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一个人口970万的欧洲小国、乌克兰的邻居,既是欧盟成员国,也是北约成员。但,种种行为来看,匈牙利虽小,却一身是胆。



2013年中国刚刚推出“一带一路”不久,就面临西方舆论的口水,是匈牙利,成为首个与中国建立关于“一带一路”工作机制的国家。

2016年,中国台湾“入世”风波,欧盟表决支持声明,又是因为匈牙利带头坚决反对而流产。

同年南海仲裁风波,欧盟再度准备发表对华施压声明,遭到匈牙利、希腊、克罗地亚的强烈反对,认为欧洲应该保持中立,致使最后修改出台的文件措辞缓和了很多,立场也避而不谈。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欧盟准备全面打压华为5G时,匈牙利发来了大量订单。

疫情期间,匈牙利不但大批量采购中国的疫苗,还由总理和外长亲自去机场迎接中国疫苗,总统更是当着媒体的面公开接种,还引进了中国疫苗生产线批量生产,一度成为欧洲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此外,匈牙利还是欧洲最早对中国人免签的国家,是最早开设中文双语国立学校的国家,是中东欧地区第一个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家......

2021年4月、5月、6月,欧盟因为“香港”、“国安法”等问题,连续发起对中国不友好声明的表决。

第一次,匈牙利直接否决,打回修改。

第二次,修改后的“淡化语气”的声明,再次被匈牙利否决。

第三次,有国家不依不饶再次发起声明表决,并施压匈牙利,还是被否决。

三次表决,匈牙利都是唯一的反对票。

德国对此极为恼火,甚至认为欧盟在关键政治外交问题上的“全体一致原则”是个错误。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一句话:

你再投一百次,结果都一样。



到这个程度了,咱就说,叫个“匈弟”,不过分吧。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身为乌克兰的北约邻国,匈牙利依旧特立独行。

当欧洲国家排队制裁俄罗斯的时候,匈牙利不但以各种方式抵制制裁,还以北约正式成员身份,反对乌克兰加入,并拒绝北约在本国驻军。

欧尔班还一次次发出呼吁,说欧洲制裁俄罗斯无异于对自己肺部开枪,只会慢慢窒息。

作为欧盟成员,匈牙利实力很弱,却在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上,频频阻挡反华文件的出台,不惜得罪德国这样的重量级国家,甚至不怕动摇匈牙利本身与欧盟的关系。

这种果断与坚决,并非“冲动”,最大的底气实则来源于对本国经济命脉的清醒认知。

一个国家要发展,不能偏安一隅,必须海纳百川。

01

伴着大型机械碾压地面的阵阵轰鸣,德布勒森——一座20万人口的匈牙利小城,再次吸引了来自美洲、欧洲、亚洲众多国家的关注目光。

上一次同时出现这样的热度,还是冷战高峰时期,苏联的大型空军基地。大半个世纪后,呼啸的战机早已沉默,当年的冷战前线,如今变成一片投资热土。



德布勒森市并非无名之辈,是匈牙利最发达的工业城市。这里聚集了美国德州仪器、德国大陆集团、宝马集团还有英国电信等等全球知名跨国公司,以及大量中小供应商组成的汽车产业链。

韩国近期也准备在这里投资七亿欧元,建设电池阴极零件生产基地。

但这些都远不如宁德时代带来的震撼。

为了建设欧洲第二大电池工厂,宁德时代投了73.4亿欧元(人民币约505亿),预计2025年投产,规划电池产能100吉瓦时,足够覆盖200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



这不仅是宁德时代目前为止最大的境外单笔投资,也是匈牙利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相当于2021年全国GDP的4%。

该工厂占地221公顷,临近奔驰、宝马、Stellantis、大众等客户的整车厂,直接组成了产业集群。

届时,匈牙利将成为欧洲第二大、世界第五大动力电池生产国。



另一家中国电池制造龙头亿纬锂能也与德布勒森达成意向,准备建设一块占地45公顷的新工厂,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但也足以令人对匈牙利这个小国产生更多好奇。

只因为,匈牙利是中国企业撬动未来欧洲市场最关键的战略支点,甚至没有之一。

汽车,也正是匈牙利的支柱型产业。

苏联解体后,匈牙利就稳稳抱住了汽车制造这根大腿。凭借着廉价人力成本、优良的教育体系、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欧盟+北约成员的双重身份保障,从90年代开始,匈牙利就大量接收欧洲工厂。

2010年新总理欧尔班上台后,全力推动再工业化,接纳大量德国汽车产业的转移。

目前,除了德国和中国,匈牙利已经是世界上唯一集齐德国三大豪门——奥迪、宝马和奔驰一起设厂的国家,奥迪还是该国最大的出口商。



匈牙利年产汽车近50万台,90.5%的产品销往国外。除了整车外,匈牙利还是世界第三大汽油发动机出口国、第五大电池出口国以及第六大柴油发动机出口国。

光德国整车厂就在匈牙利雇了五万多人,整个汽车供应链企业高达七百多家,从业人数超过十万,占工业产值的30%,出口总额的20%,带动相关就业三十万,影响上百万国民的生计,考虑到全国人口不到千万,妥妥的国家命脉。

更可贵的是,在欧洲产业普遍进三步退两步的今天,匈牙利汽车业产值十年来增长了165%,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还在不断上升。

匈牙利与德国并不直接相邻,中间隔了一个奥地利,德国人坚持认定匈牙利,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虽然匈牙利面积仅比重庆大一点,却与7个国家直接相邻,算上间接相邻,囊括了绝大部分欧洲国家。

更有利的是,尽管周围邻国大多山川密布,偏偏匈牙利全境都位于喀尔巴仟亚盆地,地势平坦,交通干线纵横,成了连接东、西、南欧的“十字路口”。



欧盟规划的十条泛欧交通走廊中,有四条经过匈牙利,仅布达佩斯就有三条、六个方向的交通线汇聚,还有欧洲第二大的多瑙河穿城而过,不但是陈佩斯、陈布达兄弟名字的灵感来源,还串联起上下游九个国家,经运河与莱茵河水系贯通,触达16个欧洲国家。



这种绝佳的地理位置,让汽车出了工厂就能上高速,下了高速就直达欧洲各国4S店,还能向西经内河航运抵达荷兰鹿特丹港通向大西洋。

此外,随着连接布达佩斯与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铁路将在2025年建成运营,列车从匈牙利南下,直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国收购)进入地中海,进入北非和西亚市场。

布达佩斯还是“新亚欧大陆桥”南向分支节点,通过陇海线链接中国腹地,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长沙、合肥、郑州、厦门等等中国南北大城市都开了直通班次,成为“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的核心枢纽,是无数中国货物运往欧洲的“中转站”。



这样的区位,完全就是一个欧洲版的“九省通衢”。

联想把最先进的海外智能工厂就设在了匈牙利,属于海外最大的制造工厂之一,目的就是借助匈牙利地处欧洲中部的枢纽性地位,更快响应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市场的需求,降低物流成本。

蔚来汽车也宣布在匈牙利建设海外第一座工厂,成为其充换电站产品的欧洲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除此以外,华为、中兴、格力、中国银行、比亚迪等中国企业纷纷落地匈牙利,中企出海密集程度在欧洲名列前茅。

不过,与德国人不同的是,正在走出海外的中国企业,看中的不只是匈牙利的交通优势,更把匈牙利看做攻略欧洲、走向世界的前哨站。

而匈牙利,也需要中国。

匈牙利不想只在当下扮演德国汽车产业的“集散地”,也想趁着中国新能源产业出海的机遇,为自己谋一个未来。



更何况,欧盟已经没有那么牢靠了……

02

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获利者,家门口就是发达的市场与先进的技术,匈牙利的压力其实很大。

外贸在匈牙利国民经济中地位非常重要。匈牙利人口全球排名第92位,出口却能排第34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已经超过80%,在欧盟中排名第六,全球仅次于越南,是典型的出口导向经济。

德国企业直接间接创造了近五十万个就业岗位,整个汽车业影响180万个就业机会。

以汽车制造为核心,匈牙利制造业占了GDP的30%以上,基本达到德国的水平,在去工业化的欧美非常难得。

然而,匈牙利了承接欧洲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的转移,本质上只是组装厂。上游资源与下游市场两头在外,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点,卖的是质优价廉的人矿,艰难维持着贸易顺差。



匈牙利奥匈帝国时期就出现了汽车产业,今天制造业产值的30%、出口的20%来自汽车产业,但自己汽车品牌却几乎籍籍无名,基本上是给德国汽车豪门打工,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经济与就业环境。

为此,匈牙利还要倒贴一部分。

本来,匈牙利有全欧盟最低的公司税率——9%,补贴的形式返还一部分后,实际最终税率不到8%。

算下来,奥利奔驰宝马在匈牙利能够享受德国本土四倍的政府财务支持。

最终结果是,出口所能创造的附加值与留存的外汇储备都不高,匈牙利GDP看似连年增长,但非常脆弱。



在这两年能源价格高涨、全球供应链混乱的背景下,匈牙利的顺差持续滑落,2022年一度跌成负值,变成了逆差。



另一方面,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投资建设,比去工业化的国家要消耗更多能源,所以从2019年到2023年,匈牙利外债从1500亿美元猛增到了2700亿美元,比全年GDP多了900亿美元,外汇储备却只有328.4亿美元。

美国加息大环境下,匈牙利国内通胀高涨,老百姓节衣缩食,债务危机隐隐若现,被国际评级机构列为全球最脆弱的国家之一。



最后,过度依赖德国汽车业也不是长久之计。

2015年,德国大众集团曝出排放测试长期作弊丑闻,股价两天跌掉三分之一,被罚147亿美元,还拖累整个欧洲股市与经济。在涉事的11万辆汽车中,在匈牙利生产的约2万辆,连带对匈牙利企业与本国经济也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汽车产量暴跌。

2020 年疫情期间,德国汽车企业大规模裁员,匈牙利又首当其冲。

2022年,俄乌战争开打,能源价格飙升,本就压力山大的匈牙利雪上加霜,通胀飙升到20%,货币贬值超过10%。

由于欧洲传统车企在全球向新能源车转型的过程中,转型脚步迟缓、对产业政策漫不经心(比如大众造假事件),不但丢掉了市场,也丢掉了塑造完整产业链的机会。

作为附庸的匈牙利的汽车业也在大众风波之后,随着欧洲汽车的失落,产量连年下跌。

这种趋势如不逆转,匈牙利可能会永远失去经济支柱。



2023年3月9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匈牙利工商联会议开幕演讲时就对匈牙利商界苦口婆心地喊话:

欧盟曾说2035年禁止生产传统汽车,这个政策或许会因为经济原因发生变化,但匈牙利赌不起。如果2035年之后,欧洲只能生产电动车,而匈牙利不能提供生产关键部件,匈牙利的传统汽车工厂都要关闭,匈牙利的城市就会一个个萧条。所以,我们必须将匈牙利汽车工业留在匈牙利,即使它从化石转向电动汽车。

喊话归喊话,如何保留呢?在欧盟内部靠廉价劳动力与便宜的土地卷显然是不行的。

匈牙利一直希望增强产业竞争力,但大国主导下,欧盟的决策往往无视小国利益,令匈牙利经常捉襟见肘,左右为难,手足无措。

当初俄罗斯规划了南北两条天然气管道,一条“北溪”、一条“南溪”。北溪管道有德国力挺,在2022年初建成却在俄乌战争的阴霾中莫名其妙被炸毁。



而通往意大利、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的“南溪”管道还没开建就因为欧盟借乌克兰问题施压俄罗斯,直接胎死腹中。

比起去工业化的国家,实业立国更离不开稳定的能源供应,匈牙利95%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却一直没有可靠的供应渠道,不得不高价买“二手气”,成了“欧美制裁俄罗斯”最大的输家之一。

这个局面下,欧盟却还要求匈牙利分摊高达180欧元(相当于GDP的10%)对乌经济援助计划,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欧盟又以所谓“反腐败”的名义,冻结130亿欧元的预算补贴与新冠复苏经费,逼迫欧尔班政府放弃抵制制裁俄罗斯的立场,承担对乌克兰经济援助,否则以后想要拿到发展资金只会难上加难。

这个局面下,匈牙利未来还能有多少腾挪空间呢?

幸运的是,多年前匈牙利就找到了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中国。

03

从加入WTO开始,中国企业经历了三波大规模出海浪潮。

第一波是加入世贸后,随着出口的增加,海尔、华为等等国内制造龙头在海外纷纷建立大规模的销售网络。

第二波是2008年后,大量国字头企业响应“走出去”的号召,加入出海队伍,开始进行一轮轮海外并购与投资,包括一些关键的港口、矿山等等基础性产业。

第三波则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后,中国企业趁着全球供应链、信息链重构,立足国内资源辐射海外市场,杀出了不少强势的中国消费品牌,涵盖了零售、社交、游戏、电子等等领域。



总体来说,中国企业出海的规模越来越大、渗透程度越来越深、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欧洲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力最高的成熟市场之一,一旦拿下,还能辐射非洲、西亚,是必须争夺的战略高地。

然而,这几年国际形势的风云突变与中国企业出海的浪潮迎面相撞,中欧全面投资协议被无限期冻结,俄乌冲突也牵连中东欧各国对华关系,各种明里暗里的“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步伐。

根据安永公布的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投资者对欧洲公司进行139笔收购或投资,比2021年继续减少了16 笔,比起2016年的高峰,更暴跌了170笔。

但欧洲市场的重要性却在不断提升。

疫情前后,欧洲地区中国汽车出口销量的份额从2018年的6%猛增到了26%,仅次于家门口的亚洲市场,突显出了欧盟对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性。



新能源车更是增长主力中的主力,事关未来战略产业的全球竞争。



这种局面下,作为欧洲汽车关键节点的匈牙利,虽然是北约与欧盟双料成员,却与欧盟政治风向逆行,积极拥抱中国企业的投资。

跟着欧盟谈主义,要饿肚子。为什么不去跟中国谈生意?

在宁德时代的新工厂创下了匈牙利外来投资历史后,今年2月,匈牙利外交和贸易部还对媒体透露,正同时与四家中国公司进行投资谈判,规模可能高达80至100亿欧元。

按照匈牙利官方的说法,中国与匈牙利合作进入了蜜月期,中国正逐渐取代德国和美国,成为匈牙利最大的投资来源国。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只要进入了匈牙利,并实现本地化,只要产品竞争力够硬,按照欧盟规则,就能从内部撬开欧洲市场。

正如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所说:“继进入挪威市场后,蔚来将加快‘出海’步伐,到2025年,进入全球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本地化(匈牙利)生产,让我们更高效地提供加电设备与服务。”



与坐拥奔驰这样的大客户的宁德时代不同,对于在欧洲起步晚、月销售数量还停留在十位数的蔚来而言,选择匈牙利建厂,是一次直面欧洲整车大厂的肉搏,既是一招可能高回报的险棋,也是对匈牙利政府坚持“向东开放”发展战略长期看好。

近期,正当中国老百姓欢度“五一黄金周”时,布达佩斯也在隆重举办“2023年布达佩斯人民币倡议”论坛,主要聚焦绿色转型、金融互联互通以及人民币在中东欧地区的作用。

绿色转型事关匈牙利汽车制造业电动化的未来,而后两者关乎人民币国际化与匈牙利的金融环境。

“人民币倡议”的提法源自于2015年3月匈牙利中央银行提出的“布达佩斯人民币倡议”,目的是利用人民币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布达佩斯在中国与中东欧经济合作中的区域作用,同时加强匈牙利同中国的经贸合作。



匈牙利是欧洲最早与中国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国家。

中国银行在匈牙利开展业务多年,2014年开设匈牙利分行,还核准成为了全球28家,其中包含欧洲5家人民币清算行之一。

国开行也在布达佩斯设立了代表处,对于中资企业融资开展业务非常便利。

由于匈中相关的合作,布达佩斯已成为中东欧地区的金融中心,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海外桥头堡之一。

匈牙利之所以预见到了人民币与背后中国带来的全球化浪潮,完全是惨痛的经验换来的。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又爆发债务危机,出现了所谓的“欧猪四国(PIIGS)”,其中G是希腊。为了应对危机,希腊按照国际金融机构组织要求,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出售公路机场,但经济活力一直没有恢复。

同希腊一样,大量依赖负债投资的匈牙利也是欧盟范围内遭受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选择了另一条路。

除了强化内部市场管理,匈牙利央行行长、前经济部部长杰尔吉·马托奇就认为,关键是采取了一些开放策略,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所以债务状况在疫情前持续好转,就业与GDP增长也明显好过希腊。



失业率



2011年,中国领导人访问匈牙利,直接表态购买一定数额的匈牙利国债,还提供了10亿欧元专项贷款资金,用于两国企业合作项目。

要知道,2008年美国财长保尔森四次跑北京,也不过是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承诺。

中国给了匈牙利最重要的信心,而信心就是资本市场的黄金。

匈牙利一举变成中国在中东欧最大的投资目的国,极大地提升了匈牙利的发展预期与融资底气,安然度过欧洲债务危机。

有了走出历史性金融危机的经验,欧尔班政府把“向东开放”确立为了国家长久的经济战略。

中东欧局势错综复杂了上千年,匈牙利而言,最重要的是远离内耗、远离战争,远离衰退。

通过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从本国根本利益出发,又关照对方根本利益的长期抉择与配合,身处欧盟北约内部,看似不起眼的匈牙利发挥出了远超自身体量的影响力,不但脚踏实地搞实体经济,还能在欧盟政治撕裂的状况下,发挥国内经济环境、地区地缘态势与国际间战略关系稳定器的作用,扩大国际合作,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典型的例子是,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匈牙利一方面继续抵制欧盟对俄罗斯核能的制裁,批准俄罗斯在国内建核电站,同时与韩国等广泛开展国际核能合作,与黑海周边国家签订海底电缆协议,建设分享多元化的能源供需网络,从能源布局上向新时代转型。

这种一心一意搞建设,一门心思谋发展的态度,不但有利于中国企业借助匈牙利出海,同样在各国企业心中给匈牙利加了很多分,包括曾经只在匈牙利搞组装厂的欧洲豪门,也把匈牙利看做电动汽车追赶的机遇之地。

截止目前,随着宁德时代的加入,匈牙利动力电池相关投资已经高达140亿欧元,从阴极、阳极到分离器、装配线,完整的电池供应链都已经在匈牙利各地成形。

而由于战略失误,欧洲已经错失了构建完整动力电池产业的机会,只能依赖亚洲厂商。

这种局面,曾经致力于欧洲电池本土化的“欧洲电池联盟”也不得不承认,这方面匈牙利走在了前面。

“匈牙利很可能实际上是欧洲下一个大型电池生产集群。”联盟政策经理Ilka von Dalwigk 说。

如今,韩国的SK创新和三星正在建设、扩大当地电池工厂,梅赛德斯-奔驰正将位于凯奇凯梅特工厂改造为生产电动汽车,而大众汽车的奥迪正在另一个城市杰尔生产汽车和电动机。

当宁德官宣建厂后,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号第一时间发文,表示,要携手进一步扩大电池电芯的采购规模,准备率先成为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的最大客户。

可以说,在匈牙利固执坚持下,欧洲汽车产业的新能源未来也走上了“向东开放”的道路。

尾声

俄乌战争发生后,匈牙利国内外艰难的环境下,欧尔班却得到了国民的大力支持。

2022年4月3日,匈牙利大选结果正式出炉,在欧洲主流舆论的一片批评与怀疑声中,欧尔班所在的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在199个席位议会中拿135个,比上次还多了两个,执政时间延长到了2026年,地位越来越稳固。

进入2023年,宁德时代位于德布勒森的巨大工地正为夏季的正式开工做最后的准备。

平整过的地面裸露着黄色的泥土,一辆辆卡车与高耸的打桩机正紧张忙碌,车辙与道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此情此景,总会令人们脑海里会忍不住浮现出动辄横跨数百米的巨大灰色立方体厂房拔地而起,全然忘了在区区几十公里外的国境线那边,乌克兰依旧战云密布,炮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