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秃秃不秃,头图来自:《平凡的荣耀》


你还在为没心机、社恐、嘴笨被套话困扰吗?你还在为同事的阴阳怪气、上级的无理要求而难堪吗?


不如试试在线练习一下心眼子?


近期,练习反应力、心眼子的帖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浏览评论区,就能欣赏一场情商与智商的交锋。


(每日一个心眼子相关贴)<br>
(每日一个心眼子相关贴)


“你还没资格给我倒酒吧。”

“别乱碰,你知道这件衣服多少钱吗?”

“拿了奖金,那还不得请我们吃饭呀?”

“别光看别人,什么时候能喝上你的喜酒啊?”


起初,这种心眼子练习中不乏颇具“人情世故”意味的答案,讲究道法自然、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扭转不利局面,引得围观群众连连赞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然而,随着大量年轻网友的加入,“人情世故”的考场上出现了新的声音。面对别人的刁难、误解,各大门派轮番上阵,风格迥异的回答背后,是对所谓“人情世故”的反感与回击。


(网友评论)<br>
(网友评论)


每天一个心眼子,高强度真题模拟,就能从此不惧尴尬,开挂走向社交巅峰?


新解法: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针对社交尴尬境地,如何破局,成为了网友关注的焦点。


试想一个情境:你去参加饭局,因为堵车迟到了,别人已经开吃了。此时,有人开玩笑说:“还是你靠谱啊,饭不来吃,直接来买单来了”。你会如何回应?


排除掉超然物外(呆若木鸡或直接买单)的选项,网友们的回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向。


一方面,我们已经被浸润在这样的教导之中:真正会说话的人会兼顾所有人的面子,不会让任何一句话掉到地上,同时也要不动声色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于是,一场心眼子大赛拉开了帷幕,在交锋之中,交谈者话捧着话,没有一句话落在地上,也少有话落在了实处。明明是黑白分明的文字,却让人隔着网线就能感受到酒杯里液体晃动的眩晕感。人们享受言语上的博弈,却也接受着语言的束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而另一方面,各个门派的网友重拳出击,打破了场面上的和谐,生生将“精神酒局”变成了逗笑场。


首先登场的是阴阳怪气组,先来一个深呼吸,再用怜悯的眼神扫视周围,睥睨众生、话不说满,却将矛头直指发问者。


(网友评论)<br>
(网友评论)


发疯组则直接拒绝答题,高声疾呼、阴暗地爬行。更有甚者直接将发疯的维度升级到暴力倾向,精准踩爆围观群众的爽点。


(网友评论)


窝囊组则放弃在气势上的争锋,一个滑铲跪倒在地,顺流而下,心中秉持一个信念:只要从人格上藐视自己,就能战无不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真诚组主打一个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和感受,用冒犯回应冒犯,用真实打破阴阳怪气带来的尴尬。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坚不摧,唯快不破。各大门派招式不同,背后却隐藏着相似的逻辑: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通过解构场景,增强尴尬的效果,将压力拆分给在场的每一个人,以此抚平自己心中的羞赧与不甘。


如果场景要求维持表面上的和谐,那么参与者就用一句尖锐的话语冲破和谐的防线;如果目标任务是解决冲突,那么就让自己更深地陷入冲突的漩涡。


放弃体面,追求自身情绪上的平衡,颇有几分“与其焦虑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的“唯我主义”色彩。然而,玩笑背后,人们对此类互联网爽文的追捧,可能恰恰反映了对“心眼子”一词的厌倦与疲乏。


心眼子焦虑:无处不在的印象整饬


随着“练习心眼子”的帖子不断发布,越来越多人乐衷于成为智囊团的一员,从各种刁钻的角度贡献自己的智慧。


诚然,相当一部分答案并不会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选择,但网友们有些许荒谬色彩的“共情”却展现出了人际交往的现实困境。


一条条帖子将网友们抛入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尴尬场景,用最尖锐的方式呈现出了人际关系中的面子与里子权衡的难题。面对或许带有一些恶意的揣测,除了呆若木鸡、张口结舌,找到一种巧妙而合理的回应方式一直是一种隐秘的“刚需”,而现在,这种需求正在网络上寻求一个出口。


(网络上的社交主题内容)<br>
(网络上的社交主题内容)


向上社交、情商课、尴尬症、社交恐惧症越来越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在各大平台裹挟着流量和观众无穷无尽的焦虑。


在哲学家韩炳哲看来,现代社会已经从福柯笔下的“规训社会”演化成为一种“功绩社会”。在机会与选择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问的问题早已不是“规定我不能做什么”,而成为了“我应当去做什么?”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也许能给人动力,但会带给人极大的倦怠感,让自我的需求变得模糊。


“这种新型的人类,毫无防御地陷入过度的积极性之中,没有任何独立自主性可言。”


而这样的感受,在练习“心眼子”和“人情世故”过程中,通过一种荒诞的撕裂感传达给每一个人。


(Janice《老友记》)<br>
(Janice《老友记》)


在以往,“心眼子”一词往往带有一丝贬损的意味。暗示每一句话背后的精心设计都是出于达成目的的考量,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身的欲望,呈现出一种虚伪的客气。


而现在,对功绩的追求似乎放大了人际交往的压力,出于“工具理性”利用心眼子达成目的、扩大优势成为了人们认可的一条捷径,却也违背了内心对于真诚、理性的情绪沟通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们内心的矛盾。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随时关注自身呈现给他人的形象,并从自身与他人的互动之中不断打磨自己的外壳。不断观察他人的反馈、形成相应的处事方式,正是不断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三联生活实验室《95后,整顿职场》)
(@三联生活实验室《95后,整顿职场》)


网络上大规模的“练习心眼子”风潮更像是一次大型的社会实验,一次集体照镜子。在其中,人们以互相的行为作为参照,通过他人的反馈学习社会规则,也从中感受到自我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关系,从共情中重新梳理内心的秩序。


当印象整饬变成了一种惯常、甚至一种压力,对于“人情世故”的反思似乎不再难以理解。


反人情世故:追求自我的留白美学


对于“人情世故”“心眼子”在现代社会中角色的反思一直存续,而在网友们的玩笑演绎之下,“说话留三分”的留白美学被挤压到话语的角落,甚至带上了一点“油腻”的意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有人说,对“反骨”这一形象的塑造出于对自我的探求。“整顿”成为形容当代年轻人绕不开的词汇,很多年轻人被塑造成一身反骨、无视规则的刺头和逆鳞,在职场上对所有的潜规则say no,在社交关系中不屑于应付人情世故、礼尚往来。


然而,这真的是年轻人内心认可的形象吗?


(席瑞《荒野会谈》)<br>
(席瑞《荒野会谈》)


制度往往难以规定人际交往的每一个细节。在秩序与混乱之间的灰色地带,“人情世故”反而承担了部分社会功能,用行动和言语的留白维护微妙的平衡。


我们常常将那些言不由衷的话、那些违背自己欲望而做的事归咎于社交本身,认为人们带着面具交往,虚伪的人际关系让找寻自我变得困难。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捧极端的课题分离,秉持“绝不为别人的情绪买单”的信念,形成以绝对自我为核心的思考方式。


(小红书@王坏坏)


回避冲突,或将冲突完全定义为他人的课题,是一种心理疏解方式,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达成自洽。


社交面具是一种外在的形象,但却又不只是一种外在形象。社交之中的“我”,恰好也构成了“我”的一部分。戴着面具跳舞的人,也无法保证,表面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完全分离。


(刘擎X罗翔对谈 bilibili@刘擎教授)<br>
(刘擎X罗翔对谈 bilibili@刘擎教授)


当一句句戏言将对“心眼子”的反叛推向神坛,当“牙菜”梗(你牙上有菜)变成了回应复杂问题的滥觞,我们的表达是否显得单调而又无力?是否存在更加温柔和理性的方式,拥抱每一个在人际交流漩涡中的个体?


“我们彼此知之甚少。我们都是厚皮动物;我们相互伸出手去,却徒劳无功——我们只不过磨掉了对方粗糙的“皮革”而已。我们都很孤独。”


正面处理冲突,从真诚连接需求,远比灵活使用俏皮话、将问题推向极端困难。


或许,铸就坚硬的盔甲,才能更好地呵护内心那个烂漫的小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秃秃不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