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背景下,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脱下长衫”成了热搜。
然而,就算大学生愿意“脱下长衫”,也未必就能找到工作。
现阶段,我国两大吸收灵活就业人员的业态——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数超8400万人,都已经饱和,作为“熟练工”的成年人都消化不了,更不用说“生手”青年人了。
2023年,被称为恢复之年,“钱越来越难挣”成为共识,背后的底层原因是什么?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近期接受正和岛专访时提到,经济上还处于恢复中,加上产业结构变化有较大影响,未来一段时间要承受较高失业率。
“出口结构发生变化,原来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电子产品这些出口是能惠及很多人的,创造大量就业,但汽车这个东西现在智能化水平很高,一个汽车企业几万人就已经很大了,解决不了太多就业。”
“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也意味着我们的附加值高了,同时它创造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了,这对我们国内来说是一个挑战。”
产业结构升级、转移 都将影响就业
今年面临着美国的衰退,所以整体经济形式上,我们的出口结构和出口目的国的表现非常重要,3月份的数据还是给了大家一点信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887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484亿元,增长8.4%;进口42393亿元,增长0.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4090亿元。
一季度东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进出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东盟对我国出口拉动巨大,其中汽车的出口异军突起,可能成为今年出口的关键点,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他品类出口的下滑。
但是汽车出口增长快却不能像以前的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电子产品这些出口,并不能惠及很多人,汽车智能化水平越高,需要的工人就越少。
近段时间,一些制造业上市公司,他们很多都到越南设了厂,在美国也有,目前境外和境内的业务基本上一半一半。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规避欧美的制裁。
我们对东盟的出口很大一部分是半成品,就是在中国处理之后,到目的地国家做成成品出售。
不过他们也担心,以后中国企业在当地设厂生产的产品可能也会被列入制裁名单。
而这种产业转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像汽车这样的高端制造业影响小一点,而像传统的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电子产品则影响较大。
管清友认为,这有点像日本过去30年走过的路径,大量企业到海外设厂投资,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工厂的模式在发生变化,虽然还是我们生产,但不一定都在中国国内生产了,可能在越南,可能在孟加拉,可能在柬埔寨,也可能在埃塞俄比亚,这个转型持续的周期会非常长。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我们还很可能会从过去的中国生产、欧美消费转向中国过剩、欧美通胀,亦或是我们大量的生产活动要主动转移到东盟、南亚、拉美、非洲。
总体上我们要看到出口目的地的调整会是个趋势,从逆全球化到半球化,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也意味着我们的附加值高了,同时它创造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了,这对我们国内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未来若干年里,我们可能要承受比原来高一些的失业率,就像欧美要长期承受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通胀水平一样,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出现这种关系的调整,会发生很多板块的对撞,动静太大了,很多东西都会变。
找准未来景气赛道是关键
管清友认为,2012年到2017年,发展最好的是金融、地产、互联网,2017年以后整体上贸易战,2019年股市不错,2020年进入房地产严厉调控以及疫情这三年,受益最大的是线上行业,比如线上会议室、电商,等等。
从大部分人来看,前5年具有普惠性质财富增长的还是地产,后5年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时候,电商、外卖这些行业也解决了一大部分人的就业。所以过去10年里很多人都明显感觉到了财富增长。
这10年里你在哪个行业特别关键,这是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拉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3年以来大家很忙,但似乎赚钱越来越难,因为很多有潜力的行业并没有那么强的普惠性,不是谁都能去开发ChatGPT,上不了车,也就没有在这个赛道上增长。
这也是现在消费总体上没有想象中恢复得好的原因,当景气的赛道或行业上人很少的时候,增长是不普惠的。
直白点说,未来高附加值的产业吸纳不了更多的就业人口。这也是现在消费总体上没有想象中恢复得好的原因,当景气的赛道或行业上人很少的时候,增长是不普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