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战就下水上百艘航母把敌人淹死”,这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描述,用来说明美国对日本巨量工业实力优势带来的影响,但其实这种景象以后恐怕很难再重演了,因为21世纪不是20世纪,这个世界相比百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依靠自身的先进技术与工业实力,迅速地强化军队提升战斗力,这需要两个基本的先决条件,首先需要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其次还需要美国政府有强大的组织能力。

但很可惜实际上这两个条件都并不存在,工业实力这方面的问题还要小一些,虽然“美国产业空心化”最近几年被很多人拿来讲,但相比之下制约美国国家战争潜力的各种现状中,产业空心化已经是一个相对影响靠后的因素了,现在的美国政府其实就不适应二战那种全面战争的环境。



从全球角度上看,2000年时候刚刚冷战结束时期的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相对实力优势最强大的一个政权,他们相比其他国家的优势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历史上最早一批“全球霸权国家”,如英国,在其极盛时期其实也面对诸多外部挑战,有包括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等多个竞争者。

英国虽然最终赢得了一系列的挑战但他们的相对实力优势远不如后来的美国,只有冷战后的美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竞争者的绝对意义上的霸权。

但如果该换个角度,站在美国自身发展的角度讲,美国的巅峰其实并不是冷战后,而是冷战前。

准确来说,美国国家层面地组织动员能力的顶峰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冷战后的美国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地“相对衰落”失去了他们历史上最强大的组织力与动员能力,这种能力影响下形成了许多现代人的认知。



将和平时期的工业实力与战争时期的强大的军工产能画上等号,这种认知最初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总体战”:近代化的大政府拥有了动员一个国家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组织力之后,将这一切资源集合起来用于一场战争就是总体战。

“总体战”需要参战国家首先具有一个大政府乃至于超级政府,人类历史“大政府”概念的巅峰时期存在着两个“超级政府”。

一个是为了争夺全球霸权,不断集权并最终成为了各种西方影视、文学作品中超级政府形象母体的美国罗斯福政府,另一个则是在应对各种内外生死威胁下不断集权的苏联政府。



他们在战争中动员一切资源,并以这种压倒性的资源总量战胜了他们的敌人,这种认知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让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基本等同于其战争潜力”。

但21世纪并不是20世纪,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范围内再也没有爆发过“总体战”,几十年来战争烈度最高的三场战争:朝鲜战争、越战,以及今天的俄乌战争,他们都没有发展到让参战双方都动员全部力量的程度。

在19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后,美国共和党打出了“新自由主义”这张牌,全球范围内各主要国家的大政府纷纷朝着小政府转型,而无法完成这个转型的苏联就解体了。



直到今天世界上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政府,倒是中国在2012年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组织动员能力不断加强。

因此过去的历史经验并不能用来生搬硬套,现代美国其实并没有进入“总体战”的社会基础与政府准备,因为2020年代的美国与1940年代的美国不一样。

举个例子,三年前的新冠疫情袭来的时候如果美国处于大政府时期,其实他们也能做好防疫不会比中国差很多。

就像1918年“美国大流感”(虽然现在一般称为西班牙大流感,但事实上发源于美国军营)时期美国政府的应对就比较得当,方舱医院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一百年前人们对抗传染病的手段与今天就没有本质区别,当然了对这种事情的理解就见仁见智,当年可以吹嘘“组织动员”,现在也可以吹嘘美国政府是朝着自由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而从全面战争的角度讲,美国欠缺的不仅仅是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这种“软实力”,“一旦开战就下水上百艘航母”所需要的工业实力(硬实力),这方面也是现代美国比较欠缺的。

美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实质上的复杂程度,其实远比大多数人想的更复杂,比如说,重化工是制造业的基础,为什么中国制造业能够长期维持高速发展?

因为制造业的基础:重化工本身会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而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认真地处理重化工产业的污染,将本国工业体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控制在极低的程度。



而在美国,美国政府无力要求企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以至于只能被动地通过去工业化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但饶是如此效果其实并不好,俄亥俄州最近发生的危险化工品泄露只是冰山一角。

不要看欧美那边没多久就冒出来个“环境保护大使”,实际上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既维持大工业体系,又认真贯彻环保理念的国家就中国一个,其他的要么就是去工业化,工业都不要了当然环保,要么就是随意排放污染。



而在这个制造业的基石领域,中国的重化工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44.6%的份额,就这个基础美国怎么比?

欧盟、美国、日本,世界化工前四名的另外三个国家加起来市场占比也就达到中国的四分之三,所有发达国家加起来才能逼近中国企业的市场占比。

如果再考虑原产地,算上中国之后整个东亚地区的产能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并且未来还会进一步增长,因为俄乌战争导致欧洲重化工业转移到中国,这会成为未来东西方战争潜力差距的基础。

而产业空心化给美国军工业、军队装备体系带来的损害远不止于产能方面,还带来了经济层面基于通货膨胀效应的破坏。



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拥有巨量工业产业与常备军的美国,仍然维持着平均每两年下水一艘航空母舰的装备更新速度,而今天的美国,维持平均5年下水一艘航空母舰已经让财力捉襟见肘。

纵然拥有规模庞大利于吸金的金融产业,但问题是脱实向虚之后,花同样的钱能办成的事情已经比以前少很多很多了;因为“核动力印钞机”这种东西,本质上其实和吸毒没区别,因为经济学上的“通货膨胀”没有人能够逃过去。

二战后美国军费绝对值最高的时期是2009年阿富汗战争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大量军费投入下美军在阿富汗把塔利班打地销声匿迹,这并没有维持很久。

而不久之后在2025年美国军费可能会打破这个记录进入美国军费绝对值最高的时期,相比冷战时期,2022年美国军费绝对值已经比1970年军费紧缩前夜时候高出了20%左右。



实际上2020年之后美国的年军费投入占财政比例的水平,与1980年代里根推出“星球大战”计划时期、1945-1950年全力备战对抗苏联时期的水平也差不了多少。

但当年这种级别的军费投入足够让美军保持“全面现代化”,比如说在四代战斗机入列的档口,美国花了约8年时间让海军、空军全面进入四代机时代,换装了约一万架战术飞机。

然而几十年后,今天的美国军队装备的作战飞机数量已经远不如当年,但巨量军费投入之下,海空军的五代战斗机装备比例甚至也达不到50%需要新旧混装,海军大量舰艇老化,全军服役地各类技术装备中有50%以上服役时间超过了三十年处于寿命晚期。



2010-2022年美国其实已经进行了几轮军队备战扩张,但今天美国空军的年战斗机采购数量只有1980年代的四分之一,而1980年代其实都不是美国国力的相对巅峰期。

他们军队财政最宽厚的时期是1950年代,和那时候比现在美国属于是军费花的同样多,但买来的东西却缩了水。

我们经常说冷战之后美国军队发展放缓,这种放缓其实主要的因素不是军费限制,而是产业空心化,军费的绝对投入,以及对政府财政的压力哪怕在1990年代其实也没有降低多少。

千禧年之后经历了反恐战争的消耗之后军费投入对美国政府造成的财政压力已经比冷战期间的一段时间内的压力还更大。



所以在工业实力方面,其实今天的中国更贴近二战前美国的状况,拥有强大的全产业链,压倒性优势的工业产值与市场份额,而且产业结构业高度健康,就算是现在立刻开始衰落也有二十年以上的红利期。

只不过现代的技术条件下,工业实力对战争潜力的贡献已经比历史上大大降低,美国的劣势其实得到了环境的弥补。

如果与二次世界大战作对比的话,今天各主要国家都拥有一定的战略打击能力,要么是弹道导弹,要么是战略轰炸机,这些非接触式的远距离打击手段让战争中的双方国境内的重要目标受到的威胁远比历史上更大。



二战时候美国想要对日本本土发动战略轰炸需要在日本周边占领基地,直到1944年马里亚纳海战结束后,美国陆航才依托这个距离日本较近的基地发动以摧毁日本战争工业为目标的大规模轰炸行动,而此时距离战争开始已经过去了三年,距离战争结束只有一年时间。

但现代的技术条件下,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大量弹道导弹升空之后就会摧毁对方一定比例的各种战略设施,中国的工业产能优势在这种条件下被削弱了。

另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事实,是美国二战时期也不完全是依靠绝对工业实力优势击败了日本,他们确实制造了包含小型护航空母在内的100多艘航空母舰,但这些军舰下水的时候已经都是1943年底以后了。



在这个时候其实太平洋战场上美日两国已经在态势上分出了高下,由于中途岛战役中损失几艘航母,旧日本海军当时就残废了,至于后来美军铺天盖地的绝对兵力优势只不过是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而现代技术条件下,许多高价值的技术兵器生产周期比历史上还要长一些,二战美国大量制造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从开工到下水平均需要15个月时间,而中国的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从开工到下水花了41个月的时间。

虽然未来成熟型号的航空母舰制造周期会一定程度上有缩短,但参考类似案例,也就是缩短20%的时间,一艘大型航空母舰仍然需要接近3年时间完成,这恐怕无法赶上快节奏的现代战争的需求。



因此和平时期的常备军规模往往比规模庞大的军工体系更加重要,这一点,无论对于中国还是美国都是适用的,所以其实完全没必要过多地幻想战时经济对军队的改变。

战时经济更多影响的是军队的后勤充裕程度,和平时期常备军的形态、规模基本就能确定战时的框架,这一点在东亚海上的大规模战争中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