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莫迪政府准备把印度的国名更改为“婆罗多”(Bhārat)这件事儿大家应该都听说了,不过似乎大多数人都没把这事儿太当回事儿——不就改个名字嘛!换汤不换药……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这个名字没改成倒也算了;要是真的改成了,其意义以及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这将意味着印度在“二次分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我的观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 印度在现阶段想要改革和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国族构建和中央集权,但集权会动摇印度民主联邦制立国的根基,可能导致联邦的瓦解;


2. 莫迪政府把中国视为“敌人”的目的,除了给反华集团递送“投名状”之外,也是在通过人为制造对立和威胁,骗取印度内部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我们要是对印度表示出敌意,只会正中其下怀,帮助其加速国族构建;


3. 然而由于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性,目前印度政府利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来构建国族认同的做法如同饮鸩止渴,会导致印度的撕裂。


现在回过头看,我对印度国族构建的大部分论断都说中了,其中不少情况的发展,甚至比我的预期更加迅速——这主要是因为莫迪政府近两年来急于求成昏招频出,而改名字正是加速印度分裂的最新昏招。


改个名字怎么会扯到国家分裂呢?首先,大家得明白,以印人党为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嚷嚷着要把“印度”改成“婆罗多”并不是件新鲜事儿,而是涉及到印人党长期以来“去殖民化”的大战略。


众所周知,现代印度其实是英国人整合起来的一块殖民地,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印度这个国家。至于“印度”这一名称则源自于梵语Sindhu(सिन्धु),是一个印度河流域的地理概念,对应的是现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


无论波斯人、罗马人还是我们中国人,最早都是通过印度河流域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使得世界各地人民从一开始就用Sindhu及其相关变音词、衍生词称呼整个印度次大陆——比如中国在汉代曾将印度称为“身毒”,而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人则用India指代印度河以外的次大陆其他地区。


同时,由于印度次大陆这个地方的人自古不修史书,对地方进行命名的话语权自然就落到了外人手里。我们现在对印度历史的研究只能通过其他周边国家编写的史料,而所有这些史料中称呼印度次大陆所用的词汇,无一例外都是基于Sindhu的变音词、衍生词。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世界观中,印度河流域是已知世界的东疆


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对此当然觉得很不爽——我们自己的国家却是由外国人命名的,这怎么行!?印度次大陆上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缺乏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一历史事实,显然会影响印度这个国家的合法性,于是“婆罗多”这个概念就被挖了出来。


“婆罗多”之所以容易被接受,是因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传奇国王就叫婆罗多(Bharata),他的婆罗多王国(Bharatam)在印度家喻户晓。并且,“婆罗多”这个名字还能够追溯到吠陀经典——《梨俱吠陀》中的婆罗多是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古老部落;《毗湿奴往世书》则写道:“位于大海以北、雪山以南的国家称为婆罗多;那里居住着婆罗多的后裔”("उत्तरं यत्समुद्रस्य हिमाद्रेश्चैव दक्षिणम् ।  वर्षं तद् भारतं नाम भारती यत्र संततिः ।।")


据后代史学家研究考证,婆罗多最早可能是恒河流域西部的一个原始部落的名字,而这个词的词源来自于印度教火神阿耆尼(Agni)的派生词……


因此在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看来,“婆罗多”显然比“印度”更适合作为国名。一来“印度”一词最初指代的印度河流域信德地区,如今在仇敌巴基斯坦控制中,甚至都不是印度领土;二来India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是个“殖民色彩浓厚”的词汇,当然比不上梵语出身的Bharat“政治正确”。


印人党一直把“去殖民化”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话说印度许多城市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印度当地语言的拼读,另一个是莫卧儿时期或殖民时期的拼读——比方说孟买叫Mumbai也叫Bombay,加尔各答叫Kolkata也叫Calcutta,金奈叫Chennai也叫Madras——殖民时代的拼读如今基本都已被印度官方摒弃,去年莫迪政府还把德里每年用来阅兵的“国王大道”(Rajpath,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改名为了“责任大道”(Kartavya Path),类似的事例在整个印度不胜枚举,目的是为了试图抹掉曾经被穆斯林和英国人统治的历史。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去殖民化”说白了是在掩耳盗铃,反映出了印度人骨子里的自卑感。现代印度本身就是西方殖民的产物,没有殖民历史就不会有印度这个国家,假如真要“去殖民化”那就应该索性把印度联邦解散了,回到从前邦国林立的散装状态。


然而印度人的天性就是爱胡闹、爱掩耳盗铃,民族主义者觉得只要把“印度”这个名字抹掉就能假装没有被殖民过。曾经早有人提出过申请要把印度的国名改成“婆罗多”,但这个申请被高院驳回了,理由也很简单——印度宪法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得很清楚了——“INDIA, that is Bharat,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印度,即婆罗多,应当是一个联邦)——印度就是婆罗多,婆罗多就是印度,没必要脱裤子放屁改名字。


而莫迪这次突然如此正式地把改名字的事情又一次提上日程,自然是事出有因。


▲印度宪法第一部分第一条


就在不久前的7月18号,印度的27个政党在国大党领导下成立了一个“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首字母缩写刚好就是INDIA。INDIA是一个党派政治联盟,其首要目标是在2024年的印度大选中推翻印人党的独裁专制。


INDIA这个缩写虽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却实实在在地恶心到了莫迪——打着“印度”的旗号来反对现任印度总理,你说这损不损?莫迪被这么一恶心,立马决定要跟这帮“反贼”划清界限——既然你们要叫“印度”,那我就叫“婆罗多”。


说起来,这个名为INDIA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正是莫迪一手促成的。今年早些时候我写过一篇《从拉胡尔·甘地诽谤案看印度的制度性矛盾》,讲了莫迪政府对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进行政治迫害的始末,我当时便断言这件事将成为“莫迪政府和印人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果不其然,由于莫迪政府的权力并没有大到能够一手遮天引发“寒蝉效应”,因此这一事件一出来,立刻引发了印度其他政党的同仇敌忾抱团取暖,反对党联盟应运而生。


但我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反对党的结盟绝非偶然,对拉胡尔·甘地的政治迫害只是加速了其进度——莫迪政府这几年一直都在加紧集权,试图将“强地方弱中央”的格局改变为“强中央弱地方”,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原有的权力分配,因此在其党内及盟友间引发了巨大争议;再加上印人党这些年的快速扩张,新老势力之间相互倾轧……可以说,印人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已经到了历史上最为白热化的时期。


权力斗争这种事情,全世界都差不多。大部分政客并没啥政治理想,只是把从政当做了一门生意——权力的再分配,说白了就是利益的再分配——你居然要动我的蛋糕?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这两年隔三差五就听说有印人党的成员和盟友叛变到国大党阵营,其中甚至包括意识形态比印人党更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湿婆军(Shiv Sena)


湿婆军是印度地方政党中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存在,这伙人最早是孟买的黑社会组织,经常参与对穆斯林的仇杀,后来摇身一变,洗白成了当地势力庞大的极右政党,控制了整个印度最富裕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湿婆军在2022年遭遇了一场叛乱危机,其分歧正是在于到底要不要继续跟着印人党混,这场叛乱最后导致了湿婆军分裂成了两派。湿婆军的重要领导人乌达夫·萨克雷(Uddhav Balasaheb Thackeray)带着自己的追随者选择跟国大党联盟,如今成为了“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的得力干将。


湿婆军会跟国大党结盟让我大跌眼镜——如果说印人党是“瓦哈比”,那么湿婆军就是“塔利班”,这俩极端民族主义政党蛇鼠一窝不奇怪;但“塔利班”突然洗心革面决定要拥抱世俗主义,跟“瓦哈比”的敌人走到一起,那就十分魔幻了。


可见“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相当的名至实归,这个反对派联盟属于标准的“大帐篷”党派联盟,什么样意识形态的政党都有——有像湿婆军这样极右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也有印度穆斯林联盟(Indian Union Muslim League),甚至还包括了三支印度共产党的派系……你可以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但这恰恰能够看出如今莫迪在印度已经众叛亲离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这些党派显然不是为了共同政治理念走到一起的,他们联合起来的目的只有一个——


讨伐莫迪!不惜一切代价把莫迪拉下台。


是不是感觉这一幕似曾相识?2019年的美国大选不正是类似的戏码吗?——只要能把川普拉下台,谁当总统都无所谓了。


我太太最近经常言之凿凿地跟我说,2024年的大选莫迪一定会败选!我说印度最近的经济发展不是还可以嘛?她说那都是莫迪控制的舆论媒体散布的假象、假数据,真正的印度经济形势非常糟,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我对下届印度大选的看法是这样的——从形势看,目前莫迪的赢面还是很大的;从趋势看,反对他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接下去几个月还可能存在许多变数,假如选情不利,莫迪政府为了扭转局势很可能会有一些出格的举动,激化地缘政治的外部矛盾,以转移国内矛盾。


2019年大选他就是这么干的,当时莫迪借口克什米尔的预备警察部队遭到炸弹恐袭,对巴基斯坦进行了越境打击,由此人望大增。然而最近有政府知情人士站出来爆料称,莫迪其实在恐袭发生之前就已得到相关情报,但他故意不作为,牺牲了预备警察部队人员,以煽动民众对巴基斯坦的仇恨、获得出击的借口。


彼时印度的外部矛盾主要在于印巴关系,经过这几年的民粹政治,中国已经被塑造成了印度新的“敌人”。届时莫迪政府会不会为了保选票将矛盾转移到印中关系,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下一届大选哪方胜选,印度的撕裂都已成定局——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便没法儿再关上,这是玩弄民粹政治的必然结果。


那么改国名对印度的分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接下去我把这里面的逻辑讲一下。


大家千万不要低估名字的力量,名字是族群认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活在不同的“名字”下,往往会构建出不同的自我族群认同。将“印度”改名“婆罗多”这一做法,无论是为了去殖民化还是为了回应反对党联盟,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划清界限”——与历史划清界限,也与不同意识形态划清界限。然而不要忘记,“划清界限”也可以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划清界限这种事情,有时只是人们短视的自作聪明,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而让自己失去了转圜的余地。再试想一下,眼下印度的撕裂还是比较抽象的,只是基于权力的斗争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假如莫迪政府真的成功将“印度”改名成了“婆罗多”,则势必令这种撕裂“具象化”“实体化”——莫迪的支持者团结在“婆罗多”的旗帜下,而反对派则团结在“INDIA”的旗帜下,从此进入两个“印度”的时代,印度二次分裂也将由此进入倒计时。


我绝非危言耸听,须知,“巴基斯坦”(PAKISTAN)在一开始也只不过是个将旁遮普(Punjab)、阿富汗(Afghan)、克什米尔(Kashmir)、信德(Sindh)、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这几个地名缩写串联起来的名字而已,后来正是在这个名字的指引下,促成了印度的第一次分裂。


据说印度政府会在9月18号到22号的特别会议上就改名问题提出决议,尽管可能性不大,但我由衷希望莫迪老仙能够成功将印度国名改为“婆罗多”,与殖民色彩的“印度”划清界限,也与反对派的“INDIA”划清界限,从而为印度的第二次分裂奠定下稳固的基石。


我相信,在印人党的不懈努力下,两个“印度”,指日可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随水文存 (ID:ssmoshes),作者: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