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高铁静音车厢是配备高科技除噪音,没想到就是乘务员一遍遍来提醒乘客不要说话。”


(网友谈静音车厢)


伴随着#原来静音车厢是靠人工静音#登上热搜,网络中对高铁设置静音车厢的讨论声也逐渐走高。近日,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先后试点“静音车厢”服务,旅客可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在购票时自行选择“静音车厢”。


在“静音车厢”中,乘客要自觉遵守规定,不可外放音频、接打电话等,否则将会被化身为“关音菩萨”的乘务员“温馨警告”。



(静音车厢规定)


本意是一项满足乘客安静出行需求的便民举措,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分享自己乘坐“静音车厢”的出行体验,对静音车厢并不“静音”的争议与吐槽也随之而来。


从哭闹不止的“熊孩子”,到外放视频的大爷大妈,再到不停电话、动辄百万生意要谈的“商务人士”……一趟高铁坐下来,似乎这世上所有惹人厌烦的噪音,全都“与我有关”。


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出行工具,高铁对于乘客而言也构建了一个短途的公共空间。而无论是近期屡被讨论的“厌童”现象,还是网友们对高铁静音车厢的关注,都折射出公共空间中不可避免却也着实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矛盾。


由此,我们不妨从高铁静音车厢出发,试着讨论如何建构一个“合格”的公共空间。


静音车厢‍‍,一场公共场所国民素质测验?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乘坐大学生专列。”


“能不能设置一个儿童专列,让吵闹的孩子们互相交流算了。”


在铁路建设四通八达、出行越来越便捷的今天,乘坐高铁出行已成为许多人都有过的体验。然而也如网友所言,“10次坐高铁,总有那么7、8次能遇到哭闹的熊孩子,或者外放抖音的大爷大妈”。


久而久之,每次乘坐高铁前总不免暗自祈祷:求上天赐我一个安静的邻座吧,拜托了!


不仅如此,噪音其实只是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遇到的困扰之一。火车硬座上随意脱鞋、把脚搭在对面座位上的大爷大妈,双腿抖动并踢到前面座椅的“抖腿侠”,双腿叉开一人占据“1.5人”空间的“空间膨胀侠”……单是想想这些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的场面,就会给还未开始的旅途蒙上一丝阴霾。


(网友分享硬座乘坐经历)


虽说出门在外难免有诸多不便,我们对此似乎也习惯了忍耐。尽管高铁属于公共场所,但因为没有明令禁止噪音,所以从前怕吵闹的旅客在遇到噪音时,往往选择默默戴上提前准备好的耳塞。如果试图出声制止身旁吵闹的小孩,往往会收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抱怨:小孩子嘛,难管。


(带娃家长与乘客激烈争吵)


特别是对于i人而言,面对陌生人表达自己的诉求,本就不是一件容易开口的事。


于是,“想要一段安静的旅途”“一个安静的空间”的需求一再被让渡,也不断消磨着许多人对出行舒适感追求的期待。


静音车厢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则构成了一种“开始”:我们开始试着,在由陌生人组建的公共空间中,为自己的“私域”寻觅一处安静的角落。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曾探讨过如今一些网友因为不想被打上“事儿精”“不合群”的标签,在面对冒犯式的请求和对隐私的打扰时,选择以“胡说八道”来糊弄过去或者达成自己的正当目的。


比如,“出去吃饭旁边桌有人抽烟,我就去给他说,我怀孕了你能别抽了吗?”


“被路人拦住扫码推销时,说自己急着去公安局自首。”


然而这种方式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举,甚至是不得不以“不正当”之举达成正当诉求。如今高铁静音车厢的设置,则不再是一种无奈地抵抗,而更多是一种积极地认同。


当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肯定在公共场所需要保持安静是一项正当合理的诉求,而不再是小题大做或者“事儿精”的表现,这将是对勇敢地捍卫自己边界的人的一种认可与嘉奖。


喜欢在旅途中戴着耳机听着音乐看窗外的风景,或者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追部剧,抑或是简简单单放空自己大睡一觉……在熙熙攘攘的密集空间中,努力为自己争取一个不被打扰的“小窝”,从前是一种奢望,现在却在一步步地被看到,被争取,被实现。


(网友分享高铁旅途)


有些诉求是一点一点被看见的,从唤起国民的排队意识、纠正“中国式过马路”,再到如今高铁试点静音车厢,能够在群体意识之上保留、尊重越来越多的个体意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进步。


从“儿童专列”讨论出发,听见彼此的声音


在静音车厢走红网络后,有越来越多乘客站出来表示一定要去体验静音车厢。毕竟主动选择静音车厢的旅客,大概率本身就是追求安静的人,当一群“i人”聚在一起,不需要“纪律委员”和大慈大悲的“关音菩萨”,也能十分安静地度过整趟旅程。


在公众号“试物所”的文章《体验高铁静音车厢,我建议全国赶紧普及》中,作者亲自体验静音车厢,并将其与普通车厢乘坐体验进行对比,指出高铁静音车厢“安静得像是半夜的田:没有手机外放的声音,没有孩童哭闹的声音,我甚至听不到旁边男生呼吸的声音。”


而当网友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把静音车厢时,却发现目前静音车厢还在试点,只有京沪、京广和成渝高铁设置了此类车厢。


也有网友吐槽静音车厢根本不静音,只有在乘务员经过时才会安静那么几分钟,随后便又乱作一团。这描述,简直像极了中学时班主任不在的自习课堂。


而在众多对静音车厢的讨论中,有一类声音格外引人注意:比起静音车厢,我们是否更应设置孩子专列?


在相关帖子中,不少网友表示大人至少可以沟通,而不停哭闹的孩子却难以控制,由此可以考虑设置儿童专列,让带娃家长和孩子们共处一个车厢,即使吵闹也都可以互相理解。


这类建议实施起来是否行之有效尚未可知,但显而易见的是将高铁噪音困扰的矛头对准了带娃家长及孩子。在社交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因小孩吵闹,孩子家长与劝阻乘客互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最后交由网络“审判”的视频。


(乘客指责“熊孩子”)


往往是孩子家长一句经典的“他还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便将自己的教育与约束责任抛之脑后,也无形中激起越来越多人的“厌童”情绪。


然而现实远比网络中的三五段视频复杂。当我们对“熊孩子”的“厌恶”与日俱增时,一些“有素质”的带娃家长在公共场合遇到的不便甚至无助也同样值得关注。


有网友分享自己带着刚满3岁的宝宝坐飞机的经历,因为扣小桌板扣不上,孩子多花了一点时间,就被坐在前面的乘客怒目吼道“不要再踢了!”这也许只是一场小小的误会,但从误会背后我们似乎也可窥到如今我们对于孩子的“忍耐度”的确在降低。


(带娃家长分享坐飞机经历)


在“厌童”的对立面,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卑微”家长,正在忍受带娃出行的诸多“不被理解”甚至被“施以厌恶”的时刻。


而回归到讨论本身,如果我们设置了“孩子专列”,那是否还应为不停打电话谈生意的人设置“老板专列”,为喜欢外放视频的大爷大妈设置“视频专列”呢?


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尝试设立越来越多排斥性空间的“隔离主义”无法真正解决矛盾,而真正完美的公共空间或许也只能“永远在路上”。


(网友评论)


归根到底,在这场由#高铁静音车厢并不静音#引起的讨论中,我们仍需要跨越双方隔阂,听见彼此的声音。


尽管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高铁毕竟不是大学自习室,难以追求绝对的安静,带着孩子出门的家长也同样需要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但至少每多一分理解与共识,就能多向一个“合格”的公共空间靠拢一分。


参考资料:

1.公众号“试物所”:《体验高铁静音车厢,我建议全国赶紧普及》‍‍

2.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带娃出门,“卑微型父母”的地狱模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