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在此前的亚运会中斩获了4枚金牌的同时也俘获了大量粉丝。空前的人气从线上延伸至线下,使王楚钦在机场遭遇了大量粉丝围堵和饭圈“代拍”。
对此,10月14日,王楚钦委托其球迷会官方账号发文,呼吁粉丝尊重其个人隐私。
这一事件再一次将“饭圈”的概念拉进了公众的视野。“饭圈”,一个在湖南卫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掀起的追星狂潮中进入公众视野的概念,在随后的近20年里从娱乐圈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圈层,并演变成为一个普遍化的文化现象。
而体育圈内的饭圈化在众多圈层中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国乒男团粉丝的空前热战,还是近期全红婵、陈芋汐粉丝之间的爱恨情仇,都从紧张而激烈的内部矛盾中向外扩张,干扰运动员的同时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合理化运行。
在每一次体育圈饭圈化浪潮的节点后,相关运动员个体都下场呼吁粉丝们更理智的表达对运动员的认可与肯定。网友和粉丝们也都“激情开麦”,就体育圈的饭圈化问题表达观点、展开讨论。
这些各种主题讨论的背后,存在核心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讨论,那就是:“体育圈到底能不能饭圈化?”“体育圈和娱乐圈的区别到底在哪?”
身份的周期性:在两种身份中流动
想要在以体育圈饭圈化为主题的各种激烈争论明晰方向,或许可以先将视角回归到体育圈这个圈层的核心主体——运动员。
而回溯国内运动员近几年的公开发声,各种劝诫粉丝保持边界的委婉表达中,都释放出了一个核心信号,那就是:“我们不是偶像”。
事实上,区别于娱乐圈内明星偶像的身份属性和定位,同样受到粉丝追捧的体育运动员则更多地以“普通人”和“运动员”为个人的身份标签。同时,他们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还表现出了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赛场,就是运动员们自我身份认知周期性转换的重要节点。在赛场上,充满激情昂扬姿态的他们尽情地展现运动员的真实姿态,热血的、沮丧的、温情的......而走下赛场,他们又和最普通的我们没有什么两样,穿戴好设备完成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和队友们围坐一团谈天说地......
“运动员”和“普通人”,是在运动员们的个体表达中,最频繁挂在嘴上的自我称呼。而与这两种称呼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里,是没有“粉丝”这一主体的。
但各种大型的体育赛事或相关活动,自然而然地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可自由进入的公共空间。在这一空间内,运动员“普通人”的身份退场,“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属性逐渐显现。
在超高的运动水平和优质的形象、讨喜的人格等多种因素的加持下,“偶像”的身份最终被粉丝主观赋予。由此,运动员和粉丝之间产生了微妙的联结。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具有完整的周期规划与安排,一个周期内的赛事变化会引起运动员身份的变化。例如花滑运动员羽生结弦,他在近几届冬奥会期间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因而冬奥会期间其粉丝群体出现了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粉丝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的情况。
周期存在高潮,也包含回落。在各种赛事落幕后,线上线下饭圈中对于运动员的狂热和追逐也会有所降温,并最终趋于平稳。就像羽生结弦元老级粉丝的淡定描述:“还好吧,每次临近冬奥都会这样,狂涨一波粉,淡定淡定。”
(羽生结弦粉丝评论)
周期的高潮更多时候是一个顶点、一个极值。在这个周期的曲线中,运动员们绝大多数时候的生活状态处于平稳的区间内。在这一区间内,他们的身份还是围绕着运动员和普通人的自我认知展开。
而粉丝们粉上的那个“偶像”,是运动员们生活中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缩影片段塑造的片面形象。在有限的物料中,粉丝们通过各种主观创造性活动对这一匮乏且单薄的形象进行修缮和补充,最终构建出想象中的“完美偶像”。
那偶像到底是什么?偶像可以是各行各业的各种人物,甚至可以是虚拟角色、卡通角色。但无论如何,他至少得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个体。同时,他也得是偶像自身清晰认识到并认可的一种身份。
但显然,在运动员自身都不认可、不接受的“偶像”身份这一情境下,截取运动员个体的部分要素,想象并构造出的片面形象,是完全与正常的偶像概念相偏离的。
圈层的结构性矛盾:不相容的逻辑
不能支持饭圈化在体育圈发展壮大的,除了运动员这一核心主体,还有体育圈这个圈层本身。
作为饭圈诞生的土壤,娱乐圈的运行逻辑满足了饭圈生成和运行的各个要素和条件。娱乐圈,实质上是由饭圈、资本、偶像明星三个主体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的市场运行闭环。
资本主导控制着整个闭环,绝大多数明星通过成熟完善的造星体系被建构、被生产。
无论是古早选秀节目“超男”“超女”,还是近几年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打造的偶像团体,再或是“披荆斩棘的哥哥”“乘风破浪的姐姐”背后的“再偶像化生产”,都是在商业利益最大化目标下开展的偶像工业生产实践。
各类偶像的出现是资本嗅到了饭圈的喜好而作出的迅速反应。娱乐圈的市场化规律,主导了新的偶像生产和旧的偶像淘汰。也就是说,得粉丝者,得市场。
市场化导向下,价值的评判标准变得随意而又残酷。“不被喜欢的”的偶像个体无法获得娱乐圈市场内流通的数据流量,由此循环往复,最终被放弃并淡出公众视野。
以消费主义为主导逻辑的娱乐圈,偶像及其生产创造的作品、周边等实则都是遵从“商品”属性,能够被粉丝接受并消费是其终极目标。而这一逻辑与体育圈现行的逻辑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
这里不禁让人疑问,两个圈层之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规则”的差异:在公平中探索可能性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关键的“变量”中寻找答案。
如果流量被认为是娱乐圈这个系统内最重要的数据变量,那么体育圈内最重要的数据变量是什么?
人们普遍的回答可能是“成绩”,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员们相应比赛成绩获得的奖牌数及其含金量。
这很现实,又很真实。当人们看某一项赛事时,电视画面对一个运动员的介绍中的主体部分是这个运动员的过往比赛数据;当我们评价一个运动员的一生时,一项项比赛的成绩最终书写了这个人的绝大部分。
成绩不仅关乎对一个运动员个体的评价,也在更高层次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更迭与传承中,个人利益始终与国家的荣辱兴衰紧密联系。体育事业能够多大的光辉,运动员能有怎样的成绩,实则在民族自信和民族精神的增强和发扬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力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尽可能地为体育发展提供充实的资源和稳定的保障。
学校、农村、社会,我们所能想象的各层级社会单位,都提供了运动员培养的土壤和空间。当克服各种挑战后获得“正式运动员”的身份后,普通人在体育这个赛道上的向上迈进成为了可能。
出生于广东边远地区多子女贫困家庭的全红婵,就是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可能性中,走出既定框架下的人生轨迹,在世界的赛场上不断刷新个体和世界的奇迹。
但如果,人们将流量、饭圈粉丝、资本等要素构建的逻辑运用在体育圈,以这样的视角看待体育圈及其主体,那么成绩这个变量的权重将让位于上述要素。
成绩是衡量运动员水平与能力最客观公正的要素。当成绩不那么重要了以后,只要有庞大而有力的粉丝群体,只要能俘获粉丝的青睐、受到资本的“赏识”,那他(她)就可以成为我们所钦佩的“冠军”。
与偶像相似的,一样被建构、被生产的“冠军”,还符合人们内心对这个身份的定义吗?
想必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是相统一的。
由此,以公平、公正为支撑而塑造的体育圈健康生态,将走向震荡和摇摆。作为各种体育赛事保持稳定秩序的前提条件,也是所有运动员的基本权利之一的公平与公平,又该如何实现呢?
在根本性矛盾之外,娱乐圈的“游戏规则”在体育圈还将扰乱这个圈层的生态平衡。
小众的、获得较少关注的、缺乏大热“偶像”的竞技体育项目将遭遇一定的“威胁”。人们对于未来更多元、更开放的体育发展景象的期待,会不会被缩减了一些想象空间?
“娱乐圈”VS“体育圈”,在截然不同的圈层逻辑之间展现了各自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运行体系。两种价值评判的标准,蕴含着我们追逐偶像的需求,也流露出我们热爱体育,认可运动员的心理动因。作为各自独立的标准,两者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但如果娱乐圈的消费主义原则、粉丝主体性地位进入体育圈,成为体育圈的运行逻辑,那人们可能就完全曲解了体育最本身的意义。
我们不否认,粉丝们对饭圈内的群体行动抱有获得自我认同、情感满足和社交互动的期待的正当性。粉丝对于体育运动员们的肯定与赞扬,也是鼓励运动员们继续向前迈进的力量之一。
但运动员们的主体性地位不应该被粉丝们所僭越。“运动员”和“普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下,偶像身份的被动赋予,这不仅给运动员们带来认知不协调的错位感,也同时创造了本不属于这个群体的种种负担。
娱乐化的基调永远无法成为体育圈的主旋律。体育圈这个以公平、公正为底座搭建起的圈层,将始终以天赋、汗水、能力等客观性要素为核心,见证每一个运动员的生涯成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