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横财发展会 (ID:xrich666),作者:不喝奶盖,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听广播这件事成了一种潮流。
君不见,地铁上或电梯里,戴着耳机却不刷短视频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在工位上,对着显示器时而噗嗤一乐的上班族,也不是什么职场异类。
别问,问就是听播客听入神了。
旧盘装新菜的播客,在广播电台落寞沉寂了十几年后,摇身一变成为当下自媒体的一枝独秀。
这样的转变,除了造福于耳朵寂寞的听客之外,也让一些有志之士看到了发财之道。
没错,比带货探店和拍视频更能吸引这届Z时代年轻人的副业,就是做播客了。
不过在搞钱之前我们急需弄清楚的是,播客到底播的是什么?
播客到底播的是什么?
在各大音乐APP上,播客类节目的点播率,早就润物细无声地超过了“陪睡天王”郭德纲的相声合集。
被誉为“电子褪黑素”的播客,在夜深人静时拯救了无数熬夜人的睡眠,也让更多人在这些“素人”主播口中听到了自己的生活。
能获得如此高的人气,无疑是因为播客的选题,完美切中了当下年轻人的痛点。
从门派来区分,受欢迎的播客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向:吐槽、八卦、青年文化等。
吐槽类的播客,主要以分享职场生活遇到的PUA、大骂黑心领导、斥责公司吃人制度的职场派,以及斥责渣男捞女、反讽中央空调的感情派为主。
坐在自家客厅里,几个主播们谈笑间,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和闹心巴拉的感情经历,统统打包痛骂一番。
这种有人替你嘴替的行为,任谁听了都会觉得酣畅淋漓,恨不得当场给主播投币刷礼物。
八卦类的播客,直击“人类的本质就八卦”这一亘古不变的G点。
无论是明星网红的家长里短,还是海外皇室的奇闻秘史,都能随便拿来聊10块钱的。只要内容料足够多,嘴足够毒舌,就不愁没有听众愿意捧场,愿意打赏。
而青年文化类的播客,虽然大多走的是观点类输出的路线。但没有正经媒体,穿西服打领带的官方口吻,观察的角度更多元化,语气也更轻松邻家化。
主播们不仅能洞察出当下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挖掘潮流背后的硬核知识,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其形成的原因。
这种站在普罗大众角度,接地气的真知灼见,更容易一下子将听众牢牢锁定。
除了节目选题能抓住听众外,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不设防的聊天方式,也是播客区别于其他自媒体的一大吸粉利器。
能畅所欲言地聊自己喜欢的话题,还能借广播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态度,时不时地还能接几个广告改善生活。
这样的副业,不正是所有打工人的梦中情工吗?
也正是因为听播客的人多了,愿意加入其中的准·主播大军也越来越多。
截止到2022年8月,中文互联网上的中文播客节目已经超过4.7万档,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井喷式地不断增长。
同时,专业经营播客的App也如雨后春笋般,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
播客这个行业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野生创作者奋不顾身地入局?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播客们的变现能力了。
把播客当副业,他们在想什么?
跟图文及短视频这类新媒体一样,现如今,播客变现的大部分收入来源,还是依靠广告金主的注资。
除了在节目中以口播的形式,露出产品进行宣传外,也有品牌赞助或是冠名的形式,进行长期商务合作。
但后两者,只有极少部分的头部播客能做到。
除此之外,一部分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播客,也会定期推出付费类私密节目,邀请听众购买收听。
每期节目的价格,从几块到几十块不等。
虽然单期节目的价格不高,但敢于开通收费通道的播客,粉丝数量大概也都在十几万以上。单期节目“挂”出来后,收入也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这些拥有相对固定的粉丝群,经营成自有品牌的头部播客,还会以推出自己的文创周边品牌,联合嘉宾开办线下活动,出售联名款产品等方式实现流量变现。
这样做不仅能实体变现,还能制造品牌效应,孵化矩阵下其他的播客节目,形成一条龙的流量联动。
对于一些从听众转型成为播客的新人来说,这样的流量变现方式不仅具有诱惑力,而且创作过程也远比短视频更有趣。
在枯燥的工作之余,邀上三五知己在自己家中组个电台,围炉小聚,对酒当歌,聊点自己爱说的,侃几句别人爱听的,顺带做做广告,带带货。
玩笑着就快速实现了流量变现,收获自己为知识付费道路的第一桶金,顺带还有机会成为一名网红预备役。
这样的副业,谁看了不说一个“香”?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5万播客大军中,我采访到一名从听众转变为播客的播主橘子,她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对播客这个副业,从种草到拔草的全过程。
在开始“创业”前,听了3年多播客的橘子,本身就是一名播客重度发烧友。
白天上班画图时,她在电脑上听别人如何和绿茶同事斗智斗勇;晚上临睡前,用手机听灵异类播客讲述探险凶宅的经历。
粗略计算,橘子一天花在听播客上的时间,几乎和上班时间差不多。
除了自己听到不能自拔外,橘子还会把喜欢的播客强力安利给朋友后,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久而久之,橘子越来越觉得这个行业比起上班来更自由,也更容易找到认同感。
更重要的是,入门的门槛不高,不需要主播专业对口,对口才的要求看似也不高,只要输出的内容足够吸引人,话题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那流量就一定不用愁。
毕竟,聊不好但也聊不坏嘛。
2020年疫情开始后,在家里5个多月不能出门的橘子,开始着手策划自己的播客项目。
最初,她和两个朋友只是用线上会议室录制,再由她独立完成剪辑。
两期节目录下来,收音效果明显和他们预期的大相径庭。聊天接梗时,笔记本摄像头的录制效果也存在延迟的情况。
为此,他们又购入了专业设备。一通折腾下来,前期投入资金大约在3000多元,这已经远远超过橘子的预算。
除了硬件方面的问题,橘子还发现录音和自己想象的聊天完全是两码事。
明明准备好了录制大纲,对好了口播台词,但现场开麦录制后,却经常出现接不上梗,录制时间过短,剪辑素材不够的问题。
而且选题内容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聊了几期之后,他们就进入了创作瓶颈期,制作人和主播都被挫败感打击到失去了激情。
橘子的播客节目在成立半年后,度过了平台的新人扶植期。失去了官方的引流,他们的播客又重回到两位数的播放量。
渐渐地,橘子的播客更新频率也从每周一次,变成了每月一次,直至不定期更新。
这个粉丝订阅数110人的播客,最近的一次更新,还是在今年4月份。
和橘子一样,她身边先后进入播客行业的朋友,也都在坚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后,最终停滞不前了。
他们遇到的问题也都十分相似:同款太多、爆款太少、制作时间太长等。其中,最大的劝退原因还是变现困难。
播客是通过声音传播信息,听众在音频里看不到实物,因此在广告转化上就和视频存在一定差距。单靠内容的传播度,也和图文或短视频内容的阅读量不能相提并论。
尤其是在2021年,中文播客爆发式增长的元年来临之后,数以万计的自媒体播客涌入这个赛道,除了少数已经形成粉丝效应的播客外,整个行业还是难免处于头重脚轻的尴尬境地。
不过也仍然有很多人在播客创作这条路上坚持着。在他们看来,听得到的声音陪伴,就是下一个风口。
播客为什么能赚到钱
播客们坚持下来的理由,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也不无道理。
播客的盛行,源于心理陪伴类新媒体产品的缺口。
从播客App的管理后台能看到,听众收听的三个高峰时间段全部集中在早晚通勤时段和深夜时分。
同样,从心理学角度也能洞察到,在深处人群和夜深人静时,人的情绪最容易出现波动和紧张。
而当下80%的社会人存在的深夜焦虑/沟通缺失问题,最为合理的缓解方法之一一就是声音陪伴。
一个能够提供治愈、疗愈性的声音,再加上一个能够提供平等、共情和获得感的窗口,占据了这两点优势的播客,正好充当了陪伴类治疗的“电波鸡汤”。
这也是2020年播客节目迎来爆发元年的原因——在人人焦虑的疫情时期,用生活化的语气、轻松的话题,舒缓你紧张的情绪。
对于8600万听众来说,播客在循规蹈矩的生活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小众群体聚会的空间和独处的快乐。
日常不会聊到的话题、不被理解的感受,都能在播客这个线上拥抱的赛博客厅里,找到你的同类。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2亿潜在重度用户的播客,确实是一个值得被注意的风口。
可机遇永远伴随着风险。
相对于播客界新手村里容易遇到的撞选题、撞风格问题,头部播客们本身往往就是拥有丰富经验及广阔人脉的媒体从业者。
在他们的操持下,播客节目里总能有推陈出新的新点子迸发,以及源源不断的新嘉宾加入。从策划包装到宣发角度,都让半路出家的新手播客们望尘莫及。
所以,在此希望那些梦想用声音传播态度的新手播客们,在盲目扎堆时,也要量力而行。
虽然聊天很简单,但播客却并不简单。
与其一腔热血地等着流量变现,不如乐呵乐呵得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横财发展会 (ID:xrich666),作者:不喝奶盖