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数月的激烈谈判,美国白宫和共和党终于就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达成了最终协议;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晚上8点30分,距最后截止期限不到4小时,随着国会众议院以314票对117票通过了这项放宽债务上限的协议(简单多数218票即为通过,也就是说,如果再少97张赞成票,该议案就通过不了了),这场纷纷扬扬的闹剧可算是落下了帷幕,让全球关注美国经济危机的人们舒了口气。


这场大戏虽然看得疲劳,但每个人又不得不打起12分的精神。

债务违约,将会产生极为毁灭性的后果。今天,主页君就来给大家好好梳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政府能够借钱的最高额度。大家联想一下“信用卡额度”就容易理解了。众所周知,从养老金、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军队工资、再到国债利息支出,全都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责任,省无可省。而美国宪法规定,政府借钱必须经过国会批准。所以从美国建国到1917年,都是由国会直接来授权每笔发行的债务。

根据该法案,国会建立一个总限额,在借贷超过这个限额之前,政府可以自行举债,不需要国会批准。

但在之后的时间里,靠着美元支撑的金融霸权,又有美联储的印钞机兜底,美国发现自己拥有了这么一张能用来薅全世界羊毛的“信用卡”—— 它可以无限透支,也可以不断上调“授信额度”,并且与此同时,还能让债主不断埋单。 这张“信用卡”即美债体系,“持卡人”为美国政府,“信用卡额度”即债务上限。

2023年5月,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信息,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占其GDP的比例已经将近130% ,约为31.46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如果分摊给美国民众,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9.4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超66万,足够一口气买下110多个iPhone14。




足见“美国国债绝不违约”,乃是全球金融安全的压舱石;一旦动摇,美国以及世界经济将屋崩山塌。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了,债务上限问题,其实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啥这次谈判中,拜登等民主党人坚持认为应该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因为债务上限反映的是政府先前开支情况啊。而回溯历史,在2010年以前,美国国会两党一直心照不宣,从来没拿债务上限说过事儿。毕竟谁心里都明白,说归说,闹归闹,万万不能拿这么大的事开玩笑。

而且乍一看,共和党方面态度还真挺横。前美国总统·竞选下届总统的共和党人特朗普,甚至曾在今年5月份呼吁国会共和党人道:”民主党人如果不同意共和党人削减联邦政府开支的要求,那咱们就索性让债务违约”。


这就奇了。
既然政府违约是两党都不愿意接受的局面 、 提高或者暂停债务上限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 这么一桩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为啥引得民主党、共和党现在在政策主张上针锋相对呢?


而说白了,美国负债问题的解决方式无非就两种:开源、节流。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朴素的经济学常识问题:要么开源 —— 增加对富人的税收;要么节流 —— 缩减给穷人的福利。

然而要开源,共和党是坚决不会同意的。
不但不会同意,回溯美国历史,债务之所以越来越多,恰恰是共和党不断地给富人减税造成的。

从共和党总统里根任内,通过了大规模的给富人减税的政策,造成了高达1.86万亿美元的债务,就此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而他的继任者老布什也不遑多让,哪怕只当了4年总统,就创造了1.55万亿美元的债务。


坏就坏在,小布什又带着新自由主义之风回来了。
一边儿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大打特打,另一边儿继续在国内推动超级富豪减税计划 —— 后者让美国有钱人几乎不用缴税了。此番挥霍无度的操作下来,小布什此次任期内奉献了6.1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至此,美国债务上限已经超过了10万亿美元。

比如要求收回还没有使用的疫情失业补贴。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废止未分配的救助资金,将使得美国政府未来10年内减少约300亿美元的支出。拜登政府执政之后,一直坚持发放联邦失业补贴和医疗补助,2020年至2022年通过的6项法案中,包括临时工和个体户等群体都有资格领取这项政府失业救济金,算下来在加州甚至一周能领到1000刀,这早就让共和党方面怨声载道。

而拜登政府中的一些人士则主张,普遍的失业补贴可以帮助工人拒绝一些条件恶劣、报酬较低的工作。这当然让自诩“中小商人代言人”的共和党不能接受。尽管目前大规模的失业补贴已经取消,但是仍有数百亿美元的剩余资金在对失业人群进行补助。于是共和党利用债务上限谈判,要求收回这几百亿美元,彻底结束疫情失业补贴。

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学的学贷高的离谱。有超过800万、5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今没有还清他们的学生贷款,连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学业贷款也还了21年,直到当上总统前4年才终于还清。更何况,目前美国就业形势并不好,深负学贷的年轻大学生们毕业之后也未必能找到高薪的好工作。所以,民主党进步派为了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要求全面豁免学贷。当然,这也是因为进步派的支持主体主要是年轻人。

共和党认为,拜登不公平地将承担学生贷款债务的责任转嫁给数百万没有上大学或已经还清学生贷款的美国纳税人(共和党的主要支持者也就是这一批人),他们还表示,这项政策对抑制高校的学费上涨毫无作用。所以民主党执政时期,他们寻求削减支出。

但现在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这次谈判最终还是以共和党的妥协结束。 对比共和党曾经强硬的态度,不免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精分了。

那究竟为啥现在共和党又同意妥协了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中期选举的表现,让民主党更有底气作出强势回应。2022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中,本来按照此前美国各界普遍判断,共和党将在中期选举中大胜,掀起强势的“红色浪潮”(共和党代表色为红色),没想到最终只泛起了一阵“红色涟漪”。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2022年6月份,共和党占绝对多数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罗诉韦德案”,这直接导致美国宪法对堕胎权近50年的保障荡然无存,至少20个州的数以千万计的女性将失去堕胎这项基本人权。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但与此同时,此事也引发了民意的巨大地震,激起了年轻人、尤其是城郊中产年轻女性的投票热情,进而巩固和扩大了“蓝墙”(民主党代表色为蓝色)。

前面说过,共和党要求削减的主要是福利支出,而CNN、纽约时报等亲民主党媒体对此大肆宣传成功将这一点放大。如果这次债务上限谈判长久僵持,那么在舆论看来,就成了保护民众福利的民主党 VS 破坏民众福利的共和党。这自然对于共和党接下来的2024年大选是相当不利的。


从奥巴马执政后期,共和党人的“逢奥必反”;到现在的拜登政府时期,共和党领袖明确表示坚决反对豁免债务上限、对民主党的提案“一律不通过”。
究其根本,在于谁都不愿意为对方党派赢得任期内政绩而创造机会。以至于时至今日,美国已经形成了这样一幅荒谬的景象 ——执政党为了取悦选民,大幅透支财政预算;下台之后,作为在野党又极力阻挠债务上限法案通过,以此来给对方施政制造障碍、为自己勒索更多好处。这也把本就撕裂的党派,越推越远。就连美联社也评论称,在美国党争极化的时代,随着债务负担不断增加,债务上限逐渐演变为一种政治攻击手段。

而这种摆弄“债务炸弹”的行为,无疑是把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乃至全球多数民众的利益之上。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美国债务上限危机这一出闹剧,还会随着美国经济疲弱、两党党争的演变,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直到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美国金融霸权地位被彻底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