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内产业的每一次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到镇域内人民的生存资料如何获得,也正是因为镇域本身的特征,如较大的土地优势,发展形态不规则等等,才使得辖区内的人民在每次产业转型过程中都能够通过参与到非正规经济的模式中来实现资源积累模式的转变,非正规经济的大空间和高弹性为镇域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有效避免了转型发展和稳定运行之间的断裂。


产业总览


Y镇产业发展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经历了由农业剩余价值哺育工业到工业为主的发展路径,由粗放型的工业模式逐渐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转变;同时顺应环保政策的实施,也开始将产业发展定位由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新科技产业转型,总体来看,Y镇的产业发展目前重点放在第二与第三产业上,且二产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同时开始朝着产业高效融合的方向发展,比如更多地将文化和艺术元素融入到第二产业等。


Y镇在1979年之前是博罗县的农业重镇,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1.5亩,承担起B县的粮食征收重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进程加速,镇域内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改革开放以后,Y镇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为突破口,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发展对外加工业;


至1990年,初步形成电子、染织、服装、毛织、塑料、玩具、五金、建材、木器制品等行业的工业生产体系,三产比重由1979年的98.3∶0.1∶1.6转变为1999年的14.8∶77.9∶7.93,在20年间实现农业镇到工业镇的转变;


21世纪,实行“外向带动,工业立镇”的发展战略,2005年到2016年,镇域工业实现新飞跃,企业数量由750家增长到1216家,增幅62.13%;2016年,共有制衣及辅料、印染、绣花等服装生产及配套企业近千家,销往全国各地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衣业发展模式


Y镇在过去三四十年内以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发展模式,其中最大规模且最具代表性的是制衣业,Y镇制衣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代人的参与。


(一)发展历程


第一代制衣业是改革开放后,由于Y镇距离香港较近,部分本地人想要外出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选择到香港去,当时香港的制造业技术先进,所以在港学习技术之后回到家乡投资办厂,开始了第一批的服装制造业。


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时代的结束,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剩余,且当时的制衣业模式主要是“三来一补”型,不需要自主创新以及多元渠道拓展,所以门槛较低,至此,制衣行业吸引了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到工业,由农民转为工人。


第二代制衣业的兴起是由于制衣行业在Y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很多落后的地区的外地人口纷纷来到Y镇打工,投入到制衣业当中,Y镇产业兴起主要是港商的投资,所以不存在排外情况,对外地人口很友好。


此外,Y镇为了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增加税收,对开办中小企业实行优惠政策,诸如前三年免除税收等;在工厂打工学习到一定的技术和有了积累之后,部分工人选择自己开办企业,至此形成了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制衣企业,在鼎盛时,Y镇的制衣企业达到上千家。


第三代即目前仍然在制衣行业坚持的企业,经过越来越规范的环保及经营政策,一些小型企业难以承担起较大的环保支出,所以选择关停;此外,随着机械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在订单总量没有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劳动力会变少,且服装的出货周期较短,很多小型企业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继而被淘汰。


在第二代时很多企业老板投资建厂房,到第三代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家庭资本,并且子女不愿意继承制衣这种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了稳定保本,转而选择最为保守的地租经济,即厂房出租。


目前仍存在的第三代制衣企业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大型企业,第二类是微型的家庭小作坊,原本中间的中小型企业以不复存在。


(二)制衣业现状


大型企业少,小作坊多且分散。因为环保政策的实行,部分企业无法承担较大额的配套设施支出;城市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人力、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利润越来越低,所以形成了大型企业很少,微型家庭作坊多的局面。且大型企业主要是做印花和成衣加工,微型家庭作坊则主要以车缝为主。


代加工为主,客户较稳定。由于Y镇的制衣业从开始就是“三来一补”的被动型的代加工制造业,并且当地人民从这一发展模式中获取了较大的利润,在创造了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形成了路径依赖,削弱了企业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导致目前Y镇的制衣业仍然是被动地等待,大型企业等待大客户(以纯、UR等)派单,家庭作坊等待大企业分单过来,所以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来说,客户都较为稳定和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


(三)制衣业困境


产业链不完整,订单受到限制。Y镇的制衣业主要以代加工为主,产业呈现碎片化特征,因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技术难度、技术要求不高,开设工厂成本低,运营难度小,所以各类工厂林立,工厂间未形成合力,各自都只是加工链条上的一环,纵横都不是最优,横向没有形成合力,将规模扩大,纵向没有形成链条将本地企业串联起来形成完整产业链。


集群效应减弱,品牌意识不强。Y镇工厂主要作为港资、外资企业的加工厂,港资、外资已经有成熟品牌,对工厂的要求和定位是中低端的加工业,只需重复性的简单体力劳动即可,无需在品牌上拓展和创新。


电商孕育较难,人才吸力不足。电商平台是目前较为主要的销售平台,Y镇政府曾尝试打造过电商平台,但是未能实现有效落地;Y镇制衣行业协会也有想法创建沙漏型的电子服务平台,目的是将Y镇零散制衣企业联系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派单,效仿“希音”模式,但是在平台孕育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如镇域对人才的吸力不足、难以拉到合适投资等。


产业转型路径


Y镇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两条路径,首先是产业发展模式由自主经营向地租经济转型,其次是产业类型由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


自主发展型向地租经济转型。首先地租经济的成本是一次性的或家族传承的,在创办企业时投资建厂房,就具有了很大的土地优势;且地租经济管理方式比较传统,不需要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入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性要求不高;所以当地由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地租经济的通路是非常顺畅的。


此外,能够实现本地自主办厂向地租经济的转型与当地产业发展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且政府通过统筹土地,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了工业端,将农业用地进行集体征用、拍卖、开发,转变土地性质,兴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些都为Y镇的以地租经济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型转型。由于Y镇以地租经济为主要的产业转型发展方向,所以在政府的用地规划下,连片平整的土地被用来出租,吸引深圳、东莞等企业来到Y镇投资建厂,相较于莞深较高的地价、有限的土地、对企业的高要求和高人力成本等,Y镇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对这些诸如欣旺达的电子产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大型企业本就有稳定的客源和成熟的配套体系,所以整体搬迁于企业自身而言是降低成本,于Y镇而言,能够得到更多的税收,解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


Y镇的产业转型随着国家工农业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包括由农业大镇向工业大镇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型的转变,造成Y镇产业转型的因素包括内外两部分。


首先是外部因素,从国家政策上看,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农业负担减小,家庭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包括九十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都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建设和发展,珠三角地区积累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劳动力、资金等资源,Y镇也不例外。


其次是内部因素,制衣业无疑是Y镇产业能够实现顺利转型的基础。正是由于第一间港资制衣厂在Y镇成立,带来了现代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模等等,Y镇才能逐步走向工业大镇,也才会孕育出多种类型的制衣企业,建设各种规模的厂房,为当地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而后在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时,能够将地租经济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顺利实现更高阶段的转型。


非正规经济的生存空间


虽然Y镇的产业正在经历持续的转型发展,包括建设大块工业园区、打造三产融合的文化商业街区、拓展经济农作物展销渠道等这些规模化的、体系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实际情况是Y镇内部仍然存在着很大部分的非正规经济样态,并且这些非正规经济模式呈现出勃勃生机,对整个Y镇的工业产值做出很大贡献。


(一)非正规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非正规经济在镇域乃至县域的存在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如果将一个镇域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有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使整个系统运转良好。


正规经济的补充。正规经济表现出高效、规范和集中的特征,也正是因为镇域本身的特点,其人口的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所以能进入正规经济体制内的人数有限,进而正规经济对镇域人口的容纳力有限,镇域经济发展不如更高一层的区域,所以对人才的吸力也较小。


虽然Y镇的外来人口要比本地人口多,但能够吸纳这大部分的外来人口的并不是正规经济,因为正规经济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而从外地来到镇域的人素质普遍不高,所以能够容纳本地和外来低素质人口的更多是非正规经济,即灵活就业方式。


以制衣业为例,虽然Y镇因为各种原因关停了很多中小型制衣厂,但是除留下的大规模企业外,还存在着非常多零散的家庭式作坊。Y镇的家庭小作坊的运转主要是靠大企业派单过来,服装的订单数量分淡旺季,在旺季时,大企业自身无法在较短的交货周期内完成服装加工,就将部分订单外发给零散的家庭小作坊,保证交货时间,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非正规的家庭作坊是正规经济的外部补充。


解决就业。非正规经济存在的另外一个必要因素是由于其灵活性,能够解决镇域内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诸如一些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在闲暇时间能够赚取自己的一份收入;至少只需要一台缝纫机和一个人,就可以承担起一个小作坊的运行,且一个已婚妇女完全可以通过这类型的非正规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独立,并且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老板送货上门,我是不缺货做的,刚刚下了一两万件的单,这批做完又会有下一批单进来,缝一条线一毛,一件四毛,一个月最少赚10000,我做这个不固定时间的,因为要接送小孩,一天跑几趟,还要煮饭,安排小孩吃饭。”(20230519YZ)此外,一些无法被城市吸纳的劳动力,在退回镇域之后能够靠零散的就业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二)非正规经济的生存空间


在产业转型后,非正规经济仍然具有其生存的空间,并且这一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非正规经济自身的特性,其生产数量弹性较大,带来的生存空间弹性变大,进而整个镇域内的经济发展空间弹性也会变得更大,实现镇域经济的波动式增长;此外,非正规经济也存在着不规范和不规则的特征,譬如造成一些小范围的水污染、镇域风貌欠佳等,但是整个社会为其分摊了这些劣势带来的成本问题,从而使得整个镇域发展态势良好。


非正规经济存在空间大。就现实情况而言,非正规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与其数量成正比,虽然其处于正规经济系统外围,甚至是处于边缘地带,但非正规经济的存在是被社会所默许的,原因就是分散的非正规经济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了保护网。


生存弹性大。因为非正规经济自身所具有的灵活性高、规模小、投入成本低和风险低等特性,致使其能够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到很大比重,参与非正规经济的经营者只需要较低的门槛就可以获得即时的收益。


非正规经济依附于较少量的正规经济而存在,在正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时能够分得一杯羹,有助于其正向成长;在正规经济发展态势低迷时,非正规经济经营及参与者则可以较快地从正规经济的依附地位中抽身出来,转而较为顺利地投身其他行业,来获得自身的资源积累,也通过各种工作形式,维持整个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这就是非正规经济的弹性空间所在,也正是因为非正规经济的多点状开花,才不至于在整个经济体遭遇风险时满盘皆输。


社会成本分摊。非正规经济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优势外,也同时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和劣势,其中不规范就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以制衣业为例,制衣的部分环节如印染等会造成直接的水污染,微型家庭作坊无力承担环保费用,而较大规模的企业在配套齐全环保设备之后,无疑使得生产更加安全和规范,但与之相应的环保支出也更多,也更成为环保部门检查的对象,而没有登记在册的微型家庭作坊,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环保的支出,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那这项成本则变成由大型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分摊承担。


此外,登记在册的大型企业面临的另外一项大头支出是税收,而微型家庭作坊由于不正规,没有完全合规的程序和手续,利润多少以加工数量多少为准,所以即使收入达到了交税标准,也由于其非正规性少交了一部分税收,这时,大企业和整个社会也为其分摊了这一社会成本。所以正是因为有正规经济和整个经济系统的有序运行为非正规经济的运营分摊社会成本,其才能够在镇域内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三)非正规经济的未来


非正规经济除传统上所理解的家庭作坊和地摊经济等,现在更多的表现为一些自媒体、个人零售电商等,这种更加直接、灵活和具有弹性的经济模式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是构成我们今天经济环境良好的必要模式,所以无论是在镇域、县域或是市区,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非正规经济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


非正规经济多类型发展。非正规经济在近年来受到很多的关注和重视。除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中低端制造业附属的微型家庭作坊外,出现的两种非正规经济类型势头正热。


一种是地摊经济,也许是因为时代发展太快,每个人都身陷于忙碌的工作和疲惫的身躯中,城市中的烟火气成了很多在外打拼年轻人的向往,出门旅游时大家也总是会去寻找当地特色的美食,在这时,地摊和夜市就成为大家的选择和去处,也有很多年轻人厌倦了循规蹈矩的办公室工作,反而选择一种自由和随意的生活,转而去摆地摊售卖各种类型的产品。


第二类是近些年兴起的电商,各种类型的网络销售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除耳熟能详的大型平台外,还有以微信朋友圈为平台的非正规销售,微信朋友圈里的人就是自己的关系网络和客户,如有想要售卖的产品则直接在朋友圈里进行销售,完全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这些非正规经济的模式都为满足个人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未来还会生长出更多类型的非正规经济模式。


非正规经济无需必然以转向正规经济为目标。非正规经济有着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模式,其存在本来就是为正规经济做补充,或是受到正规经济的辐射作用来发展自身,其经营者的目标和理想并没有非常远大,只是想要能够照顾家庭顺带赚取一定生活费,如果转而进入正规经济后,反而丧失了其原本所追求的灵活及自由等,则是过犹不及了;虽然非正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合规性,但是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镇域内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镇域本身就不比大城市,存在着非常大的不规则性,如果要求镇域内全部都是规则化的正规经济,那绝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无法实现就业,民生问题会凸显。在城市内的非正规经济体量较少,更多存在的是体量虽小但接受统一化和规则化管理的正规经济,所以不同地区经济类型的发展模式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其各类基础设施相配套。


就镇域而言,非正规经济的存在或大量存在是必然的,不必强求其都在某个时间节点转变为正规经济,除非在未来的某一天,镇域的现代化程度像城市一样高,各项配套都跟得上,也许就需要更多的正规经济,那大量的非正规经济体就转到村一级。


非正规经济的发展需要更规范的管理和更多的权益保障。虽然说非正规经济无需必然向正规经济转变,但是其目前表现出来的问题仍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首先在镇域内的非正规经济经营者是没有被政府统计在册的,这样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经营者在钻一些政策空子时不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和监管,环境卫生就是很大的一项,二是经营者自身的权益受损后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回馈。


所以对镇域内的非正规经济经营者,应该得到统一化的名录管理,既保持其存在的非正规性和灵活性,也要保证其不违背政策和法律;其次非正规经济经营者由于不被登记在册,无需交税,经营者也没有给工作人员购买基本社会保险,非常不利于权益保护,所以或许要对这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情况多加关注,保障工人权益,继而降低社会成本,实现向好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赵颖(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编辑:卷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