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原文标题:《寻找你的“踏脚石”》,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有空,把家中藏书整理了一下。我发现,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大多是早些年买的管理类、成功类书籍,如《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活法》等。


这些书告诉我,只要设定目标,制定详细计划,就能变成一个成功者。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些年,在追逐目标过程中,迷茫过,跌倒过,好像并没有像书中描述的一样,一帆风顺。


其实,我和大多数人一样。


所谓的“计划”并不是真正的计划,“目标”也不是真正的目标。我们只是随波逐流,买房,去健身房,吃健康食品,过节去景点打卡。这些看似目标的行为,更像对社会习惯的顺应。


我注意到,像乔布斯、贝索斯这样的成功人士,他们人生并没有完全按照计划来走。他们的成功,更多源自偶然机遇和突如其来的灵感。


看看Open AI这家公司,一开始并没有设立明确的商业目标。反而,由一些硅谷的大佬们,把他们认为有潜力,但不确定能够成功的技术,投入研究,才取得如今的成就。


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对“目标、计划”两个词太过于紧张。


可能,我们不需要那么强调设立和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更需要开放式思维,也许这样,才有可能在探索中,偶然撞见那个能让我们成功的机会。


于是,我开始对“计划和目标”的悖论进行探索,竟然发现了一些被人们忽视的地方。



讨论“目标”时,如果不做一些特别的区分,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因为在英文中,通常会把“目标”翻译成“Goal”或者“Objective”,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Goal”,这个词英文中代表,我们期望在未来能够实现的事情。比如说,你的“Goal”可能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说到“Objective”,这个词则指,我们正在尽力去达成的事情。比如,为实现你成为知名作家的“Goal”,你现在的“Objective”可能就是完成你的第一本小说。


所以,简单来说,“Goal”是你最终希望实现的事情,而“Objective”则是我为了实现这个“Goal”,现在需要去做的事情;换个角度来说,“Goal”就是你的目的,而“Objective”则是你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或手段。


再看看看大多数人对目标的看法:


我注意到,他们的理解通常更接近于“Goal”的概念,也就是希望在未来实现某种理想状态,或者终点。例如,有人可能设定自己的目标是升职、减肥、达到某个成就。


然而,这种理解过于抽象和宏大,而忽视达成目标过程需要实施的具体行动,也就是Objective部分。事实上,成功达成目标往往依赖所设定,和要完成的一系列Objective。


比如当谈到职业规划时,我常听人说,“未来我要成为一家公司高级管理者”,这是他们的“Goal”,他们希望在未来实现的事情,就像减肥一样,希望成为高管。


如果不询问如何达成目标,他们可能有些模糊,因为目标过于遥远,甚至看不清楚需要做些什么来实现它,如果把“Goal”转化为“Objective”,事情就更加清晰了。


比如想成为一名高管,你可能需要设定一个目标,“接下来的两年里,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部门经理”。这是一个更具体、更可行的目标,可以通过改善领导技巧、管理项目的能力来提升自己。


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和设定新“Objective”,逐步向“Goal”前进。这样的目标设定方式,看起来更清晰,更具有可行性,也更有可能被实现。


所以,当我们谈“目标”时,可能并不是“期望的结果”,也包括达成这个结果,需要做什么。第一步,很多人就搞错了。


谈完目标,再看看目标管理。


什么是目标管理?我把这个问题甩给一名HRD时,他说,目标管理就是“管理目标”呗,就像,人力资源要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就是管理财务。


这还是翻译的误导。目标管理的原词是“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真正含义为“通过目标来进行管理”,而不是“对目标进行管理”。


假设,我们误以为目标管理,就是对目标进行管理,那就会把注意力投入到“设定目标、跟踪、执行进行、评估结果”上,这些看似合理,但并不符合目标“进行”管理的初衷。


于是,我再次看了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对目标管理的解释,真的得到了新的认识:


他说的“目标管理”,重要的是,把每个人的付出都汇集到一起,像把每根稻草都捆在一起那样,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力量。而不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工作和目标,让团队互相扯后腿。


换到个人角度看,你每做一件事,都应该是为了实现你人生的大目标,就像拔河比赛中的每个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那样。如果我们的努力不能形成合力,就会像稻草一样,容易被风吹散。


所以,目标管理的真谛是,鼓励我们自己主动去努力,而不是被别人强迫。


这不是说“目标管理”就是简单地把大目标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小目标,评估执行;更重要在“进行部分”。


要思考如何在进行中微调,这个微调也包括目标如何更匹配宏观一层发展的规律要求。这就是很多人容易误解的第二个地方。他们可能会为了一个目标而变得很迷茫。


比如:我可能会为了实现领导的目标、公司的目标、父母的期望而努力,但最终发现那些,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即便最终不再跟公司合作,你发现,除了那些经验,也没有得到什么,甚至,经验都无法复用到“人生进度条”中。


因此,高维度的做法是,先理解“Goal和Objective”的部分,然后再来看,怎么管理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做的同时,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带来的结果是不是匹配发展规律,才是进行的核心。


不过,想要匹配发展规律,价值最大化,进行中,计划真的需要被管理吗?我认为有必要,但也要防止一些陷阱。



来看一个案例:


如果你是一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现在要教一个带轮子的机器人,独立走出迷宫,你会怎么做?


我猜,你可以这么操作,为这个机器人制定一套“摆脱迷宫”的应用程序。程序环节,你会设定一个准则,“比前一步离出口更近”,然后,一步一步执行这个程序。


即使,你可能会失败几次,最后,我相信机器人会根据你精心准备的程序走出迷宫。听起来,是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科学并且充满决心的方法,对不对?


事实上,该实验被验证过。


来自open AI的两位科学家Kenneth Stanley和他的学生Joel Lehman,最终得到的结果是,40次基于目标的迷宫实验中,机器人只有3次成功走出迷宫。


也就是说,科学家团队亲自设计,被定义最接近目标的方案,概率低得可怕。


他们进行反思,成功概率如此地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路有问题”,怎么办?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决定抛弃围绕目标和原有计划,做一场关于新奇性搜索的实验。


如何做的呢?


他们为机器人程序设计一些创新的“想法”,让机器人去实践这些想法。如果机器人实践了一种新奇的行为,那么,该行为就会被认为是有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比如说,如果机器人尝试绕过一堵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墙,那么,这种新奇的行为,就可能带领机器人走得更远。相反,如果机器人只是重复以前行为(撞墙、跌倒),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会被忽略。


经过一段时间新奇性搜索实验后,令人惊讶的是,机器人竟然找到了一种可以让自己顺利穿越迷宫的行为。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并不是他们最初设定的目标。


这说明什么?


如果你是一名目标主义者,认为,设定明确目标是实现任何伟大事情的必要条件,那么,你可能会坚信,只有基于目标的计划,才能更可靠地引导机器人找到出口。


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没有设定任何目标情况下,进行40次新奇性搜索实验中,机器人成功找到出口的次数,竟然高达39次。


这似乎,在向我们揭示一个秘密,让机器人成功找到出口的真正诀窍,可能是放弃过于执着地寻找出口这个“目标”。‍


是否给你一些新启示?使你对计划,有了新看法?


可以说,过于关注目标导向的计划,可能会让你停滞不前,你原本计划好的方案,也未必是“最佳方案”。



毕竟,计划是一种短视效应。


当你拥有一个详尽计划,可能陷入这样一个悖论:除了你的计划,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视。也就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不应该被任何外部的信息所干扰。然而,世界是动态变化的,你也在不断成长。


比如说你曾经制定一份为期一年的计划。内容包括付清房子首付,利用额外时间,去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慢慢偿还月供。我想,这样的生活肯定会很美好,至少过得小资。


但是,半年后,你发现被这个计划牵着走了。


你根本没想到会失去工作,而且找工作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这时,你的副业变成了唯一的收入来源,该怎么办?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理论,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这个理论指,个体层面看似正确的事情,放在大环境下,可能不再正确,反之,宏观上看似正确的事情,个人角度看可能不太对头。


对于那些小计划,我们很难确定,这个计划是否能够真正帮到我们实现最后的大目标。


而且,如果一心只想着那个遥不可及的大目标,可能会忽视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反而会对那些看起来能立即派上用场的东西产生过度的依赖。


换言之,就像现在让你学习一门技能,你觉得并没什么大用,但3年后看,它也许成为一种“救命稻草”。


历史已经有无数次证明,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往往最终会成为最有用的东西;读书万卷,行万里路,见识众多的人,大胆尝试和勇于接受错误,其实就是该道理的体现。


除此外,计划可能成为绊脚石。


社会学家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Thomas Campbell)针对社会、公司,不断涌现的各种“考核体系”,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叫做“坎贝尔定律”


意思是,一件事在我们做决定时变得太重要,那这件事就很容易被人玩弄。它揭示出一个问题,即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事情,往往会把注意力引向错误的地方。


比如说一个公司过分关注盈利,把盈利作为衡量管理者业绩的唯一标准,那么,管理者可能会为追求利润而牺牲掉公司长期发展。


甚至,可能会削弱研发投入、降低产品质量,从而降低成本。这样虽然满足公司利润目标,但长期看,可能会导致竞争力下降。


再或者一个人过于关注体重,把体重计划看作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他可能为了减轻体重选择过度节食,造成其他指标不正常,如心率、血压、精神状态等。


虽然短期内达到降体重的效果,但长期看来,这种行为会产生营养不良,影响最终健康指标。


当然,我们也会低估完成一项任务或计划所需要的时间,即便已经意识到计划中的误差,但实际上,完成计划的时间常常超出预期。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施塔特定律(Hofstadter's Law)(规划谬误)


值得一提的是,计划也会令人忽略那些沿途的风景,就像做一份创意方案,真正的答案,往往不是坐在办公室开会头脑风暴时才出现。


所以,基于这些问题,我开始意识到,除单元比较小的目标(周、月)外,针对人生中的大问题,以年为单位的现象,都不是设定目标可以解决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尝试“踏脚石思维”。就像过河时,我们会找到一块又一块的石头作为支点,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怎么跳到对岸。



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定一个完善的计划,应该关注眼前,积累技能,一步步地实现一些小目标。把这些小目标看作是通往大目标的踏脚石。


这种思维方式,强调适应性和抓住机遇,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未知的恐惧,降低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精神负担。


我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训练:


1. 尝试没做的事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曾说过,每个艺术家,首先要成为一个生活爱好者。


尝试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时,我意识到,陌生事物一旦接触,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前我对飞盘、徒步等活动并不感兴趣,我觉得,飞盘只是简单地接一个盘子,而徒步只是走几公里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


然而,当我真正尝试这些活动,我发现它们带给我的远不止想象的那些。


通过徒步与他人交流,我意外地解决了一些工作上的困扰,通过体验飞盘运动,我得到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灵感,激发我对营销创意的看法。


这让我重新认识到,追求这些活动,并不仅仅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是,为了开启未知和新奇的可能性,它们帮助我,发现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想不到的事物,恰巧这些事物,又能为目的所服务。


2. 为它增加过滤器


不过,如果一直探索新奇,可能会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中,我不希望你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尝试上。


相反,可以尝试添加一个“过滤器”来管理好奇心,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探索的方向。


就像我平时爱写作,又是一名营销从业者,面对书籍、人或机会时,我会习惯性问自己,“我是否对这件事如此着迷,以至于愿意出时间去深入学习更多”?


如果答案不是“绝对的”,那么可以放弃它。但答案是“绝对的”,我就遵循5小时规则,即每周通过5个小时来专注学习它,让我的热情程度成为指南针。


这种方法的好处,可以帮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和有价值的事物上,也避免被无关紧要的事分散精力。不过,过滤阀门不要拧得太紧,以免造成视“价值导向”为主驱动太重。


3. 用增值视角去看待‍


前进过程中,往往无法事先预料到所有事情的发展,只有回顾过去时,才能将它们串联起来;所以,没有人能够保证,所做的任何事都会按照你的意愿进行,然而,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


经济学中,价值是衡量资产和消费的最基本标准。踏脚石思维,仍然应该重视价值的概念。


无论短期、长期计划,都应该考虑当前所做之事,是否能够带来增值。如果无法短期内看到增值,同时未来也没有增值的可能性,那就不值得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


好了,探索新奇,为好奇心加滤镜,用增值视角看它。三点循环下来,不管目标是否偏主航道,计划有无被打乱,从回报率角度看,都是巨大的。


总的来说:定目标做计划,不如找踏脚石。


佛教有两句警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和“去我执、去法执”,它们不单纯是宗教箴言,也是人生指南。放下执着和目标意识,也许,人生有无限可能,试试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