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秃秃不秃,头图来自:《我的解放日志》

(小红书@若为自由故)<br>
(小红书@若为自由故)


然而,除了数字上的盘算,更有冲击力的是一份自行打印的退休倒计时日历


在退休倒计时日历上,写着网友对自己的寄语,鼓励自己坚持低消费的生活,存够200万,尽早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小红书@若为自由故)<br>
(小红书@若为自由故)


4000多张纸叠成的日历,仿佛是将漫长的工作生涯浓缩成白纸黑字的一条“纸龙”,足足有半个人那么高,被网友戏称为打工人的精神支柱。


“倒计时”式的提前退休计划,真的能帮助打工人们“熬”过灰暗,找到奋斗的方向吗?


一、压力之源:陷入质疑的理想生活


在退休倒计时日历的帖子发布之后,网络上对其看法褒贬不一,混杂着人们各种各样的情绪。


有人认为,攒够200万、提前退休的计划打开了通往“财务自由”的新思路,并钦佩发帖人近乎严苛的执行力;有人则从一摞小纸片中感到深深的失望,为未来还要经历的漫长工作时光而感慨。


(网友评论)<br>
(网友评论)


然而,更多的网友将目光投射到计划的可行性上。一时间,质疑像潮水般涌来,大家纷纷拿出算盘,试图证明发帖人规划的理想生活难以回归现实。


(网友评论)<br>
(网友评论)


根据发帖人的描述,自己遵循的人生规划方式参考了FIRE运动的理念。践行FIRE运动的人群会通过原始的财务积累,靠投资理财的复利维持生活开销,以达到提前退休、实现财务和实践自由的目的。FIRE的意义在不断被发掘,每天一点点的开源节流,不仅是资产的积累,也帮助人们重新获得掌控生活的感受,成为了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FIRE运动示意图@曹静财富规划咨询)<br>
(FIRE运动示意图@曹静财富规划咨询)


然而,当理想照进现实,15元支出的数字噱头、低耗能的消费模式却令很多人望而却步。随着事件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发帖人的平衡收支的魔法也被揭秘。


一套自有产权的房屋、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一个能陪伴自己并承担部分生活开支的男友,造就了月净支出15元的奇迹,也引发了人们更加深层的忧虑。


看似简单的思路之下,实则需要一个极为精巧的理财和生活计划。从资产的配置到现金流的保障,从抗风险能力到生活收支规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计划的执行人头脑清醒地完成。在此过程之中,任何精神和身体上的松懈都可能导致计划的偏航。


(网络上的FIRE小组)<br>
(网络上的FIRE小组)


从小满足到大幸福,让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似乎并不普通。


“退休计划”种种先决条件的达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计划实行的起点已经是很多人无法触及的目标。


幸福的规划成为了一种隐形的压力,让人们反观自己的生活,发出阵阵喟叹。“倒计时式”的退休计划陷入争议之中,人们对工作环境的逃离却没有止步。


二、退休理想:“我”与工作的分离


诚然,实现提前退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并非人人都能选择的坦途。但在更年轻的年龄实现肉体和精神上离职的方式,却点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花。


在知乎一条“你们上班是因为什么坚持的”的提问下,一位用户列举了60条坚持上班的理由,收获了三万人的赞同。


(知乎回答:你们上班是因为什么坚持的?)<br>
(知乎回答:你们上班是因为什么坚持的?)


生活作息更规律、带薪发呆、网速比家里快、见识各种奇葩人格……一条一条坚持上班的理由看似与工作环境相关,实则刻意避开了工作的本质和意义,打断了人与工作的互动和连接。然而正是这样的调侃,获得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


而现在,这种人与工作的分离正在生发出更加具体的形式。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开始学习FIRE的规划,制定财务管理计划,以期待在45岁的年龄退休,开启新的人生。一笔一笔收支的规划中,人们认可了工作对于财富积累的积极意义,却也多数仅将工作的意义框定在物质层面,默默规划着逃离。


另一方面,在财务上精打细算的同时,打工人们似乎也不愿意在精神和情绪层面被老板“绑架”。当在国外火爆的“精神离职”概念传入中文互联网,立刻吸引来了众多忠实信徒。


(精神离职海报 小红书@莱福路Life Road)<br>
(精神离职海报 小红书@莱福路Life Road)


人在办公室、头脑在运转,却拒绝与工作环境的人和事产生任何情感上的连接。秉持着“只要我精神上离职,办公室的纷纷扰扰就影响不到我”的信念,打工人们依靠精神上的“躺平”对抗工作环境带给人的精神压力,自我与工作之间的隔离被更加深刻地认知,也在不断被践行。


在社会分工精细化的时代,当人变成了组织中的一个部分、合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生产线上的一个螺丝钉,那么他们与工作之间建立积极的连接的难度可想而知。


早班的地铁上,挤成沙丁鱼的人们褪去了琳琅满目的形象,成为洪流中的一员。当他们走进办公室,面对的是看不到尽头的数据指标,听到的是环境里键盘噼啪不断的响声。尽管心中有个声音在督促自己要在每天的工作中创造价值,但还是无法避免在规则和效率的束缚中打压自己的自尊和创造力。我们需要在框架内实现合作、需要与人交际达成共赢,但有时,逃离的念头仍然占据上风。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这种人与工作的分离代表着人的异化,让人对作为人的本性产生质疑和怀疑,无法感知自我的价值。然而,顺应这种分离的提前退休计划和“精神离职”铸就的职场爽文却并不一定是抗击“异化”的最优解。


在与知乎合作的开学演讲中,许倬云老先生探讨了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工作不仅是维持我们生活的手段,是让你带进社会的一个角落,也是个连线,工作是塑造你自己。”


(许倬云X知乎2022开学演讲)<br>
(许倬云X知乎2022开学演讲)


这样的殷切嘱托折射出了打工人们的困境,也为所谓“灰暗”职业生涯带来了新的光点。除了通过“提前退休”的胡萝卜引诱自己不断机械前行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三、极简陷阱:在意义的找寻中自洽


在众多对FIRE模式回顾和反思的帖子中,很多人意识到,对于财务的规划模式只能帮助人们找到一种手段。一味地积累能带来安全感,但并不能够满足内心对于自由与人生价值的渴望。


(小红书@W小姐的32岁退休日记)<br>
(小红书@W小姐的32岁退休日记)


更多的情况下,类似的“倒计时式”退休计划本身被界定为终极目标,用极简主义规范自己的生活,等待人生从45岁重启。时间在不断流逝,目标在一点点达成,但是获得新生活的真正意义却并不明朗。


这样的心态,也可以从退休倒计时日历的制作者的描述中窥探一二。


“这种做法有点像《西游记》里的鸡啄米山、狗舔面山般遥远,但对我来说每天能撕掉一张这样的日历,可以让我原谅打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在安慰自己,至少时间的脚步是在前进的,我是朝着我想要的生活不停地走的。”  


工作环境之中的无力感、无意义感从屏幕中蔓延开来,让人动容和理解,也让人反思。人类学家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指明了“无意义”对于工作环境的威胁。一个人不能感受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时,工作环境则形成一种“精神暴力”,成为摧毁自尊感和自我意识的推手。


(《我的解放日志》电影截图)<br>
(《我的解放日志》电影截图)


我们也许无法以蚍蜉之力撼动“无意义”的环境,但仍可以另辟蹊径,用热爱构建、支撑自己的人生。


也许,我们可以从传奇摄影师布列松的经历中获得启发。在战场上,布列松的长官评价他生性懦弱、必将一事无成。但布列松并没有因此将自己困在窠臼之中,一蹶不振。当他拿起相机,用镜头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决定性瞬间”时,感受到了工作的意义。


1937年,作为小报记者的布列松因没有加冕仪式的入场券,被拦在门外。他按下快门,记录下了门外拥挤的人群,这个瞬间也成为了经典之作。


同理,“提前退休”计划和极简主义的终极目标,不应当是用物质生活的极度贫瘠换取未来的财务自由,而是在断舍离中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朱光潜曾提到他的一段经历,他说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却少有车辆会因为美丽的风景而放慢脚步。


(纪录片《STUTZ》,中文译名《施图茨的疗愈之道》)<br>
(纪录片《STUTZ》,中文译名《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当我们驾驶汽车疾驰,向着拟定的远方奔驰而去,无暇流连风景,无意构建自我,怎能不令人惋惜。


在45岁重启人生的期待可以是点燃生活的引线,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的火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秃秃不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