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和圩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与规模上。圩镇通常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乡镇则是一种比较小的市镇,规模介于农村和城镇之间。虽然它可能也是乡村地区的一个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但与圩镇不同的是,乡镇有着更广泛的行政管理和规划职能。


美丽圩镇的定位


2022年12月8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决定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


为何是美丽圩镇而不是美丽乡村?乡镇和圩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与规模上。圩镇通常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乡镇则是一种比较小的市镇,规模介于农村和城镇之间。虽然它可能也是乡村地区的一个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但与圩镇不同的是,乡镇有着更广泛的行政管理和规划职能。


基于新时代的背景,百千万工程对圩镇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四个定位。第一,要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要统筹抓好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让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作为县域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圩镇的城镇化的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纽带。


第二,要强化节点功能:充分发挥乡镇和圩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与纽带作用,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


第三,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四,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要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促进发展空间集约利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因此,为了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百千万工程强调要建设美丽圩镇。


传统圩镇与美丽圩镇的对比


暑假三下乡调研地为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该镇位于新兴县中南部,行政区域面积为187平方千米,2022年末总人口为6.8万人、常住人口为45820人。六祖镇下辖2个社区、29个行政村,六祖镇主要产业为分布于乡村地区的零散种植业和以国恩寺、藏佛坑、神仙谷、龙潭湖、禅域小镇为带动的旅游业。2022年常驻人口统计数为45820人,各镇本地人居多,有部分云浮市外县涌入的外来打工人口,外来人口较少。


六祖镇以创建“六祖故里  文旅名镇”为主题,以美丽圩镇整治要求“十个一”为标准,投入4523万元创建“美丽圩镇”。于2020年11月开始升级改造,于2021年4月完工,在市场秩序整治、圩镇绿化亮化美化、基础设施提升、农贸市场改造、三线管网改造等全面发力,全力开展雨污分流、农房立面改造、星级农贸市场、特色风貌示范街等建设,重点解决管线落地、雨污分流、道路改造、人车分离等突出问题。下面将从五个维度对比圩镇变化。


第一、圩镇面向人群由传统的本地人为导向,变为以本地人为主、向本地人和游客双群体提供服务。传统圩镇面向本地人为主。传统圩镇作为附近周围村落的中心集散地,便利各村村民前往赶圩,六祖镇按照传统,规定尾数为2、5、8日为圩日,圩日期间,来自附近不同村落的村民汇集镇上买卖商品,村民大都购买肉类、生活用品及农业生产用品,以缓解存储条件落后带来的生活物资的缺乏。六祖镇每逢尾数带2、5、8数字则为圩日,该数字的设定是为了与其他镇的圩日隔开。



第二、美丽圩镇专项规划中,政府结合 “六祖故里”的定位和“唐风禅意”的岭南特色风貌带创建,统一改造圩镇房屋外立面、屋檐和广告牌,全面提升圩镇路面风貌,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当地圩镇的外观与卫生环境,为游客的到来创造优美的环境条件。


在六祖镇圩镇改造后,游客群体在多渠道下了解到六祖镇圩镇,从附近的旅游景点慕名而来。在游客群体增多的情况下,圩镇由原先服务于本地人,变为服务于本地人与游客,进一步影响当地圩镇的产业结构。调研过程中,当地流动摊贩原先出售黄皮以面向本地人食用、批发给工厂作原材料为主,随着圩镇游客增多,流动摊贩出售黄皮客群扩大,相比批发给工厂用于第二产业,流动摊贩将黄皮出售给游客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也反映圩镇产业结构的微妙变化。


第三、圩镇商铺经营内容从第一产业相关经营为主到以第三产业为主。传统圩镇主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主要体现在当地农业的生产,第三产业主要为圩镇上的零售业和餐饮业。当地零售业多以农产品、务农用品和生活用品为主,面向于本地的务农需求和生活需求。餐饮业主要是满足本地人日常及赶圩时的饮食需求。


六祖镇圩镇范围在改造后,铺装沥青路3.6千米,增设人行道并铺装大理石路面30084.58平方米,便利了圩镇居民和外地游客出行,扩大了流动摊贩可以摆摊的范围,进而延伸了圩镇的范围。随着圩镇范围的扩大,圩镇上餐饮业开店数量增加,由零星几家变为56家餐饮业。


第四,圩镇老年化严重。传统圩镇中,参与赶圩的各年龄层人群结构相对均衡,年轻人、中年人的参与推进了圩镇的繁华。中层年龄是圩镇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农村的人口结构中,青年人占比大,务农生产活动中,占主要力量的青年人贸易需求旺盛,充足劳动力反映旺盛的劳动生产市场,也是圩镇能够由无到有、渐进发展的重要原因。


六祖镇青年人口外流,老年人口占比重。在雅冈社区的资料中显示,常住人口2838,户籍老年人1194,常住老年人670,常住0~6岁儿童248。反映当地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老龄化问题严重。在调研过程中,街上流动摊贩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访谈反映基本上村内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内的农田除去被征用,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在经营,或者荒废。随着青壮年人口外流,圩镇的基础设施服务、商品也以老年化需求为导向。


第五、六祖镇圩镇在美丽圩镇创建专项规划后,卫生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圩镇当地居民、村民反映圩镇卫生条件得到质的飞跃。环卫工人对圩镇环境清扫效率提高,居民环境意识有效提高,推动圩镇环境卫生改善。调研过程中,圩镇政府向圩镇商铺派发统一的垃圾箱,并安排环卫工人进行垃圾倾倒,有效减少垃圾乱丢的问题。同时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共创整洁卫生环境。


多项措施推进六祖镇圩镇卫生全面改善,促进六祖镇圩镇居住环境的优化。六祖镇道路规划修整后,随着道路拓宽,固定商铺和流动摊贩之间的依赖性减少,由于道路拓宽,流动摊贩不必将摊位摆在固定商铺门前,不需要付租费给固定商铺,但这也引起固定商铺和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部分固定商铺店主认为流动摊贩会影响营业,会赶走在其店铺门前摆摊的流动摊贩,在驱赶的过程中,会有激烈的语言冲突,由于城管执法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加剧流动摊贩和固定商铺之间的矛盾。


同时发现,相对于流动摊贩而言,固定商铺的卫生情况相对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固定商铺商品种类多、客流量大,容易产生较多的生产垃圾,清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固定商铺附近卫生较差的问题。而流动摊位因为商品种类少,单位摆摊面积小,吸引买家更需要注重摊位卫生和摆放美观,所以固定商铺的卫生比流动摊位卫生差一些。


综上所述,六祖镇圩镇在新时代美丽圩镇创建专项规划建设下,焕发着全新面貌,同时也出现新问题、新挑战。在经济方面,美丽圩镇的建设推进圩镇经济贸易的发展,利于发挥圩镇作为经济节点的散聚作用,同时新名片的打造刺激游客量的提升,推动当地旅游收入的增加。随着改造的完工,六祖镇圩镇规模扩大,经济贸易功能加强,但同时,在复杂化的贸易市场上也产生了新的经济交易问题,仍有待解决。


在环境方面,街道卫生、道路面貌得到飞跃性改善,得到民众的认可,但仍存在垃圾处理不当、流动推车弃而不用、停车位规划却不规范等问题。在人口结构方面,面对老龄化的年龄结构,提前加以预防问题的严重化,有效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圩镇节点作用何以发挥


不难发现美丽圩镇建设充分发挥了圩镇交通上的城乡枢纽节点作用、城乡经济上的贸易集散功能,同时也是社会交往的集聚点、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功能下沉接收节点。


1、圩镇是交通上的城乡枢纽节点


圩镇位于城乡之间,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系统。乡村里的居民去县城或从县城返程都需要经过圩镇。集成圩市的北边是县城,南边连接乡村,东边是旅游景区,西边是工业园区,六祖镇处于乡村、县城、旅游景区及工业园区的中心,交通路线在这里汇聚。作为城乡之间的重要节点,圩镇的地理位置令之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当地有两条交通路线,一条是里洞车公交路线,一条是龙山车公交路线,其中里洞车为长途公交,从里洞镇发车经过六祖镇开往县城。龙山车从圩镇东边的龙山度假区发车,经过圩市,开往县城。平日里人们自驾、旅游大巴车从县城下乡都会经过圩镇开往各村庄或景区。六祖镇作为圩镇在交通上联结着城乡,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


2、经济视角下的圩镇贸易集散功能


圩是在乡村内或乡村间搭建起来的市场,在乡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兴县六祖镇的集成圩位于雅冈、夏卢、上洞等自然村之间,便于村民进行买卖和物资交流,发挥着商业贸易集散功能。该功能具体来讲是“乡村—圩镇—县城”三个节点中的双向贸易集散功能以及功能的延伸。圩镇是乡村经济与城乡间经济贸易的集散点,圩镇在城乡物产交换上有着密切的经济上的联系。


圩的贸易集散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扩大,目前体现为在“乡村—圩镇—县城”三个节点中的双向集散功能以及功能的延伸。


首先是“县城→圩镇→乡村”。县城的东西批发到圩镇,圩镇再将商品卖给村民或批发给村里的小卖部和杂货店。县城集中了更多的商品批发供应,圩镇则作为一个中间平台,将县城的东西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如此不仅能满足村民对各类商品的需求,还能尽可能地扩大商品的覆盖面。


案例1:每天4点多起床,准备好肉,5、6点开始营业,中午12点左右关门。鸡在县上批发,用摩托车载10只,下午关店后补货。鸭是每天配送到店铺,日常配送5,6只。除蔬菜水果外的东西基本都是从县上批发到镇上销售。(20230713,CAY)


案例2:那些售卖油、盐、大米、米粉等的杂货铺是从县城批发再卖给乡村小卖部。(20230714,ZXJ)


案例3:弟弟的老婆在圩镇开杂货铺,从县城或其他渠道批发大米、油、盐、烟酒等,再零售或者批发给本地的饭馆。(20230715,ZSF)


其次是“乡村→圩镇→县城”。村民的山货、土特产或农产品可以拿到圩镇进行售卖,然后可能被收购到工厂或县城等其他地区进行进一步的销售或加工,且传导过程中还会伴随着一定的市场成本,导致最终价格上涨。一位摆摊阿姨告诉我们,黄皮直接卖是四块一斤,但弄成纯果卖给凉果厂是一块一斤。


最后是旅游发展导致的集散功能的延伸。除了本地居民和游客会来圩市上消费外,景区特产店的老板也会来圩市进货。有一位90后老板在集成圩附近景区的特产街开了一间特产店,她说自己一般是从凉果厂直接拿货,但也会特地来镇上找,因为可以从村民手中买到一些比较少见的山货和草药,然后再拿回自己的店铺卖给游客。可见在当地的旅游发展和游客偏好影响下,圩镇也存在“乡村→圩镇→游客/景区”的单向集散功能。


综上所述,圩镇的商业功能通过坐商(固定商铺)、行商、临商(流动摊贩)这三类商贩来体现,且其在“乡村——圩镇——县城”三个节点中充当了双向的交易中心,承担着提供货源的重要作用,并在旅游的影响下有一定程度的功能延伸。总之,圩镇在乡村经济中发挥着资源集散与转化的作用。



3、社会交往集聚点


圩镇作为熟人—非熟人社区边界,形成了乡村与城市的过渡区,密切了乡村圩镇的熟人关系,也为乡村居民拓展新的交际圈提供了可能。圩市面向本地人,很少有外地人进入。在商贩间,熟人帮扶也比较常见,像是偶尔帮忙照看店铺,提供店铺资源共享等可以体现。而以圩市为中心的圩镇则是乡村熟人的集聚点,摊贩间、买卖双方进行日常交流,达成社会交往。



4、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功能下沉接收节点


圩镇“联城带村”节点作用的发挥,依赖其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主要服务对象为城市居民及少数因乡村功能无法满足而向城市寻求帮助的乡村居民。圩镇提供着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道路、污水垃圾处理、休闲娱乐设施等。在医疗、商超、教育等方面也基本满足乡镇人民生活需要。


城市与乡镇两个级别,发挥着对应的功能,不追求水平相等,但应尽可能将差距缩小,而美丽圩镇的建设正恰恰反映乡镇的人居环境向城市靠拢。圩镇在公共服务功能上联结着乡村与城市,为乡村提供充足资源同时也接收着城市下沉的资源向上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周明,编辑:爱唱歌的懒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