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虽然许多专家将其归因于“俄军技术水平不足在信息化领域发展迟滞、缺乏可以大量使用的精确打击手段”。

但要注意到,这种归因的逻辑其实就是将战事失利的责任全部都算到了俄罗斯自己头上,而忽略了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许多正确的决策与可取之处,潜台词其实就是说换一支军队,比如美军来打俄乌战争情况就能好很多。

但问题在于,如果以类似的方式去审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难道说美军的信息化水平不够吗?还是说美军的精确打击手段不够多呢?

我们能看到,在那两场战争中,美军不存在俄军的各种弊病,但表现甚至还不如俄军!美军在这两个战场上的打法不可谓不豪横,前些年怎么调侃美军的?

“信息化战争就是用一亿美元的隐身飞机丢下一枚十万美元的激光制导炸弹,炸掉塔利班十美元的一顶帐篷”。



很可惜这并没有换来很好的战果,美军纸面上的阵亡人数少,是因为他们一来只把在战场上当场被子弹掀翻头盖骨的士兵算作阵亡,受枪伤后还有一口气吊着之类的情况。这些死亡人数都是不算进“阵亡名单”的。

二来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组织的“皇协军”,以及黑水雇佣兵这样的组织大多数时候承担了卖命的活计,但统观整场战争的人员伤亡规模,和俄军在乌克兰的表现也是大差不差了。

俄乌战争可能正在揭露一个现代战争的独有特征:大国动手打小国,并不容易实现压倒性的胜利,反而可能因为对于自身损失的顾虑而影响了作战计划的制定,乃至于阻碍优势的一方赢得战争。



从越战开始的历次战争,排除海湾战争这种政府战争意志不坚定提前投降的案例,纸面上拥有绝对优势的一方(美军、俄军、以色列国防军)在面对理论上讲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的那一方的时候,并没有在军事上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恰恰相反,当弱势方诉求有限、目标清晰、行动坚决的时候,他们往往都能在承受一定的人员伤亡之后实现自己的作战目标。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根本上讲是因为一般我们在审视战争双方实力对比的时候,都把双方掌握的一切技术、资源、人力都算作可以发挥的实力。

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在战争中发挥的实力只是一小部分,特别是对于强国而言,很多手段是不能用的,而对于弱小的一方,他们虽然纸面上实力不足,但能够将一切实力投入到战争中。



举个例子,俄罗斯对乌克兰看似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他们的核力量却不可能被使用,他们拥有的常规战略打击手段也很少使用,甚至连一线部队都尽可能减少投入。

俄罗斯西部军区的常备军,除开投入乌克兰的二十万部队,大部分都在白俄罗斯境内待命,一来是提防北约干涉,二来恐怕也是要提前摁住白俄罗斯可能的政局变动。

而在战略打击层面上,由于政治上的顾虑,俄军从未对乌克兰的军政首脑实施斩首打击,俄空天军也尽可能减少出击架次,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以威慑北约。



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俄罗斯真正能够投入战场的实力颇为有限,而这一点与解放军未来的攻台战役也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未来解放军也需要应对美军可能的干涉,解放军的战略打击力量、航空兵力量也会被牵制。

只不过相比俄乌战争有一个优势,是解放军的战略打击手段比较多样化,虽然对美国本土能够造成威胁的远程弹道导弹数量很少,核弹头数量也少。

但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数量很多,按照美国一些机构的统计,他们认为解放军东部战区针对台海战役预备的短程导弹数量超过1500枚,除此之外还有规模相当的大口径远程火箭炮。

相比起俄乌战场上,俄军基本只能让部队在一线啃骨头,解放军未来在攻台战役中,对台当局的政治首脑的斩首行动尚且不论,但对台军军事指挥枢纽的打击力度可能会高很多。



但解放军能够投入到攻台战役的一线部队的规模仍然是有限的,实际上也面临与俄罗斯类似的问题:前线部队无法形成较大兵力优势。

台军规模并不小,其海空军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编制规模,考虑其战时面对解放军三军围剿大部分机场、港口要么被占领或者被瘫痪、摧毁,因此并不是主要的麻烦,问题可能主要在于地面战场。

台陆军拥有总共规模约二十万人的常备军,这些部队分别隶属于五个“作战区”与两个“防卫部”,在具体编制上分为军团-师/旅-营-连,军团实际上就是作战区的最高一级指挥机构。

而师、旅一级单位并行则主要是因为技术装备不足,比如说装甲兵、机动炮兵要四处部署又难以凑出足够多的大编制。



因此轻装部队保留师一级编制,重装部队则维持旅级规模,且按照小编制组成,一个步兵师作战人员6000人,这样的编制体现了台军装备水平较差的现状但也利于在战时迅速扩编。

台军的一些作战准备其实是高度务实的,比如说他们在划定作战区时候明确一点:在战时由于解放军对台湾基础设施,台军重要基础设施的覆盖式打击。

台军地面部队将被分割开来在各自防区难以机动,因此各个“作战区”要坚壁清野,固守本地。

而配套的台当局动员体系,则是按照二十万常备军在战时与迅速征调组成的四十万炮灰兵,这些炮灰兵只接受了最基本的军事训练,也只能承担防御性的作战任务。



这个情况就和乌克兰的情况很类似,乌克兰战前维持的常备军规模也是约二十万人,只不过乌克兰因为继承苏联遗产的原因,其部队的机械化水平更高一些。

不同点在于,台湾的面积远比乌克兰更加狭小,仅有三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国土则是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平原)。

这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占到大头的还是地形崎岖复杂的台湾中部山脉,平原区面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约一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块百公里见方的土地,平原区是主要的有人区,城镇化率高达79%,如果只看台北等人员密集区那么城镇化率达到了100%。

解放军能够投入的登陆部队是东部、南部战区的两个集团军,约二十万人,与台军常备军人数相当。



但如果考虑到战时征召的二线部队,那么在乌克兰战场上那种俄军面临的兵力劣势也会同样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干涉其实是比较有威胁的。

纯粹以弱势兵力进攻优势兵力的敌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在进攻作战展开的局部区域取得兵力优势,然后在敌方防线上撕开一个缺口,才能动摇敌方的防守态势。

这个过程中极其至关重要的是“局部形成兵力优势”,而台湾岛面积太小,即使是徒步步兵也能一定程度地进行战场机动。

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前线部队对于各种远程支援火力的需求很大,需要火箭军、空军通过大量的、密集的、精确的战略打击瘫痪台军的调度能力,让台军大量部队只能龟缩在防御工事内。



但长时间维持这种精确打击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非常巨大,消耗大量的弹药,解放军航空兵可能需要维持类似于海湾战争第一阶段美军那种高出勤率,轰炸机每天出动一个架次,战术飞机每天出动2-3个架次。

这就类似于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将提防北约的预备队投入战场,这样的做法会带来什么影响不好预料,毕竟没有人能确定美军的干涉力度,以及台军的抵抗意志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

这里按照乌克兰的经验,台军的抵抗意志只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加强,因为这些年来岛内的社会氛围不断朝着“独”的方向高歌猛进,不断毒化教育之后,对台军的抵抗意志,不能按照以前的模式去判断。



就像俄罗斯2014年出兵乌克兰,乌军弱小不堪一触即溃,乌克兰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但宣传反俄八年之后,2022年俄军出兵乌克兰的时候面对的就是总体上死不投降的乌军,以及对俄军冷淡不配合的乌克兰民众。

而台湾岛,类似的毒化宣传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台军虽然还是有些缺乏斗志,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态度,恐怕比乌克兰民众对俄军的态度还要更差。

俄罗斯低估了这种困难,结果是在俄乌战场上吃瘪,我们绝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无论攻台战役在台湾岛上面临的困难是大是小。

但客观上必须是按照解放军登岛之后面临两千万人抵抗这个大前提去考虑,乌克兰尚且还有亲俄的东部地区形成割据,台湾岛上可没有什么亲大陆的势力,台湾近些年大选一系列大选与公投,无一例外是全面亲美的!



否则的话,俄罗斯在俄乌吃亏,他们吃得起,但中国在台海一战吃亏恐怕是吃不起的,论“内部团结”我们不如俄罗斯,俄罗斯的亲美派尚且能够认清现实。

中国的呢?俄罗斯吃了亏,还有另一个远比他们更强的中国吸引火力,让美国没办法去专心对付他们,现在的中国又有谁能够帮我们吸引美国的注意力呢?没有。

即使是充分考虑这些问题,最终攻台战役如何进行与发展,终究还是要比拼实力,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乎“攻台战役的困难”,而是为什么会有这种困难?台当局,国民党、民进党为什么敢于对抗体量上数十倍于他们的中国大陆?

根本问题并不是台湾,而是美国,是因为美国的干涉,造成了如今两岸的事实分离,以及台湾岛上“独”风盛行的现状,要瓦解台军以及台湾新一代年轻独派的抵抗。



只能从美国身上想办法,不然事件发展的主动权会被美国掌握,他们可以把很多在乌克兰用过的招数复刻一次,比如说布查事件,类似事件发生之后,台湾人不会恨美国人,他们只会恨大陆。

美国已经很明确的将台湾视为是消耗中国的耗材,白宫已经明确警告:在战争的一个星期内台湾人都会死。因此在这个预设战场上去对抗美国就等于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

所以正确的思路,不应当把攻台放在首位,而是要明白,美国才是最大的敌人。

如果说美国一定要干涉两岸统一,那么首先我们不应该想着在美国干涉下完成统一,不应该想着美国干涉下速战速决,这种思路恰恰是承认美国的干涉有能力阻止两岸统一。



正确的思路是给美国打地不敢干涉,直接击沉美军的干涉舰队,摧毁美军干涉的条件,让他们没办法干涉,然后再慢慢想办法解决岛上的几十万台军。

更何况真要是把美军的干涉舰队都消灭了,岛上的台军恐怕也希望破灭该准备投降了,这才是正确的两手准备,不是说攻台遇到困难该怎么办,而是让攻台没有困难。

如果最主要的困难来源于美国,就先去解决美国再谈统一,攻台战役应当是“围点打援”,围困台湾岛,然后痛打干涉援军,不能让美国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