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 (ID:sjcff2016),作者:万景路,原文标题:《日本的企业文化与武士道精神》,题图来自:《我,到点下班》剧照


武士,是自平安时代中期开始存在于日本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阶级,于明治维新初期被废除,大约存续了千年左右。镰仓时代,随着武家社会的形成,武士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武士个人修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经过不断的沉淀后,逐渐形成了武士的伦理道德准则——武士道,也可以称为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其骨子为基于传自中国儒家所提倡的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融合而成的一套行为准则,武士道要求只有通过完美履行这些准则,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荣誉,而丧失了荣誉的武士就要得到相应的惩罚,乃至切腹自杀。


成书于1900年(明治33年)的《武士道》一书的作者新渡户稻造更进一步指出:对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任务,简直比死还可怕。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在古代日本,武士这活儿还真就不好练。


武士之初,是和主君结成一种“主从恩义”的契约关系,武士替主君打仗,主君则恩赏他们。无疑,武士最初对主君的“忠”是建立在私利基础上的,即以主君的恩赏作为交换条件,后来,这种关系又渐渐演化为一种主君、家臣、随从之间的效忠与依附关系。


贞永元年(1232年),镰仓幕府颁布了第一部武家法典——《御成败式目》,后世也称其为《贞永式目》。法典明确写入了对武士的道德观念形成影响极大的“要敬神礼佛、忠诚勇敢,尚勤俭、克己奉公,重视集团利益”等内容。


依据这部法典,武士们逐渐养成了忠勇、尚武、重名誉轻死亡等武士的道德观,而且,由于武士和主君的世代情谊,武士的私利心理亦逐渐被克服,忠诚思想得以升华,进而达到了甘愿为主君奉献一切的精神境界,这样,“忠”的道德伦理思想开始上升成为了封建主从关系的最高典范。


由此,武士道逐步转化为一种单方面的绝对的效忠精神,真正的武士把为主君战死视为自己的最高荣誉,在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时则以切腹自杀的方式来体现对主君的忠诚。


综上,就是武士终极道德观念形成的大体过程。


明治时代,武士虽最终寿终正寝了,但早已根深蒂固的武士道精神却没有随之消亡,而是被精明的日本人把它融入进了文化、教育、商业、企业等各个方面。


如在商业方面,有着日本实业之父之称的涩泽荣一(1840年~1931年)认为:在日本,存在着武士道与殖产功利之道,二者之所以背驰,是受中国宋明理学影响的结果,而这种把道德与经济分开的倾向,必然给国家带来危害。据此,他强调道德经济合一的经营管理思想,这也就是他的《论语与算盘》之中心思想。


可见,与明治天皇同时期的涩泽荣一在武士制度被废除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把武士道精神融入到商业经营里面了。事实证明他是成功的,这从他通过一项项《论语与算盘》的成功事业实验得到的诸如“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领路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近代实业之父”等桂冠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计划在2024年发行的日本新版纸币,出现在1万日元上的正是涩泽荣一<br>
计划在2024年发行的日本新版纸币,出现在1万日元上的正是涩泽荣一


“忠”的道德观念渗透到了日本的企业精神当中后,精明的企业家们把传统的“为主君效忠”、“对家长绝对服从”等主从观念慢慢演绎成为了一种“一切为了企业”、“做企业的忠诚员工”的企业道德观念,这也最终使得日本企业在员工忠诚心的培养方面成为了全世界的楷模。那么,日本企业具体是如何把武士的忠君思想植入企业员工脑中,尔后又成功转化为了“忠于企业”的道德思想呢?


一般来说,日本企业在公共场合非常注重等级关系。企业里的上下级关系被称为“亲分”与“子分”,“亲”指“头儿”,“子”则指的是“属下”。“子分”可获得“亲分”的扶助与支持,同时有义务为亲分随时效力。


在正规场合下,日本人的上下级关系,给人以地位十分悬殊的印象,下级对上级总是那么弯腰撅腚,一副主从关系的形象跃然眼前,但在非正式场合的相互关系中,下级会感到同上级亲如一家,尤其是在酒聚上,有时简直没大没小到令友邦人士惊诧、瞠目之地步……


日本会社同事的酒聚,大的通常包括如忘年会新年会和欢迎会送别会等,小的则是经常性的同事之间小范围的聚饮。以忘年会为例,大会社的忘年会大都是以部门为单位在居酒屋举办的。


忘年会的主要内容虽然就是大家在年底聚一块喝一场唱一番。不过,在有“头儿”参加的情况下,忘年会的性质就有点变了,“头儿”的真实目的是要笼络人心,因此,“头儿”首先要致词开杯,这些致词一般大都是联络员工感情的话,如感谢大家本年度对工作的支持云云,听起来既实在又暖人心。


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开怀畅饮时,老板还会和员工畅谈心声,酒到浓处更是勾肩搭背信誓旦旦,老板鼓励员工:“来年,干巴爹呐(加油呀)”,员工则一个劲地点头应和:“哈伊,干巴鲁(加油)!”酒宴到最后还得来个三击掌,每年参加会社忘年会,本人对最后这三击掌一直都有点抵触情绪,毕竟这玩意儿就好像相约来年继续卖身一年似的


不过,必须承认,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了,集体不但是他们生活的依赖,而且也是他们情感的寄托。通过忘年会,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了上司的关心和集体存在的重要性,其结果就是“以社为家”意识和忠诚心的增强。


如果说上述例子还颇有点借着酒劲儿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忽悠成分在内的话,那么,下面的例子就绝对能让人感受到日本企业收买人心凝聚忠诚的高明手法了。


日本人国民礼法研究会制定的鞠躬礼仪,图为向长辈介绍后辈时场景<br>
日本人国民礼法研究会制定的鞠躬礼仪,图为向长辈介绍后辈时场景


每年的4月1日,对日本社会来讲是“新年”伊始。与中国不同,日本的财政年度是从当年的4月1日起到来年的3月30日止。不仅国家预算如此,企业决算也是这般。于是,在4月1日,日本社会就出现了这样的诸多风景:大学毕业生开始第一天上班;新生开始第一天入学;调动的公司职员开始到新部门报道;政府各部门开始花新年度的预算等等。


日本大学生一般在大学毕业前一年左右就开始“就活”(就职活动)了,而日本人找工作一般崇尚的又是“从一而终”,因此,对于每一位刚离开大学校园,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就职机会的年轻人来说,第一次的入社仪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自己由此不仅将成为一名新社会人,还将成为一名“新会社人”。


4月1日,各会社都会举行新员工入社仪式。开场,一般都是社长亲自致辞,内容无外乎是激励新员工要尊敬先辈精诚团结,为了把公司发扬光大而努力工作之类的场面话。致辞多了,这些致辞再经公司内的专门人士分门别类,最后慢慢就形成了公司的“社是”、“守则”等。


大公司如三菱、松下、丰田等都创立了自己的“三菱精神”、“松下精神”、“丰田精神”等诸多精神,实际上,其内容都大同小异,无外乎是鼓吹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愿意为集体的利益牺牲诸如休息、娱乐、家庭生活等个人利益等等。别说,还确实管用,据调查,经长期熏染,在新入社员中有为公司效力终生思想准备的居然占总数的70%,这应算是“生命诚可贵,忠诚价更高”的具现了。


刚刚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就表现出了对公司的如此忠诚,这除了个人深受传统价值观念的熏陶和自身道德内在要求之外,还与日本人的企业文化和用人制度有关。企业为了保持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除了给他们经济上的刺激外,对于提高职工的归属观念,还劳神劳财做了大量其它的努力工作。


如对于新职工,每年都组织进行周密的集训,这种集训从几个星期到长达一年左右不等。其内容也不只局限于基础业务知识,为了向员工灌输爱公司的精神,还要讲授公司的历史及经营哲学等。总之,是不遗余力的力争把员工永远拴在公司这驾战车上。


会社在从精神、行动上对员工进行“忠”的思想灌输、洗礼的同时,也在员工形象上为同一个目的在不遗余力的努力着。


表面上的第一形象就是统一的服饰了。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有独自的统一服饰、徽章,企业通过这些具象化的手段使得新入社员们在本已对会社选择了忠诚之上,更加有了一种“同一感”和“连带感”,潜移默化的让员工增加了团队意识,提升了归属感。


从而把自己视为会社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产生了与会社这个家庭,社长这位家长以及其它兄弟姐妹成员一起休戚与共祸福同享的思想,而当这一切水到渠成时,员工也差不多变成“社奴”了。


会社还很重视上级对部下的关心、亲分对子分的爱护等。比如在员工结婚、过生日或生病时,一般社长、经理和公司相关人员都会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或慰问。在员工自发的组织开展活动时,会社也会送上礼品或现金。同时,会社举行的一些活动如运动会、社区活动等,也会邀请员工家属参加。长此以往,不仅是员工,甚至连员工家属都以会社为家了,员工对会社能不忠乎?


为了留住员工保障会社正常运营,会社一般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度,这种把员工的前途和“钱途”紧紧地与企业的兴衰绑在一起的做法,对激发员工的忠诚意识和敬业精神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这三大支柱都是紧紧围绕“和”、“勤”、“忠”三个方面。三者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从而塑造出以忠诚为核心的“员工精神”,进而打造出日本经济的“武士道”。


其实,说穿了,忠诚也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如果选择了某一家公司,那么公司发你薪水,个人也就应该为公司效忠。而对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需要员工的忠诚。老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就是赚钱,同时也承担着难以收回投资甚至破产的风险。


但是,老板的利润是由员工创造的,老板只有先支付员工的工资、保险和奖金,才能获得剩余利润。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都会尽可能留住那些对公司忠诚的员工。这是因为,即使老板不在,他们也一样努力工作,为公司服务。


而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时刻的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必须全力以赴,努力工作,用成绩赢得老板的信任。对公司的忠诚就是对老板忠诚,也就是对自己忠诚。一个没有忠诚感的员工一定不会得到老板的信任与重用,因为这是人格与品质的缺陷。


因此,会社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第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品质。因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要改变一个人的品质却十分困难。此外,在具体的实践中,公司还会通过员工持股、鼓励员工参与决策等方式树立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有了这些,员工那是想不忠于会社都难呵!


日本词典里收有“过劳死”这个特殊词汇,其实,这仨字儿也是员工对会社“忠诚”到极致的一种具现。


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已出现过劳死现象,但未引起社会的重视。直至进入20世纪90年代,过劳死案例大幅度增加,过劳死已成为当今日本社会的一大顽疾。


据统计,日本每年大约有四万多人因过劳而死。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与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经济竞争激烈,以及为了赚钱而拼命工作等因素有关外,当然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这就与我们上面一直在说着“忠”之道德文化有关了。


在员工看来,忠于企业是他们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于是他们就演变为一种企业人,为了忠诚于企业,员工往往将自己人生托付给了企业,其活动的封闭性和过分依赖性,日积月累使很多人成了只知道工作、不知道生活的工作机器,除了企业安排加班外,如果当天工作没有完成,自己还主动无偿加班加点直到工作做完才回家。


据统计,日本普通员工一年的工作时间至少比欧美等国多出数百小时,日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工作狂、工蜂等。虽然日本节假日较多,但因为员工早已习惯在公司工作,休息在家,他们反而觉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因此,即使是休假日,有些员工甚至还下意识地往公司跑,义务为公司加班,这种人在日本社会被喻为“社畜”,而这种无休忘我的工作自然容易导致“过劳死”……


这一切让我们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觉得日本人很傻、很愚、甚至是愚忠,但正是因为日本人的这种傻,这种愚忠,才傻出了今天无数个被世界瞩目的日本名企,愚出了一个无论从经济、科技、商业、教育等方方面面都令世人叹服的日本。日本今天的成就与日本人的敬业、忠诚是分不开的,而这,与他们改造武士道的成功则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 (ID:sjcff2016),作者:万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