情怀和技术不能让市场认可。
中国能把成本压下来就是优势,很多人说印度现在有人口红利会超越中国,但这10年间印度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如果想迅速工业化,至少印度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应该要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可实际上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这个国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今天不具体展开说。
也有一种论调说中国的今天就像日本的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增长速度放缓,恐怕马上要进入物价下降的阶段,这也是国外很多人判断中国要进入一个长期衰退阶段的依据,其实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如果要跟日本比,中国现在大概相当于日本7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上世纪70年代是日本的高光阶段,明治维新开始花了100年的时间进入了高光时代,那时除个人计算机之外,全球几乎所有的新技术都来自日本,有意思的是,那时候日本的经济型小轿车打败了美国的汽车,使得美国汽车行业衰落,中国今天也是一样,只不过主角成了电动汽车。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这30年也是我们千年以来最好的时刻。我们有领先世界的AI、新能源、电动汽车。有人说我们的AI不领先,还被人家控制算力,但是其实算力中国也能干,更多是语料的差距,因为西方国家积累了300年、500年,我们积累还不到100年。但是中国AI应用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家,比如,我们家的锁已经换成智能锁,以前电影里面才能看到的,今天在家就能实现。
中国的前沿技术也不落后,核聚变、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光子芯片中国都在第一阵营,甚至这些顶尖技术有可能在我们这儿突破。
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和美国比,对经济学家来说,我们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6,凭什么技术能超越美国?反过来问,如果现阶段中国每一样技术都超越了美国,这世界还合理吗?这是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即便如此,我们追赶美国的速度非常快,如5G是并列第一,甚至超越了美国,中国5G技术专利数仅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就占到了全球40%多。
新能源汽车能发展起来主要就是2020年引进了特斯拉,引起所谓的“鲶鱼效应”,电动汽车开始井喷式地增长,过去两年中国的产量占到世界近60%,前年是美国的6倍,去年是美国的8倍,去年的渗透率是1/4,今年大概是30%的渗透率。
为什么中国电动车能够这么快的发展起来,还有这么强的竞争力,其中有三方面的优势:
第一,动力电池。电动车成本的40%在电池上,电池价格降下来,就占有成本优势。世界十大动力电池公司,中国占6家,前20家里面大概是16家。宁德时代的份额还在增加,现在应该达到38%,比亚迪排在世界第三。这次在慕尼黑车展上,有人把比亚迪的车拆开看技术和成本,发现它的技术领先欧洲一代半,而且成本比欧洲车还要低20%,所以欧洲要对我们的电动汽车发起技术补贴调查,这个调查没什么意义,顶多最后就是增加关税,即使是增加关税,我们的电动车仍然可以卖到那里去,事实上比亚迪这些厂都在欧洲积极探讨合资事宜。
第二,就是AI互联网技术。电动车看起来还是汽车,但是事实上已成为另外一个品种,完全互联网化、AI化了,很多造车新势力过去来自互联网,这点上中国有巨大的优势,传统车厂包袱太重,他们也知道电动车是未来,但是转不过来,要做电动车就得把原来的生产线全部废掉重来一遍,成本太高。
第三,巨大的市场。巨大的市场能让企业的成本快速消化,这让那些老牌车厂迫于市场压力只能选择跟中国合作。比方说大众已经跟中国开始合资,丰田一直认为电动车技术不是最好的技术,但也开始做混动,他说不搞电动,直接搞氢燃料电池,那个更加先进,但是架不住中国的市场大,选择了电动化这条路。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就能活下来,只有那些适合市场的技术才能活下来,电动车刚好适合中国活下来了,整个世界只能跟着走。
中国的汽车出口越来越多,去年我们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要超过日本,日本每年出口大概400万辆汽车,中国今年前三季度已经出口了338.8万辆。
日本经济崛起的时候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日本汽车冲毁美国的汽车业,现在我们替代了日本的位置,日本人担心的是中国的电动车最后把他们的汽车产业也给冲毁,因为日本经济的40%要依赖汽车业。
三、产业转移不是坏事
产业转移是必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然会转移出去,不可能永远在中国,中国人收入的90%都是工资型收入,工资要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得转移出去,这个过程已经持续十几年了,是必然要发生的。
当然,美国的脱钩企图也造成了“寒蝉效应”,美国是小院高墙,很多产品其实跟国家安全关系不大,但是美国很多经销商就要求中国企业在中国外再设一个厂,以免万一,所以很多企业只好去国外办厂。
即使是这样,也未必对中国是一个坏事。日本在过去30年国内经济几乎没有增长,这不等于收入没增长,因为日本在海外有海量的投资,美国同样如此,事实上,海外至少还有半个日本、半个美国。中国现在也到了一个这样的阶段,再过20年、30年回头一看,海外还有半个中国。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走过这条路,这个转移实际上是加强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以前世界工厂只有上面这条线还有原材料这条线,然后大陆组装起来卖到欧美发达国家去,现在我们把一些中间产品卖给亚洲的发展中经济体,东盟这些国家组装好再卖到欧美去,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的产业升级,我们在做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把组装产业转移给东南亚,例如中国市场上不少服装已经是东南亚产,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弱化我们跟美国的联系,大陆的很多产品是通过这些国家再出口到美国的。
墨西哥现在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是加拿大,第三是中国。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非常多,但与此同时,墨西哥从中国的进口也在大幅度增加,中国的出口占墨西哥进口的比例增长得非常快,越南也是一样,其实最终产品又都卖到了美国。
所以我有一个猜想,在美国的进口产品中,如果把产品拆开,看每一个零配件的原产地,按照零配件原产地来计算对美国的出口,很可能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是上升的,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度可能根本没有降低,只不过是直接数据上看来是在降低,中国不再直接向美国出口了,而是绕到越南、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去出口,在世界范围重组了一遍。
四、技术脱钩美国成本更高
先来看美国的举措,首先是Keep Away,就是惩罚中国,限制中国,有实体清单,这是最常用的,后面又加了几个企业上去,现在我们国家在他的实体清单上有700多家企业及实体,一揽子出口管制,还有《瓦森纳协议》,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协议,还有投资限制等等。
另外一个叫Run Faster,美国也学中国搞产业政策,而且美国搞的特别大,比如说《芯片和科学法案》,5年之内美国投资大概1500亿(美元),芯片能拿到570亿(美元),当然,这570亿数额不大,比如,台积电到亚利桑那去设厂,能拿到的补贴大概也就几十亿美元,这其实对台积电来说不算什么,因为台积电的投资都在数百亿美元级别。
但美国用此做为一个诱饵让企业表态,即便就只拿几亿美元,美国法律政策就可以管辖该企业。
《反通胀法案》实际上是千亿级别的新能源投资法,通过这些钱来搞美国的再工业化。美国自己也知道惩罚中国是有成本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占到世界份额的40%左右,失去了中国市场,芯片企业损失很大。芯片是个高举高打的行业,需要不断的投入不断的创新才能生存,所以美国这些芯片企业,每当美国对中国制裁的时候,芯片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抱怨一通。
所以脱钩对美国来说,成本非常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长期来说,很可能是自损一千五。因此“小院高墙”的这个小院美国也不想扩大,就限制中国最高端的东西,像芯片,全面封锁高科技技术转让,禁止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缩写)。
这些措施其实作用不大,因为除非技术已经成熟禁止才有用,但是很多技术都没成熟,甚至不少都只是一个雏形,像大语言模型的很多算法都已经开源,不是秘密。中国学生不去美国学习STEM,可以去别的国家学。
禁止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为中国芯片企业服务,去年10月份这个禁令刚出的时候有用,一年过去后没什么用了,美国人不来日本人来,中国的芯片行业付的工资足够吸引日本人来就业。禁止美国企业投资中国的三个高科技行业,半导体、AI、量子技术,这个禁令没什么实质性的用途,因为这些领域中国早已去美化,一些高科技企业以前有美资在里面,政府早就告诉这些企业让美资退出,回购他们的股份,我们早都预备好了。
所以“小院高墙”政策起的作用并不大,通过对实体清单上的企业调查,1/3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像华为这样的企业,1/3通过一些措施可以规避掉,还有1/3的企业根本没影响。而且这只是实体清单上的企业有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以外的企业是没有管制的,别以为美国对于每个企业都是芯片限制,不是的。
现在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光子芯片已属于世界第一阵营,极有可能中国先突破,本来美国已经在传统芯片领域领先,中国根本没必要做这个事,转而可以集中力量做其它产业的研究,这对于全人类都有好处,但因为这个限制,我们得继续做这个事情。
五、中美不会完全脱钩
当然,美国是世界霸主,“寒蝉效应”也确实存在,禁令之后,中美之间的投资基本上断掉了,特别是美国对于中国的投资几乎清零,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也是越来越少。
但如果问未来中美两国会不会全面脱钩,或者说美国全面遏制中国,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没有迹象表明美国要全面遏制中国,全面脱钩成本太高,还有他的盟友不跟随,欧洲就是两边下注,对中国的生意没有减少,很多是回到国内办一新厂,到美国再办一新厂来分散风险。就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我们也别老抱怨,至少在中国的生意照做,也没减少。
美国的措施是愤怒的表现,愤怒中国没有按照美国模式走,美国人至少过去这30年里面,和中国接触,跟中国经贸融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相信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像美国,2010年之后中国告诉他们我们不会走你们的路,我们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我们有道路自信,美国人很失落,很愤怒。
这种愤怒就会出现一些不理性的做法,我们不要以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理性计算的结果,国际关系有时根本没有什么逻辑,特别是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都是情绪,你打我一拳我一定还你一拳。
但是好在美国官员接二连三地访问中国,也有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两国设立商业问题副部长级工作小组互相沟通,启动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注意这是交流机制,不是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制裁,中国对美国也制裁,中国手里面也有牌,两边现在慢慢对等,连制裁都对等。下一步是两国有识之士达成一个共识,明确国家间的安全界限,比如说美国的小院是不是有一个边界,是否能搞一个国家安全白名单,这些没有国家安全问题的地方大家可以放开干,让全世界的人都吃一个定心丸,否则这种“寒蝉效应”扩散的太多,对全世界都不利。
六、中国经济本身没有问题
中国的经济复苏经历了波折,GDP的增长波动非常大,其实我们疫情期间做得不错,今年以来GDP也是有上有下,投资这块相对差一些,从2021年年底以来,国内的投资增长率一直在下降,投资是一个提前量的效应,投资看的是未来,说明大家对于中国未来的确是信心不足。
消费同样起伏很大,今年第一季度比较好,第二季度比较差,第三季度又略微上来一些,8月份之后,经济复苏苗头比较好,从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来看也是一样的,PPI本来是负的,但是从年中开始下降的幅度在收窄,CPI本来已经是零甚至负了,但是最近这两个月变正,正因为有起伏,所以使得大家的信心不能筑底,特别是在股市上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就赶紧跑,这个和信心有关系。
企业利润1~4月同比下降非常多,1~8月下降的幅度在收窄,8月份同比还上升了,说明7、8月之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企业经营状况逐渐有好转,从图上也能看到降幅在收窄。
在中国要看中国的经济一定是政治、经济联动地看,光看经济面是看不懂中国经济的,一定要跟政治结合起来看,而且要问新时期“新”在哪里。
新时代要干什么,新时代要矫正改革开放这40年以来出现的问题,纠偏,没有人否定改革开放。我们是改革开放最受益的一代,但我们也要看到改革开放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要在新时代进行矫正。
中国穷人比例比美国高,所以说所谓的不忘初心之一就是要推动共同富裕。此外,要矫正过度的市场化,矫正过度金融化等。像美国金融很发达,但是没人搞实业,以前MIT的毕业生第一愿望是当GE的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现在去MIT、哈佛,所有的毕业生第一选择都是去华尔街,因为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到华尔街,起薪就是10万美元。
同时,还要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房地产规模太大,吸收的资金太多,把整个经济“绑架”,降低经济对债务的依赖,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这些都是现在要矫正的。
长期来说,把这些事都做了,而且做得恰到好处,是可以实现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增长,但是短期内肯定会有影响。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这是明显的两个例子,房地产在2021年(疫情过后一年)发展迅速,政府觉得房地产泡沫又要重启,所以下决心治理,当然这次治理有点用力过猛,造成了房地产业去年以来的负增长,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也是负增长,房地产整个行业在收缩。
地方政府债务过去40年治理过两轮,第一轮是2000年前后,把20年积累的债务一次性治理了,第二轮时间更短,基本把10年时间的债务又治理了一轮,进行债务置换。现在2023年,债务再次出现,又要置换,这次政府决定慢慢做,目前大概为1.5万亿,先是债务置换,但这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是得把上面的两轮结合起来,因为债务置换后金融机构解套了不负责任,地方政府负担了所有的责任,可问题在于我国现在还处在疫情的疤痕效应里。
下图是城投债的净融资,蓝色是去年的线,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年中,地方政府从城投债上基本上没融到资,现在明确告诉他们只能借新还旧,那积累的债务今后怎么办总得想出办法。
房地产贡献了中国整个经济的17%,地方政府的投资贡献少说也有20%,两者加起来将近40%,这两个大的部分在下降,想让中国的经济能够快速恢复起来不太可能。中国的消费其实恢复得非常好,但是整个需求上不去,瓶颈还是在大宗消费不足,当地方政府基建和老百姓买房的贡献下降,谁来搞大宗消费投资变成了核心问题。
总结一下,中国经济本身没有问题,依我的计算,中国未来一段时间潜在增长速度为5.5%左右,因为中国的储蓄量足够大,储蓄仍然占GDP的45%,其次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不慢,所以整体增速不可能太低。
新时代一系列校正措施背后有一个点,就是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不去做那些校正,很多问题越积越多,最后会形成大问题,现在把这些问题都解决,短期内经济要承压,但是比长痛要好,这其中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刚刚给大家举了两个例子,房地产要校正,地方政府债务要校正,这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问题”,这个要靠“结构性办法”来解决,甚至要靠改革来解决,这里面怎么找到平衡点是治理的艺术,相信新一届政府能够慢慢摸索到一个平衡点,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中国经济仍然能够行稳致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思享汇(ID:caijingsxh-),作者: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