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原标题《〈狂飙〉高启强:好人如何一步步滑向深渊?》,作者:多莉、三三,编辑:江湖边,头图来自:电视剧《狂飙》
朋友们,《狂飙》看了吗?
本期文章,编辑们想要结合剧情,择一点心理学知识点出来写写(没看过剧也是完全 OK 的)。
这个热点追得有点晚了。但学习永远都不晚!
为什么火的是高启强?
《狂飙》播完了,火的是反派“高启强”。
这部剧跟以往扫黑题材不太一样,它刻画了反派的“立体性”,讲述一个心狠手辣的黑帮老大,如何从“畏畏缩缩的卖鱼小贩”开始迈向不归路的犹豫、失去和挣扎。
高启强曾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但在人善被人欺的环境里,谁又能说,自己没有对高启强“底层变恶人”的共情呢?
放眼全球,影视剧中的反派越来越受人欢迎。即便是正面角色,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将他们塑造成“反英雄”形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
“坏”特质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对 434 名儿童和 277 名成人进行了三项研究,以确定人们如何理解反派角色的反社会行为。结果表明:
儿童和成人一致认为反派的真实自我是压倒性的邪恶,而英雄的真实自我则完全正义。但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判断中的不对称性——坏人比英雄更有可能拥有与其外在行为不同的真实自我。即:反派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邪恶,而英雄则里里外外都是好人。
换句话说,人们认为反派的外在行为与他们内在的真实自我之间存在不匹配。这使得反派形象比英雄形象有更大的反差。反派更有可能是一个饱满、真实、充满内在矛盾的复杂形象,而英雄则大多是表里如一的单调形象。
研究者认为,反派受人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无论反派的行为多么有违常理,人们总相信反派依然存在被救赎的可能。
从某个角度来说,人们对“坏”的喜爱也是一种对“好”的期望。
当看到高启强的生意越做越好,人却变成一个越来越无情的杀人机器时,大嫂陈书婷说出了我的心声:“就此收手吧!做回一个只赚钱的生意人”。
谁更容易滑向罪恶的深渊:黑暗三联征
看《狂飙》时,不免有全员恶人之感。
“卖鱼强”被欺辱、被迫杀人后无奈一路狂飙成为“强哥”,高启盛腹黑又疯狂,被同学嘲笑后彻底黑化。
然而,遭受不平的人并不少,为什么唯独他们变成了黑社会呢?
除去社会环境因素,单从个人特质来看,黑暗三联征水平高的个体有更高的暴力和犯罪活动倾向。即使他们没有滑到极端,这些人通常也会表现出自私、专制和低同理心行为。
黑暗三联征是指:自恋,精神病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它们属于反社会型人格特质,并且彼此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自恋(narcissism):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浮夸、骄傲,向往名利、权势。比如高启盛受够了大学时被同学瞧不起,执意要回家开小灵通店,劝阻哥哥自首,甚至为了更多的钱走上了贩毒的道路。
精神病态(Psychopathy):冲动,喜欢追求冒险和刺激的东西,反复无常。高启盛殴打曹斌,诱导哥哥走上黑社会道路,为了报复杀死李宏伟等行为都表现出了他疯狂病态的一面。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漠视他人生命,将他人当作达成目标的手段,无视道德,擅长欺骗,目标是冒最小风险获取最大利益。无论是“老默,我想吃鱼了”,还是“他只是个卒子,死了就死了”,为了达成目的,高启强和他的队友们可以轻飘飘地牺牲除家人以外的生命。
双胞胎研究已经证明,黑暗三联征具有实质性的遗传成分,并且精神病态的遗传倾向较其他两者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京海盛产:高氏疯批”这句调侃没什么毛病)。
黑暗三联征水平高的人群,如果辅以较高的智商和情商,会比常人更容易获得巨大的成功。然而,Furnham 调查表明,在更长的事件跨度下,他们的成功是短暂的,往往最终会失败。
有趣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高水平黑暗三联征的个体,对异性恋女性更有吸引力。
2014 年的一项研究选取 128 名英国大学的女大学生被试,使用在线问卷的方式,让她们分别为两名男性的吸引力评级。两名人物的外形图片相同,其他客观条件也相同,一名男性被描述为具有高水平的黑暗三联征,如渴望关注,擅长操纵和利用他人,另一名为控制组,黑暗三联征水平低。
结果表明,“坏男人”的吸引力评分远远高于控制组。不过,这项实验测量的只是不同男性的第一印象吸引力,不能说明亲密关系的全貌。
大多数复仇,都是先“甜”后苦苦苦苦
《狂飙》中,老默一出狱就杀了徐江,高启盛用冻鱼杀死李宏伟,黄瑶卧底多年只为报杀父之仇。
生活中我们谈不上打打杀杀,但也常常会有想报复背叛者的冲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能报复他人,我们会感觉更好吗?
研究表明,一想到复仇,我们就会感觉良好,因此我们可能会相信采取行动复仇后我们会感到快意和解脱。
然而约翰·弥尔顿却在《失乐园》中说:“复仇,开始时虽然甜蜜,但不久就会苦涩”。
2004 年,一组瑞士研究人员扫描了在经济交换游戏中被背叛的人的大脑。研究人员给这些人一个惩罚背叛者的机会,在受害者考虑并决定报复的整整一分钟里,他们大脑中的活动被仪器记录下来。结果表明,这个决定导致尾状核的神经活动激增,这是大脑中处理奖励的区域,表明他们感到兴奋和愉悦——这从生理学上证实:起码在复仇的那几分钟里,报复者是很爽的。
然而,在更长的时间里,复仇不仅不能消除敌意,反而会延长原始的不愉快。
Carlsmith 及其同事也设置了一个参与者被背叛的实验情境。第一组参与者没有报复背叛者的机会,第二组可以减少背叛者在该实验中的收入,报复背叛者,第三组则想象如果自己有报复的权力,他们会感觉如何。随后三组参与者填写量表,为自己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评分,并报告自己在多大频率上思考被背叛的过程。
结果表明,第三组预测自己如果能报复,自己的情绪状态会更好。但实际上,复仇者(第二组)比哪些无法报复的人(第一组)情绪更糟糕,他们报告了更少的正面情绪和更多的负面情绪。复仇行为导致人们更多地思考被背叛的过程和自己的行为。这种反思延长了被背叛的消极影响。
即:报复前,人们会高估报复带来的快感,实际上报复行为会增加他们的反刍和负面情绪,延长被背叛带来的影响,反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除此以外,即使不付诸于报复行动,仅仅是对背叛者的恨意和报复性倾向也与各种不良心理后果有关。如抑郁、焦虑和生活满意度降低。强烈的复仇欲望和对这些欲望采取行动的更大意愿也与 PTSD 症状和精神疾病有关。高宽恕和低报复欲的人也会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狂飙》同名小说中,有一段黄瑶被审问时的对话:
安欣惊讶地问:“可是陈书婷对你很好,你为什么要对她下手?”
黄瑶喊道:“为什么我家破人亡、寄人篱下,他高启强就能阖家团聚幸福美满?!我一直耐心地等着,等到高启强足够信任我,这样我才有足够的力量把他毁掉!”
安欣叹了口气:“你知道代价吗?你付出的是你整个人生。”
黄瑶点头:“我认了。”
Frijda(1994)也指出:被背叛后,最令人愤怒是是意识到“他/她生活得如此快乐,而我在痛苦中行走”。
复仇并不能消除伤害,但它可以恢复受害者和背叛者之间的痛苦平衡。为此,人们甚至可能在冲动之下赔上自己的未来。
好了,本期文章就是这么多。希望你又得到了一些有用的心理知识!
参考文献:
Valerie A.Umscheid, et al., What makes Voldemort tick? Children's and adults' reasoning about the nature of villains, Cognition (2023). DOI: 10.1016/j.cognition.2022.105357
Petrides, K. V.; Vernon, Philip A.; Schermer, Julie Aitken; Veselka, Livia (2011).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Dark Triad Traits of Personality". Twin Research and Human Genetics. 14 (1): 35–41. doi:10.1375/twin.14.1.35. PMID 21314254. S2CID 4202896.
O'Boyle Jr, Ernest H.; Forsynth, Donelson R.; Banks, George C.; McDaniel, Michael A. (2012). "A Meta-Analysis of the Dark Triad and Work Behavior: 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 Applied Psychology. 97 (3): 557–579. doi:10.1037/a0025679. PMID 22023075. Retrieved 2021-10-25.
Furnham, Adrian; Richards, Steven C.; Paulhus, Delroy L. (March 2013).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A 10 Year Review: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7 (3): 199–216. CiteSeerX 10.1.1.694.6559. doi:10.1111/spc3.12018.
Carter, Gregory Louis; Campbell, Anne C.; Muncer, Steven (January 2014). "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Attractiveness to wom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6: 57–61. doi:10.1016/j.paid.2013.08.021.
Schumann, K., & Ross, M. (2010). The benefits, costs, and paradox of reveng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4(12), 1193–1205. https://doi.org/10.1111/j.1751-9004.2010.00322.x
Carlsmith, K. M., Wilson, T . D., & Gilbert, D. T . (2008). The paradoxical consequences of reve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 1316–1324
Fox CL, Elder T, Gater J, Johnson 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beliefs in a just world and their attitudes to victims of bullying. Br J Educ Psychol. 2010;80(Pt 2):183-98. doi:10.1348/000709909X47910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多莉、三三,编辑: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