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和团队暑假在广州和东莞调研,期间我们也对本地务工的流动人口展开了相关访谈,结合之前在佛山顺德、东莞的调研经验,对在城市关注的流动人口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不同维度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进行观察,我们更好地提出了如何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如何提升城市包容性等相关建议。


一、代际差异视角下的流动人口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便是不同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体现在就业观念、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城市居留意愿等各方面。具体可以根据年龄将流动人口大致划分为老一代和新生代两类。


老一代流动人口:首先在就业上来看,他们因年龄和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已有许多研究者都观察到,老年农民工构成了建筑工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是流动人口这一群体中最能吃苦的一代,有很大一部分虽然超过60岁,但仍在城市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一般会在其身体实在干不动的情况下再选择返乡。


其次,从务工动机上看,老一代流动人口外出务工目的明确,即挣钱,提升家庭收入。


第三,从消费观念上看,这一代流动人口普遍较为节省。在城市务工,对于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的要求都不高。如果所在的工厂或工地能够提供宿舍或食堂,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就在宿舍居住、在食堂吃饭。因为这样可以省钱。其工资虽然不高,但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能存下来。


第四,从城市居留意愿来看,多数一代流动人口与农村仍然保留较为深度的互动关系,且返回农村养老或居住的意愿较强烈,而想留在城市定居的意愿较弱。在这一代人的心中,城市是挣钱的地方,农村才是自己家乡。


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一代流动人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具有显著特征。


首先,从就业范围来看,新生代流动人口择业范围更广泛、更为多元化,尤其是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约车、快递员和外卖员等一批新就业群体兴起。这一代群体的择业观念与老一代相比,更加注重自由和生活体验,而那些偏体力劳动或相对枯燥的工作对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因而许多传统制造业工厂总是出现招人难、工人稳定性差等问题,笔者在东莞调研时,许多工厂的负责人都提到招工难的问题,因而该地衍生出了发达的劳务派遣市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地制造业用工困境。


第二,从生活观念上看,相比老一代流动人口,新生代流动人口对城市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和公共服务需求更为强烈。主要体现在,他们在城市务工时会更为关注本地的文化休闲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对于他们而言,城市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更是一个生活空间,他们有较为强烈的意愿去体验城市生活。这也是许多新生代流动人口难以忍受工厂体制的一个因素,因为工厂生活单调,且工作时间较长,使得他们难以有自己空间和时间去体验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第三,从消费观念上看,新生代流动人口中成家和未成家的之间存在分化。相对而言,未成家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消费计划性不强,较为随性,因而攒钱能力较弱。而成家的那部分群体,因有养家的压力,相对而言会比较节约。


第四,从城市留居意愿来看,这代群体普遍留城意愿较为强烈。当然,他们想要留在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城市接受教育。曾经有一位访谈者告诉笔者,因为小时候她自己就是留守儿童,现在自己有了小孩以后,就再也不想自己的小孩成为留守儿童,所以在她务工的历程中,一直把小孩带在身边,目前也在尽可能为小孩能上本地的小学而努力地攒积分(本地采取积分制入学政策)


其实最后限于经济实力,能够留在务工的人还是少数,但他们的规划里,也很少会选择回村。即使不能留在务工地所在的城市,也会倾向于选择在家乡的县城购买房子。由此可见,相比老一代流动人口,新生代流动人口进城的意愿普遍较为强烈。


二、经济分化视角下的流动人口


除了代际差异的视角,我们还可以从经济分化视角下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进行观察。主要以80、90后新生代流动人口群体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群体由于社会资本、个人技能、主观努力程度等因素内部存在较大差异性。职业分化是这一群体内部分化的显著体现,而职业也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因而这一群体可根据经济收入的差异划分为上层(老板等富人群体)、中上层(私营业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中间阶层(普通工薪群体)与下层。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态、对城市的需求、融入城市的意愿均存在差异。


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上层群体来说,他们因为长期努力打拼,积累了一定经济资本,有能力在城市购房买车,因而在城市中普遍生活质量较高。如L老板,早期来到东莞,一开始在一家家具厂里工作,慢慢做到经理岗,后面开始自己开厂,公司越做越大。目前已在东莞购买了商品房,购买了轿车,小孩也在本地较好的私立学校就读。


除了生活质量较高以外,他们对于城市的需求也较为多元。这部分也是城市融入意愿最为强烈的群体,会积极拓展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追求自身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较为强烈的意愿参与本地的公共事务。如笔者之前在顺德S村调研时,村内的一些较大事项都还会邀请本地的企业家共同商议,而这些老板对村庄的发展也较为关注,因为村集体的发展趋势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自身产业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部分群体,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社会交往等,都深度嵌入于城市体系之中。


对于中间阶层的流动人口群体来说,他们有相对较为稳定的工作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有较为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意愿,一方面较为努力地在城市打拼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也会较为关注城市的相关公共资源配置,尤其是教育资源。笔者在调研中,遇到多个在努力攒积分,希望能让自己的小孩进入到本地公立学校读书的案例。但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在城市买房的能力,所以这一部分群体相对上层群体而言,城市融入的能力较弱。


对于中下层和底层的流动人口群体来说,他们工作相对不稳定,经济收入较低。城市对于他们而言,主要是务工的地方。相比上面两类群体,对于城市的需求较为简单,城市融入的意愿也较低。这部分群体,他们的重心和主要的规划还是在家乡,如计划将在城市挣的钱返回家乡县城购房,或者最终返回农村定居。


由此我们看到,从经济分化视角来看流动人口群体,其内部存在较大差异。经济上的分化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群体在城市中的生活样态,还深刻影响其融入城市的能力。


这启发我们在探讨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时,不应只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考虑和政策输入,而更应当结合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来思考。也许对于许多的流动人口而言,他们来到城市,其最大的诉求是如何能在城市中获得更多收入和资源。只有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会开始考虑是否要在城市定居。因而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不是一个应然的市民化问题,而应该从流动人口主体视角考虑,看其是否有能力有意愿融入城市。一方面,为有意愿且有能力留在城市群体提供政策支持,减少其城市化的制度壁垒;另一方面也要为无法留在城市的群体保留返乡退路,保障其在进城和返乡自由选择的通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刘丽娟,编辑:二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