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回国后公开对这次访华行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从北京一路到广州,我见到了学习法语,饱含热情、兴怀远大的中国青年一代与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们、受到法国艺术灵感启发的艺术家们,我们在一起大有可为,中法友谊万岁。

考虑到当下的国际形势,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以及与美国高度敌对的关系,我相信马克龙的这番表态必然会为他招来一些麻烦。

实际上就在马克龙说出这番话后的一天时间内,美国那边就传出来消息。

美国电台主持人加兰德·尼克松,这是一个白宫对外曝光消息的消息源,他透露说“拜登已经授意中情局调查马克龙参与对北溪石油管道的袭击的证据,并准备在国际法法庭提起指控”。



当然了这最终也可能不会变成现实,拜登当局的鬼点子很多很多,真正实践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他们确实很有可能给马克龙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毕竟在俄乌战争之前,美国政府是最开始提出预警的,他们在真正爆发前三个月就一直在炒作、警告说俄罗斯可能开战,这种“预知先见”,以及战争爆发之后对乌军援最多国家的身份,让他们掌握了西方国家范围内对俄乌战争及其任何相关事件的话语主导权。

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他们可以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没人管的了,但果真如此的话,仔细想想这种点子,不心狠手辣、心理阴暗到一定程度的人是很难想到的,至少当北溪管道被美国人炸掉之前,谁能想到他们会如此歹毒呢?



当然他们也有充足动机这样做,马克龙这次访华行程,以及法国政府在官方层面上高度肯定的姿态,对中法两国关系的正面评价,这已经与拜登当局的核心战略起了冲突!

拜登为什么想要俄乌战争长期化?因为中俄之间关系紧密,战争每进行一天,中国在西方国家范围内的国家形象就会变得更差。

拜登希望拉拢、团结欧盟,在对华政策上与他们站在一起,拜登希望促成一个美国、欧盟对抗俄罗斯、中国的局面。

但现在作为欧盟框架内最有影响力的法国总统竟然公开唱起了中法关系的赞歌!下一步是不是要唱中欧关系的赞歌了?是不是以后中美打起来,欧盟就坐山观虎斗不跟着美国人搞制裁了?



拜登现在肯定气的牙痒痒,但他们恐怕一时半会还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因为法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是二战最主要的实质受益者之一,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当年一战中法国承受了惨痛的损失,丢掉了在欧洲大陆上大部分的政治影响力,但在二战之后因为德国被削弱,这种影响力捡了回来。

即使今天的法国表面上的国力远不及中、美,但其在欧洲的地位,在欧盟的地位与影响力丝毫不减。

这种影响力曾经兑现过,在上一次美、法矛盾达到顶峰的时候,当时戴高乐总统一波组合拳打完,让美国五十年来都没敢打法国的主意。



实际上法国能反制美国的办法还是比较多的,在欧盟框架内法国是唯一的有核国家,以及欧盟经济主体国家中唯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决定了法国对欧盟比较大的影响力,确保了欧盟虽然高度依赖北约,但又不完全受北约控制,而且即使是北约框架内,法国也拥有颠覆这个框架的能力,他们曾经这样做过,在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的法国虽然身处西方阵营,但实际上与美国关系若即若离,他们与苏联的关系也比较暧昧,实际上相比起北约盟国的身份,他们的独立性也非常明显,可以认为是美、苏之间的第三股重要的力量,1950年代时候美国在西方阵营内部专注于打压英、法,特别是打压法国,1958年戴高乐总统对美、英提出了近似“通牒”的要求:在北约内部建立美、英、法三国理事会。



这个要求旋即遭到了拒绝,但戴高乐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先后酝酿了将近十年,想要在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问题上重拳出击,首先是1959年开始法国海军拒绝接受北约命令,1964年撤出大西洋舰队、1965年拒绝北约军演邀请、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

由于法国极其关键、重要的战略位置,法国退出北约导致当时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几近崩溃,大量原本经过法国的补给线被迫改道,铁幕一线的军事部署也被迫调整,由于西德缺乏战略纵深,法国退出北约意味着美国将被迫在军事上放弃西德;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戴高乐政府在1967年宣布退出黄金总汇,并两度拒绝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



这是个什么性质呢?现在很少有人提起这一点,就是法国是近50年来唯一一个非反美国家阵营中,成功地在美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上大作文章还全身而退的国家。

退出北约,等于是在美苏冷战大环境下帮苏联,这是触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而退出黄金总汇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战后美元-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加速了19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停滞期的到来,放到现在相当于一脚踢下去给美国的石油美元结算体系踢烂了。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1967年是战后美-法对立顶峰的时间,当时戴高乐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国政府想服软了。



然后让加拿大邀请戴高乐前去访问,等于说访问北美也当作是访问美国了,结果就是戴高乐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发表演讲公然支持分裂加拿大,喊出了:自由的魁北克万岁,法属加拿大万岁!法兰西万岁!

然而即使如此,当时的美国政府仔细盘点了手中的底牌,却发现,他们拿法国还真没什么办法!后者是欧洲的中心,在欧洲国家的意识中,法国曾经是欧洲的中心,地位可比你杨基佬(英国人对美国人的蔑称)高贵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美国真要重拳出击,这欧洲是不想要了?

戴高乐在他生命中最后十年的这次表演,让美国的政治精英直到今天都不敢打法国老本的算盘,法国今天仍然在非洲有殖民地时代的残余利益,美国敢制裁阿尔斯通,但绝不敢撬非洲的墙角。



所以很早就有远见卓识的大佬说过:中国可以给美国带去很大的麻烦,但除非是灭国战争,否则的话给美国刺出最后致命一剑的一定是法国,因为只有法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将美国排除出欧洲体系之外,而这会真正触及到美国国家认同的核心,撕裂这个国家。

中国人对美国是有一种近乎船货崇拜的认知,这是基于我们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在为了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与社会教育层面上,对美国,那是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美化,对其优点进行夸张性的论述,对其缺点则一笔带过,甚至更多时候是闭口不谈。



所以谈起“西方”这个概念,中国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美国或者英国,就像我们的义务教育不会教法语,而是教英语一样,早年是教英式英语,后来就是教美式英语。

但实际上,如果将“西方”这个概念定义为传统西欧国家与北美国家,那么实际上在他们的文化圈子中,英联邦国家总体来说不是那么受待见,因为昂撒人是什么德性,东亚地区的被殖民者也许懦弱地心存幻想。

但他们的亲戚欧洲人可太心知肚明了,在这些相对更加世俗化的欧洲国家的民众眼中,美国的国家形象差不多就是个没文化没教养的大号暴发户,俄乌战争爆发后确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的形象,但距离说美国在他们眼里变成灯塔恐怕还差得远。



为什么要说到这些呢?因为传统上讲其实美国对欧洲的关系中,美国往往是更加主动,更愿意让渡利益的一方,而并不是中国人一般认为的美国控制了欧盟,欧盟跟着美国走,并不是这样,就利益的分配而言,欧盟对美国创造的价值恐怕不如美国对欧盟创造价值的十分之一!

欧盟对美国的立场就比较暧昧,具体来说:欧盟高层机构是亲美的,但具体到主权国家的政客与政府,就不怎么亲美了。

比如说最近马克龙访华引发了高度关注,那么很多人是否还记得,差不多与此同时欧盟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也来华访问了。



不过后者嘛,媒体的曝光度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冯德莱恩在来华后的记者会上反复提到了“人权”、“关切”、“新疆”、“不平衡关系”,只能说美国给欧盟上层机关撒钱还是有用的。

试图在维持自身绝对控制力的情况下,团结、整合欧洲,这是美国的长期国策,为此他们让渡了很多利益给欧洲,冷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军备废弛、军费长期不到GDP的1%,大幅减少的军费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福利。

这些都是美国让渡的利益;只不过欧盟国家,特别是西欧地区的传统发达国家。



除了英国以外普遍来说对美国的立场是不冷不热,一方面是美国给好处他们就敢拿,另一方面呢对美国在文化上的吸引毫无兴趣,老欧洲现在只是日子过得舒服没必要喊打喊杀,没必要维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罢了,但决不是说美国可以随便拿捏他们的。

你美国人当然有实力,但这种实力,你能用在欧盟身上吗?美国可以对一个中东国家动手,这没人在乎,甚至也可以对中国动手,只要速战速决也行。

但绝对不能对着自己宣传了多年的亲戚、同胞、盟友动手,这是自己打自己脸,美国想要压住法国这种造反的势头不太现实,别说现在了,至少戴高乐时期他们输得一败涂地。



现在法国造反的根源是什么呢?是中国啊!不管是法国造反,还是沙特造反,现在四处诸侯并起,本质上都是大家瞅准了美国现在没空在这些“小事”上下功夫。

都知道可能就在拜登的第二个任期结束之前(2028),中美之间大概率就要爆发热战了,都知道现在拜登一切行动围绕备战,这个时候去敲一下美国人的竹杠他们管不了。

当年戴高乐是对着美国核心利益重拳出击,现在马克龙呢还没重拳出击只是摆了个姿势,拜登要当真那就输了,拜登唯一的办法,是打压中国,没有中国,那么别说马克龙了,戴高乐复活法国也没能力给他们制造什么大麻烦,但只要中国还在,就算是沙特这些中东国家都敢给他上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