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水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因为写苏东坡,所以总能不经意注意到很多跟他有关的人或类似的人。这是“连续写作福利”,它让你的生活,自动由相似的元素们连片、集结。这样的精神基础是相对稳定的,利于积累。


最近有两个朋友不约而同给我说起苏东坡保护文物的故事。琅琊刻石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所立。(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秦代琅琊刻石复制品,原刻石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库房。)苏东坡为官密州时,到琅琊台考察,并写了《书琅琊篆后》。宋代人与秦代人,那是跨越一千年的对话。


有人说没有苏东坡的保护和重视,可能我们现在见不到琅琊刻石了。苏东坡的保护有没有那么重要,我没有考证过,只是按照苏东坡的个性和风格,一定非常重视古迹,并重视各种自己与这些历史的连接性的。现在距离苏东坡那时候也是一千年了。苏东坡原来是个真正的“中间人物”啊。


人与人之间的努力和功力是可以叠加的。这就是人文的意义。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录,也许需要不同的特质,当人心越来越躁动、事情越来越复杂的时候,人其实还是应该保持平和。那些生活遭遇过巨大波折和磨难的人,依然保持稳定高产、内心丰厚平和的人,都是“高感笃定的苏东坡们”。


我去看了犹太人夏加尔的画展,这个一辈子都颠沛流离,失去挚爱,画了五六十年他死去妻子的人,给我的确定性结论是——越有磨难越稳定,越高产,越坚定。


当代最像苏东坡的人是谁?有人说是林语堂,有人说是汪曾祺。朋友们建议,你应该写写汪曾祺。苏东坡说天底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汪曾祺说人间草木皆可爱,他们都是人生遇到过巨大磨难的人,遭遇过很多不幸、背叛、挫折、精神折磨的人,最后还是觉得生活可爱、人间值得。“人间值得论”者,必须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说,汪曾祺是当代苏东坡。苏东坡追求的风格,极具个性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萧散简远”。汪曾祺也是,行于不可行之处,思在难思之间。化苦楚为平淡,变险途以安然,他说自己是“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也被世人称为“最后的士大夫”。


没什么可以拔得很高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贬得很低的。对于人性丑陋,他也只是平淡地叙述,没有冷嘲热讽,横眉冷对。他镇住所有的沧桑、苍凉和悲情,用的方法不是什么大招、奇招,而是渗入生活每个细节和毛孔的那种平淡安详。无怪乎,有人说,他的小说充满了“生活的水气”,他认为人应该像水一样平静、清澈到底。他好像天生是为艺术而生的,对于声音、色彩、文字的敏感,超于常人。


他经历了太多的苦了,战争时期的颠沛流离,后来被划右派被批斗。他那么热爱生活和食物的人,忍受不了馒头和腌萝卜的枯燥生活,在山上劳作之后,就自己加了一道菜——烧蝈蝈,这真的非常形象地展开了“苦中作乐的步骤与细节”。


其实人们对于苦中作乐的感觉是很不确定的,需要具体的方案,越细节对自己对他人越有益。他说,“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最近总有很多这样的句式,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汪曾祺、季羡林、林语堂……都在列)



跟同样喜欢苏东坡和汪曾祺,能自如背诵他们很多东西的朋友朗诵艺术家交流。他的声音真的非常好听,因为他用心在发声。他不是在朗诵,他是真的在用“同款心境诉说”。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起来,用最好的状态去录汪曾祺的文章。人要最慎重、最精心的态度,安放在某一具体事物上,才是真正的用心积累。


我问他,那是一种什么感受,他说:


“通过汪曾祺,我开始发现和认识了自己。他可以告诉我我是谁。”真正的深刻和影响力,应该就是启发人们去思考和反省,这就是“传染力的深度”,很多东西,只能让大家都知道个大概,无法让大家一字一句刻在心里。


“我们对于我们所做的一切会有一个目的,或者感兴趣,要研究它,或者就是打发时间。我们对于人生的见闻,经历的故人友人,吃过的食物,看过的花种过的草木,约会、旅行、工作、经历,偶尔发一番感慨感悟……我们和古人是一样的,但没有办法更高级,而让人绝望的是,古人的目的不是为了高级,而是一种使命感的境界。因为他要活出一个自己都认可的自己。”


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个高感性、强调体验、经历、个性的时代,人越来越没有共同的追求,那些被批判过的,我们再拾起来的东西,比如儒释道,终究充满了不足和遗憾。中西合璧两百年了,在开放的环境里,大家各取所需,成为孤立的高峰。


我们现代的每个人,没有遗失感受力。相反,感受细节的能力,可能比古代的人更好,因为我们借助了非常多的知识工具,以及拥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可是,我们总少了点什么。


信仰吗?好像不是。就算什么宗教都不信,还是会敬畏自然、天道和规律的。


那是缺少了哲学、格局?好像也不是,总是在学习,还与时俱进。


缺少了对于智慧和永恒的追求?好像也不是,人们总是在总结、归纳,用更多的科学和艺术的形式表达,而且各个领域不同的人才越来越多。


缺少单纯、赤诚和初心?好像也不是,人们总是会回溯,会有各种各样的怀旧和歌颂。


那是什么呢?缺少了群星闪耀的氛围。缺少了理想主义者的共同的星空。


我一直觉得人的心是“全心”,什么元素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好的制度、系统、默契,是可以提炼相同的特质去制造氛围和作品的。以前的理想主义是连片的,现在的理想主义是孤星。无人监督,无人互助,正确而中庸。充满生活智慧,但没有生命智慧。


在这个几乎所有领域都K型发展、分化的时代,志同道合,是多么重要和珍贵。只有志同道合,且在一生中都坚持下去,才有那种众人维护的良好环境。一个集体像一个人一样行动的默契有序感,一种理想主义如群星闪耀的感觉,太美妙了。



士大夫精神和情怀,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的。只是没有那么像了,那么纯了。


我们依然觉得家国情怀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然好,也必须追求。现在的95后00后,似乎更加爱国了。家事国事天下事,关心的人一定会代代涌出,其实数量多少也不重要,关键是这股特质一定会有。


我们依然觉得简单平和、安贫乐道也挺好。虽然在这个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时代,连诱惑、欲望和野心都充满了向上的力量,但其实,每个人还是会追求内心平和、优雅、有序。


在北宋,那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极度发展的时代,那时候的人,群体读书氛围特别好,对书斋生活充满了喜爱和沉溺,苏东坡、欧阳修等等,花满翠壶、垂帘掩映,静中求乐,避开世事纷扰,身心愉悦。他们“官僚+文士+学者+将军”四位一体。


士曾经被寄予了最高级的感情和精神。他们必须爱天下一切,必须追求最好的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社会发展的可能性。这种感觉,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都能对应那一群人。


审视中国的士,士最早是在士大夫和卿大夫家中担任谋臣的人,是家臣;后来兴科举之后,士通过学习和知识积累求得功名,是维持皇权体制的人;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士大夫。真正的士大夫,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始终以天下福祉为己任。


对,现在好像知道我们缺什么了,就是一以贯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前的人,比我们更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是怎么构成的,要做到什么事,不会被环境和生活所裹挟。


使命感和责任感,才是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世事的基本控盘能力,控盘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自己的命运,充分感知和预测环境变换,天人合一之境的士大夫精神。活得通透是不够的,还得去创造。


有一段儿,士大夫们、大师们是一起出现的。他们一起拥有了既深又广的知识体系,以及在此之上的天地人哲学。他们读过很多很多的书,见过很多很多的人,产生过很多很多的变革性的思想,并亲自下场负责实验和实践。因为真的心里有苍生。这种充满拯救意义的内涵,有能力、有意愿、上下求索,才是千古不朽的。


他们还不断地修炼自己,靠什么呢?朋友总结过古人改过自新的十条经验:虚心、慎独、宽厚、吃亏、寡言、不说人过、不文己过、不覆己过、闻毁不辩、不嗔。这几条,对于这个世道,很有意义。共勉之。


西方为什么崇尚骑士精神,其实也是一样,在神以外的世界里,最终能拯救世界的,就是充满智慧、勇气和实力的能人志士。


西方文化史上,有静观的人生(vita contemplativa)和行动的人生(vita activa)之分。有一段,一些哲人出现,他们追求绝对的理性和永恒的真理,对现实生活不感兴趣,就像黑格尔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对现实疏离、反思。后来出现的人,则有行动的人生,纷纷参与改造现实世界。


骑士精神让人有安全感,一方面,那是一支队伍的整体形象,忠诚勇猛,他们是军事阶层,没有那么复杂的思想体系,只需要英勇无畏、追求荣誉正义。荣誉感(honor),功绩(prowess),胜利(victories)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他们习惯应对各种困境和奉献,敢于接受所有挑战,重视自己的荣誉声望。


而士大夫们太全能了,什么都要做到,人设太重太累了。不仅要重视文化内涵的培养、学识的深造研习,而且要有忠君爱国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抱负和天下情怀,文以载道的精神文化追求,平和谦恭、安贫乐道的精神特质……一生何求,无问西东,天下使命皆可激发。


虽说修炼无止境,要成为百科全书派的大家在这个时代更加不容易,最重要的还是训练自己的意志、战斗力,保持自己理想主义色彩,脚踏实地攻克某一个领域的艰深之处,无怨无悔,并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友好和共享。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士的意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水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