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责编:kuma,原文标题:《孤独已经成为一场“流行病”:5个孤独的社会成因》,题图来源:《黑镜》


生活在现代社会,你会时常感到孤独吗?还是已经把孤独当成了一种习惯?


5月2日,美国卫生总监呼吁,应将孤独视作一项需要紧急对待的严重问题。他指出,孤独作为问题并不是美国独有,而是现代生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会显现的一种特性。


不仅是这份报告,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证据指出,“孤独”可能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存在严重隐患:除了增加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等心理问题的几率外,孤独也会在全年龄段的人群中提高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痴呆症等病症的患病风险。


或许最值得担心的地方在于,孤独在当下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情绪,而是整个现代社会都将面对的一场大型“流行病”。为什么孤独会如此泛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造成这种现状的 5 种可能性因素。


凝固的城市互动,失落的公共空间


或许对很多在城市中长大的人来说,那些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区、公园中的小广场、家附近的小滑梯组成了我们对于公共空间的最初印象。我们在这些公共空间中结识玩伴、收获友谊,这些回忆占据了童年的很大一部分。


关于公共空间的具体定义一直存在很多争议。首次提出“公共空间”概念的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将其定义为“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而人们目前普遍将公共空间理解为,供城市居民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


事实上,城市公共空间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9 年一项针对城市居民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表示,经常使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人不太可能感到孤独。这也证实了社会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互动,减少人们对于孤独的感受。


就像北京市内的亮马河,这条河流平等的“属于”每一个人,不同身份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各自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仅为本地居民增添了新的生活化场景,也为北漂青年缓解了异乡的漂泊感。


能够供人活动的公共空间,虽然看似简单,但需要注入更多人性化的思考与设计。而如今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更多是呈现一种衰落甚至死亡的状态:小区的公用健身器材区,已经被晾晒的被单占领;本应供人行走的通道,却栽种着美观却无用的绿化带……


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曾在书中描述过公共空间死亡的原因:一些现代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统一和同质化,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对人不友善的空间被人为地制造出来,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变得死寂和冷漠。


城市,本就是一个人们能够共同创造、不断生长的空间,而公共空间则是我们与城市构建联系的重要纽带。当生活中的公共空间逐渐减少,我们与城市之间的归属感似乎也被进一步切断了,仅留下那“浮萍”一般的孤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


社交网络让我们“一起独处”


人们在发明社交网络之初,本以为可以极大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伴随着社交网络几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可能并不如最初想象的那样乐观。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 2018 年的一项研究,首次将社交媒体 Facebook、Snapchat 和Instagram 的使用时长与用户情绪联系起来。研究报告显示,减少社交媒体使用时长会使抑郁情绪和孤独感显著减少。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社交网络在社交关系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远远大于它带来的正向帮助。


虚拟世界中的联系,就像速效食用却匮乏营养的代餐。当我们习惯在网络上维系往来时,与他人在现实中进行实时对话的兴趣就会减少。


研究网络文化多年的社会学专家雪梨·特克尔认为:数字化社交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相较于网络的便捷、高效,不用投入过多情感,现实中的关系在对比之下,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维护,且更加脆弱复杂。


除了对话被取代,我们也不再乐意在现实中去了解朋友们的日常,而是更加愿意在朋友圈里进行直接的点赞或简单的评论。


《孤独与隔绝,我们的流行病》报告中称,在各个年龄段,人们面对面相处的时间都比二十年前少,而在 15~24 岁的人群中最为明显,他们与朋友的社交互动减少了 70%。Murthy 说,许多年轻人现在使用社交媒体来替代面对面联系,但这种联系往往是低质量的。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人们在现实的世界里感到孤独,于是依赖社交媒体寻求连接,但社交媒体并不能取代真实交流的作用,又加剧了孤独感,最终人只能一步步被推向孤独的深渊中去。


有房,但没“家”


美国的著名小说家朱迪·皮考特曾写道,“拥有家庭意味着你永远不会孤单。”但如果你也是一位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或许体验的另外一番感受:我们不愿把自己每日居住的出租房称作“家”,但距离故乡的“家”却也早已相去甚远。即使拥有父母、朋友、伴侣,我们似乎仍像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实际上,这种失去“家”的感受,是缺乏归属感的一种表现。这几年流行的一个词语“空巢青年”,指的就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独居的空巢青年数量于 2021 年上升到了 9200 万。而缺乏归属感的现象,也正在空巢青年群体中大面积弥散。


 《花束般的恋爱》<br>
 《花束般的恋爱》


归属感是指个人参与一个系统或环境的体验,使人们觉得自己是该系统或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归属感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一项针对 357 位中国农民工子女的调查表明,归属感与孤独感呈负相关,这意味着认为自己不属于该学校或城市的孩子会感到更孤独。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经历从传统家庭中出走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找寻归属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衰退的友谊,下降的人际质量


或许很多人都会有一种同样的感受:自己身边最亲密的朋友,大多都来自校园时代。一旦步入社会,别说交朋友了,就连与人相处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就像很多人常说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利益,没有朋友。”


《社会精神病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证明,拥有低质量人际关系与拥有太少人际关系的人群相比,更容易感到孤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即使朋友数量不多,但如果能有几个知心的密友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天,也能帮助我们极大地消解孤独感。


然而,人际关系质量在当下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美国生活调查中心认为,数十年来,人们的友谊和人际关系质量一直在下降,特别是男性的社交圈近 30 年来不断缩小。


发生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在过去办公室是人们一天之内投入时间最多的地方,大多数的人际互动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疫情过后,我们的办公模式与互动模式却被极大地改变了。根据美国的一项社会调查统计,目前 90% 的白领不愿再回到疫情前从早到晚固定坐班的模式中。在国内,也有许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能够灵活办公的工作机会。远程化的办公方式,让人们越来越将办公室的互动与社交,视作一桩会影响时间及效率的“麻烦”。


 《人生切割术》<br>
 《人生切割术》


对此密歇根大学教授杰弗里·桑切斯·伯克斯曾在《财富》杂志的报道中表示:“我强烈支持将职场人士视为完整的、复杂的人类,而不是工蜂,但我们或许已经忘记,在职场中会发生真实的人际互动。”


人际关系质量下降的另一面,也意味着我们结识朋友,产生友谊的可能性在大大降低。如今,“友谊衰退”一词已经被收录进了辞典,意味着它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状。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孤独感在我们生活中的泛滥。设想一下,当我们希望有他人陪伴的时刻,却发现身边早已空无一人。


计较得失的爱情,加剧疏离感


以前我们认为,只有婚姻是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情感产物,但实际上,现代社会中的爱情也极大地沾染上了精密算计的颜色。


当我问起身边的朋友,在哪里找到的约会对象,一部分人回答我“相亲”,另一部分回答我“约会软件”。这似乎就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现状,对于爱情的追寻变成了一种模式化的操作,我们穿着同一件精心挑选的衣服,坐在相似的约会地点,用同样的自我介绍作为开场,引入差不多的话题之中。


这一套对于约会的熟练操作,就像是一串被复制黏贴多次的代码,在循环的过程里,我们也早已失去了对爱情的原本期待。


法国社会学学者伊娃·易罗思在其新书《冷亲密》中,提出了“情感资本主义”概念,即当代社会中情感与经济行为的彼此交织。


她写道,大部分爱情的魔力是因为你相信对方是独一无二的。当下互联网过多的可选项使得自我必须进行选择,并且是进行最优化的选择。于是,人们不得不使用那些计算成本效益和效率的技术。


 《绿皮书》<br>
 《绿皮书》


而深层次的情感关系对于抵御孤独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伟大的关系可以突破孤独的障碍,压制它的严厉规则,在不同个体的自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跨越对世界的恐惧深渊。”


精于计算的情感关系使我们只向往爱情带来的积极作用,却不愿接受其中的付出与痛苦。但最好的关系,应该是个体以彼此无所求的方式建立关联,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自我的结界。


参考文献

US surgeon general.(2023).Our Epidemic of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Lisanne Bergefurt, Astrid Kemperman, Pauline van den Berg, Aloys Borgers, Peter van der Waerden, Gert Oosterhuis, Marco Hommel.(2019).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Explained by Public-Space Use and Mobility Patterns.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16(21), 4282.DOI:10.3390/ijerph16214282

Melissa G. Hunt, Rachel Marx, Courtney Lipson, Jordyn Young.No More FOMO: Limiting Social Media Decreases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2018).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37, No. 10.DOI:10.1521/jscp.2018.37.10.751

Liu D., Yu X., Wang Y., Zhang H., Ren G.(2014). The impact of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 on the loneliness of the children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Int. J. Ment. Health Syst. 2014;8:52. doi: 10.1186/1752-4458-8-52.

Philip Hyland, Mark Shevlin, Marylene Cloitre, Thanos Karatzias, Frédérique Vallières, Gráinne McGinty, Robert Fox & Joanna McHugh Power.(2019).Quality not quantity: loneliness subtypes, 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volume 54, pages1089–1099 (2019).

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

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

伊娃·易洛斯,《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