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凶杀害债主”这种文学作品常见桥段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少见,回顾美国并不长的两百多年的历史,运用类似思路解决问题在美国国内其实算是很常见的。
比如说当年独立战争时候就有不少北美殖民地富豪被扣上了“效忠派”的帽子剥夺财产乃至于丢了性命,而他们掌握的资产被另一群原本掌握社会资源并没有他们更多,在殖民地经济体系内给他们打下手的独立派拿走了。
在历次对外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表现其实并不见得很好,但他们有一点非常出色,就是美国国家政权非常擅长利用战争牟利,在进入霸权帝国时期之前(1945年前),美国发动的历次战争都获利无数,无一亏本。
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来看是极其罕见的,因为19-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战争频率最高、战争烈度最高的一个时期,而在很多场大规模的战争中,往往胜利者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利益。
典型如日俄战争,日本政府为了打赢俄罗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半代青壮年,天文数字一样的政府债务,日俄战争带来的债务直到侵华战争爆发之前都没有还清。
而日本获得的收益却非常有限,政治上被承认了“列强”地位,取代清政府成为了英国在远东的最大受益者,但日本觊觎的“在满洲、乃至于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完全没有实现,沉重的付出与微弱的收益。
这导致日本在日俄战争结束后反而进入了一个相对反战的时期,催生了“大正民主运动”,只不过当时的日本人肯定想不到,日俄战争这条强权之路最终会将他们引入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并彻底失去作为东亚现代化鼻祖的一切红利。
相比之下,美国在同一时期的一系列战争中,军事表现其实多数时候差强人意,甚至表现糟糕,但美国在历次战争中获得的收益让人非常羡慕,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战争就不提了。
19世纪中叶的美墨战争,奠定了后来的美国疆界,一举吞并了面积上相当于四个乌克兰的肥沃土地,并彻底摧毁了墨西哥的战争潜力(在此战之前墨西哥并不比美国弱很多)。
而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则直接拿下了初代海上殖民帝国西班牙在当时仅剩的所有海外殖民地,并奠定了之后向东亚地区投射军事力量的基础。
关岛、波多黎各、菲律宾、古巴、威克岛,总计面积也超过了300万平方公里,美国后来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其太平洋地区的地缘基础就是这个时候打下的。
一系列战争获得了极其丰厚的收益,以至于养成了一种“没有大赚特赚就是亏”的思路,所以后来美国参加一战还觉得自己下场太早吃了亏,但他们真吃亏了吗?并没有。
只是相比之前来讲收益没那么大,美国参加一战的收益是撬开了“帝国特惠制”的大门,其影响如果用今天的国际形势做类比,差不多相当于中国逼美国放弃了贸易制裁权力。
但我必须指出,虽然美国在进入霸权帝国时期之前发动的历次战争收益比例很高,但首先这历次战争中美国军队的表现其实就普普通通。
最初独立战争时期能打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北美极其贫穷英帝国根本也不在乎这块殖民地,否则以当时北美殖民地的体量,以及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投入绝不可能战胜英帝国。
美国人的历史书上当然把独立战争写地光辉璀璨,就像中国古代野史里面记载那些大人物都说他们出生的时候天降祥瑞金碧辉煌。
但实际上独立战争时候,那支北美殖民地的军队,其成员大多是三教九流之辈,流放来的犯人、本地的重刑犯,各种地痞流氓充斥其中,领导他们的是一群野心家。
但实际上野心家也不愿意将他们从“效忠派”那里掠夺来的财富投入到军队建设上,很多士兵都没有鞋子穿!
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有身份的土匪,之后的美墨战争,美西战争,美国面对的对手也不算强,含金量还真没法跟日俄战争相比,人家那是打的正经列强,可不是西班牙这种已经被英国收拾残废的“穷鬼帝国主义”。
所以在19世纪出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当时美国想要吞并加拿大,就被打了个鼻青脸肿:加拿大军队长驱直入到华盛顿,一把火烧了美国总统府,这次重建之后才有了今天的白宫。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军队总体上在列强中排位很靠后,大概就是比日本强那么一点。
而在那之后,美国的主要优势还是在于其独占北美地区的地缘优势之上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经济实力,至于说美国的军队在这个时期仍然是拖后腿水平的,这个问题在二战爆发后将完全暴露出来。
1943年美国政府将开辟西线第二战场的计划提上日程,美国与德国的首次战场交锋发生在非洲,即“凯塞林山口战役”。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在此前的一系列战斗中遭遇了重大的挫折,阿拉曼战役失败,非洲军团被迫向西撤退,隆美尔即将接到移交指挥权撤退回国的命令。
在这个时候技战术水平极其低下,除了比英国人更不怕死以外什么优点都没有的美军给隆美尔送了一波大人头,让隆美尔得以风光回国担任西线德军总司令。
后来美军自己评价这次战役,给出了“如同轻骑兵正面冲锋机枪阵地那样送死”的评价。
但这还不算完,一年多时间之后的1944年底,他们还会在欧洲战场上再丢人现眼一番。
阿登战役期间,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物资充足,战略态势极其占优的情况下美军被兵力匮乏、大量人员都是菜鸟缺乏足够训练且物资短缺,没有空中支援的西线德军差点一波打穿。
对当时西线德军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当时西线德军在人员方面还不如大战初的非洲军团,完全不能与东线德军相比,西线德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如352步兵师。
这是一个在东线战场上被苏联成建制歼灭之后只剩下少数人员撤退回国,然后接收新兵重新整训来的部队,就因为该部还保留着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中高级军官。
在西线被隆美尔和希特勒当成是最有战斗力的几支部队,西线德军当时绝大部分的部队人员与装备状况还更差,就这样水平的对手英美盟军差点阴沟翻船。
整场战争中美军的表现,用后来德军高官的评价:“如果斯拉夫人都像他们一样愣头青,那我们肯定能把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拆下来砸个粉碎”。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志愿军能够在朝鲜战场上痛打联合国军,一方面是志愿军是当时解放军装备最好战力最强的东北军改编而来。
另一方面呢也是因为联合国军这边顶梁柱的美军水平实在不怎么样,要不是战后美军大裁军精编简政志愿军还能打地更漂亮。
为什么二战之后美国的战争胜率突然暴跌?
原因其实很简单,二战之前美国面对的都不是一流对手可以欺负菜鸟,但到了霸权帝国时期,他们的军队水平差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二战后美国唯一一次漂亮的军事胜利,是对付一个政权建设水平比较差的萨达姆,除此之外在越南、阿富汗,以及萨达姆倒台之后的伊拉克,面对那些硬骨头的时候还能讨到什么便宜?
如果回顾美国的历史发展其实不难发现,这个国家的成功本身有一种“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的色彩,相比之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层面没有什么亮眼表现。
天时:在对外殖民扩张与崛起的过程中,当时的世界霸权英帝国一直都在对付德国,没有余力去对付美国。
地利:坐拥北美宝地,而且没什么很有力的竞争者。
人和:民族解放运动尚未兴起,简单的暴力镇压就能够解决国内种族问题。
特别是这个天时非常重要,论内部经济建设,军队发展建设,19、20世纪的德国哪一样都比美国高到不知道哪去了。
海军方面和最强海军强国英国正面对抗,陆军这边和两代陆军最强国家法国、苏联拼个你死我活。
经济建设方面在几乎没什么海外殖民地的情况下完全靠教育、内政和金融调控拉出来世界一流的国力,只不过是恰好就在英国家门口被首先针对了,就这也还能掀起两次世界大战拼了个惊天动地。
德国这套发展经验有多成功?后发国家里面,中国和苏联全盘学来,特别是德国那套银行金融体制和教育体制,其核心被中苏完全吸收,然后其他后发国家再视本国国情学从中国和苏联中选一个学。
美国呢?除了80年代共和党力推新自由主义之风,让中国学走了其核心的政治思想以外,直到今天美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大家认可的东西。
国家治理方面学习美国的国家,有,但大众一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非洲的利比里亚就是照搬美式体制,结果我不说的话估计都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国家。
所以并不是说轻敌,客观来说美国这个霸权帝国的地位,多多少少其实有那么一些捡便宜的意思。
在美国之前的几代霸权国家那都是豁出性命打出来的天下,唯独美国是靠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他们的内政水平、军事发展,很多方面并不算高明。
否则的话,就凭中国的条件,1983年的时候解放军的核弹头还是个位数,怎么可能四十年就翻了个天地?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当中美之间维系稳定关系的各项条件都不复存在之后,美国却迟迟没有能打出“战争”这张牌的原因,因为这张牌真不好打,这张牌对美国如果顺手的话,恐怕也不至于发展到需要打这张牌的局面。
否则的话,直到今天美军应该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才对,因为2012年之前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解放军的发展已经慢到了只进行技术更新的程度,相当多的重要军事技术长期没有应用。
2019年之后才开始大量装备的99A坦克、东风-41导弹,这些装备看似先进新颖,但技术基础很早就确定了,99A的原型车在2003年就完成了实验然后项目长期停滞,东风-41试射是上世纪90年代前几年,之后同样是项目停滞,直到2016年之后才重新浮出水面。
在苏联解体很长一段时间里解放军的发展完全按照“最简化”标准进行,即使如此,仅仅在2012年之后才开始加速军队发展,这也能让长期坐拥巨额军费的美国感到棘手。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先胜而后求战”,就是说先凑齐打胜仗该有的条件,然后再去打仗否则很多东西就变成了赌博,赌赢还是赌输没人能打包票。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美国并没有做到“先胜而后求战”,恰恰相反,在这个庙算的环节,在前期的准备方面他们一直在失败只不过大家没有注意到罢了。
否则回顾二十多年前美利坚帝国那种完全不需要任何质疑的优势,那种在政治上连中俄都算是亲美国家的形势,怎么能够让局面发展到今天这个需要美国打仗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