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8日,一架搭载获释美国公民的飞机离开伊朗首都德黑兰,标志着美国与伊朗关系中一个罕见的亮点。
据新华社、《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报道,就在美伊18日在卡塔尔国际机场交换在押人员前,总额约60亿美元的伊朗资金也已在解冻后转账至卡塔尔境内银行的伊方账户。不过,就在美伊执行换囚和资产解冻协议的当口,美国再次挥舞制裁大棒,宣布对伊朗情报部和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施加最新制裁。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一手换囚、一手制裁,体现出美国政策的矛盾性——既希望通过换囚在国内政治中得分,又不愿实质性改变与伊朗的关系。
美伊完成换囚
自8月达成换囚与资产解冻协议以来,美伊18日终于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当天稍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名被关押在美国监狱中的伊朗公民将获释。5名被关押在伊朗的美国囚犯也将被释放。随后,据伊朗方面消息,两国换囚行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国际机场进行。
在双方换囚之前,更受外界关注的是,一笔60亿美元的伊朗资金已在当天悄悄到账。
伊朗中央银行行长礼萨·法尔津18日证实,总额约60亿美元的伊朗资金已在解冻后,转账至卡塔尔境内银行的伊方账户。
虽然美国国内有人将此视为伊朗方面的“胜利”,但其实,这笔资金本就属于伊朗。
据悉,被冻结资金为韩国购买伊朗石油的应付款项,但在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协议并对伊朗施加多轮制裁后,韩国2019年将资金冻结。
伊朗央行原本在韩国账户的资金约为70亿美元,由于汇率波动、没有计息等原因,这笔资金在过去数年内已缩水至60亿美元。
对于这笔能解燃眉之急的资金,美国方面称,伊朗资金即便完成转账,也仅限于购买人道物资。但伊朗方面则表示,伊朗的钱花在哪,由伊朗说了算。
伊朗总统莱希近日强调,伊朗完全有权管理最近被解冻的资金,决定该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是伊朗的事情,这笔钱将被用于“我们需要的任何地方”。
历史上,美国与伊朗历史上曾多次换囚。最近一次大规模换囚是在2016年、即伊核协议达成后。伊朗当时释放了此前扣押的4名美国人,据称奥巴马政府在当天向伊朗运送了4亿美元的现金。
协议因何促成?
2016年,美伊换囚的背景是伊朗同意限制核项目,换取美方解除制裁。这一次,协议的顺利推进背后又有哪些促成因素?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德刚认为,此次美伊达成换囚协议,解冻60亿美元伊朗资金,体现出双方在人道主义领域的合作和妥协,但根本原因仍是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需要。
孙德刚分析称,伊朗方面急需获得本就应得的60亿美元解冻资金,改善国内经济。美国则将于明年迎来大选,现任总统拜登需要在大选前获得人道主义层面上的加分。
此外,随着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美国想要团结以色列、沙特等盟友组建“反伊朗战线”的企图已经分崩离析,因此不得不在换囚问题上做出一些妥协。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则认为,美伊换囚协议的背后,地区形势调整与美国对中东政策变化是两大关键因素。
李伟建表示,美国过去的中东政策是以伊朗为抓手,将其塑造成地区威胁,以拉拢阿拉伯国家并推动其与以色列建交,这在前总统特朗普时期达到顶峰。拜登上台初期,曾明确提出要重返伊核协议,但顾及国内政治和俄乌冲突等因素,相关议题被搁置。
不过,近年来,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在中方斡旋下,沙特与伊朗今年4月恢复外交关系,进一步带动中东“和解潮”。
“沙特与伊朗握手言和,将美国的计划全盘打乱,促使美国做出改变。”李伟建说,地区国家不愿再与伊朗保持对峙,而是希望缓和地区形势,将重心转向国内发展和地区合作。这也让美国过去挑动地缘博弈、制造安全麻烦的做法不再受欢迎。
近期,拜登政府也在跟随形势变化调整中东政策,试图通过国际合作计划拉拢地区盟友。“在此背景下,伊朗问题已成为绕不开的一道坎。” 李伟建指出,随着美国大选即将到来,急于有所进展的拜登政府也不得不稍稍做出姿态,缓和与伊朗关系。
对于伊朗而言,李伟建表示,制裁的“钥匙”在美国手中,如果美国愿意解除部分制裁,伊朗自然乐见其成,但这只涉及现实利益问题,并不意味着双方关系的大幅改善。
一手换囚、一手制裁
美伊顺利推进换囚协议后,有声音认为美国正向伊朗“妥协”。但随后,美方却再次释放出复杂信号。
就在美伊执行换囚和资产解冻协议的当口,拜登18日在发表声明确认美国公民获释同时,再次宣布对伊朗施加制裁。
拜登称,美国将对伊朗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及伊朗情报部实施制裁,理由是相关个人和机构参与“错误关押”美国公民。他还说:“我们将继续让伊朗为其在该地区的挑衅行为付出代价。”
据伊朗方面15日消息,美国财政部也宣布将伊朗法尔斯通讯社、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伊朗PressTV增加到制裁名单。
对于美方一手换囚、一手制裁,伊方则称美政府已“制裁成瘾”。
卡纳尼就在18日谴责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单边制裁,称美国对伊朗国家和人民犯下无数罪行,却罔顾人权、制裁成瘾,体现出美国政府的虚伪和双标。
对于美国一手换囚、一手制裁的操作,孙德刚认为,这体现出拜登政府政策的矛盾性。美方既希望通过换囚在国内政治中得分,又不愿实质性改变与伊朗的关系,减少对伊朗的打压和制裁。
同样,伊朗在捍卫核问题和战略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也没有放弃既定政策。“从这一角度而言,美国与伊朗关系的改善仍有很大限制,此次换囚也仅是一次技术性让步。”孙德刚说。
李伟建则认为,拜登政府“走一步退两步”,体现出对美国国内情绪的顾虑,担心步子迈得太快会引发国内反伊朗势力的反弹,甚至在大选中失去美国犹太人的选票。不过,李伟建也指出,虽然美方有意安抚国内,但其对伊朗的60亿美元资金解冻是实质性的,对艾哈迈迪-内贾德和伊朗情报部的制裁却是象征性的。
和解空间有限
近年来,美伊关系持续紧张,但在双方顺利完成换囚后,外界纷纷猜测:伊核谈判是否可能被重新注入活力?美伊这对宿敌的关系又会否出现转圜?
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21年4月起,伊核协议相关方在维也纳举行多轮会谈,讨论美伊恢复履约问题,但由于分歧较大,谈判未取得明显进展。
针对伊核问题的最新进展,伊朗方面多次表示将坚持通过外交和谈判的道路,继续与相关各方磋商,以实现重振伊核协议。
美国方面则不置可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表示,释放囚犯“并不代表两国关系中有其他任何安排”,核问题“处于不同的轨道”。
“在伊朗核问题上,美伊双方短期内看不到和解的可能性。”孙德刚认为,美国出于国内政治考虑,不愿重返伊核协议。伊朗国内则由保守派势力占据上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能力和意志极强。在美国不取消制裁的情况下,伊朗莱希政府预计不会在核问题上让步。
对于美伊紧张关系会否改善,分析人士也认为,双方结构性矛盾未解,美伊关系的未来仍有不少制约因素。
李伟建表示,由于美伊各有所需,双方关系正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不排除拜登政府可能会配合国内大选节奏,在关键节点做一些“大动作”。伊朗则乐见美国释放出缓和信号,继续争取解除美国施加的制裁。
不过,未来美伊关系仍有不少阻力。除国内因素外,以色列也是美伊关系改善的一大障碍。随着沙特与伊朗关系改善,美国或难以通过拉拢沙特来做以色列方面的工作。
“未来,美伊关系或将小步试探性前行,根据外界和国内的政治反应‘边走边看’甚至‘不走先看’。”李伟建说。
孙德刚表示,美伊关系的总体原则是“斗而不破”,双方较有默契的一点是,不愿看到军事冲突。但双方的对抗关系预计仍将延续,在接下来美伊领导人都将出席的联合国大会上,恐怕也难以看到关系改善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