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秦朔,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如何提振经济,大家都很关心,甚至有些焦虑。


不少朋友问我怎么看。我一直在调研,而且想多到国外做些调研,这样才有清醒的比较。这些工作都在进行中。


这里分现状、原因、出路三个方面,和大家汇报一下近期的调研和思考。


一、现状


2月底我在《女子本自强》一文中写道:“最近在对外贸、产业的调研中,我有一种预感,2023年的中国经济绝对不轻松,甚至会更辛苦。”当时的用意,就是提醒市场主体要更具韧性,更能熬,这正是女性的特征。


现在所见,印证了当时的感觉。的确很辛苦,而且短期很难结束。


去年任正非提出“寒气说”,断言“未来十年应该是非常痛苦的,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该收的收,该关的关,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该收的收,该关的关”,最近很多大厂不都在这么做吗?


莫怪大厂。千方百计活下去,就是在尽社会责任。


华为公布的一季度业绩,净利润率为2.3%(去年同期为4.3%),推算利润为30.38亿元,比去年同期(56.3亿元)下滑46%左右。再这样滑两年,华为就没多少利润了。过去能想象得到吗?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都在萎缩,一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14%,中国也是两位数下降。OPPO最近关闭了芯片设计公司,众说纷纭,其实主因就是和通信相关的大芯片所需投资额很大,所需时间很长,OPPO根据目前及未来几年可见的市场情况,觉得无法维持下去,壮士断腕。很本分的经济考虑,如此而已。


中国智能手机的用户数和使用时长基本见顶,互联网大厂卷得厉害,裁员在所难免。


比亚迪是当红明星企业。王传福3月底在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说,我们现在有66万员工,最需要的是产线无人化,能不能用机器来干,不用人来干,“这样我们能省掉60万员工,不用交社保,也不用提供住宿”。从就业角度,让人一惊。


不降本,就难以增效,甚至有生存压力。但由此带来的就业岗位收缩、工资奖金通缩,又会导致家庭支出、心理状态、劳动纠纷、社会气氛等诸多问题。而且这已不止是房地产相关企业、过去几年受调控和整顿行业、中小微企业要面对的问题,不少大企业、好企业、知名投资基金也倍感寒气。我问了一些制造业上市公司,现在很头疼的就是开工率不足。


当然也有不少亮点。


受益于疫后出行修复和内需扩张,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的盈利稳步增长,这三个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8%、18.2%、13.3%。多个地方的景区消费、节日消费也呈现出脉冲式增加的特征,我家乡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的演出,最多一天要演4场,基本上从年初火到现在。


寿险行业一季度业绩不错,A股5家上市公司(人保、人寿、平安、太保、新华)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一是一季度资本市场回暖,总投资收益改善;二是在新会计准则下,新计量模型、金融资产分类变化及公允价值变动等,对利润有明显提振;三是各家公司过去两年加大改革力度,压缩代理人规模,提升代理人素质,通过降本实现增效。可见,也离不开降本。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表现良好,整个汽车行业则不容乐观,前一段的促销潮就是因为库存压力太大。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4万辆和63.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和2.5%,动力电池4月的产量和装车量也是环比小幅下降。同比有明显增长,因为去年此时的基数很低。环比看,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上市公司是整个经济的晴雨表。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已经出来,据新华财经分析,A股盈利进一步下滑,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8%,较去年四季度下滑6.3个百分点。


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1.4%。国有控股企业利润(7579.8亿)同比下降16.9%,下降幅度最低。股份制企业下降2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4.9%,私企下降23.0%。41个工业大类行业,28个在下降,1个由盈转亏,即70%的行业的利润表现都越来越差。这种情况下,产成品存货周转的增加、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的增加,就会越来越普遍。


相比而言,国企算最好的。财政部5月26日公布,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月营业总收入262281.9亿元,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14388.1亿元,同比增长15.1%。这里的国企,包含了国资委、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中央部门和单位所属企业以及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只是不含国有一级金融企业。总体可以说,现在国企是“风景这边独好”。


高端消费如奢侈品、茅台等依然坚挺,但我从一家在全国8个城市开了11座高端商场的发展商那里了解到,奢侈品的销售没有他们去年12月防控放开时预料的那么好。


房地产局部点状复苏,总体仍疲惫。一线城市的好地段,一手二手房价格倒挂,是有市场的,但要限价。三四线问题最大,这些地方的土地出让大致占地方政府支出的1/3以上,现在基本冷冻了,去年还可以靠平台公司拿几块地撑地价,今年也很难了。


关于中等收入群体,我去了上海一家大型家庭装修公司了解情况。他们一年“全装+局装”有2万多套,很有代表性。今年开年很火爆,疫情耽搁的需求都激发出来了。但4月就明显冷了下来。他们最近推出了一种简装快装模式,把总价降下来,预约申请的不少。大家在出手时很关注性价比,否则宁肯熬一熬再说。


拼多多刚刚公布一季报,营收同比增长58%,非常亮丽,真是生逢其时。


感觉上班族普遍压力增大,退休一族比较幸福,他们跳着广场舞的喜悦是自然而由衷的。


二、原因


从政府到社会,拼经济、强信心都很努力,形势不容乐观,原因是什么?


除了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全球增长乏力和地缘政治影响,以及收缩性政策造成的“合成谬误”等等,去年我在《拒绝无力》一文中认为,中国经济的压力之源,在于较为普遍的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又和GDP优先目标下的政府行为相关,即过于重视投资拉动,而对产出的效率、效益缺少应有的重视。由于需求侧的劳动者保障不充分,遭遇困难时的直补也很有限,所以一旦增速下行,居民但求自保,节俭过日,导致供给过剩更为严重。


投资由负债驱动。负债并不可怕,只要能带来有效回报。但我们很多地方的投资,要么空空荡荡,要么产能同质化,企业打价格战,打得收入和纳税都不达预期,又导致政府税源不足,只好进一步举债,这又使负债率越来越高。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现在的情况是,政府心太急,太急于出成绩,把经济发展当成造房子,说几天造好就几天造好。


事实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有的可以快一点,有的恰恰需要慢一点,就像不同植物的成熟期都不一样。


硬要快出成绩,恨不得一个季度招商引资就上台阶,半年就有一批企业投产,一年就大见成效,这是不符合规律的,稍微复杂一点的厂房一年也盖不起来的。出不了成绩,还要报出成绩,只能在数据上做文章,“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的老毛病始终无法根除。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数据归真,但考核机制不改变,归真也难。


新华社最近有一篇调研,反映部分地方政府为争项目加码招商政策,互挖存量企业,“招商内卷”“超常规优惠”等问题,认为这种“血拼”内耗不利于发展。有的地方的受访干部说:“自从上马了大项目,财政几乎被掏空。”这种情况的本质,还是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急于求成。


我在《2023年经济关键词:敢为与相生》等多篇文章中都提出,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总体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经济的基本面还是衣食住行、服务消费、加工制造等。


淄博烧烤现象给我的启示是,大部分老百姓、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很简单,这些服务消费的事情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做好。高精尖、高大上的产业当然很重要,特别是在强国的背景下更重要,但必须看到,这些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不高,对普罗大众就业的贡献不大,不适合到处都搞,各级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提升,那种“言必称AI、生物制药、半导体”的思路在很多地方是无法开花结果的。


我一直认为,产业调整和升级要渐进而行,不能过于主观化。一个产业,只要市场需要,依法合规经营,就不应该被经常性地干扰。如果基础消费、基础产业(如房地产)都失灵了,很多高精尖也会失去用武之地。


就我个人的观察,很多官员的眼睛都在往“高处”看,往“别处”(别人在做什么)看,而不是往下看,往眼前看。一看到高大上的,就眼睛发亮,拿出各种优惠条件。而对脚下的土地,对现有的经济形态、就业形态,对在市场经济的自然肌理里长出的东西,则往往看不上、看不起,不是想着怎么帮他们就地提高,而是想着如何关停并转。


我们的资本市场说要搞注册制,其实还有很多窗口指导,对一般制造和食品等消费都是低看一眼,A股似乎已经不需要、不欢迎这些东西了。殊不知,那些高大上的科创题材,真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未必很多,而可口可乐、农夫山泉这样一目了然的消费品公司,难道就和高质量无缘了?


最近重读新发展理念的有关论述,感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中,协调做的是最不够的。其余四个理念易于理解把握,但什么是协调?如何协调?这个重要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按照中央文件,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包括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如何协调安全与发展,国有与民营,纯洁化与多元化,自主可控与对外开放,都值得深入研究。


具体到经济,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


现在就业压力很大,但我在调研中也看到,护工护理、维保维修、保姆家政、建筑和装修工人,还有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制造业,收入节节升,但却招工难。一边是人找不到工作,一边是工作找不到人,这就是不协调。要从教育、培训、文化、职业荣誉感等方面早做研判,早动起来。


对各地政府来说,我认为协调发展的一个紧迫要求,就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之间要平衡发展,不要简单化地做高下之分,而要尽可能地包容,充分考虑到现有产业的内在逻辑、成长脉络,再进行恰当的优化。大量传统产业/基础产业还是地方的“现金牛”,也不用政府投入,何必在新兴产业的增量并没有真正起来的时候,就先漠视起存量来了呢?


最近我去了欧洲几个国家,西班牙、匈牙利、奥地利、德国等等,也去了日本,感觉和多年前去的样子没有多少变化,但运转很正常。因社保、医保完善,老百姓也很安心。所以,在存量经济为主和经济增速不高的情况下,也有发展的模式。


相比之下,我们把大量资源投到建设中,社保、医保特别是农村、农民工的保障相对欠缺。过去我们有发展增量的条件,走大干快上、外延扩展之路问题不大,就算效益不佳,还可以通过新的增量解决老问题。但现在我们的经济也越来越存量化了,如何基于存量做文章,而不是一味做增量,需要在战略上想清楚。


前几年我在德国一些公司考察工业4.0,最触动的是他们的工厂是百年工厂,100多年了还是同一个地方,不断改造升级,一直到今天的4.0。这才是对资源的善待,才是他们最牛的地方。最怕的是一直另起炉灶,一直摊大饼,直到把资源耗到不可再耗。


三、出路


当下的形势很严峻,但还是要有客观的判断和基本的信心。


和国外比,我们现在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很不错,最明显的就是上网。虽然投资拉动有不少“白象工程”的浪费,但总体还是为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无须苛责。


有朋友问我,现在还有机会吗?我说,结构性的机会还是很多。


我在顺德一家以防水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科顺股份了解到,即使受到房地产调控影响,这个行业的年复合增长近年一直是两位数。房住不炒后,大家更关心住的质量,新的《防水通用规范》也增加了防水道数,加上建筑屋面光伏防水一体化产品等,市场还有很大增量。看起来是传统产业,是存量,其实也有很多增量机会。


我听一位浙江大学毕业的餐饮企业家骆彦介绍了他创办“桂满陇”的经历,在2022年深受疫情影响的上海,他们还开出了多家餐厅,目前在上海已有20多家,每一家在所在的商业综合体里都是经营最好的之一,包括在迪士尼小镇的餐厅。他们的美食文化理念是“我们不创造美食,我们只是自然食材的探寻和传承者”。他们在用创意、追求完美的精神、数字化社交连接能力等,驱动餐饮业的升级。


嘉兴西塘的良壤酒店在长三角一带很出名,其创始人朱树磊对我说,酒店不好做,良壤对自己的定义是承载各种美好生活提案的新空间。他看到的新商业空间的趋势是:空间为内容存在,内容的关键是创意;全定制思维,保持空间的最大弹性;餐饮不是主体,只是点缀生活内容的“蛋糕上的草莓”;艺术即时尚;娱乐即社交;为价值观消费。


上海“星聚会”的联合创始人袁向荣介绍说,星聚会2011年诞生,专注于KTV行业社交空间的赛道,目前覆盖全国40座城市,门店超250家,12年零倒闭。品牌主创团队是大学四年的好友,创业初衷是以K歌为核心起点,给年轻人提供学校以外的社交场所。


他们发现,即使三年疫情肆虐,只要有一丝空隙,年轻人还是会约上三五好友订个包厢喝酒唱歌。他们“重新定义了KTV,融合剧本杀、蹦迪、商务会议、下午茶、电竞、私人影院,打造多元娱乐的新型潮男潮女社交空间”,并通过自研小程序,手机一键实现包厢预定、手机点歌、异地集会、智能消费、线上线下直播互动。他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打通线上与线下,朝中国第一家元宇宙KTV迈进。


因为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过去两年新消费遭遇调整期,但已开始复苏。


内向基金是一家投资新消费的基金,2020年夏天成立。我和其创始人合伙人交流,他们两年多时间就投资了咖啡“三顿半”、服饰“蕉内”、茶饮“7分甜”、佐餐“饭扫光”等,还有科技水家电品牌“家里泉”、青年酒便利“公路商店”、原创玩具品牌“Mideer弥鹿”、云南咖啡连锁“四叶咖”、折扣新零售“多乐囤”、原创零食品牌“可可狐”、低度酒品牌“JOJO”等早期企业。不少企业在疫情期间仍在快速增长。


很遗憾,他们提到的绝大部分品牌我都不知道。他们认为,中国正处于步入发达消费社会的初期,孕育着非凡的机遇,且消费是可预见的穿越周期、国界、种族的行业机会,并具有对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双重友好的资本特点。有眼光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是能够穿越周期,创造长期价值的。


去年10月,头部消费投资机构、曾经投资过泡泡玛特、海伦司的黑蚁资本宣布完成第三期人民币基金募集,金额高达25亿元。黑蚁管理合伙人何愚表示,在下一个10年,将会押注下沉市场、技术创新和精神文化消费。


何愚认为,消费模式可以分成两类:体验型公司和效率型公司,泡泡玛特是前者的代表,海伦司是后者的代表。海伦斯的产品70%都来自于自有品牌,所以能降低成本;它选择好的地段的比较差的位置,租金比较便宜,装修成本相对也较低,这让它可以有一个很低的门店成本,最终能给消费者提供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海伦司还通过智能化的音乐系统,用非常少的人力取代了DJ,同时用智能算法让每家门店、每天、每时的音乐都可以根据当下的变量来推荐播放,大大提高了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供智能化的推荐和体验,这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


何愚说,我们做过一点海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消费投资应该在中国,“因为中国才是做消费投资最好的地方,统一的大市场是绝无仅有的”。


类似上面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很多,我也在继续调研。


所以我的感觉是,当前从总体、宏观和社会情绪看,经济确实挺难,但从结构、细分和未来展望看,相当多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仍然很乐观。这里的关键还在于企业本身,要么足够的差异化,要么有极致性价比,对这样的企业来说,中国的机会依然远远大于挑战。


过去我对制造业调研很多,对中国制造很有信心,因为能力真的起来的,可以走出去打天下了。最近通过对专业市场、服务消费的调研,我认为服务业大有可为。经济的基本面并不是像弥漫着的悲观情绪所渲染的。潜力是摆在那里的。


一位年轻创业者对我说,如果你总是和老钱、旧钱、政府补贴的钱和欠你的钱打交道,那你会失望居多,如果你和新钱多打交道,那你会感到希望居多。他说的“新”,是新代际,新思维,新生活方式,新技术,等等。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那些有条件配置资源的权力人士,如何让自己年轻化,站在市场、新技术、新生活的一面?而不是眼里看到的都是问题,重惩罚轻引导,重管制轻服务,结果什么都“正确”无比,但那种自然的活力却一直在流失,而且市场主体的预期很不确定。


这不是说新力量就没有问题,出了问题就视而不见,而是说,我们必须更尊重市场,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多一点包容和支持,在这个大前提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好前进。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无疑应该重视高大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也要充满感情地看待整个中国大地,包括那贫瘠的,矛盾的,无力的。我们要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经济,同时也要夯实那些非常朴素的市场经济,存量改善型的市场经济,就业友好型的市场经济。一定要善待市场,善待市场主体——他们才是创造者。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协调。抓好协调,有机地、有效地而不是机械地发展,现在还有机会,还来得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秦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