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如果你最近常常浏览小红书,可能会发现不少上海人都在排队买一款名叫“生吐司”的面包。

一条吐司68块,一个草莓三明治58块,牛肉三明治则要138块,把“贵”字大大方方地写在了脸上。

但这还没完。自4月1日起,这款吐司由68元涨到了88元,更激发了人们的购买欲望。

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原价买到的🍞,奔走相告:“趁涨价前快速购入!”



·平平无奇的包装,小巧玲珑的分量,高不可攀的身价

有人说,这让他感受到了上海发达城市的消费力。

也有人说,网红抢占上海滩,是越来越稳、准、狠了。

但生活在上海的朋友给我算了笔账:



都知道上海的物价很高,但没有人能料到,它会贵到这种程度。



上海物价与消费的双重奇观

任意打开一个社交平台,搜索“上海物价”,出来的结果都会让你暗暗心惊。

“超乎想象”“生活很难”“快吃不起饭了”……这些关键词显示了一大批年轻人在上海生活时的苦涩、辛酸、气愤或是无奈。





在这些刷不到尽头的吐槽帖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发帖吐槽上海物价的大部分是90后。

吐槽内容有房租、交通费,但主要是关于“吃”和“喝”,麻辣烫、炸鸡汉堡、湘菜小炒、米粉面条、水果奶茶都是大家控诉的对象。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搜索结果中最常见的是咖啡。

这或许再一次验证了我们无数次在媒体上看到关于上海的“咖啡之城传闻”:上海白领血液里流淌的是咖啡;疫情封控时一句“上海 我要买咖啡啊”冲上微博热搜。



2022年,上海拥有咖啡馆7857家,处于存量阶段,咖啡价格却不跌反涨。随意迈进上海一家路边咖啡店,一杯咖啡动辄30元起。

2019年,智联招聘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国超6成白领的午餐费用控制在20元以内,仅有10%的白领工午餐的价格在30元以上。

就是说,上海打工人正在用1顿正餐的钱交换1杯咖啡。



咖啡馆们也牢牢地拿捏住了上海人的咖啡需求和心理动向,让他们完全地相信了咖啡“应该”30元以上,“应该”以贵为荣。





而且,咖啡的价格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上限。

雀巢速溶黑咖啡粉,一桶也就七八十,可以冲70杯,而现在有的手冲咖啡一杯卖到了199元。



“上海物价”俨然成了一个形容词,除了咖啡,还能用来贴切地形容上海面包的价格。



在过去,面包或许是用来充饥的平价口粮;但在如今的上海,面包的价格正在一路狂飙:烘焙店里,一众产品的价格普遍跃过二十元大关。

有网友掐指一算,一平米面包比一平米上海房子还贵。



一个牛角包33元,一个纸袋还要收费2元,让“奢”“洋”“事儿”,成了上海普通消费者对面包的认知。



消费者对此感到困惑了,发小红书询问这小小一个面包贵在哪儿呢?



有人认真答题,说贵在原料、工艺,还有一种可供打卡拍照的“轻奢感”。



有人触景生情,炖一锅鸡汤,说很多话。

但内在逻辑还是那句老话:贵,不是商家的错;穷,才是我的原罪。



对于商家来说,卖得贵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只有贵才有活路。

原材料、房租、人工成本是三座大山,所以,纵使价格已经不算低了,但对品牌而言可能依然是个薄利的生意。

因此,做生意难,就得追赶一下潮流,把物价哄抬上去。换句话说,柜子里的面包不是越来越贵,而是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更显眼位置的面包越来越贵。



和面包的溢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上海的Bistro小酒馆。

原教旨主义的Bistro是指国外的平价带餐酒馆,目的是省钱。但舶来上海后,摇身成为中产的“下酒菜”,人均500元是常态。



据企鹅吃喝指南报道,在上海,Bistro小酒馆已经开出了2000多家。品类也是花样繁多,从法式到川式到湘式粤式,一切菜系皆可Bistro化。

把Bistro套在讲究大分量以及高性价比的中餐上,即中餐西作,精髓在于高昂的价格、“点缀式”的装盘,以及滚完菜单可能都还吃不饱的消费体验。



这或许让你想起了中式Omakase。

在上海,永远不缺下一个网红,旧玩法失灵后,新玩法会顶上,永远会有人用脚投票。

“追赶时髦是上海人的天性,现在几乎是所有人的天性,这能部分解释上海网红店多的原因。”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孙玮翻阅了许多讲“海派文化”的作品说:“你看,19世纪,上海开埠后,西方传来的咖啡馆就出现在了街头。”

但世界有A面和B面。

在热议词“上海物价”的背后,实际上也存在一种割裂:年轻人一边拥抱各种怪力乱神的新消费方式,一边恳谈如何能更方便、快、省钱地糊弄一餐。

为了省钱,有人每次点外卖时就纠结得不行,“超过30元就觉得心疼”,只能在饿了么和美团间来回比较。



有人把外卖分成两份,早上一顿,中午一顿;或者干脆两餐并一顿,brunch其实是一场消费的祛魅。



·作者和上海的潮人朋友聊了聊

还有些人另辟蹊径。他们精于计算各类外卖App的满减优惠,也乐于施教怎么才能薅到羊毛霸王餐。



根据社交媒体上的观察与采访,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如今在“吃”这件事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1. 持续性省钱,吃“生命体征维持餐”;2.间歇性花钱,追求“小而美”的品质潮流生活。

这两块拼图,就构成了上海年轻人的饮食图景。



上海人的饮食图景:

苦于内卷,消费上卷

根据泽平宏观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2020年,上海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列第3,仅次于北京、杭州。

人才涌入上海,其中,有大量网红博主和内容创作者们。社交网络上,许多网红博主们的街拍背景变成了上海外滩、上海美术馆,打卡圣地变成了梧桐树下的各类网红店。

这让很多人对在上海生活的期待甚至幻想是,精致、刺激、带劲儿。



但在上海生活,很可能就是一个反复从幻想中回归现实,让苦痛如巨剑刺穿你心防的过程。

房租很贵。

举个例子,2022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6507元,如果你想在上海主要行政区合租,那每个月你有40.8%的收入要交给房东。



吃饭也贵。

哪怕精打细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想在上海扎稳脚跟的年轻人,就这样有了两大指导关键词:一个是内卷,一个是自律。

内卷对外,早九晚九,卷死别人就轮到自己升职加薪;

自律对内,常常被写作“在地铁里听播客、看电子书,午休去公司楼下健身,回家打开Keep跳会儿HIIT”。

时间被年轻人分成两部分,不仅要work hard,还要play harder。

忙碌成为一种有优越感的价值。休息的时间也应该尽情享受,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应该”的心态导致人们疲于追赶潮流,周日早上八点醒来,出门寻找“上海特调咖啡天花板”“上海烘焙天花板”“上海bistro天花板”。

只有跟随着最新的消费,才能不被甩出“充实度过光阴”的队伍,晚上才能心安理得地睡下,对美好明天依然有着无限期待。



房贷高悬、就业环境向下的年头,打工人们消费降级、记账、缩减开支,甚至开始搞副业,只为了每个月底账户里的数字能多增加一点。

于是省时间、省钱、应付一顿就成了日常。

但年轻人存钱的原因更遥远、更模糊,环境与时代的变化以蝴蝶效应的方式作用在我们身上。

存钱的后面永远跟着“然后呢”的疑问,存多少钱,为什么存钱,以及存钱之后要做什么呢?

在这个流行计算投入产出比的时代,省下的钱和时间如果用来尽情享受生活,那就算值了。

哪怕知道这种生活是“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只能短暂拥有,无法永远停留。



·图源:电影《摩登时代》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曾有过预言:绵羊拥挤着涌出栅栏,西装革履的打工人涌出地铁。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同类呢?

2023年,上海写字楼里的打工人用20分钟吃完快餐,再买杯30块钱的咖啡带上楼,午休后继续开机混底薪,周末抓紧一切时间充实自我,似乎也是工业社会的一种荒诞副产品。

人被卷入日夜奔腾的大机器,一天又一天。直到有一天,一颗螺丝也许会停了下来,向自己的人生提问——我不拧紧了,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