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理 (ID:principia1687),作者:不二北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太阳风是由被称为等离子体的带电粒子组成的。这些带电的等离子体不断地从太阳流出,以极高的速度在行星际空间中传播。当太阳风接近地球,并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绚丽无比的极光。
尽管太阳风是太阳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实际上,关于太阳风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具体是在哪里产生的,一直是一个未解的谜题。现在,在有着迄今为止“送往太阳的最复杂科学实验室”之称的环日轨道器(Solar Orbiter)的帮助下,我们离答案更近了一步。
挑战传统观点
环日轨道器上的极紫外成像仪(EUI),能够提供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高步频图像。2022年3月30日,由EUI所拍摄的太阳南极图片,揭示了一系列微弱而短寿命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太阳大气中喷射出的小型等离子体喷流有关。
具体说来,研究团队只在一个地方观察到了这些微小的特征——一个被称为冕洞的黑暗区域。冕洞是太阳上有着“开放”的磁场线的区域,这些区域是太阳磁场中暂时性的空隙。等离子体可以沿着这些开放的磁场线向外流动,进入太空。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它们是太阳风的起源,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喷出的。
冕洞在太阳的左下方呈现出一个大致半圆形的黑暗区域。在冕洞内,可以看到大量明亮的喷流。圆圈表示地球的大小。(图/ESA & NASA/Solar Orbiter/EUI Team/Lakshmi Pradeep Chitta)
传统情况下,太阳风被认为是一种均匀的粒子流,只有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波动。然而,新的观测结果却挑战了这一观点。图像显示,太阳风似乎起源于许多微小的喷流,这些喷流在小尺度上变化。研究人员之所以能够观测到这些微小的喷流,是因为环日轨道器飞到了距太阳仅4500万千米的位置,这是非常近的距离,比水星的公转轨道还近。
这组图像显示了大量微小的物质喷流从太阳的外层大气中逸出。每个喷流仅持续20到100秒,速度约为100千米/秒。这些事件可能是人们长期寻找的“太阳风”的起源。(图/ESA & NASA/Solar Orbiter/EUI Team/Lakshmi Pradeep Chitta)
新的观测结果显示,每个喷流所传输的能量是非常小的,大约是日冕现象中最高能的爆炸——X级太阳耀斑的万亿分之一。它的能量甚至比日冕现象中能量最低的爆炸,即所谓的纳耀斑,还要更低,大约是纳耀斑的能量的1/100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称它们为皮(10-12)耀斑喷流。
此外,新拍摄到的图像还显示,这些微小的喷流无处不在,这意味着它们正在驱逐我们在太阳风中所看到的大部分物质。而且甚至可能会有更小、更频繁的事件存在。
从太阳到其他恒星
目前,环日轨道器仍在靠近太阳赤道的地方绕太阳运行,所以在这些观测中,EUI在以掠射角的方位眺望太阳南极。当从这样的侧面角度观测这些微小喷流时,它们的一些特性很难被测量。不过在几年之内,研究人员将能从不同于任何其他望远镜或天文台的角度来观测它们。
这是因为随着任务的继续,航天器的轨道将逐渐向极地地区倾斜。与此同时,太阳目前正在接近或可能已经达到其11年活动周期的高峰,冕洞也将开始在许多不同的纬度显现,为研究太阳的科学家们提供一个独特的新视角。
太阳是唯一一颗我们能以如此详细的细节观测其大气层的恒星,但很可能同样的过程也在其他恒星上发生。所以,这些观测结果可以扩展为对基本天体物理过程的了解。
参考来源: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5801
https://www.mps.mpg.de/7695181/pm-20230830-mini-plasmastroeme-als-antrieb-des-sonnenwinde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2668-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理 (ID:principia1687),作者:不二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