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林水产省近年调查发现,自1960年代以来日本人均大米消费持续下跌,如今只剩不到当初一半。



大米需求低迷背景下,2022年底日本松下公司宣布,旗下高端电饭煲生产线将全部迁出,最迟2023年6月前落户杭州。松下表示此举是为更好的发展。

松下电饭煲1950年代便走向社会,之后一直受到消费者喜爱,市场占有率在日本仅次于象印和虎牌。

此前松下已将中低端电饭煲生产线转至印度。至此,或许今后你将再不会在任何一个松下电饭煲屁股上看到“made in japan”。



2021年,据日本电气工业协会称,日本国内电饭煲出货量约为 500 万台,五年内下降 13%。日本人对米饭需求的下降,正在促使越来越多的品牌结束其在日本国内的生产线。

如果事情发生在美国,一个密西西比的钓鱼老头,或者某位加利福利亚科技行业中产,突然宣布停止吃米不是件怪事。但事发在日本,那就等同于现代人戒掉手机,坤沙放弃贩毒。



丰臣秀吉的御膳正如中国的别名华夏或者神州,日本也有类似的对应,叫做“瑞穗の国”,直白到完全不需要翻译。日本有3万多间神社,其中供奉稻荷神的占了三分之一。



稻荷神是轻小说和动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神祇之一,通常化身为一只狐狸日本的新生儿,通常会收到一种叫体重米的贺礼。这是一袋外观做成襁褓模样,与婴儿等重的大米。反应了在日本文化里幸福就与大米等同。



1906年,脱亚入欧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日本,有人写过一本反潮流奇书,叫《吃面包亡国论》。此书以小见大,列举了当时日本学西方吃面包不吃大米的三种死法:一是吃面包导致体质下降,曰为肉体亡国;二是崇洋媚外,曰精神亡国;三是改吃面包粮食就要依赖进口,浪费大量外汇,曰经济亡国。

电饭煲的出现为东亚人民带来巨大影响,它重新定义了烹调方式,为城市文明解决大量运行成本。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生产8000万台电饭煲,其中75%来自中国。

而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便是诞生于日本。1940年代末,三菱重工制造了史上首台电饭煲。随后松下、东芝等在今天以数码闻名的品牌热情跟进。



1956年松下推出的第一款电饭煲EC-36电饭煲的设计,源于对日本传统灶具mushi kamado的电气化改造。mushi kamado的意思是“可移动的小灶”,属于kamado(炉灶)的一种。



Kamado由韩国传到日本,而在最初则是由中国传到韩国。现在在日语搜索引擎搜索传统Kamado图片,最准确的关键词依然是 “灶”。



mushi kamado不仅启发了电饭煲,还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成为了美国人御用的烧烤架。

美国电影里,那些家庭聚会中常出现的球形烧烤架,事实上就是日式传统mushi kamado的再版。



这些mushi kamado,最早被二战时期与日本人互动的前线美军发现,后带回美国,成为每个家庭院子里都必备的烹饪装置。



同时大米是日本最重要的战略物质。日本国内大米自给率接近百分之百,被视作粮食安全的基石。

水稻对日本来说不仅能够果腹,还可以防洪。

种植水稻的水田具有积蓄雨水,防止山体滑坡等作用。

2001年日本科学委员会向农林水产大臣提交过一份报告,其中,稻田被认为每年为日本创造了3.5万亿日元的防洪价值,以及1.5万亿河流稳定价值。

但就这么一个和米饭过命交情的国家,竟然也出现了背叛。日本农林水产省2022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年人均大米需求量在1962年达到118公斤峰值后就开始逐年递减,到了2020年为50.8公斤,不到从前一半。照一碗饭60克米的分量计算,相当于半个世纪前日本人每天吃5.4碗米饭,现在平均只吃2.5碗。



2016年,日本农林水产省曾以了解和食文化发展为目的,做过一次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20%的20到29岁的男性,一个月都吃不到一次米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每月至少吃一次传统地方菜的比例只有14.8%。



日本饮食少米化的原因,的确存在外来入侵。根据农林水产省2016年《食品供求表》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过去五十年间,日本人肉类、脂类需求量稳步上升。特别是乳制品,大米需求下降速度有多块,乳制品需求增长就有多快。

根据总务省2020年《家计调查年报》,2013年日本家庭口粮消费上,面包超过了大米。但有日本网友对“入侵”的说法提出异议:“不是人们吃米少了,而是其他的选择变多了。虽然结果相同,但总有些微妙的差别。”

在日本各界眼里,流行文化无疑是导致少米化饮食的元凶之一。就像一位雅虎网友所说;“低碳水饮食深入人心。没办法,毕竟很多人在避免吃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有人发现日本流行文化中有关食物的场景,大米的生存空间也在遭受严重挤压。

例如日漫名场面“上学迟到的女孩”,她们口中叼的早餐都是面包而不是饭团。有人认为这种文化宣传,使得很多人潜意识中把饭与面包联系起来,而不是大米。

因此日本第一大米产地新泻县,官方出资拍了部“上学/上班迟到女孩,但是叼的饭团”的剧,培养广大青少年朋友吃米习惯,目前已经演到第三集。



为了加强年轻一代对大米的认知。日本庆应大学,将大米饮食文化添加到入学测试中。



日本的大米品牌,在把人从小麦文明里拉回来的作战中,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比如神户的大米批发商借势半个世纪来需求量一路飞奔乳制品,推出一种大米制成的奶酪。



三重县一家百年老店,把对大米的垂直消费,提升到了化学实验的精细度。他们推出了专门搭配牛肉食用的米,专门搭配鱼食用的米,专门搭配海带食用的米等一系列产品。

关于日本饮食少米,一个不容忽视但出乎意料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日本青年没有了吃早饭的习惯。

对此农林水产省最近在日本国内正进行“起床米饭”宣传,提醒大家米饭是一种稳定理想的葡萄糖供给源,它的颗粒形态便于缓慢吸收,保证血糖值平稳上升,从而可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大脑良好运转。

但就国人来讲,似乎并不存在这种麻烦。虽然我国也以大米为主食,但得益于广袤耕地,我们远不止可以生产出这一种主食。

南米北面的格局也有千年,中国人吃东西比谁都包容,可以说国人在主食上并不存在类似日本遇到的疑惑。

假若有天我们也出现主食缺位之争,那争议肯定不是发生在水稻和小麦之间,而更可能是素椒杂酱与意大利面。而这也就不算是在讨论主食,完全就是个口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