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寒冰,责编:kuma,头图来自:unsplash


前段时间,四个年轻人相约自杀的新闻上了热搜。每次自杀事件发生后,都会在网上看到大量相关内容:有人试图分析自杀的原因、有人暴露自杀者更多生活细节、也有人传播自杀的方式和地点……


传统媒体时期,报道自杀事件更多是媒体做的事情,我们只能通过电视、报纸等得知自杀事件。但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说两句,自杀事件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迅速和不可控。


▷ 某平台曝光自杀现场视频,并引发网友的评论<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某平台曝光自杀现场视频,并引发网友的评论


殊不知,暴露他人的自杀行为是自残和自杀的重要风险因素(Hawton, K.,2014)。根据世卫组织的调查数据,对于每起自杀事件,大约有 135 人遭受极度悲痛或受到其他影响。每一次自杀事件的报道,有 25 个人可能会尝试自杀,还有更多人有严重的自杀念头。


也许你一句无心之语,就可能在帮一个人下了自杀的决心,或提供了自杀的参考方式。


因此,世卫组织公布的四项自杀关键干预措施中,就包括“教育媒体负责任地报道自杀”。



今天,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唯一渠道,而恰当地谈论和报道自杀成为每个个体的责任,这也是我们为那些有自杀意念的人能做的一件小事。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已经发生的自杀事件会有什么(你可能想不到的)后续影响?而在这个过程,我们能(和不能)做的那些事。


一、自杀也会成为“诱饵”


自杀事件天然具有新闻价值,因此每次自杀事件发生后,都会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


但不少研究者发现,自杀风险高的个体在媒体报道自杀事件后会有模仿自杀行为的风险。媒体对自杀事件报道的增加,导致自杀成为一种应对困难的可接受的方式,有关自杀方法的信息,也会影响弱势群体对自杀方法的选择(Thomas Niederkrotenthaler et al.,2020)


具体来说,这些情况下自杀模仿的风险会进一步提高(Dr S Stack, 2003)


1. 自杀对象是名人时,自杀模仿风险提高了 14.3 倍。


而这其中,当名人使用的自杀方法被报道时,采用相同方法的死亡人数增加了 30%;与其他名人相比,艺人身份的名人自杀影响更大。


2. 自杀事件是真实故事时,自杀模仿风险提高了 4.03 倍。


尤其是报道里有关于自杀方法的详细介绍、有关于自杀者生前的生活细节等。


3. 报纸上的自杀报道要比电视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更大。


这可能是因为电视的时效性更短,但报纸报道的自杀事件可以保存下来反复“研究”。而如今社交媒体时代内容更易保存、传播,因而风险会更大。


4. 当整个社会的自杀率更高时(高失业率,低结婚率,高离婚率),自杀的模仿效应会更严重。


此时已发生的自杀事件很容易成为人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情绪出口,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


5. 特定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模仿性自杀行为。


比如年轻人,有精神疾病的人,有自杀未遂史的人或者亲友自杀死亡的人。


6. 对自杀行为的肯定态度也会提高自杀模仿的风险。


比如自杀行为被浪漫化、得到颂扬、被认为自杀是政治正确等等。


当然,媒体报道并非导致自杀的充分条件,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它更多是与其他风险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那我们应该对自杀事件避而不谈吗?


并不是。研究发现,恰当、负责地谈论和报道自杀,可以给有自杀意念的个人提供其他选择,促使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从而防止自杀。


重点在于——怎么谈?


二、我们该如何“负责任地”谈论自杀?


我们参考了世卫组织关于媒体对于自杀事件的报道要求,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如何谈论自杀”的指南。


当你想要报道(谈论)自杀事件时,这些是你可以做的:


1. 要教授公众有关自杀和自杀预防的相关知识,而不传播自杀相关的流言。


2. 要报道如何应对生活压力或者自杀想法,以及如何获得帮助。


在讨论自杀的时候,除了仔细探讨自杀的真实信息以外,报道如何预防自杀,阐述处于自杀危险中的人应该寻求帮助,以及说明如何获得相应帮助;要强调除了自杀之外,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


3. 要提供寻求帮助的准确信息。


列出的支持资源的地址或者联系信息一定要定期检查, 以确保这些信息是准确的;最好是提供 24 小时/7 天全时间范围内都可获得帮助;不过,提供过多的潜在资源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尽量只提供有限的资源信息 (比如,一个电话号码和一个网站)


4. 要特别谨慎小心报道名人自杀。


5. 要谨慎采访自杀者家人或者朋友。


避免暴露自杀者更多的生活细节和个人特质。


6. 可以用从心理健康遇到的挑战或从自杀念头中成功康复的故事来抵消自杀报道,尽量以希望和治愈的故事为特色,而不是自杀未遂或死亡。


图片来源:pexels<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图片来源:pexels


这 7 点要尽量避免:


1. 不要将有关自杀的报道放在显著的位置,也不要过度重复这样的报道 ,不要使用耸人听闻的新闻题目。


2. 不要使用煽情或者将自杀正常化的语言,也不要将自杀描述为个体面对问题时一种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3. 不要详细描述自杀所使用的方法 ,不要提供关于自杀地点/位置的详细信息。


4. 不要简化或者推测自杀的原因。


5. 不要刊登自杀者照片或遗书,不要使用现场录像或社交媒体的链接。


有些自杀者会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遗书,因此研究者们建议社交媒体能够借助技术手段及时识别和删除有害内容。


6. 不要强调轻生者的个人特质、背景或生活经历。


这可能会激发有相似经历的人的自杀意念。


7. 不要借报道责备任何人。


这可能会给自杀者的亲友或其他人带来二次创伤。


研究发现,当媒体机构在 20 世纪后期开始遵循有关自杀报道的建议时,自杀风险会显著下降(Sanger-Katz,2014)


很多人觉得自杀事件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中国的自杀率一直不算低。


2002 年 12 月 3 日,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举办的首届国际自杀预防研讨会上首次公布了中国的自杀数据:


  • 中国每年有 28.7 万人死于自杀,同时有 200 万人自杀未遂,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 2.3 倍;


  • 自杀是我国 15~34 岁人群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有 19% 的青少年死于自己之手;


  • 170 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严重心理创伤,16.2 万未成年人因此失去母亲或者父亲。


而很多自杀事件是有可能避免的,每年的 9 月 10 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WSPD),由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2003 年设立 ,目的就是向公众传递——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2021 年至 2023 年世界预防自杀日三年一度的主题,是“通过行动创造希望”,这意味着我们的行动,无论大小,都可以为那些正在挣扎的人带来希望。


▷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官网<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官网


而这其中,很重要的行动之一就是能够“负责任”地谈论自杀,从而提醒人们,除了自杀还有其他选择,激发我们所有人的信心和光明。


这也是我们为那些有自杀意念的人能做的一件小事。


ps.以下是一份国内危机干预机构的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及时补充更新:


  • 北京自杀研究与预防中心,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回龙观医院,世界卫生组织自杀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24 小时 7 天可用,座机用户请拨800-810-1117,手机用户请拨010-82951332。


  • 中国生命热线 ,每天上午 10 点至晚上 10 点,电话 400 821 1215。


  • 北京红枫妇女热线:010-64033383,010-64073800,010-68333388(周一至周五9:00-18:00)


  • 上海市心理健康中心,电话 021–64387250 。


  •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4 小时 7 天可用,电话 86-40509959;86 400-995-995-9。


  • 广州市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4 小时 7 天可用,电话020-81899120 或 020-12320-5 ,QQ 1661042151在线咨询。


  •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24 小时 7 天可用,电话 0571–85029595。


  • 江西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966525。


  • 青岛市危机干预中心热线 ,0532-85669120。


  • 南京自杀干预中心救助热线 025-83712977(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 杭州心理研究与干预中心 救助热线(0571)85029595,工作时间全天24小时。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中心救助热线(027)85844666,工作时间每日晚6点30——9点30。


  •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20-81899120,020-121305,免费QQ在线咨询,1661042151。


  • 大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411-84689595。


参考文献

李建军著,《自杀研究》,2013年12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Hawton, K. (2014). Suicide prevention: A complex global challenge,The Lancet Psychiatry, DOI:10.1016/S2215-0366(14)70240-8

Dr S Stack.(2003). Media coverage as a risk factor in suicide,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57:238-240,DOI:10.1136/jech.57.4.238

Thomas Niederkrotenthaler ,et al.(2020).Association between suicide reporting in the media and suicid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OI:10.1136/bmj.m575

Preventing suicide: a resource for media professionals.(2017). Geneva: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WHO/MSD/MER/17.5).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Sanger-Katz, Margot. (2014). The Science Behind Suicide Contagion, The New York Time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寒冰,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