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TikTok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疯传,视频中多伦多大学的一群学生在校园里大声尖叫了整整一分钟。
视频的标题是:“多伦多大学的日常,尖叫1分钟”。

据了解,这是该校一项传统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尤其是在考试周。
今年,Facebook也上发布了这项活动召集令,邀请学生们聚集在Convocation Hall外,进行一分钟尖叫。

从活动详情中我们看到,有98人响应了这个活动。而且今年这场活动的组织者还有一位华裔学生。

许多网友在视频的评论区留言,好奇学生们为什么要尖叫。一位网友解释说:“这是多伦多大学的传统,是一种有趣而愚蠢且释放压力的方式。”
更多网友觉得这个活动真的很好,有人说:“建议每周都办。”甚至有人觉得应该每天一次。

据报道,上一次这样的大规模的尖叫活动是在2018年。

当时的召集帖子里说:“万圣节当天下午4点19分,在国王学院圆环集合,尖叫一分钟。就这么简单。”
当年这场活动的主办人也是一位中国留学生。

考试周太紧张,有人大病一场
不过考试周学生们的压力真的非常大,很多学生都在论坛上发帖表示焦虑,有的学生甚至压力大到严重影响健康了。
在小红书上也有超多中国留学生表示被多大的考试“掏空了”。还有网友将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成为:“战争结束。”

多伦多大学这个专属的考试中心,也频频被提及,因为很少有学校设立规模如此大的、独立的考试中心。
像下图这样的场景:

一位学生表示:“我知道这只是一次考试,但我也不想考得太差,我的压力很大,因为我已经落下了很多功课,而且我还想进入计算机科学专业,我知道这个专业非常难进。我最近还生了一场大病。”
“我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我的医生告诉我,压力正在影响我的身体健康,但同时我又无法阻止它。”

评论区很多网友安慰他说:“不要因为一次期中考试失利就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知道这很糟糕,当然也会让人很沮丧,但这并不是世界末日。”
“去年,我有一门期中考试不及格,当时我以为没救了。但我在期末考试前拼命学习,最终在该课程中得到了一个还不错的成绩。所以不用太担心,一次成绩不好也是可以挽回的。
希望这位同学也参加了尖叫活动,释放一下压力吧!当然各位留学生们也要劳逸结合啊~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star.com/news/gta/midterm-season-has-university-of-toronto-students-screaming-for-a-minute-straight-literally/article_ca7651c0-77ec-54ab-af20-ca60619d0f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