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 (ID:dushetv),作者:毒Sir,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头图来自:《寄生虫》
去年你看过最好的韩国电影是哪部?
有人可能会提名《分手的决心》。
入围戛纳,让汤唯在韩国拿下双料影后,但这部电影并没有太过惊艳,更非朴赞郁生涯的巅峰。
再往前2021年,最佳韩影要算《摩加迪沙》。
代表韩国入围奥斯卡,故事好看是好看,却还是略显煽情和套路,豆瓣也刚刚过了8分。

我们期待中,像《寄生虫》那样大放异彩的爆款,始终没有到来。
是疫情的冲击?还是韩国电影在为下一次爆发蓄力?
就在我们觉得韩国电影全面回归的时候,今年的消息却是,不仅爆款难以复制了,就连韩国电影都将要消失。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就在今年3月份,拍出《国际市场》《海云台》的韩国导演尹济均在接受采访时称,韩国电影正在面临系统性危机。
市场变小,风险变大。前景不堪设想。
其实我在这业界工作,担心的不是现在,是未来。直到明年上半年还有一些值得上映的新冠期间拍摄的电影,但是今年开始,直到现在,韩国里面投资电影的投资者们几乎已经没有了,这就是现实。
明年下半年开始:“每个月究竟会有几部韩影上映呢?会不会有韩影呢?”这是非常灰暗冷清的状况,韩影的未来比大家想得更加不明亮,这是对于未来感到忧虑的我的想法。

韩国电影真的已经完全无米下锅了吗?为什么短短几年间就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转变?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
那个被我们羡慕为“什么都敢拍”的创作环境,那个异军突起的亚洲电影领头羊,韩国电影,别来无恙?
01
先来看看尹济均说的,今年的韩国本土电影是否真的濒临绝迹。
根据“韩国电影数据库”所统计的实时票房排名显示:
在过去一周内,韩国院线票房前三的热门电影,有且只有一部为本土制造。而这部叫《篮板球》的青春片,不仅排名遭《疾速追杀4》《铃芽之旅》吊打。票房落差,更是呈现数倍的差距。

你大可以说这是偶然,但偶然可以解释孤例,却解释不了现象。
就拿去年和今年这两年的韩影总成绩来说,2022年,韩国总产出108部本土制作的电影,包括院线与流媒体。
看起来不少对不对?但其中只有8部盈利。

数据总是直观又残忍。
你看这张表。虽然马东锡的出现“打”出了韩国商业片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除了《犯罪都市2》这样一骑绝尘——票房几乎为剩下作品总和的爆款之外。
《分手的决心》《掮客》奖项拿到手软,但首映人数、总票房都只是及格水平。
是韩国人已经不看电影了吗?
那倒也不。
《阿凡达:水之道》《壮志凌云2》《奇异博士2》《侏罗纪世界3》的票房都异常火爆——对,全是好莱坞影片。
过去,那个民族情节高涨,全力支持国产的韩国电影市场,已经换了模样。
1999年,韩国第一部大片《生死谍变》上映后,分分钟用660万的票房破了《泰坦尼克号》417万的纪录。紧接着,《实尾岛》《太极旗飘扬》诞生,本土票房分别超过一千万。
要知道千禧年初那会,韩国人口才4800多万。
这意味着什么?代表每四个韩国人,就有一个被主旋律电影吸引,并走到电影院掏钱观看。
但如今呢?在外来片的倾轧下,本土电影没有票房,后续就很难拉到投资;而没有投资的韩影市场,也就谈不上什么为爱发电,为艺术发电。韩国本土电影眼瞧着上映后收不回本,便迅速将版权卖给流媒体平台,能捞一点是一点。
这并不是什么冷门操作,就连入围金棕榈的《分手的决心》,也逃不脱这样的命运。
到了今年,情况甚至更糟。
如果说去年还有八部作品盈利,还能靠“神马东锡”独占鳌头。那么今年从开年到现在,韩国上映的二十部本土电影,无一幸免,全部扑街。
盈利率,0%。

如果你对韩影的印象还停留在去年的金棕榈,四年前的奥斯卡,乃至于走出国界的汤唯身上。你所看见,所仰望的韩国电影,可能已经走到了它短期内无法超越的制高点。
02
就在韩国电影无人问津的时候。韩剧,掀起一轮轮高潮。
比如前不久大家最爱的反派朴妍珍,aka“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


2015年,Netflix空降韩国。五年间,在韩国内容方面的支出约为7亿美元,用于授权片源与制作约八十部韩国电影和电视剧。
而到了前年,这个数字涨到了一年5亿美元。
就像金银姬的那句名言:

作为全球顶尖流媒体,Netflix的出现几乎完美契合了韩剧韩影的发展需求。
尺度无限制、演员随便挑;内容不干预、经费不封顶。
搭配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出爆款几乎是分分钟的事。
2019年,《王国》火遍全球;2021年,《鱿鱼游戏》创下了全球收视第一纪录;今年的《黑暗荣耀》也碾压了同期非英语类剧集,位列全球第一。
相比起电影的惨淡经营,给Netflix拍剧旱涝保收,创作自由,难道不香吗?

去年的艾美奖,当李政宰通过《鱿鱼游戏》以首位非英语剧集演员的身份拿下视帝、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男演员,以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视奖最佳男主角之后。目前豆瓣上他来年唯一确定出演的作品,有且只有《鱿鱼游戏2》,其片酬也随之曝光。
从第一季的三亿韩元,直接暴涨到十亿韩元。登顶韩国演员片酬榜首。

欲望的闸口由此被打开。当别人都成为了氪金玩家,你还甘愿继续做NPC吗?
而且要知道,演员通过流媒体得到的不仅仅是天价片酬,还有本土电影无法企及的全球影响力。
不信你看,李政宰之后,韩国那帮忠武路演员纷纷“下海”。
哪怕特效鸡肋,哪怕剧情降智(很多人不也吐槽过《鱿鱼》)。但无论是剧集还是网大,这两年都有前仆后继的韩国演员纷纷加盟,生怕赶不上这趟捞金的快车。
就拿韩国忠武路那一批能扛票房的演员来说——
有刚从Disney+下场的崔岷植,顺道提拔了刚刚走红的孙锡久;“三驾马车”薛景求接棒Netflix,准备和金喜爱一起转战小荧幕;黄政民搭档戛纳影后全度妍,主演动作网大《杀死福顺》;视后金惠秀正在筹备Netflix的《少年法庭2》;全智贤确定参演《王国第三季》;刘亚仁虽然吸毒,却也加盟《首尔大作战》《末日愚者》......

更别说马东锡。作为去年唯一能扛票房的标志性人物,他也随大流投入了资本的怀抱。
不但靠奈飞的烂片拿下了今年的网播第一。还在《永恒组2》后确定好与派拉蒙合作,翻拍自己的成名作《恶人传》。

这些作品质量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有几部能上九分,有几部超越《鱿鱼》,又有几部能帮助演员们突破自身演技生涯天花板?
没有,都没有。
但不用扛票房,不用拉赞助,没有市场压力,这就足够吸引人。
以往一部电影/电视剧的资金只能扛住一位大牌演员片酬的情况也不见了。再离谱的剧情也有成本试错,再多的大腕也能齐聚一堂。
回头瞅瞅在泡沫中游泳的韩国电影。搁你,你会怎么选?

或许有人疑惑,韩国演员出走就算了,那其他人呢?
的确,如果只是演员的缺席,对韩国电影重创还不至此。但问题是,后疫情时代的韩国电影,几乎是整个行业都被连根拔起。
演员们都跑去赚钱不说,就连那些代表了韩国门面的大导演们,也纷纷离场。
奉俊昊在英国拍摄《米奇7号》,合作的演员是罗伯特·帕丁森。朴赞郁在美国执导《同情者》,合作的演员是小罗伯特·唐尼。李沧东呢,刚从法国拍了个人纪录片回来;就连开头提过的尹济均,他的下一个项目也是去美国拍摄K-POP……

所有人的脚步,都奔向一个“看似韩国”,却“不再韩国”的未来。
03
如果把韩国电影比作一棵树,出走的电影人们像流失的水土,票房像青黄不接的枝叶。那么现在所剩下的,便只有中间那截咚咚作响,一剖开,发现早已蛀空的躯壳。
什么意思呢?
Sir举个例子。最近唯二两部民族主义片,一部《幽灵》,一部《闲山》。前者翻拍自《风声》,把原版的剧本杀改成了抗日神片,喜提豆瓣4.7。

而后者呢,哪怕是韩国曾经最拿手的海战题材,现在也沦为了爱国口号的背景板。
要知道,韩国电影可是靠主旋律发家的。
Sir举个例子。2004年的《太极旗飘扬》,曾有过这样一个桥段。朝韩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人们打扫战场的遗址,从土里刨出士兵们的骨骸。一具……两具……三具。头骨们排得整整齐齐,遗物也贴上编号。边上记者们长枪短跑,闪光灯不断,远远看去,像一个展览。


而弟弟呢?
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哥哥如此贪求功名利禄,只想要结束战争,逃离战场。


说到底,那时候的人们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同类相残。因为哪怕最后成为了战争英雄,也逃不过注定成为傀儡的命运。
就像电影中那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一只口琴——一只深埋在土里的口琴,可能任何血浆喷溅、肢体横飞的景象,都不会比它更让你痛恨战争的存在。

最好的战争电影,必定是反战的。
说到底,韩国电影不是不懂,不是不会。但你再看今年这两部电影,便能明显感受到差距的所在。
间谍一打十,子弹满天飞。空有一个抗日的壳,却少了对人的特写,对反思的特写。更别说感受不到那股深埋在韩国人骨子里对民族伤痛的恨意与遗憾。哪怕是自己曾经最拿手的题材。到头来,也不过是消费曾经的自己。


韩国电影当然不会灭亡。但就如今的电影/剧市场来看,你很难承认这是我们所熟悉的“韩国制造”。
当演员们外出捞金,导演们跑遍全球。好像“韩国制造”成为了一种可以被兜售的厂牌。好像只要加入熟悉的面孔与符号,便就能速成一个可复制的爆款。
情绪当然可以说来就来。但那样的逢场作戏,又怎样与曾经的青筋暴露相比?


抨击制度,讽刺系统不是没有。
但为了抓眼球而硬上价值,远比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反抗要虚弱太多。


而那些曾在韩国电影宛如定海神针一般的演员。往往一人的功力,便能带动整部作品的情绪。
但现在呢?好像谁来演都一样,再没有“非他不可”的独一无二了。


说到底,当你越强调一样东西的时候,往往越容易画地为牢。当同样的意象重复太多次便成了口号,再没有了那股最原始的冲击,最本真的抓力。因为观众不仅看腻了,也识破了。
当表达本身不为表达,而是为了什么别的所图的时候,那么再强大的表达,也不过是一种过时的表演。
最后,再说点别的。
《鱿鱼游戏》的导演黄东赫先前表示,自己的续作会在明年上线。期待之余,Sir却不免又想到,那个耐人寻味的结局。
当成奇勋作为全场最大的赢家,拿走那天降横财的456亿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染发。将自己一头自然卷的黑发,拉直漂色,染成一头扎眼的红发。


原因好像很简单。他看见发廊贴的海报,为了更体面地去见自己的女儿和前妻。
在“韩国家庭负债比率大幅上升”的旁白声中,选择了一种让自己看起来焕然一新的发色。他以为这样,就会显得自己从此与当下韩国灰暗坠落的大环境区分开来,从此跻身上流。


但实际上呢?
在其他人眼中,他也不过是系统的傀儡,一个被选择的炮灰。外貌的改变不但扭转不了事实。滑稽的红发,更显得他是一个纯粹的笑话。


这一刻他才终于明白。
真正的赢家,永远都是那些站在面具之后的人,而不是自己。
看了剧的人都知道,他赢了比赛,或多或少都是运气。
但他不管,他以为自己已经赢过游戏,了解游戏,便有了二度获胜,甚至是更改丛林法则的实力。


他想重新进入游戏,取得更大的胜利。
一雪前耻也好,改变规则也好。反正总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总不甘心就这么离场。恍惚间,他总觉得前方应该有更大的奖励,在等待着自己。
哪怕胜利已成过去式,哪怕游戏升级,哪怕玩家刷新。但这些赢过还想赢的人,他们却停不下来,再也回不了头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 (ID:dushetv),作者:毒Sir,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